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又一首有趣的詞,開頭一句很突兀,第二句就讓人開懷大笑

2020-12-11 讀書狗子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若說哪位詞人作詞有趣,北宋詞壇當屬蘇東坡莫屬。蘇東坡改善填詞的語言,提倡以詩為詞,同時又大力拓展詞境,提倡無事無物不可如此。所以在蘇東坡的筆下,多有嬉笑怒罵詼諧幽默的詞作。

而南宋詞壇最有趣的詞人非辛棄疾莫屬了,辛棄疾繼承了蘇東坡的作詞理念,甚至更進一步以文為詞。其詞作語言更加自由變幻,很多對話式的、隱括用典的、民間俗語的都運用自如。題材內容也更加寬泛,田園風光、民俗人情,寫日常生活、讀書感受等等無一不可入詞。而這許多題材在辛棄疾寫來也頗多樂趣。

比如喝醉了酒撞到松樹就「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遇到了歌姬棄舊迎新便勸誡「好個主人家,不問因由便去嗏」;憤世嫉俗時大罵世間「掩鼻人間臭腐場,古今惟有酒偏香」;還有享受鄉村生活的「東家娶婦,西家歸女,燈火門前笑語」;提出科學猜測的「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罵兒子的「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戒酒時與就被對話的「杯汝前來,老子今朝,點檢形骸」。諸如此類,辛棄疾詞集中有趣的詞作可謂不勝枚舉。

今天狗子再向大家介紹一首辛棄疾極為有趣的詞作——《玉樓春·戲賦雲山》:

玉樓春·戲賦雲山

南宋·辛棄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雲猜是汝。常時相對兩三峰,走遍溪頭無覓處。

西風瞥起雲橫度,忽見東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誇,且喜青山依舊住。

這首詞是辛棄疾閒居江西上饒一帶時所作,所吟詠的是寓所之外的雲與山,從詞題中一個「戲」字便可預見這首詞頗有趣味。

上闋開頭一句突兀設問「何人半夜推山去?」,詞人大早上出門一看,平時經常看到的青山不見了,疑問頓生。一個「推」字擬人化,大有奇思妙想。緊接著第二句就回答了此問:「四面浮雲猜是汝」!四面八方遍布浮雲,我一猜就知道是你幹得!先疑又猜,而且猜得如此迷之自信 ,實在令人忍不住開懷大笑。

緊接著兩句道出詩人何以如此在意門前山峰:「常時相對兩三峰,走遍洗頭無覓處」。原來平日裡詞人經常對著門前山峰,山峰於他便如好友如知己一般,不可一日不見。反而今日,卻走遍了河邊也看到峰巒一角,滿是失落遺憾。

下闋峰迴路轉,浮雲遮住了山峰,而此刻風吹浮雲,雲飄雲散後,「忽見東南天一柱」,如柱頂天的山峰顯露真身。

按說看到山峰重現,詞人該當寫自己的喜悅,然而辛棄疾偏偏不,反而寫一個老僧看到此景的反應:「老僧拍手笑相誇,且喜青山依舊在」!一個老僧尚且如此,何況與青山朝夕相對的辛棄疾呢,那自然是歡喜無比了。

