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杜甫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經典唐詩,道盡人生悽苦!

2020-12-16 慶餘說詩詞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嶽陽樓自古便是一大遊覽勝地,吸引了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賦。就賦文來說,北宋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便足以讓它著稱於世。而就詩歌來說,僅僅在唐詩中,關於嶽陽樓的經典詩篇就不勝枚舉。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 波撼嶽陽城」,李白的「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嶽陽樓》,便是一首關於嶽陽樓的經典唐詩。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杜甫之手,是杜甫晚年登上嶽陽樓,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據記載,當時的杜甫已經五十七歲,距他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且杜甫身患肺病及風痺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聾,只能靠飲藥維持生命。正是在這樣一個處境艱難,悽苦不堪的情況下,杜甫登上神往已久的嶽陽樓,寫下了這首詩。

所以這首《登嶽陽樓》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杜甫既用凝練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幅洞庭湖水氣象萬千的畫面,也抒發了自己人生空有一腔熱忱卻報國無門的悽苦無奈。頷聯兩句「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是這首詩的名句。歷來以氣勢雄渾著稱。明代高棅《唐詩品匯》曾評價此聯說: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

《登嶽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主要表達了杜甫對洞庭湖水的嚮往已久。意思是說,以前我總是聽說洞庭湖水的煙波浩渺、壯闊無垠,如今我終於有幸在晚年登上了嶽陽樓一覽湖水之勝。從這兩句詩中,杜甫並沒有直接表露自己的心情,但絕不是初登嶽陽樓的喜悅。反而從「昔聞」、「今上」這兩組詞中,透出了杜甫的憂國憂民、傷時傷世的感慨。

頷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則是杜甫對洞庭湖水的具體描寫。它的意思是說,洞庭湖水的浩渺像把吳楚兩地隔開,天地萬物就好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從這兩句詩的意思來看,前一句杜甫極寫了水面的寬闊,後一句極寫了湖水的力量。它的氣勢雄渾,令人叫絕。而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句詩不是簡單的誇張,而是人真實視覺、感覺的一個完美結合,即四處都是水鄉澤國。

頸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意思是說,現在我再沒有得到過親朋故舊的一字音信,且我年老體弱,還四處孤舟漂泊。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的四分五裂和社會的不安定。反映在杜甫的身上,就是與親朋故舊音信斷絕,不得不拖著病軀,還得四處奔波。可見這兩句詩,主要是寫杜甫處境的艱難。

尾聯「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即對於杜甫來說,它登上嶽陽樓,向長安望去,隔著一道道關,一座座山,戰火就在北面燃燒著。這讓杜甫憑欄遙望不禁淚水橫流。這兩句詩具體指的是,當時吐蕃入侵,威脅長安,戰爭不息,國家不得安寧的情況。而杜甫在自己如此悽苦的情況下,還對國家時局如此關心,足見他的憂國憂民。

