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tas NetBackup獲AWS存儲能力資格_雲計算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

2020-12-11 中關村在線

    近日,企業數據保護和軟體定義市場廠商Veritas Technologies宣布其旗艦產品Veritas NetBackup和Veritas Backup Exec獲得Amazon Web Services (AWS) 存儲能力認證,進一步鞏固Veritas作為AWS合作夥伴網絡 (APN) 高級技術合作夥伴的地位,提供獲得AWS存儲能力驗證的解決方案。目前,Veritas NetBackup 和Veritas Backup Exec已在AWS Marketplace銷售。


Veritas NetBackup獲Docker容器新認證(圖片來自Business Wire)

    據悉,Veritas NetBackup和Backup Exec產品現在支持多種AWS存儲級別,包括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Amazon S3),Amazon S3標準存儲,S3不經常訪問存儲(Amazon S3 Standard-IA)以及Amazon Glacier。

    Veritas的備份與恢復解決方案可覆蓋正在使用雲或考慮遷移至雲的所有規模的企業,簡化了遷入和遷出AWS的流程以及AWS內的數據管理與保護,這也延續了Veritas加速全球企業採用雲部署的承諾。

    Veritas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楊晨表示:「獲得AWS存儲能力認證進一步鞏固了AWS與Veritas的戰略合作,再次體現了Veritas通過打造強大雲端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跨雲端和本地的統一數據保護能力。在實施長期數據保留戰略的同時,提供最可靠的雲端數據保護體驗。」

    隨著Veritas NetBackup和Backup Exec解決方案的集成,無論是數據備份到AWS或從AWS備份數據,客戶都可以保護數據以及防止物理錯誤或邏輯錯誤(如系統故障、應用程式錯誤或備份到AWS或從AWS備份時意外刪除)所造成的損失。

    全球資源優化管理領域領導者Veolia公司存儲與備份工程師Aurélien Durand表示:「我們正在轉向完全基於雲的AWS環境,以降低成本並減少支持數據和應用所需的員工時間。使用Veritas NetBackup和Amazon S3的組合幫助我們在遷移過程中保護所有重要數據。若會計或財務的數據丟失,必將會對我們的業務造成巨大影響。」

    為進一步推進Veritas對雲部署的承諾,Veritas開發了適用於AWS Solution Space的數據長期保留 (LTR) 集成式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可幫助企業實現數據長期保留戰略的現代化、保護業務應用程式數據並確保業務正常運行,其中包括:

    ·使用Veritas和AWS現代數據中心備份——Veritas NetBackup和Cloud Catalyst解決方案旨在幫助企業簡化將數據備份到AWS的操作過程,同時確保數據被優化。該解決方案有助於企業解決在雲存儲庫中存儲大量數據時的相關成本問題,並提高數據傳輸性能。

    ·適用於數據長期保留 (LTR) 所使用的AWS——Veritas NetBackup軟體和一體機解決方案利用AWS使其成為將備份數據存儲到雲中的絕佳選擇,尤其是對於數據長期保留。

    AWS正在為初創公司和全球企業提供可擴展、靈活且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為了支持上述解決方案的無縫集成與部署,AWS建立了AWS能力認證計劃,幫助客戶挑選具有深厚行業經驗與專業知識的APN諮詢與技術合作夥伴。

    【Veritas於2017年成為了APN高級級別技術合作夥伴,以支持解決方案開發,支持客戶加速雲端和數據的管理計劃。自此,企業能夠充分利用Veritas和AWS的解決方案幫助他們加速向雲的遷移,同時還改善了混合雲環境的應用程式以及數據管理。】

調查區域:企業小調查(點擊預覽可查看效果)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Veritas NetBackup獲AWS存儲能力資格http://cloud.zol.com.cn/710/7109149.html

cloud.zol.com.cn true http://cloud.zol.com.cn/710/7109149.html report 2601 近日,企業數據保護和軟體定義市場廠商Veritas Technologies宣布其旗艦產品Veritas NetBackup和Veritas Backup Exec獲得Amazon Web Services (AWS) 存儲能力認證,進一步鞏固Veritas作為AWS合作夥伴網絡 (APN) 高級技術合作夥伴的地位,提供獲得AWS存儲能力驗證的解決方...

