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第一天,會經歷諸多「第一次」,媽媽早知道不慌張

2020-12-18 菁媽育兒

新生兒在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肯定要經歷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但是他們的經歷是無聲的,是悄悄的,這些小小的第一次媽媽們了解幾個呢?

01第一次吶喊的是哭聲

孩子在剛剛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是經歷了一系列和外界的配合,經過長長的一條「渠道」降生。

可是這個時候的寶寶還不會說話,但是他們可以張嘴,而哭聲,則代表著他們對新世界的宣示,他們告訴周圍的人們:我來到了這個世界啦。

而放聲大哭除了告訴世界之外,最主要是找開自己的肺部,讓自己可以學會自主呼吸,所以新生兒出生後不哭的話,不少護士就開始緊張了,甚至就拍一下孩子的屁股就是想讓孩子哭出聲來。

剛出生的寶寶很少笑,哭聲幾乎代表了他們所有的喜怒哀樂,周圍迎接他們的是一張張欣慰而又激動的笑臉,仿佛只有哭得更大聲,才能回應出寶寶也很快樂平安降臨。

02第一次的別離是剪斷臍帶:

寶寶還是一個胎兒的時候,身體是和母親緊緊的聯繫在一起,臍帶作為母體給寶寶輸送營養的橋梁,把母親和胎兒在懷胎十月裡緊密相連。

但是在出生的時候,這個帶給胎兒十月「養料」的紐帶就要和寶寶分別了。

寶寶出生後,臍帶是要被醫生護士從寶寶和媽媽的身上剪掉的。

這其實也就是寶寶經歷的第一場分別,不帶是媽媽身上的附屬物,而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03第一次的不能作弊的考試

別看寶寶這個時候連說話表達都不會,但是出生後也要很快就要考試了。而且這個考試非常公平,不管你爸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都是一樣的公平公正。

寶寶在從媽媽的產道或者肚子中出來的時候,需要經過醫生一次對初生嬰兒的測試,叫阿普加評分。

阿普加評分其實就是根據膚色,心率和對刺激的反應,肌張力和呼吸這五個方面對新生兒出生時身體素質進行的一個評分方法。

這個阿普加評分有點像我們高考的語文,極少滿分,總分是十分,一般孩子達到8分以上就正常了。如果低於7分就要注意看是不是缺氧。

當面對醫生的反應測試的時候,寶寶就需要作出一些適當的回應,讓醫生們能夠初步的了解到孩子是否健康。

04第一次打針也在第一天:

新生兒在出生之後為了防止嬰兒出現出血的情況,會進行一次維生素K的注射。

而孩子如果沒有其他情況一般出生後24小時要進行B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接種。

不要以為寶寶在這麼小的時候不會經歷「扎針」,其實這個時候的他們往往還意識不到疼痛呢。

05第一次體重公開

當還是胎兒的時候,通過B超看孩子的體重,也只是一個估計,而且這個數值一般不會太準確,在出生以後寶寶要做的事情就是稱重。

剛出生的寶寶像個被剝了殼的雞蛋一樣光溜溜的被放上稱重器上,很多爸爸媽媽們都喜歡用嬰兒出生的體重去判斷孩子是否身體強壯,你家寶寶的初體重讓你滿意了嗎?

一般來說孩子出生時的體重有一個範圍,5-8斤是正常的,如果小於5斤那屬於低出生體重兒,如果大於8斤那就是巨大兒,無論體重過重還是過輕,都不利於孩子的健康。

06寶寶的第一次初步體檢

新生兒來到這個時間上,面臨著也是一個新的環境,對於醫生和父母來說,孩子們的身體狀況也需要掌握評估。

所以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醫生就會給孩子做第一次初步檢查,例如就有看看手腳指,數目是否一致;頭部是否有腫塊等等這些複雜的,簡單的。

07第一次大便和小便

作為一個剛剛出生的小嬰兒,他們還不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身體和排洩,這就導致在父母親沉浸在抱孩子的喜悅之中迎來「當頭一堆臭臭」。

