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醫院兒科「神槍手」:年齡最長,幹活最「重」

2020-12-20 大洋網

李君是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PICU的「大當家」,人稱「神槍手」。疫情來襲,原籍武漢的她第一時間報名加入醫療隊,瞞著母親馳援「娘家」武漢。她是漢口醫院患者心目中的「暖心護長」,是醫療隊的「家長」大姐,也是病區裡「一針見血」的救急先鋒。

以珠江醫院第一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的光榮身份,她於日前當選「廣州好人」。

「回家鄉支援義不容辭」

1月24日除夕夜,接到廣東省衛健委組建援湖北醫療隊的通知後,李君顧不上跟家人吃年夜飯,向醫院主動請纓,報名參加支援。作為PICU護士長,她有著豐富的危重症病房工作經驗,很快被醫院確定為第一批馳援武漢的醫療隊隊員,不到1小時珠江醫院15名隊員便集合到位,在這支「戰隊」裡,李君擔任護理組組長。

1月25日凌晨,珠江醫院醫療隊抵達武漢,接管了漢口醫院的病區。他們第一次進入病區,映入眼帘的環境讓他們憂心忡忡:橫七豎八堆放的清潔工具,汙染區與清潔區沒有合理區分,醫療用品擺放無序……李君意識到,這樣的環境與感控規定嚴重不符,存在著巨大的交叉感染風險。二話不說,她立即帶領護理組的姑娘們整頓病區,每片垃圾都要做好分類處理,一個掃帚、一條止血帶都要嚴格按照感控要求擺放……整個病區環境一下子煥然一新,做好準備打一場硬仗了!

老人見李君幾天都沒打電話來,已經猜到女兒馳援武漢,並對她表示理解和全力支持:「你就是武漢人,回家鄉支援義不容辭,大『家』好,我們小『家』才能更好,你要照顧好自己。」黨旗揚起,戰「疫」打響。經醫院黨委批准,成立第一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臨時黨支部,任命李君為臨時黨支部書記。

兒科PICU「大當家」在武漢當「暖心護長」

李君是珠江醫院兒科中心PICU的護士長,也是醫療隊裡的大姐,身經百戰的她業務能力突出,臨床經驗豐富。在病區,從分發藥液到搬運一百多斤重的氧氣瓶,她年齡最長,幹的活也最「重」。

珠江醫院醫療隊所在的漢口醫院病區有80名病人,重病人佔了40%以上,任務非常重。醫療隊員平日工作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帶上護目鏡和幾層手套,護目鏡起霧又導致視線模糊,給病人打針這樣一件小事,在重症隔離病區,碰到血管差的病人,變得十分困難,這個時候隊員們通常會向李君求助,外號兒科「神槍手」的她每次都能一針見血順利完成,隊員們笑稱李君是她們的「救急先鋒」。

對於重症病人的救治,就像在和死神賽跑,不少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需要氧療,而因條件有限,漢口醫院病區使用的都是傳統的氧氣罐,這些「大傢伙」重70公斤,齊人高,大罐的氧氣瓶上面有流量表,需要一定身高才能夠到上面的扳手,1.65米高的李君主動承擔起搬氧氣罐的力氣活,為患者提前做好準備,這是剛到漢口醫院時李君每天常做的事情,跑一趟需要30到45分鐘,最多的一天,她上下跑了十多趟。

在漢口醫院,李君是患者們心目中的「暖心護長」,她悉心照料每一位患者,帶領隊員們與患者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有疫情得到好轉的患者對她們說:「等我康復出院,一定要請你們來家裡坐坐,帶你們去武漢看看,好好感謝你們!」

在抗疫一線,李君是守護患者健康的「衛士」,抗擊病魔的「戰士」,在珠江醫院兒科中心,她更是小患者們親切的「護長媽媽」。她對孩子特別有耐心,常常細緻地跟同事商量哪個設備用在哪個孩子身上,會讓孩子更舒服。在從事設計工作的女兒影響下,李君也愛上了畫畫,她帶領科室同事在兒科中心病區的牆面繪上充滿童趣的彩色圖畫,為患兒們打造了一個病區童話世界,輕鬆可愛的環境氛圍,緩解了孩子住院的焦慮情緒,讓孩子們感到特別溫馨,也有助於孩子們儘快恢復健康。

省出幾十箱物資捐贈當地社區

回憶起剛到武漢,醫療隊正面臨著一個巨大的難題:除夕夜迅速集結出發,他們的生活和醫療物資並沒有準備充分,物資極其匱乏。面對困境,李君先是統籌手頭有限物資,合理安排使用,另一方面立即想辦法著手解決問題。

李君迅速向醫院黨委提出增援物資的申請,也在自己的朋友圈發起募捐。功夫不負有心人,募捐信息一發出,就得到了四面八方的朋友愛心應援,2月4日,李君個人募集到的500個儲氧面罩到了,配合其他設備使用氧濃度可達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病人的吸氧效果。她還募集了留置針10000支,輸液接頭10000支,美林1000瓶。此外,院增援的大批量物資也陸續送到,徹底緩解了醫療隊在前線的「燃眉之急」。