相關焦點

  • ...IT基礎設施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公有雲與私有雲融合統一
    與傳統IT基礎設施相比,雲計算IT基礎設施與傳統IT基礎設施有明顯的優勢。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中國雲計算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達1400億元。伴隨著公有雲與私有雲之間的遷移和擴容的簡化,未來公有雲和私有雲的融合統一將更為顯著。
  •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混合雲市場藍海價值被逐步認知
    (二)不同雲計算商業模式對比及主流混合雲廠商的前景推演公有雲與私有雲/混合雲商業模式對比:從收費模式來看,公有雲廠商是彈性、按需 付費,即按照實際使用的算力、存儲、網絡的容量計費,量大從優。全球範圍內,政府及大型企業對雲計算有很強的付費意願與付費能力,是私有雲/混 合雲發展初期最核心的需求方。傳統系統集成商以及行業ISV廠商深入KA用戶業務 場景,在私有雲/混合雲產業的利益分配中擁有較高話語權。
  • 混合雲時代 Unicloud讓企業沒有難管的「雲」
    隨著雲計算在越來越多行業落地,雲已經成為我們生產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術和服務。目前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2017年以IaaS、PaaS和SaaS為代表的全球公有雲市場規模達到1110億美元,增速29.22%。預計未來幾年市場平均增長率在22%左右,到 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461億美元。
  • 華為:中國私有雲市場的Strong Performer
    不過在Forrester的定義裡,私有雲絕不是這麼簡單——私有雲不僅需要更高級的虛擬化功能,更需要考慮包括標準化、自動化、自助服務、資源使用的跟蹤與監控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具體來說,Forrester要求私有雲解決方案供應商有如下能力:自服務界面和權限控制接入能力、基礎設施配置能力、管理能力、資源的監控和跟蹤能力、以及提供對外的統一接口等等。
  • 私有雲裸金屬伺服器的這7大功能,對用戶來說意義何在?
    用戶的雲服務可以不在虛擬化基礎設施上,而是直接在本地基礎設施上運行,或在遠程數據中心中租用硬體。雲計算可以分為三大類 :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公有雲由第三方雲計算服務提供商為廣大用戶提供的「彈性伸縮和可擴展」的各類雲計算服務;私有雲由企業自己採購IT基礎設施,自行部署和構建、自行運營和維護的私有雲端平臺,企業對於自己構建的「私有雲」擁有完全的控制權;混合雲則是由公有雲和私有雲兩種不同模式的雲平臺組合而成。
  • UMCloud混合雲存儲,備份、歸檔、容災一個也不能少
    人人都說,混合雲/多雲是未來。IDC曾預測,2018年,85%以上的大型企業都將採用混合雲。RightScale發布的2018年雲計算調查報告也顯示出同樣的趨勢,81%的企業都有一個多雲策略,其中又有51%的企業將專注於混合雲。
  • 開源私有雲平臺提供商 Eucalyptus 獲3000萬美元投資
    由於客戶對雲計算的要求不同,目前的雲計算除了有SaaS、PaaS和IaaS三層架構以外,還有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之分。而Eucalyptus就是一家提供開源私有雲服務的平臺提供商,最近剛剛完成了3000萬美元的C輪風險融資。Eucalyptus 原意為桉樹,但實際上也是「Elastic Utility Computing Architecture for Linking Your Programs To Useful Systems」的簡稱。
  • 雲存儲 排名 - CSDN
    做這個排名之前,首先需要說明一下這次估算和統計的公有雲供應商的業務範圍。對於雲計算、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的概念,業界也有過討論,這裡梳理一下,供大家參考。私有雲可部署在企業數據中心的防火牆內,也可以將它們部署在一個安全的主機託管場所,私有雲的核心屬性是專有資源。混合雲(Hybrid Cloud)是基於公有雲、私有雲和(或者)公眾雲的結合。
  • 基於Ceph對象存儲的分級混合雲存儲方案
    混合雲存儲方案的趨勢公有雲存儲 • Unlimited Capacity。公有雲的存儲服務具有易擴展的特性,用戶可以非常方便的根據其存儲容量需求,對其已有的存儲服務的容量進行擴展,因此從用戶角度來說,公有雲的存儲服務 具有無限容量的特點。 • Low Cost。
  • 全球公有雲帶頭大哥AWS不斷重塑價值
    臨近年關, 對於公有雲領域來說, 亦然充滿了年底衝刺的「荷爾蒙」, 暗藏著辭舊迎新的「衝動」。 然而,來自權威分析機構IDC和Gartner的常規數據顯示,全球公有雲領域的帶頭大哥,一直引領著全球雲計算行業發展的節奏。
  • 賽迪發布《2020中國私有雲系統平臺市場研究》
