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辛棄疾,我們總能想到金戈鐵馬、 浴血奮戰的場面。而歷史上的辛棄疾,也確實是半生戎馬,馳騁沙場的鐵血戰將。
22歲參加起義軍,23歲就「赤手領五十騎,縛取於五萬眾」。後歸順朝廷,一生致力於保家衛國、收復故土,卻空有治國抱負不被當朝著重用,只能將一腔熱血傾灑在詞作中。
他一生寫過不少關於戰爭的詞作,他的詞不是簡單的用筆墨就能寫出來的,他所寫下的關於戰爭的詩詞,都是用兵刃蘸著鮮血刻成的。
辛棄疾真正經歷過戰爭,親自在戰場上廝殺過,所以,他的詞更能體現出戰爭的殘酷。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所以才有了「男兒到死心如鐵」的壯志豪情。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裡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這首詞,把即事敘景與直抒胸臆巧妙結合起來,用凌雲健筆抒寫慷慨激昂,奔放鬱勃的感情,悲壯沉雄發揚奮厲的格調。
周濟雲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說:「稼軒不平之鳴,隨處輒發,有英雄語,無學問語」。
如果你認為他的人生只有戰爭那你就錯了。兩宋詞人中,辛棄疾是很有個性的一位。因為他除了霸氣和萬丈豪情,詞中之龍還有幽默風趣的一面:
生氣了就"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醉酒後也會變得傻乎乎,「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懷念沙場時"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看到有小孩偷棗子,又變身成搞怪大叔,「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56歲想戒酒,便威脅酒杯「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
心思像小孩子一樣,單純又多變。他晚年時牙掉了,都能作出一首幽默曲詞《卜算子·齒落》,罵盡天下小人。
《卜算子·齒落》剛者不堅牢,柔底難摧挫。不信張開口了看,舌在牙先墮。已闕兩邊廂,又豁中間個。說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
第一句「剛者不堅牢,柔底難摧挫」,引用老子的典故,暗指世間剛正有風骨的人為世人所不容,而奸佞小人卻活得很好。
我已經失去了兩廂的大牙,現在中間的牙齒又掉了一個,但你們不要笑話我的牙齒像狗洞,你們可以從中穿過。辛棄疾讓這些人去鑽狗洞,其諷刺和貶罵之意顯而易見。
在詩詞的題材上,辛棄疾涉及的範圍便更加廣泛了,幾乎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更顯別具一格。
辛棄疾:文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武能橫刀躍馬,馳騁沙場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人中之虎,詞中之龍"。
這本《辛棄疾詞傳》中不僅收錄了辛棄疾的詩詞,還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他的一生娓娓道來,讓你了解他的一生,也感受到他的報國熱血與無奈。
他的詞中有金戈鐵馬,有氣吞萬裡。他是橫刀立馬的狂沙戰士,也是挑燈看劍的豪邁俠士。大宋詞壇因為他的存在而顯得更加豪情壯志,無數後來者以他為榜樣。
以辛棄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他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既豐富了文章,又能從當時的境遇體會他作詞時的情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他們都是可以讓我們在浮躁的社會中,感受寧靜的一縷清泉,在迷茫和煩躁的時候,隨便翻開一本,就能夠讓你的心平靜下來,整理好心情重新出發,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六本書,只需要79元,一頓飯的錢,就可以讀到6位詩人的名作,來一場古典行,感悟古人的智慧,何樂而不為?
有喜歡的朋友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