這首詞看似寫雲山,實則是有所隱喻的。在古詩詞中浮雲往往是惡勢力的象徵,這裡也不例外。青山是國家抗金力量的象徵,一柱可擎天,同時也是辛棄疾人格的象徵。浮雲遮住了青山,寓意抗金力量被求和派打擊排斥不能出頭。但辛棄疾始終堅信,抗金力量不僅不會被打擊消亡,反而會逐漸強大,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一開頭便令世人叫絕,驚豔了千年!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著名詞人。其詞以豪放為主,與蘇軾並稱「蘇辛」,同為豪放派代表。辛棄疾的詞,主要以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以及對自己壯志難酬的傾訴為主。當然,辛棄疾也有不少歌詠祖國河山的詞作,如他的一首經典詞作《生查子·遊雨巖》。
  • 辛棄疾拼湊了一首詞,全詞僅僅只有五句,句句都是他抄襲別人的
    辛棄疾是南宋一代詞宗,說他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也不為過。但是他曾經寫過一首詞,全文抄襲屈原、宋玉、杜牧、蘇軾、李嶠等人的成句,沒有一個字是自己原創。這件事對於如今有」抄襲過敏症」的網友們來說,是一個比較稀奇的事件。
  • 辛棄疾很清新的一首詞,開篇20字童趣盎然,短短4句流傳1000多年
    【臨其詩境】今天要欣賞的詞,是辛棄疾在閒居期間寫下的一首佳作,這一首詞中,絕少對現狀的抱怨和憤懣,字裡行間都是對山水的喜愛和恬然自安的心態。想來是在山水的懷抱中,短暫卻徹底的忘卻了自己未曾實現的報國壯志,全心全意地沉浸在大自然的美中,才會有這樣清新自然,單純美好的作品。
  • 辛棄疾最有氣勢的一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震古爍今!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便是一首能夠感受到震古爍今的氣勢與力量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著「詞中之龍」之稱的辛棄疾之手。眾所周知,他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志,但命運多舛、壯志難酬,故詞中飽含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寫得慷慨激昂,氣勢恢宏。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第一句就驚豔絕倫,想咬一口!
    這樣一個慷慨激越的詞調,自然最受豪放派詞人青睞。詞中之龍辛棄疾一生六百餘首詞作,就有近四十首《滿江紅》。其中不乏名篇佳句,如《滿江紅·中秋》、《滿江紅·暮春》、《滿江紅·贛州席上呈陳季陵太守》等等。今天狗子就像大家介紹一首辛棄疾的《滿江紅》,這首詞開頭四個字就驚豔無比,連詞壇評論家都讚嘆「太過出色」!滿江紅南宋·辛棄疾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見龍孫穿破,紫苔蒼壁。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寫得生動有趣,讓人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辛棄疾是詞中之龍,他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而且他的詞自成一派,寫得也是生動有趣,尤其是後期的作品,每一首都令人都是精品。雖然辛棄疾在文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不如意,作為當時堅定的主戰派,他一直堅持收復北方的失地,但是對於南宋朝廷來說,卻是一味講和,這也使得辛棄疾一直是被人壓制,始終是沒有任何的機會,這也使得他內心痛苦不已,所以後來他被人彈劾,一直生活在江西上饒。
  • 辛棄疾可愛的一面,喝醉酒後,寫了一首「冷門」詞,風趣幽默
    而我們一直視為不苟言笑的辛棄疾,甚至也曾酒醉題詩,頗有趣味。讓我們看到了這一心繫國家的愛國詞人可愛有趣的另一面。既然是文人墨客的日常喜愛,辛棄疾也是好酒之人,本是鐵骨錚錚的抗金將領,也曾作得這麼一首《西江月.遣興》將他的醉後憨態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出來。
  • 辛棄疾下決心戒酒,寫了一首詞,對著酒杯發牢騷,令人捧腹大笑
    在北宋寫詩寫詞的不亞于于今天的網紅們,比比皆是,水平也是一樣的參差不齊,但是辛棄疾在當時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難遇的好文學家。雖然他的水平可能排不上第一名,但是他絕對是文人騷客中的好將軍,一人可抵千人,帶領五十多號人直接衝進敵軍軍營,活拿叛徒的第一文人。
  • 辛棄疾最大度的一首詞,詞中10字被譽為千古絕調!全宋詞僅有一首
    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讓人流連忘返的小說,詩詞往往不需要慷慨激昂的豪言,也不用費盡心思的布局。只需小小情趣透過筆尖流露,就能讓人讀後久久不能平復,讓人難以忘懷,浮想聯翩。大氣磅礴的文筆其實就是一種帶有韻味的文筆,也可以說是一種有意境的畫面。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詞,開頭一句氣勢驚人,結尾一句悲涼無比!