    華為華為 FusionCloud 提供 IaaS、PaaS到 DaaS 全棧私有雲解決,5 月最新發布的華為雲 Stack 是其公有雲私有雲部門整合後的首發產品,軟硬一體化設計為政企客戶提供華為雲和本地部署體驗一致的混合雲服務。
  • Wikibon:混合雲不省錢?也許你上的不是真正混合雲
    在Wikibon看來,即使傳統企業架構與雲服務商組合,也不是真正的混合雲,因為企業內部沒有實現真正私有雲。到這裡,我們看到Wikibon又提出了兩個新名詞,真正混合雲和真正私有雲,Wikibon對它們進行了如下定義:真正私有云:區別於一般私有雲,真正私有雲在於產品各個方面的完整性,包括價格、敏捷、服務廣度的完整性,特別重要的一點是與供應商有緊密的關係,購買、支持、維護和升級都與單獨供應商打交道,並且真正私有雲採用內部部署
  • 優刻得雲服務能力獲ITSS最高等級認證
    近日,ITSS(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服務分會)公布雲計算IaaS服務能力評估結果。優刻得公有雲服務獲該標準評選中的最高等級——一級標準。ITSS雲計算服務能力評估是在工信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指導下,由ITSS參考《信息技術雲計算雲服務運營通用要求》等國家標準,組織第三方測評機構開展的雲計算服務能力測評工作。
  • 「奇襲」混合雲,青雲QingCloud站上C位
    儘管公有雲和私有雲廠商都在向著混合雲的方向奔跑,但與人們想像不太一樣的是,混合雲並不是簡單的「公有雲+私有雲」。 在雲計算發展早期,企業的上雲需求的確曾被「兩分化」:想要應用簡單、性價比高,上公有雲;想要保障可控合規、業務穩定,上私有雲。 但是隨著企業上雲實踐的進一步深化,人們發現業務需求並不總能用「非公即私」來解決。
  • 雲計算服務未來前景如何?
    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 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如今,幾乎每個企業計劃或正在使用雲計算,但不是每個企業都使用相同類型的雲模式。實際上有三種不同的雲模式,其中包括公共雲,私有雲和混合雲。如果按客戶部署方式分類,雲計算可分為公有雲、私有雲及混合雲三類: 公有雲——公有雲則為大眾所建立的,所有入住到公有雲平臺上的用戶都被稱之為租戶,整個平臺上不僅同時擁有很多租戶,一個租戶離開,它的資源能夠立刻釋放給其他租戶,達到資源的充分利用。公有雲是最徹底的社會分工,能夠在大範圍內實現資源優化,因此,代表了未來的方向。
  • 愛分析·中國雲計算行業趨勢報告-CSDN.NET
    為了適應企業的業務創新、技術創新帶來的敏捷性需求,同時滿足企業在效率、成本、安全等方面的需求,雲計算的形態從最初的公有雲、私有雲,逐步發展出混合雲與分布式邊緣雲等多種雲計算形態。基於在不同業務場景下,企業對於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升安全三方面的需求強弱差異,雲計算出現了從基於公有雲、私有雲的單一雲形態,向以混合雲、分布式邊緣云為主的多雲形態的演進。
  • 全球雲計算周紅黑榜:AWS、谷歌、甲骨文、阿里雲、華為雲均上榜
    【IT168 雲計算】上周,全球雲計算市場動態較多。其中,一年一度的VMwold 2017大會看點較多。除此之外;谷歌雲負載均衡系統癱瘓18小時;Oracle硬體部門大面積裁員;華為雲宣布CLOUD BU為華為集團一級部門;阿里雲10億元戰略融資七牛雲,破解收購傳聞......
  • 我國雲服務步入發展快車道,雲計算為數字經濟按下了「快進鍵」
    近年來,國務院以及行業主管部門高度重視雲計算產業發展,先後多次發布政策規劃文件,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大力支持企業上雲。今年,在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規劃驅動下,雲計算作為「新基建」的底座,更是為數字經濟按下了「快進鍵」。 與此同時,伴隨著技術發展和應用推進,雲計算高效便捷、靈活擴展優勢愈發凸顯。
  • 什麼是真正的混合雲?青雲科技給出完美答案
    雲計算發展初期,企業的上雲需求被簡單地「二分化」: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直接上公有雲,因為公有雲的應用簡單、擴展靈活、性價比高,正好彌補中小企業技術和資金上的「短板」;大型企業因為考慮到業務的穩定、數據的安全及合規,所以選擇了私有雲。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並不是非黑即白這樣絕對。
  • 微軟中國雲計算高級總監梁戈碧:雲,就在我們的身邊
    這張圖可以分上下兩邊看,下面是針對於私有雲的服務,上面是針對公有雲的服務,大家可以看出來,基本上一一對應,這是我們微軟非常強調的一塊,也是微軟的獨特之處,我們可能是唯一一個既提供私有雲,也同時提供公有雲的雲提供商。我們力求在私有雲的提供中,能夠做到對稱。這塊有很多商業應用,Office、Word、Email等等,Office在雲上面的產品就是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