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慧兒
2020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筆譯複試經驗貼——
今年的複試很特殊:尋「天外」之路
眾所周知,2020考研複試是非常特殊的,幾乎九成的院校都是採用遠程複試的方式,很多人調侃道「我們這一屆是不配給下屆的後輩講述經驗的」。所以為了能夠給大家提供實用且詳細的經驗之談,我打算通過對比現場複試和遠程複試這兩種方式的內容來展開這篇經驗貼。
等待是煎熬的
我是從二月中旬左右開始準備複試。開始知道這次複試肯定會延期,但是沒想到整整拖了兩個月。戰線拉得很長,最後一段時間總希望複試快點兒到來,趕緊結束這場「煎熬」。終於,4月29日官網出複試名單的通知了!!!5月1日出複試的整體安排,包括複試繳費問題、需要準備的複試材料,複試所佔比重,5月11日開始複試。
今年同往年一樣
①按照四個學科的總分數排名;②初複試比例五比五。(由此可知初複試同樣重要,所以筆試考完並不代表結束,相反是備考複試的開始。不乏有很多人考完筆試之後就徹底懈怠了,直到官網出複試通知才開始準備。今年因為需要調試設備,從官網出通知到複試大概有兩周的時間,以往的話這個周期在四五天左右。所以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還是要多多重視一下複試的啦)。
不同的是
招生規模有所減少,雖然不是很大。日語筆譯有26個人進入複試,招收22個人(去年是32個人進入複試,不含推免錄取24個人)日語口譯有24個人進入複試,招收20個人。
線上線下複試對比
今年的複試內容大概分三部分:
◆第一
老師播放了一段三分鐘的NHK聽力,播放完畢後用中文總結大意(越全越好)。今年的聽譯內容是關於「英國脫歐」的問題,這份素材大概是五月份的NHK新聞。
對比
之前現場面試的話,這一部分是上午的筆試內容:先做幾道N1聽力真題,再放兩段NHK視頻,然後用中文總結大意。
◆第二
老師在共享屏幕上分別給出了一段中文和日文,大概每篇有100字左右,非常短,也比較容易,內容都跟這次疫情相關。每個人先把原文讀一遍,然後進行翻譯。
對比
現場面試與之不同的是,老師會給每個人八分鐘的準備時間,兩張A4紙大小的篇幅,可見內容很多。總結一下就是:線上面試雖然不給準備的時間,但是內容相對簡單,篇幅更少。
◆第三
上面兩項內容結束了之後,四位老師會開始提問,現場氛圍很輕鬆。
第一個:筆譯和口譯的區別;
第二個:看過的翻譯作品;
第三個:每天的生活(長假期間);
第四個:翻譯中的障礙以及文化中的障礙。
對比
與以往不同的是,線上面試中,首先要進行一段三分鐘左右的自我介紹,針對這段自我介紹,老師會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提問。
◆總結
針對這兩種複試方式的不同,要有個思想準備,把所有可能的情況複習到,相信複試肯定沒有問題。
關於複試的小建議
◆第一
大家可以在準備初試的同時每天堅持讀NHK新聞。一來可以練習自己的發音,美化語音語調;二來可以為複試做準備。閱讀的同時,看著中文翻譯成日文,看著日文翻譯成中文,這樣也提升了視譯的能力。另一方面,NHK既可以當作練習純正地道的日式發音以及視譯的材料,又可以當做聽譯的材料。聽幾十秒鐘的新聞,然後嘗試著總結大意,中間可以做些筆記。
總的來說,NHK方面的練習是需要長時間積累的,聽不少前輩說,考入大學院之後老師們的作業設置大多是與NHK相關的材料,可見這方面的練習非常重要啦。鑑於此,給大家推薦兩個良心gzh「日語聽譯學習」和「猩聽譯」,一般情況下這兩個公眾號每天都會更新NHK,這也伴隨著我整個的備考過程。還有初心日語聯盟公眾號,每天都有推送天聲人語和NHK早間新聞,也十分值得關注哦。
◆第二
老師問的問題都是比較有專業性的。比如在備考複試的過程中,針對自我介紹中「參加演講比賽」這一段經歷,我準備了幾個有針對性的問題,比如:「你認為在演講比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通過這段經歷你收穫了什麼」。除此之外,本人的特長和不足也是經常會被提到的內容。而這次遠程複試老師們沒有按照往常的套路出牌,學生們沒有進行自我介紹,提問的問題沒有太涉及到個人的經歷,而是比較有專業性。
分享一個小方法
每個人在舒適的家裡邊都會有懈怠,那麼怎麼走出舒適區呢?我和一個研友早上制定學習計劃,晚上匯報自己的計劃有沒有完成,一方沒有完成就要給對方五塊錢(哈哈,沒錯,這是一場金錢交易)很有效。為防止懶癌發作,不妨試試這個小tip(偷笑)。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中間會有波瀾坎坷,但是在下定決心的那一刻,我們就要向最後的好結果去努力,不到最後一刻不否定自己。拿出一整年的時間去證明自己真的可以,值了!
加油2021考研兒!最後再送給大家一句話,「忍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