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掉牙後寫了首詩,讀來詼諧幽默,其實罵盡天下小人,真解氣

2020-12-16 每天讀文史

說道宋朝詩人辛棄疾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他的作品一直備受人們的喜愛,而他的性格與生平更是值得讚賞。從始至終,他對於國家都有著無比的熱愛,他本是有著無與倫比的雄心壯志,然而現實卻壓得他抬不起頭,最終他只能將自己的滿腔熱血融於筆墨之中,雖是身具將才,可是卻始終無法得志。只能說是命運使然生不逢時,他最終只能無奈的歸隱于田野之中,過起最為簡單而又樸實的生活。

也正是因此他身邊的一草一木都成為了他靈感的來源,而且任何普通的事物到了它的筆下,都有著一種揮之不盡的豪邁之氣。而且他雖然好慢慢地看淡了仕途這條道路,但是他卻也是堅守初心未曾改變。尤其是晚年的他在經歷了人知百態,對世間萬物都有了新的看法,而這一時期他的作品也更顯慎重。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就是他晚年所做,讀起來似乎很是詼諧幽默,但其實卻是罵盡天下的小人。

《卜算子·齒落》

剛者不堅牢,柔者難摧挫。不信張開口了看,舌在牙先墮。

已闕兩邊廂,又豁中間個。說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

辛棄疾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其實已經是60多歲,旁人到了這個年紀或許會寫出滿含深意的作品,然而這般惡搞的幽默的卻著實不多見。人年紀大了,牙齒都會鬆動掉落,這不免得讓許多人都感到哀傷,不過他卻並沒有什麼悲痛的感覺,也沒有任何賣慘的感覺,反而寫出了一首非常幽默詼諧的作品。

在這首詞的前兩句中,他就先為我們拋出了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哲理,越是堅硬的東西其實越容易被折斷,然而那些看起來非常柔軟的東西卻是很難折斷的。這個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也是這首詞的中心所在,同時也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真實寫照,像他這樣剛直的人就非常容易折斷,而那些趨炎附勢的宵小之輩卻活得瀟灑又自在。

緊接著他則繼續去辯證自己的這個觀點,他說到了自己掉了的牙齒,不信大家可以張開口去看一看,柔軟的舌頭還在嘴裡,堅硬的牙齒卻先脫落了。這也是一個客觀事實,不過他並不是想要真的去區分牙齒和舌頭誰更厲害,而是來指人性,做人也是這樣,過於剛直的人總是容易遇到挫折,但是那些圓滑的人卻能夠過得很好。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道理無論放到哪裡都非常合適,無論是人生還是官場都是如此。而在這首詞中,作者其實也是想藉此來諷刺那些過於圓滑的人。

接下來則是這首詞最為幽默的地方,現如今我已經掉了兩側的牙齒,如今中間的門牙也掉了一個,"兒曹"可不要笑話我這牙齒稀稀落落的如同狗洞一般,要知道這狗洞可以給你們鑽進鑽出的玩耍呢!在裡的"兒曹"說的可不是孩子,而是指上面所說的那種圓滑的小人,他讓這些人去鑽狗洞,其實就是在諷刺他們,是在罵人呢!

看過這首詩之後,我們再去想想他的人生,明明剛強有才華,可是卻不受朝廷重用,而且還要受到那些小人的迫害,也難怪他要去變著法的諷刺罵人了,只不過其中的那種心酸,實在是讓心疼。