綜觀杜甫的這首詩,意蘊豐厚,抒情雖然悽苦抑鬱,但是意境雄渾大氣,是關於嶽陽樓和洞庭湖水的千古名作。總的來說,晚年的杜甫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經典唐詩,道盡人生悽苦。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李白、杜甫在嶽陽樓各寫下一首詩,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卻高下立判
    唐詩宋詞,中國文化裡最美的四個字,錦繡山河,煙青雲色,全部被一支筆按進那詩意蓬勃的字裡行間,任何不堪在它面前都將變得絢爛,任何尖銳在它面前都將變得柔軟,而我們則只有徜徉其中,為自己假設上一份夢筆浴花的人生。多少意氣書生都隕落在歷史長河之中,唯有李杜才是真猛者,於中流激浪,濺起的水花都是榮耀的顏色。
  • 57歲的杜甫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很感人的詩,其中頸聯直擊人心
    我每次讀他的詩總是感動了淚流滿面,特別是他晚年的作品,寫得感人肺腑,往往可能只是短短的幾句,但是卻能夠直擊我們的心靈,從而深深被他感動。少年時代的杜甫家境還算一般,但是後來家道中落,以至於流落江湖,開始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
  • 杜甫《登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堪稱登樓詩之冠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詩聖」杜甫的登樓詩。杜甫的這首詩意蘊豐厚,抒情雖低沉抑鬱,卻吞吐自然,顯得雄渾大氣,氣度超然,因此許多人認為這首詩堪稱是登樓詩之冠。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登嶽陽樓》。
  • 杜甫最著名的一首詩,寫盡他晚年的孤獨無依,悽慘境遇讓人心疼
    大唐最奪人眼球的兩位偉大詩人當屬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了。年長杜甫10多歲的李白時運正佳,正好趕上了大唐盛世的這股雄風。他20多歲開始遊歷全國,走遍了大唐的千山萬水,揮筆寫下了一首首令世人拍手稱讚的千古名篇。不愁吃喝、無憂無慮造就了李白的狂放不羈。讀李白的詩總能給我們一種暢酣淋漓之感。他善用誇張手法,將狂放和瀟灑注入每一句詩句之中。
  • 杜甫生前最後一首名篇,寫到這兩句時淚流滿面!
    晚年生活相對於一般人來說,杜甫的命是不太好的,稱一句「命途多舛」怕也未嘗不可。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怕也和他一生的漂泊有關。漂泊到了一個地方,心繫國家,這種情況寫下一篇,說不得就成了名句,流傳千古。今天,我們來說說他的晚年生活。有一天,天下暴雨,杜甫的茅屋破敗,兒子餓的哇哇叫,老婆和自己也是年邁體重,沒有吃的,穿的。這時,杜甫感慨自己如今處境,寫下了這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現在被收錄在了語文課本中,想必大家都聽過。
  • 杜甫晚年的一首詩,最後一句是千古名句,讀後讓人倍感孤獨
    —關注唐詩宋詞天天讀二十幾歲的杜甫去了北方,他登上泰山高呼「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他也遇到了自己的偶像李白,一起遊山玩水,一起喝酒,享受了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也許是性格不好和運氣太差,當苦難來臨時,杜甫的人生徹底改變了,他皺起的的眉頭再也沒有展開過。他的這首《旅夜書懷》好像杜甫人生的自畫像,寫在人生的晚年,一次飄零的路上。《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 300年前他來到重慶奉節寫下一首唐詩,被譽為七律之冠
    公元767年,當時的杜甫已經56歲,距離他生命的終結還有三年的時間。在這一年的秋天,杜甫登上了夔州(今天重慶奉節)白帝城外的高臺。和所有哀嘆秋天的詩人們一樣,他把眼前所有的景色和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都融入到一首登高詩作之中,寫下來一首經典的唐詩作品,被後人譽為七律之冠。
  • 杜甫最精彩唐詩都是寫一個人的孤獨,這首詩更被譽為盛唐五律第一
    而在五言律詩的創作當中,杜甫同樣奉獻了最精彩的作品。今天談到的這首《登嶽陽樓》,就是他最經典的作品之一,更是被譽為盛唐五律第一。雖然杜甫的人生經歷比較悲催,但是在文學史上、在詩歌史上都收穫了絕高的人氣,收穫了後人難以超越的榮譽。
  • 杜甫經典律詩十二首,堪稱古典律詩的最高成就
    律詩是唐代的新型詩體,唐詩的成熟是以律詩的確立與完成為標誌的,而這個歷史任務正是由杜甫最終完成的,杜甫以其精湛的藝術修養和驚人的藝術才能在這方面作了重大的探索和努力,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五律名篇和七律佳作。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晚年的一首力作,一氣貫注,搖曳多姿,尾句更顯豪情壯志
    唐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而律詩的寫作要求對仗工整,卻難於表現出生動的氣韻。但是作品如果一味嚴整,缺少變化,就必然會流於板滯單調。唐代很多極富才華的詩人善於馳騁才力,並競奇鬥巧,從規律中求自由,其作品也呈現出一種精嚴與自然相統一的美感。