    南宋是一個讓人感慨悲歌的朝代,自靖康之變,宋室南渡之後就一直偏安一隅、苟且偷生!而終南宋一朝,不知多少仁人志士發出還我河山的吶喊、立下收復故土的壯志,卻始終受到打壓,至死難見中原平定!嶽飛、陸遊、辛棄疾、陳亮等等都是其中典型,空懷報國之志,卻只能撫劍悲歌。
  • 辛棄疾最有趣的一首詞,醉酒後天馬行空,連樹都寫活了
    這種微醺正好可以激發創作的靈感,讓詩人在一種醉與清醒之間表現最真實的自己,在醉酒之際,寫下了許多有趣、生動、充滿想像力的詩詞。著名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也是一個喜歡喝酒的人,本來辛棄疾就是一個狂人,「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他在醉酒之後,更是暴露了自己的本性,不但狂妄還很幽默。
  • 辛棄疾給弟弟的詞,分析自己姓氏妙趣橫生,最後一句讓人情何以堪
    在男人心中,他是那個帶著50人衝入幾萬敵軍中,生擒叛徒的一代名將;在女子心中,他是那寫下那句「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世間有情人;在朋友眼裡,他是那個喝多了會「以手推松曰去」的醉漢;在老家的村民眼裡,他是那個吟出「最喜小兒亡賴」的可愛鄰居。其實無論每個人心中的辛棄疾是怎樣,在宋代詞壇甚至在這上下5000文明中,他都是那個世人無法忽視的「詞中之龍」。
  • 辛棄疾「運用成句,純以神行」的一首《水調歌頭》,成千古佳作
    在我國古典詩詞作品中,送答之作,多如牛毛,但是真正能夠流傳下來的千古名作,卻少之又少,無疑,辛棄疾的這首《水調歌頭》,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這首詞,是一首感時撫事的送答之作。宋光宗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辛棄疾出任福建提點刑獄,這年冬天,宋光宗趙惇想要召見他,雖然當時已近年關,辛棄疾還是要馬上啟程從三山趕赴臨安。
  • 一天一首古詩詞:辛棄疾《武陵春》
    先報那人知。武陵春:詞牌名,又作「武林春」,又以賀鑄詞中引用李白《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句,別名「花想容」,雙調小令。以毛滂詞為正體,雙調四十八字,上下闋各四句三平韻。「五日」二句:《詩經·採綠》:「五日為期,六日不詹。」「不免」二句:古人有喜鵲報喜訊的傳說。來也三百裡,去也三百裡,約定五日是歸家的日期。
  • 辛棄疾閒居帶湖,寫一首《踏莎行》,十句話用十典故,充滿了諷刺
    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棄疾被罷官後到上饒帶湖一帶隱居。他在事先修好的房子附近開闢了菜園子和稻田,準備犁田躬耕。閒來無事,又把前人經書中的句子用來填了一首詞。他刻意把孔夫子的聖人之言,填進「小藝」、「末道」的詞作當中戲說人生。表面上是在諷刺孔子,其實是苦中作樂,進行自嘲。
  • 辛棄疾最有趣的一首《玉樓春》,整篇幽默活潑,末二句笑中帶理
    宋寧宗慶元二年,即公元1196年,這正是辛棄疾賦閒農村的時期,但是這一年卻發生了一件不同尋常的事情。原來,辛棄疾所閒居的上饒帶湖寓所被火燒毀,辛棄疾不得不遷居到別地,所遷居的地方,便是鉛山東北地區,在此地,有一口清泉,形狀如瓢,詞人便把它叫做「瓢泉」。
  • 辛棄疾最孤寂的一首詞,孤寂的讓人心疼,最後一句已成經典
    孤獨是商店裡的冰激凌第二個半價,但你找不到可以一起買的人;孤獨是你睜開眼已經黃昏遲暮,寒星殘月映入你空虛的內心;孤獨是你風塵僕僕半生漂浮,風雨落幕一腔熱情被辜負。每個人對於孤獨的定義不同,有人獨身一人覺得孤獨,有人身處熱鬧之中也能感到孤獨,孤獨似乎無孔不入,孤獨似乎無處不在。
  • 辛棄疾搬家不成,心生感慨,寫了一首詞,充滿了自嘲和無奈
    辛棄疾寫過一首詞《水調歌頭·我亦卜居者》,這首詞中都是辛棄疾表達自己家徒四壁的情況。其實像他這樣的朝廷命館,即使回到家鄉不做官還是不會像詞中表達的這樣窮困潦倒的樣子。這首詞還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況。
  • 辛棄疾使用典故最多的一首宋詞,幾乎句句是典故,卻少有人知
    談起辛棄疾的詞,必然都會想到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豪放狂蕩的詞風,以文為詞的藝術手法,以及「掉書袋」式的典故化用。其中,辛棄疾作詞大量地使用典故、引用經史古語一直頗受詬病。實際上辛棄疾作詞雖用典頗多,但這正是其詞作語言特色所在。
  • 辛棄疾不起眼的一首詩,開篇便別具一格,令人贊不絕倫
    辛棄疾就生在了金國的佔領區,他的爺爺因為生存不得以屈服於金人度過了自己飽含屈辱的一生。在辛棄疾小的時候,他的爺爺便對他講到國家的歷史,曾經的輝煌,而辛棄疾所能看到的卻只是金兵馬蹄下人民生活的苦難。復仇的種子從小便在辛棄疾的心中紮下了根,他苦讀兵書,練習武術,想著自己能夠一天為國家而戰,將這些金人趕出自己的國家。根據相關的統計,辛棄疾一共留給後世的詩詞有六百餘首,我們大多數看到的都是辛棄疾所做豪邁的詩詞。但是今天我們來看一首辛棄疾寫給自己徒弟送別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