大宋「段子手」辛棄疾,晚年寫下一首幽默趣詞,實則在罵天下小人

2020-12-14 歷史研習室

說到辛棄疾,我們總能想到金戈鐵馬、 浴血奮戰的場面。而歷史上的辛棄疾,也確實是半生戎馬,馳騁沙場的鐵血戰將。

22歲參加起義軍,23歲就「赤手領五十騎,縛取於五萬眾」。後歸順朝廷,一生致力於保家衛國、收復故土,卻空有治國抱負不被當朝著重用,只能將一腔熱血傾灑在詞作中。

他一生寫過不少關於戰爭的詞作,他的詞不是簡單的用筆墨就能寫出來的,他所寫下的關於戰爭的詩詞,都是用兵刃蘸著鮮血刻成的。

辛棄疾真正經歷過戰爭,親自在戰場上廝殺過,所以,他的詞更能體現出戰爭的殘酷。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所以才有了「男兒到死心如鐵」的壯志豪情。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裡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這首詞,把即事敘景與直抒胸臆巧妙結合起來,用凌雲健筆抒寫慷慨激昂,奔放鬱勃的感情,悲壯沉雄發揚奮厲的格調。

周濟雲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說:「稼軒不平之鳴,隨處輒發,有英雄語,無學問語」

如果你認為他的人生只有戰爭那你就錯了。兩宋詞人中,辛棄疾是很有個性的一位。因為他除了霸氣和萬丈豪情,詞中之龍還有幽默風趣的一面:

生氣了就"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醉酒後也會變得傻乎乎,「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懷念沙場時"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看到有小孩偷棗子,又變身成搞怪大叔,「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56歲想戒酒,便威脅酒杯「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

心思像小孩子一樣,單純又多變。他晚年時牙掉了,都能作出一首幽默曲詞《卜算子·齒落》,罵盡天下小人。

《卜算子·齒落》剛者不堅牢,柔底難摧挫。不信張開口了看,舌在牙先墮。已闕兩邊廂,又豁中間個。說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

第一句「剛者不堅牢,柔底難摧挫」,引用老子的典故,暗指世間剛正有風骨的人為世人所不容,而奸佞小人卻活得很好。

我已經失去了兩廂的大牙,現在中間的牙齒又掉了一個,但你們不要笑話我的牙齒像狗洞,你們可以從中穿過。辛棄疾讓這些人去鑽狗洞,其諷刺和貶罵之意顯而易見。

在詩詞的題材上,辛棄疾涉及的範圍便更加廣泛了,幾乎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更顯別具一格。

辛棄疾:文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武能橫刀躍馬,馳騁沙場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人中之虎,詞中之龍"。

這本《辛棄疾詞傳》中不僅收錄了辛棄疾的詩詞,還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他的一生娓娓道來,讓你了解他的一生,也感受到他的報國熱血與無奈。

他的詞中有金戈鐵馬,有氣吞萬裡。他是橫刀立馬的狂沙戰士,也是挑燈看劍的豪邁俠士。大宋詞壇因為他的存在而顯得更加豪情壯志,無數後來者以他為榜樣。

以辛棄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他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既豐富了文章,又能從當時的境遇體會他作詞時的情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他們都是可以讓我們在浮躁的社會中,感受寧靜的一縷清泉,在迷茫和煩躁的時候,隨便翻開一本,就能夠讓你的心平靜下來,整理好心情重新出發,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六本書,只需要79元,一頓飯的錢,就可以讀到6位詩人的名作,來一場古典行,感悟古人的智慧,何樂而不為?