出生不久後,寶寶的第一次大便是黑色的粘液,並且是沒有任何味道的,因為這些是是在胎兒期就存起來的大便,是無菌的,所以說不會臭。

一般來說會在出生後24小時拉出大便,同時也會在出生後24小時拉出小便。

如果孩子出生後24小時都沒有拉大小便,那就是警惕孩子是不是有一些器質性的疾病了。

08寶寶會擁有第一張身份證

我們常常會在電視劇裡面看到很多的剛出生的孩子被報錯或者被換掉「狗血」劇情,其實現實生活中雖然有,但是也是很少的,除非是有些有心人有意而為之。

有些寶寶在出生的時候,可能會需要做一些檢查或者是放進保溫箱裡面給一些虛弱的寶寶提供幫助。這個時候護士會在寶寶的腳上或者是手上繫上一些新生兒專用的「身份證」標誌,上面會標記有媽媽的姓名還有寶寶的出生時間等等。

而且還要讓寶寶在一張紙上印上小腳,相當於腳紋了,這樣就不會弄錯了。

09寶寶會第一次覓食

在媽媽懷裡的時候,出生不久的寶寶就會被媽媽身上屬於她們的「奶味」吸引,寶寶就會不自覺的尋向媽媽的胸口去進行吮吸。

這其實也算是一種本能的覓食行為,會讓寶寶自發的去靠近食物的來源。

而孩子的吮吸動作也會刺激媽媽的乳汁更多的分泌,讓新生兒得到更多的營養。

菁媽育兒:別看小小的身體剛剛降臨到這個世界上而已,其實在短短的第一天之中已經在悄無聲息的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這九件小事都是寶寶對這個世界的初體驗,而更多的第一次還需要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之下去探索。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方連結:

自我犧牲式的母愛,養不出獨立孝順的孩子,很多家長還沒醒悟

33歲日本「媽寶男」,每周和媽媽共浴一次以上,網友:三觀盡毀

最新開學時間:19省定了!4地受境外輸入所累,8省還需耐心等待

相關焦點

  • 這就是寶寶出生後第一天需要做的6件事,早知道早準備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迎來預產期這一天,或許經歷了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的辛苦,媽媽終於順利將寶寶分娩出來,讓他平安來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產後第一天,爸爸媽媽需要為寶寶忙的事可多著呢!一、剪臍帶在寶寶順利娩出以後,最後一步就是娩出胎盤,剪斷臍帶。雖然現在還是有很多醫院不同意準爸爸進產房陪產,但有些醫院經過申請還是被允許的。準爸爸不僅可以親自見證寶寶出生的時刻,甚至還可以親自動手為寶寶剪臍帶。
  • 寶寶出生後,最關鍵的48小時都經歷了啥?新手爸媽早看早知道
    從胎兒呱呱墜地開始,準父母正式升級成功,除了喜獲新生寶寶的雀躍外,很多新手父母內心也比較擔憂與焦慮,尤其是寶寶出生後兩天內,他們表現的手足無措。寶寶出生後最關鍵的48小時,都在做些什麼操作?新手爸媽早看早知道。
  • 寶寶出生後第一次見媽媽的反應,讓人感動
    小寶寶一出生都會「熟練」地吸吮。吃了一會兒奶,家人把寶寶抱開,沒想到寶寶哇哇大哭,沒辦法,大家把寶寶又交給了喬伊,喬伊抱過來的那一刻小寶寶就不哭了。這次大呼神奇的是一家子人!那一刻,喬伊第一次感覺到那個小生命是那麼依戀她,她第一次感覺到母親這兩個字的含義,眼眶裡滾出了熱乎乎的淚水。你知道嗎?
  • 寶寶第一次發燒,大概會集中在這個年齡段,媽媽學會早預防
    寶寶第一次發燒,大概會集中在這個年齡段,媽媽學會早預防很多新手媽媽因為在這之前沒有經驗,所以碰到孩子發燒的情況就會特別慌張。而如果你是一個細心的新手媽媽,那麼你肯定就會發燒大部分的孩子,在出生後的六個月左右就會發燒,其實不用擔心。專家對比表示:這屬於正常的情況。
  • 寶寶出生第一天 你需知道5件事
    母乳天然含有DHA,是新生寶寶最好的食物。因此,媽媽應做好自身的「營養功課」,為新生寶寶準備營養充足的母乳。  二、完成一個小目標:喝上第一口奶  一般情況下,寶寶出生半小時後,就要趴在媽媽身上,吸第一口奶。
  • 寶寶出生後安安靜靜,被護士彈腳心弄哭媽媽心疼,聽到解釋後感恩
    10分滿分,8分以上寶寶就很健康,4-7分寶寶輕度窒息,3分以下就是重度窒息了。一般有窒息情況的寶寶,醫生都會馬上採取救援措施。那你知道寶寶出生後都經歷了什麼嗎?寶寶出生後都經歷了什麼1)剪臍帶有些寶寶剪臍帶的時候已經哭上了,有些媽媽會覺得寶寶疼了,其實不會,寶寶在剪臍帶的時候,痛覺神經不是很敏感,基本沒什麼感覺。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寶寶出生第一天應該怎麼餵養?
    經歷十月懷胎的辛苦終於可以和家人一起迎接新生命到來的喜悅,但隨之而來的難題也讓家長犯愁,很多家長沒有照顧新生兒的經驗,寶寶出生之後即將面臨餵養的問題,新手爸媽都不知道新生兒第一天怎麼喂,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天24小時但對於寶寶的成長發育是至關重要的。美媽咪今天就來說一下新生兒該怎麼餵養?初生嬰兒第一天吃什麼?
  • 寶寶出生後,被抱走的10分鐘裡經歷了什麼?當媽的都要知道
    導讀:寶寶出生後,被抱走的10分鐘裡經歷了什麼?當媽的都要知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出生後,被抱走的10分鐘裡經歷了什麼?當媽的都要知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高圓圓產女:寶寶出生的第一天,新手爸媽要了解這兩個注意事項
    寶寶出生的第一天,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容易慌亂,畢竟沒有經驗。有兩個注意事項,新手爸媽要了解一下。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喜歡哭呢?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生以後,是以啼哭聲來宣告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很多經歷過的爸爸媽媽都知道,剛出生第1天的寶寶會比較容易哭。
  • 懷孕後第一次產檢時間不要早於這個周,很多媽媽不知道白跑一趟