相關焦點

  • 60歲辛棄疾掉牙後寫了首詩,幽默詼諧,卻罵盡滿朝小人,很解氣
    辛棄疾是揮灑豪邁的詞中之龍,也是橫刀立馬的狂沙戰士,一匹金戈鐵馬。他為抗敵事業終生奮鬥,其間有過凱旋,有過大捷,當然也有過挫敗與失利。每每遇到這種時刻,他總會從生活中索取快樂,然後將快樂注入字裡行間,以自我解嘲的方式去應對世界的不堪。縱然已是60多歲的晚年,辛棄疾仍能以掉牙為題,一如既往貫徹辛氏幽默。
  • 晚年的辛棄疾,寫了一首掉牙趣詞,其實罵盡滿朝得志小人,真解氣
    晚年的辛棄疾,寫了一首掉牙趣詞,其實罵盡滿朝得志小人,真解氣在文壇一直都有幾個不好惹的人。唐代有詩仙李白,你惹我就寫詩懟你,因他一句「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就名垂史冊的刺史李邕,對此怕是感觸頗深。而宋代文壇,最不好惹的當屬辛棄疾。
  • 《全宋詞》最解氣的詞,辛棄疾用幽默的大白話,罵盡滿朝得志小人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辛棄疾懟罵朝中得志小人的一首詞,詞名《千年調·庶庵小閣名曰卮言作此詞以嘲之》。這是《全宋詞》中最解氣的一首詞,詞中之龍以句句幽默的大白話,用一鳥一草再加三種酒器為比喻,將小人醜態寫得淋漓盡致。讓我們來品一品這首詞。
  • 大宋「段子手」辛棄疾,晚年寫下一首幽默趣詞,實則在罵天下小人
    他一生寫過不少關於戰爭的詞作,他的詞不是簡單的用筆墨就能寫出來的,他所寫下的關於戰爭的詩詞,都是用兵刃蘸著鮮血刻成的。辛棄疾真正經歷過戰爭,親自在戰場上廝殺過,所以,他的詞更能體現出戰爭的殘酷。因為他除了霸氣和萬丈豪情,詞中之龍還有幽默風趣的一面:生氣了就"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醉酒後也會變得傻乎乎,「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懷念沙場時"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看到有小孩偷棗子,又變身成搞怪大叔,「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
  • 古詩詞:生活還有詩和遠方,這10首幽默詩,帶你感受詩人的樂趣
    李白的浪漫與狂妄,蘇軾的文氣,辛棄疾的愛國精神,陶淵明的灑脫等等,他們或家國情懷、或寄情山水、或楊柳依依,這是他們「正經」的一面,但是他們還有「幽默」、「可愛」的一面,你們見過嗎?請看下面幾首詩,感受下他們「不正經」的一面。這是辛棄疾寫的一首詩,上闋寫醉裡只會貪圖享樂,沒有時間發愁,而且說讀書無用。
  • 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十分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從序言可以知道,這首詞寫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十二月十八日蘇軾調任汝州的途中,蘇東坡在泗州雍熙塔下的浴池洗浴,中間發生了一些事引發了詩人感想,之後就開玩笑似地寫下了這《如夢令》詞。
  • 辛棄疾要戒酒,寫了一首詞,讀起來幽默風趣,像個老頑童
    辛棄疾就因為愛和喝酒犯了許多錯事,並為酒與自己寫了一首詩。這首詩詩中的言語質樸搞笑,讀起來詩意盎然朗朗上口。接下來讓我帶著大家看看這首詩詩——《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老子今朝」酒杯啊酒杯難道你還不知道來到我的面前嗎?
  • 辛棄疾最憤世嫉俗的一首詞,罵盡人間、罵盡古今!
    若要為每個詞宗排出個名次來,卻著實為難。詞帝李煜、詞仙蘇東坡、風流才子柳永、第一才女李清照、詞中之龍辛棄疾……諸多名家,各有千秋,也都為宋詞的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更何況讀者各有偏好,實在難分高下。單說詞中之龍辛棄疾,繼承了蘇東坡以詩為詞的主張,更進一步地以文為詞,使的詞之語言更為靈活、題材更為深廣,抒情更加自由。
  • 辛棄疾晚年牙齒掉落,他寫下一首千古趣詞,不快樂的人應該讀一讀
    辛棄疾是揮灑豪邁的詞中之龍,也是橫刀立馬的狂沙戰士,一匹金戈鐵馬,一片斷鴻聲裡,一幕挑燈看劍,就能使整座詞壇為之顫抖,千百年來讓無數讀者為他的烈烈壯志買單。他總給人一副怒髮衝冠、氣衝霄漢的硬漢形象,卻殊不知藏在硬漢身後真正的稼軒,其實是一位早已習慣了黑色幽默的柔弱書生。
  • 辛棄疾的這首詩,寫盡一個人的一生,從少年到老年,讀到落淚
    偉岸粗狂的辛棄疾對於婉約派來說也是拿捏的非常好,《青玉案 元夕》就是婉約詞的代表作,這首詩被稱為最美的一首詩,引得無數人爭相模仿。這首詞把一個人的少年、中年和老年用寥寥數語表達的精準確切,讀完讓我們不禁落淚。青玉案 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 搬家不成,辛棄疾寫了一首《水調歌頭》,詼諧幽默,全篇都在哭窮