由於病區實行無陪護制度,許多患者的家屬經常來不了醫院,隊裡的物資很多都是醫院大後方寄來和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捐贈來的,李君便和隊員們商量,可以從中節省一些出來,分給患者。日復一日,這樣的做法漸漸形成了珠江醫院醫療隊的習慣,每天隊員們用治療車推著一些水果零食和生活小用品來到病區,患者們都會開心地圍攏過來挑選自己的需要,這成了患者們每天最期待的時刻。

在李君的帶動聯繫下,醫療隊將愛心行動擴展到病區以外,傳遞到社區鄰裡。她說,「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也是忙碌在抗疫排查和社區服務的最前線,大家都是同一條戰線的戰友,希望力所能及地為他們提供一些幫助。」珠江醫院醫療隊將節省出來的牛奶、方便麵、火腿腸、護手霜、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幾十箱愛心物資送到武漢市江岸區美廬社區,通過當地工作人員送往3個社區和1個發熱門診,為社區群眾送上愛心大禮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 穗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何道嵐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吳一釩

相關焦點

  • 海珠區家長看過來:珠江醫院啟用新兒科樓 面積增加近一倍
    南都訊 7月11日上午,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新兒科樓、急診新區等正式掛牌啟用。其中,兒科新區位於院區最西側,比原兒科中心面積增加近一倍,床位增加七成,其啟用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廣州市尤其是海珠區兒科醫療資源緊張的狀況。南醫大珠江醫院啟用了新的兒科樓。
  • 市民以後可在社區醫院問診「重兒兒科醫生」了
    6月24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兒童疾病分級診療評價性研究項目重兒兒科醫生聯盟家庭醫生推廣會」上了解到,重醫附屬兒童醫院於2018年8月牽頭建設兒科醫聯醫共體「重兒兒科醫生聯盟」以來,已在兩江新區、渝北區、大渡口區、永川區、銅梁區深度試點,積累了有益經驗,現已覆蓋五個區縣共計
  • 南京一醫院打破傳統年齡界限 18歲以下到兒科就診
    南京一醫院打破傳統年齡界限18歲以下到兒科就診 2002年6月25日07:56  人民網-江南時報   今後14歲至18歲的「小大人」看病要歸屬到兒科了。
  • 北京預約掛號平臺升級 腫瘤醫院對爽約處罰最重
    北京預約掛號平臺升級 腫瘤醫院對爽約處罰最重   周期  最短只能預約4天內號源  統一預約掛號平臺上目前有72家三級醫院和69家二級醫院,掛號周期為3個月,但有十多家醫院根據情況適當調整了預約掛號周期。
  • 西安兒童醫院兒科專家預約
    西安兒童醫院兒科專家預約 時間:2021-01-12 09:20西安蓮湖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很多人都喜歡到正規的醫院接受疾病治療,尤其是對待小孩子的健康問題都非常重視,兒童醫院是比較受歡迎的一個機構,裡面的醫生相對來說都比較專業,掛號也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情,可以通過一些途徑來進行預約,那麼西安兒童醫院兒科專家預約方法是什麼
  • 兒科成綜合醫院「燙手山芋」 醫生叫苦連連
    記者經調查發現,諸多綜合性三甲醫院把兒科作為一個放任自流的科室,若非國家規定三甲醫院一定要開設兒科,許多醫院巴不得扔掉兒科這個「燙手山芋」。因此,廣州出現了兒童醫院爆棚,綜合性三甲醫院兒科卻一再壓縮的怪象。
  • 兒科門診掛號年齡延長14至18歲可看兒科
    東方網15日消息:14歲以下看兒科門診,18歲以上看成人門診,14-18歲的人群掛號形成「真空」,這種尷尬局面已得到改觀。上海市兒童醫學中心、兒童醫院、兒科醫院已相繼作出規定,18歲的人可以掛兒科門診。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是最早作出此項規定的。據該中心醫務處負責人介紹,延長掛號年齡可以說是一種「雙接軌」。
  • 太原兒科醫生緊缺現狀調查:多家醫院僅有一人
    市人民醫院醫務科主任胡潤保說,該院年年申報招兒科醫生的計劃,但年年都招不來。李曉華就是這所醫院唯一的兒科醫生。「我從1992年至今一直在兒科臨床一線。原先兒科有兩個醫生,我和一個年輕的,後來,年輕醫生調走了,就剩我一人了。」李曉華說,夏天孩子生病相對少些,門診一天一二十個患兒,一個人還能應付。可到了秋冬季節,患兒多,一上午門診就得三四十個,一人幹活就感覺力不從心。
  • 2020兒科醫院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報告
    在大城市的醫院中,即使有兒童病患掛號到其他科室,也多被重新安排給兒科或者兒童醫院。在鄉鎮衛生所等沒有兒科的醫療機構,兒童的簡單診療多由全科醫生執行。針對兒科醫生配比過低這一情況,中國提出到2020年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要達到0.69名的目標。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特邀中國最具影響力兒科醫生周忠蜀教授來院會診...