有喜歡的朋友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晚年的辛棄疾,寫了一首掉牙趣詞,其實罵盡滿朝得志小人,真解氣
    晚年的辛棄疾,寫了一首掉牙趣詞,其實罵盡滿朝得志小人,真解氣在文壇一直都有幾個不好惹的人。唐代有詩仙李白,你惹我就寫詩懟你,因他一句「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就名垂史冊的刺史李邕,對此怕是感觸頗深。而宋代文壇,最不好惹的當屬辛棄疾。
  • 辛棄疾掉牙後寫了首詩,讀來詼諧幽默,其實罵盡天下小人,真解氣
    說道宋朝詩人辛棄疾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他的作品一直備受人們的喜愛,而他的性格與生平更是值得讚賞。從始至終,他對於國家都有著無比的熱愛,他本是有著無與倫比的雄心壯志,然而現實卻壓得他抬不起頭,最終他只能將自己的滿腔熱血融於筆墨之中,雖是身具將才,可是卻始終無法得志。
  • 《全宋詞》最解氣的詞,辛棄疾用幽默的大白話,罵盡滿朝得志小人
    而宋代文壇,最不好惹的當屬辛棄疾。當年辛棄疾引薦了個叫義端的和尚參加抗金隊伍,不料這個人中途叛逃還帶走了帥印。這還了得!辛棄疾於是一人一馬追了他三天三夜,最後取掉了他首級。這就是在沙場上惹他辛稼軒的後果。那麼在文壇,惹了辛棄疾又該是怎樣的後果呢?
  • 60歲辛棄疾掉牙後寫了首詩,幽默詼諧,卻罵盡滿朝小人,很解氣
    辛棄疾是揮灑豪邁的詞中之龍,也是橫刀立馬的狂沙戰士,一匹金戈鐵馬。他為抗敵事業終生奮鬥,其間有過凱旋,有過大捷,當然也有過挫敗與失利。每每遇到這種時刻,他總會從生活中索取快樂,然後將快樂注入字裡行間,以自我解嘲的方式去應對世界的不堪。縱然已是60多歲的晚年,辛棄疾仍能以掉牙為題,一如既往貫徹辛氏幽默。
  • 辛棄疾晚年牙齒掉落,他寫下一首千古趣詞,不快樂的人應該讀一讀
    辛棄疾為抗敵事業終生奮鬥,其間有過凱旋,有過大捷,當然也有過挫敗與失利。每每遇到這種時刻,他總會從生活中索取快樂,然後將快樂注入字裡行間,以自我解嘲的方式去應對世界的不堪。縱然已是60多歲的晚年,辛棄疾仍能以掉牙為題,一如既往貫徹辛氏幽默。《卜算子·齒落》剛者不堅牢,柔者難摧挫。
  • 辛棄疾晚年牙掉了,寫下一首風趣幽默的詞,但是幽默中卻藏著憂傷
    辛棄疾是當之無愧的鐵血硬漢,他從小就心懷家國,一心要收復中原,統一大宋。他的詞中有金戈鐵馬,有氣吞萬裡。他是橫刀立馬的狂沙戰士,也是挑燈看劍的豪邁俠士。大宋詞壇因為他的存在而顯得更加豪情壯志,無數後來者以他為榜樣。
  • 辛棄疾寫下戒酒詞,不久反悔,又寫下一首破戒詞,成為千古笑談
    古代的文人,大多都喜歡喝酒,大概是可以給他們帶來很好的靈感的,而辛棄疾便是愛酒詩人大軍中的一員,曾經寫過一首《西江月·遣興》:西江月·遣興南宋 辛棄疾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 辛棄疾最憤世嫉俗的一首詞,罵盡人間、罵盡古今!
    再兼其豪放不羈、慷慨激昂的詞風、熱血愛國的情懷,使得辛棄疾詞自成一家,時人後人紛紛效仿,連王國維都曾說「南宋詞人,堪與北宋詞人頡頏者,唯一幼安(辛棄疾)耳」!,單以對宋詞發展的影響而言,辛棄疾當在前五之列。
  • 辛棄疾晚年給兒孫們寫下此詞,到老都不忘幽默一把,讀完笑中帶淚
    兩宋文壇,群星璀璨,但卻很少有人能像辛棄疾一樣,將半生無奈活成了一片燦爛的煙花。被逼下戰馬,握起手中的筆,是他一生的痛,卻是文壇一大幸事,從此詞壇有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詞中之龍。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辛棄疾的「趣」。晚年的辛棄疾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了,便給兒孫們寫下此詞,到老了他都不忘幽默一把,句句都令人哭笑不得,讀完只能說這是親爹。讓我們來品一品這首《西江月》。《西江月·示兒曹以家事付之》南宋.辛棄疾萬事雲煙忽過,一身蒲柳先衰。
  • 讀辛棄疾《醜奴兒》之感慨
    辛棄疾辛棄疾出生在即踐踏英雄,又呼喚英雄的時代,不早不晚,嶽飛走了,他來了,辛棄疾是人狠話不多,不僅會喝酒寫詩歌,而且上馬能殺敵,下馬能安邦,專治各種不服,他一心想去抗擊金兵,但是南宋朝廷不信任他,把他調來調去,當各種的救火隊員,而且是上房了就抽梯子,吃飽了就罵廚子,但辛棄疾是誰呀,打不死的小強啊,朝廷虐我千百遍,我待朝廷如初戀,一次次彰顯了一個成熟男人自我情緒管理的能力,但直到晚年,辛棄疾依然壯志未酬,遺憾地寫下了一首詩《醜奴兒》