  • 晚年杜甫在江南遇到知己好友,寫下一首經典的詩,通篇充滿了憂愁
    杜甫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少年時代雖然家境不錯,可是後來家道中落,以至於生活都成問題,使得他時常還要朋友接濟,正是有著這樣的人生經歷,讓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更具有感染力;另外杜甫骨子裡的家國情懷,也最為令人感動,儘管自己活得很卑微,但是他心繫天下,把僅有的一點愛給予了國家
  • 詩行天下|嶽陽樓:洞庭湖邊一勝景,文人筆下多愁地
    但若干年後,一向視李白為偶像的杜甫,卻在嶽陽樓寫出了一首流傳更廣,更讓人動容的詩篇。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登嶽陽樓》從前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如願終於登上嶽陽樓。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北方邊關戰事又起,我倚著欄杆遠望淚流滿面。
  • 人教版九年語文拓展閱讀:關於嶽陽樓的古詩,讀過這幾首就足夠了
    嶽陽樓位於湖南省嶽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美譽,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描繪嶽陽樓勝景的詩詞歌賦有很多,今天小編選取李白杜甫的詩讓大家一飽眼福。
  • 杜甫在草堂招待客人,一首唐詩充滿生活氣息,頷聯請不要過分解讀
    在今天的成都,還有為紀念杜甫而建造的杜甫草堂。當年杜甫四五十歲的時候,曾經在此地居住了一段時間。雖然故鄉是洛陽,但是杜甫的後半生基本上都是在漂泊當中度過的。在成都安頓下來,對於他人生的結局來說,已經是一段充滿安慰的歲月。
  • 他鄉遇到十年未見的親人,一首經典唐詩道盡人生聚散離別
    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唐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益所寫的一首詩。李益所生活的時代,大概在安史之亂的後期。這一時期的唐王朝正在經歷一段亂糟糟的時代。到處都是戰火紛飛,兵荒馬亂,老百姓的生活更是顛沛流離。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在他鄉遇到親人,實在是一件讓人再高興不過事情了。
  • 中學古詩詞誦讀《登嶽陽樓》知識點總結精講+導學教案
    白話譯文從前只聽說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邊的嶽陽樓。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沒有得到親朋故舊一字音信,年老體弱之身只剩一葉孤舟。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欄遙望胸懷家國淚水橫流。
  • 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杜甫一直被人稱為「老杜」,不同於李白的瀟灑,王維的淡泊,他的詩中總是充滿了滄桑。尤其是晚年,疾病纏身,故交零落,「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一字一句,悲涼到了極致,令人不忍卒讀。
  • 當李白登上嶽陽樓,便有了這首巧奪天工的詩篇,讀後讓人嘆為觀止
    如黃河之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泰山之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西湖之蘇軾「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等。而在古代群星璀璨的詩人裡,唐代詩人李白與名勝古蹟的相融最為典型。李白一生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下了大量讚美名勝古蹟的壯麗詩篇。譬如,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 杜甫最有名的10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佳句
    大唐最著名的詩人有兩位,一位是飄逸灑脫的詩仙李白,一位是憂國憂民的詩史杜甫。他們的詩篇,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這束光穿越時空,來到現今,光耀你我心房,故要時常吟誦、品味其中的美與智慧。下面我們一起來領略,杜甫最有名的10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佳句。
  • 杜甫寫了一首詩被譽為七言律詩第一,比七步詩還絕,至今難以超越
    最近有部電視劇火了,它叫《慶餘年》,想必各位讀者朋友們也看過或者略有所聞,在第7集裡,主角範閒參加詩會,在寫詩之前,他自信地表示「你們要是能寫出更好的,我這一輩子都不寫詩了」,最後他悠閒地寫下一首詩,然後念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