    12月9日(本周三)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將特邀中國最具影響力兒科醫生、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任周忠蜀教授來院聯合會診。不出遠門家門口就可以看北京名醫啦!【專家名片】周忠蜀,女,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醫學博士,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特邀中國最具影響力兒科醫生周忠蜀教授來院會診
    12月9日(本周三)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將特邀中國最具影響力兒科醫生、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任周忠蜀教授來院聯合會診。不出遠門家門口就可以看北京名醫啦!【專家名片】周忠蜀,女,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醫學博士,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
  • 盤點合肥最好評的兒科醫生和兒童醫院
    安徽商報 合肥網訊   春季到了,合肥各家醫院的兒科又開始人多了起來,咳嗽感冒的小孩越來越多,季節交替就是生病的高峰期,家長們都十分關心合肥究竟哪些醫院的兒科最好,哪些醫生又是最靠譜的呢?小編盤點了合肥最被家長信賴的醫院和最好評的兒科醫生,趕快收一份!
  • 揭秘:蔣介石衛隊的神槍手,是如此煉成的!這個隊長好「聰明」
    此時,山村裡面有很多早起幹活的農家。許多人見狀,紛紛說:「神槍手」。他的隊長叫毛趙璧,深知這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的巧事,暗地說:「哪裡可能有這樣神準?!」不過他非常機靈,隨即下達了一個命令:「一律不準再運用槍械亂射。」為什麼?
  • 黃浦中心醫院停止兒科夜班急診 醫院:招不到兒科醫生
    昨晚,沈小姐帶著孩子去家附近的黃浦區中心醫院看病,意外看到了這張貼在兒科診室門口的兒科急診夜班停診通知。  看病孩子大增,滬上兒科集體「發燒」,兒科醫生缺失顯得比往年更加嚴峻,因為招不到兒科醫生,多家醫院悄然關閉兒科急診。根據最新的統計,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有117家,能提供急診醫療服務的76家,三分之一沒有兒科急診。
  • 新華醫院兒科綜合樓正式啟用,最全兒科就診攻略來啦
    原創 上海新華醫院 上海新華醫院8月18日上海新華醫院兒科綜合樓正式啟用啦!新大樓兒科就診「八大變化」第一大變化:兒科就診江浦路大門最方便新華醫院兒科門診、急診已搬遷至正式啟用的兒科綜合樓內。兒科綜合樓靠近新華醫院江浦路(近雙遼支路口)大門,帶著寶貝來新華醫院看病,從江浦路大門進入最方便,還可以與成人患者錯峰哦!
  • 新生兒科裡的「臨時媽媽」
    受訪者供圖 近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欄目《新聞直播間》播報了一段新聞:「最近幾天,一張懷孕護士背著患兒上班的照片在廣東惠州的朋友圈裡熱傳,引來不少市民點讚與關注,這溫情的一幕就發生在博羅縣人民醫院的新生兒科病房裡……」 記者了解到,新聞裡八個月大的女嬰是博羅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病房裡的特殊「來客」——5月7日晚,妮妮(化名)和她的父母在博羅楊村遭遇車禍,妮妮的母親在車禍中不幸喪生
  •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李豔華掛號
    那麼,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李豔華掛號怎麼掛?一、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李豔華掛號1、網站掛號網絡掛號平臺中有很多醫院,可以方便患者在網上掛號。用這個方法預約掛號非常簡單。但是也要注意每個醫院的放號時間,防止號源被搶光。但這個的弊端是並不是所有醫院,科室和醫生都有號。
  • 宣城市宣城市人民醫院兒科護士長郭翠玲先進事跡
    12護士節「健康知識競賽」三等獎、宣城市崗位能手、宣城市十佳操作能手、宣城市第三屆「十大女傑」提名獎、宣城市人民醫院十佳員工、連續多年先進個人、優秀護士長、發表論文數篇……在宣城市人民醫院,集這諸多榮譽於一身的,不是別人,正是從事護理工作二十多年的兒科護士長郭翠玲。
  • 9月28日珠江醫院有生長發育義診,看看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沒
    和隔壁老王家差不多年齡的二寶一比,矮了一個拳頭,更是愁上心頭:比同齡人矮,難道是發育有問題?調查發現,大多數家長不清楚孩子生長發育的問題,導致很多孩子錯過最佳治療年齡。為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及早發現問題,科學防治矮小症,9月28日上午,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將舉辦「關愛孩子健康,助力科學長高」義診諮詢活動。
  • 武漢市第一醫院兒科「徐爺爺醫生團隊」見面會來了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嚴冬即將來臨,冬季也是孩子生長最慢的季節,為了孩子快樂成長,解決家長的困惑,我們的「徐爺爺」醫生團隊將在這裡為小朋友開啟守護健康之門,傳遞科學育兒理念,給孩子帶來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