    其年少出身名門,家境算是殷實,即時算不得富絕天下,也不可稱之清苦貧難。可偏偏年近花甲之年的辛棄疾,竟因搬家無能,屢屢自嘲家境清寒,無一字不顯露手頭緊縮的「可憐相」,頗為有趣,頗為有意。「我亦卜居者,歲晚望三閭。昂昂千裡,泛泛不作水中鳧。
  • 56歲的辛棄疾搬家,寫下千古佳作,初讀笑出眼淚,再讀心酸不已
    因為卜又有佔卜、選擇的意思,居又是居住地的意思,所以,「卜居」漸漸成了人們佔卜居住地,或者搬家的代名詞,但對於文人們來說,卜居其實終究是語含雙關,既是選擇居住的地方,也是對人生道路的選擇。一千多年後,南宋有一位抗金英雄辛棄疾,他的一生也是坎坷跌宕,屢次被貶,又屢次被起復。
  • 辛棄疾晚年牙掉了,寫下一首風趣幽默的詞,但是幽默中卻藏著憂傷
    夏天他在稻花香裡聽取蛙聲一片,喝醉了他竟然調戲起松樹來,辛棄疾看淡了仕途,但是也看開了人生,其實他的心中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抗金殺敵!晚年,辛棄疾的牙齒掉了,他特地寫了一首很看起來很幽默的詞,實際上卻滿含著心酸和憂傷:《卜算子·齒落》剛者不堅牢,柔者難摧挫。
  • 辛棄疾很調皮的詞,年少時覺得有趣,如今才知看似詼諧卻句句寫愁
    其實不僅是李白,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通過飲酒來排遣自己的愁緒,畢竟喝醉以後可以短暫地忘卻現實的煩惱,雖然酒醒後煩惱依舊,但是起碼在醉的過程中可以不必為此傷神。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借酒消愁」之作,年少時讀之覺得又是有趣又是好笑,可謂調皮至極,感覺不到絲毫憂愁,但如今讀之才發現這首詞看似詼諧卻句句寫愁,當真令人心疼。
  • 世人都說杜詩沉鬱頓挫,其實杜甫詼諧幽默,不信有杜詩為證
    唐代以後的人,評判杜甫的詩,總是以「沉鬱」兩字來形容。後人但見其為國為民疾呼,為饑寒流離悲歌,以為他是一位嚴肅古板的詩人,其實,沉鬱並非杜甫的天性,他詼諧幽默,極富風趣。他的詩歌,有諷諫當局的,有調侃朋友的,有自嘲自況的。杜甫不但詼諧有趣,而且善於在詩歌中表現幽默。
  • 蘇軾寫詩「罵」小人,全詩非常直白,表達了他諷刺奸佞的痛快心情
    下面這兩首詩就是蘇軾用來罵人的,而且很直白,並沒有太多的委婉。第一首詩的詩名叫《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詩名很長,大家也不用記,這首詩是蘇軾遭受「烏臺詩案」出獄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寫的。前四句是這樣的: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
  • 描寫洞房花燭的4首古詩詞,千年後讀來妙趣橫生,忍不住會心一笑
    大家好,我是真遊泳的貓。中國古代詩歌文化繁榮,留下了諸多絕妙篇章。而婚姻則是人生一件大事,古人把成婚當做「小登科」,可見古人對成婚的重視。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描寫洞房花燭的3首古詩詞,千年後讀來妙趣橫生,忍不住會心一笑。
  • 7首有趣的古詩詞,詼諧幽默,令人津津樂道!
    7首有趣的古詩詞,詼諧幽默,令人津津樂道。1、《琴詩》蘇軾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這是一首詠梅詩,以詼諧幽默的筆調說梅,其中以後兩句最為著名。因為一時間的錯誤認識了林和靖,因詩人們都附庸風雅,因此被人們談論到今天。3、《山中雜詩》吳均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
  • 辛棄疾最有趣的一首詞,醉酒後天馬行空,連樹都寫活了
    著名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也是一個喜歡喝酒的人,本來辛棄疾就是一個狂人,「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他在醉酒之後,更是暴露了自己的本性,不但狂妄還很幽默。一次喝了酒後他寫下了這樣的詞:《西江月·遣興》宋·辛棄疾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 辛棄疾喝醉酒,醉倒在樹下,寫了一首另類詞,幽默風趣
    正是這樣的放浪李白,一揮而就,寫下來《清平調》三首千古稱讚之詞。大概千古之詩作寫美人的無人能夠和李白相比。這也是辛棄疾一生的遺憾,在南宋四十餘載,官位從未超過三品,聞之讓人悲嘆。而這也使得辛棄疾的一腔抱負始終無法實現,對於自己的未來,更加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