    很多媽媽剛知道懷孕之後都比較興奮,可能會第一時間劉跑到醫院去做檢查。還記得我自己當年就是,為了確認是不是懷孕了,去醫院檢查還沒有看到胎心和胎芽,問了同事之後她才說不要那麼著急,如果什麼沒有任何不適,可以等到12周之後再去做第一次檢查,加上去辦理建檔。
  • 新生兒出生後要經歷哪些事情?看完寶寶經歷後,網友:比大人還忙
    同事靜靜上個月生了一個女兒,昨天我跟她聊天,她突然跟我說,有一個事情她一直很疑惑:在寶寶出生後,醫生抱著寶寶給她看了一眼,然後就把寶寶抱走了,大概十分鐘後才把寶寶抱回來,她想知道這10分鐘醫生把寶寶抱去幹嘛了,寶寶在這期間又經歷了什麼事情?
  • 新生兒出生後要經歷哪些事情?看完寶寶經歷後,網友:比大人還忙
    同事靜靜上個月生了一個女兒,昨天我跟她聊天,她突然跟我說,有一個事情她一直很疑惑:在寶寶出生後,醫生抱著寶寶給她看了一眼,然後就把寶寶抱走了,大概十分鐘後才把寶寶抱回來,她想知道這10分鐘醫生把寶寶抱去幹嘛了,寶寶在這期間又經歷了什麼事情?
  • 懷孕後孕吐太厲害,90後寶媽連續吃泡麵充飢,孩子出生後家人慌張
    美林是一名90後,在畢業後就順利和相戀多年的老公結婚了,並且沒過多久,美林和老公便有了「愛的結晶」,全家都沉浸在興奮和喜悅中。因為是第一次懷孕,所以美林的孕期反應比較大,經常是吃什麼吐什麼,有時候甚至一天都吃不進去東西。
  • 寶寶出生24小時的各種第一次
    別以為吃奶很容易,寶寶可是要經歷一連串過程才能喝到媽媽的乳汁。嬰兒一出生就會有尋乳、吸乳和爬行反射。在寶寶出生後的60~90分鐘將他放在媽媽胸前,寶寶會本能爬近媽媽乳房,用手碰觸並伸出舌頭舔媽媽的乳頭,醫學上稱為乳房爬行(breast craw)。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寶寶認識乳房,並經由吞入媽媽皮膚上的常在菌促進腸道產生好菌、減少感染。
  • 寶寶出生後,穿衣避坑早知道
    剛剛出生的寶寶很小一隻,很多寶媽寶爸對於給寶寶穿衣服卻很小心翼翼,生怕弄疼了寶寶。但是在穿衣服的方式上,有些寶媽、寶爸就陷入了誤區。更有甚者,花了大價錢購買的很多衣服都不適合新生兒穿,是不是特別懊惱?所以今天蜂蜜君給大家普及一下新生兒穿衣的誤區,新手爸媽提前學習下就不會犯錯了。
  • 寶寶出生第一天怎麼照顧?
    嬰兒出生時體重如超越5斤,就能夠以為渡過了人生的第一關。體重低於5斤時,診斷為低體重嬰兒或未成熟兒。安康嬰兒的標誌是:肌膚紅潤,富於彈性;哭聲響亮,手腳活動自若。那麼,寶寶來到的第一天應該怎樣照料呢?(1) 寶寶剛出生後要立刻給寶寶餵一次母奶,由於這時寶寶的認識剛剛產生,是記憶最強的時分。(2) 拔掉尿管後要儘快下床活動,本人小便和大便,避免腸粘連呈現。走路時用手按住傷口,腰略微彎曲一點。 (3) 起床時先側身體。再用肘部撐在床上,一手按住傷口,漸漸起來。老公幫助的時分本人腰部儘量不要用力,要學會借力。
  • 寶寶出生後10天護理細則,不起眼的6件「小事」,早了解早上手
    01 早吮吸早接觸 寶寶順利娩出,醫生們給寶媽和寶寶收拾妥當後就會被送回房間 如果醫生初步評估寶寶沒有疾病以及某些高危因素的話,寶寶出生後1個小時就應讓寶寶媽媽「親密接觸」,嘗試讓寶寶第一次吮吸母乳,這一口初乳是新生寶寶享受到的世間最完美的食物。
  • 「慌張爸爸」走紅,抱著剛出生寶寶不知所措,網友:尿布都快掉了
    看到自己的寶寶出生,爸爸們是既興奮又緊張,此時如果給他們抱一下寶寶,他們很可能緊張得不知所措,仿佛渾身都寫滿了"慌張"。圖片中,寶爸手裡拿著嬰兒用品,不知所措地抱著自家剛出生的寶寶,動作十分僵硬,卻又充滿著小心,讓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他的手忙腳亂。而當寶爸轉過身,網友們看到他的表情後更是忍不住笑抽了。原來,寶爸實在太著急了,表情都忍不住開始猙獰,不僅無意識張開了嘴,鼻孔也不小心放大了。
  • 「慌張爸爸」抱子如同手捧雷,手足無措渾身是戲,拽著尿布找媽媽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爸爸就可以缺席「帶娃」的過程,畢竟,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是誰也代替不了的。媽媽如果臨時有事,就需要爸爸帶寶寶,但是這個過程中的雞飛狗跳,估計也只有親身經歷才會明白,但我們也可以理解,不是爸爸們不想「帶娃」是真的力不從心啊!
  • 寶寶出生後的流程,到底經歷了什麼,方便大家更好了解寶寶的動態
    寶寶的健康出生是一個家庭最開心的時刻,出生時的寶寶很不耐看,但是一出生就會被護士帶走,只給媽媽看幾眼。 寶寶出生開始,就已經牽動著大家的神經,無論是家人還是親戚、朋友都很關心,寶寶出生開始都經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