  • 為了罵兒子而寫下一首詩詞,從古至今也只有他了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人稱「詞中之龍」。他一生所作六百多首詞,是兩宋時期存詞最多的作家。因為生性豪放,所作之詞,也均都是以民族現實為題材,抒發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在辛棄疾的六百多首詞中,他曾經寫過一首《最高樓》,用來呵斥自己的兒子。
  • 辛棄疾醉酒時隨手寫了一首詞,卻成為經典,句句幽默,風趣無限
    西江月·遣興宋 · 辛棄疾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以手推松曰去辛棄疾是南宋將令,又是豪放派詩人,他的詩詞展示出男兒壯志豪情,"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奈何辛棄疾生不逢時,風雨飄搖中的南宋王朝積弱己久,君王無魄力,只想苟安,辛棄疾空懷一腔熱血,壯志雄心,卻無處施展,被黨派打擊排擠,仕途坎坷。
  • 頑童偷梨偷棗,辛棄疾暗中觀察,寫下一首詞,盡顯人生好境界
    宋孝宗淳熙八年,年近半百的辛棄疾因權臣彈劾而再度被免職,落了個光頭淨。卸下重任的辛棄疾閒居在農村,寫下了大量優秀詞篇,當然題材並非是對官場的自怨自艾,而是描述田園風光,這首頑童偷吃詞就是其中令人嘆服的經典。辛棄疾在自家後屋栽種了幾棵果樹,有梨樹有棗樹,鄰村的頑童常來盜偷取之。
  • 晚年的杜甫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經典唐詩,道盡人生悽苦!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嶽陽樓自古便是一大遊覽勝地,吸引了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賦。就賦文來說,北宋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便足以讓它著稱於世。而就詩歌來說,僅僅在唐詩中,關於嶽陽樓的經典詩篇就不勝枚舉。
  • 辛棄疾又一首有趣的詞,開頭一句很突兀,第二句就讓人開懷大笑
    所以在蘇東坡的筆下,多有嬉笑怒罵詼諧幽默的詞作。而南宋詞壇最有趣的詞人非辛棄疾莫屬了,辛棄疾繼承了蘇東坡的作詞理念,甚至更進一步以文為詞。其詞作語言更加自由變幻,很多對話式的、隱括用典的、民間俗語的都運用自如。題材內容也更加寬泛,田園風光、民俗人情,寫日常生活、讀書感受等等無一不可入詞。而這許多題材在辛棄疾寫來也頗多樂趣。
  • 明天即將上班,看古代幽默詩詞,讓詩人段子手帶你放鬆一下
    心情不好最需要讀一些幽默的段子緩解一下情緒,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準備了幾首古代幽默詩詞,讓我們一起看看古代詩人是怎樣調侃,如何諷刺吧!《西江月·遣興》宋·辛棄疾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 一生戎馬的辛棄疾和嶽飛,各寫下一首豪氣沖天的經典,高下立見
    能文能武的確實沒有幾個,而南北宋就各出了一位這樣的人,一位是北宋嶽飛將軍,一位是南宋辛棄疾。嶽飛比辛棄疾年長了37歲,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這些標籤自是不必多說,但在他身上有一個多少文人可望不可即的標籤——民族英雄!
  • 800多年的一個冬夜,辛棄疾翻來覆去睡不著寫下此詞,流傳了千年
    宋代詞壇,群星璀璨,在那麼多閃閃發亮的星星裡,辛棄疾是最酷的一個。他或許不是詞寫得最好的一個,但他的詞,蘇軾、柳永能寫不出來,只因詞中有那從沙場帶回來的酷!作為大宋第一大古惑仔,他的人生遠比電視劇中看到的那些飛車少年酷得多。
  • 辛棄疾閒居帶湖,寫一首《踏莎行》,十句話用十典故,充滿了諷刺
    一、《踏莎行·賦稼軒》賞析《踏莎行·賦稼軒》——南宋·辛棄疾進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請學樊須稼。衡門之下可棲遲,日之夕矣牛羊下。去衛靈公,遭桓司馬。東西南北之人也。長沮桀溺耦而耕,丘何為是棲棲者。這一首詞作於淳熙八年,辛棄疾被罷官之初。當時他還不知道,這一次歸耕,是他往後二十多年隱居生涯的開始,因為在朝中的知音和兩任靠山都倒了臺。辛棄疾的內心已經意識到,他在政治上是孤單的。假如他仍然一意孤行的話,立馬就會和孔子當年一樣,整日棲棲遑遑、甚至像喪家之犬一樣被人追殺,東躲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