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宋朝詩人辛棄疾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他的作品一直備受人們的喜愛,而他的性格與生平更是值得讚賞。從始至終,他對於國家都有著無比的熱愛,他本是有著無與倫比的雄心壯志,然而現實卻壓得他抬不起頭,最終他只能將自己的滿腔熱血融於筆墨之中,雖是身具將才,可是卻始終無法得志。只能說是命運使然生不逢時,他最終只能無奈的歸隱于田野之中,過起最為簡單而又樸實的生活。
也正是因此他身邊的一草一木都成為了他靈感的來源,而且任何普通的事物到了它的筆下,都有著一種揮之不盡的豪邁之氣。而且他雖然好慢慢地看淡了仕途這條道路,但是他卻也是堅守初心未曾改變。尤其是晚年的他在經歷了人知百態,對世間萬物都有了新的看法,而這一時期他的作品也更顯慎重。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就是他晚年所做,讀起來似乎很是詼諧幽默,但其實卻是罵盡天下的小人。
《卜算子·齒落》
剛者不堅牢,柔者難摧挫。不信張開口了看,舌在牙先墮。
已闕兩邊廂,又豁中間個。說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
辛棄疾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其實已經是60多歲,旁人到了這個年紀或許會寫出滿含深意的作品,然而這般惡搞的幽默的卻著實不多見。人年紀大了,牙齒都會鬆動掉落,這不免得讓許多人都感到哀傷,不過他卻並沒有什麼悲痛的感覺,也沒有任何賣慘的感覺,反而寫出了一首非常幽默詼諧的作品。
在這首詞的前兩句中,他就先為我們拋出了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哲理,越是堅硬的東西其實越容易被折斷,然而那些看起來非常柔軟的東西卻是很難折斷的。這個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也是這首詞的中心所在,同時也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真實寫照,像他這樣剛直的人就非常容易折斷,而那些趨炎附勢的宵小之輩卻活得瀟灑又自在。
緊接著他則繼續去辯證自己的這個觀點,他說到了自己掉了的牙齒,不信大家可以張開口去看一看,柔軟的舌頭還在嘴裡,堅硬的牙齒卻先脫落了。這也是一個客觀事實,不過他並不是想要真的去區分牙齒和舌頭誰更厲害,而是來指人性,做人也是這樣,過於剛直的人總是容易遇到挫折,但是那些圓滑的人卻能夠過得很好。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道理無論放到哪裡都非常合適,無論是人生還是官場都是如此。而在這首詞中,作者其實也是想藉此來諷刺那些過於圓滑的人。
接下來則是這首詞最為幽默的地方,現如今我已經掉了兩側的牙齒,如今中間的門牙也掉了一個,"兒曹"可不要笑話我這牙齒稀稀落落的如同狗洞一般,要知道這狗洞可以給你們鑽進鑽出的玩耍呢!在裡的"兒曹"說的可不是孩子,而是指上面所說的那種圓滑的小人,他讓這些人去鑽狗洞,其實就是在諷刺他們,是在罵人呢!
看過這首詩之後,我們再去想想他的人生,明明剛強有才華,可是卻不受朝廷重用,而且還要受到那些小人的迫害,也難怪他要去變著法的諷刺罵人了,只不過其中的那種心酸,實在是讓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