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政團隊為科創中心提供法制保障!

2020-09-05 華東政法大學

2018年,我校被遴選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如何搶抓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的戰略機遇期,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引領作用,提高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水平,推動華政建設成為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和令人嚮往的高雅學府?


在2019年底公布的高水平地方高校創新團隊建設名單,我校8個創新團隊榜上有名,包括2個戰略創新團隊和6個重點創新團隊。在不斷建設的過程中,團隊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華政官微將陸續為您報導。


重點創新團隊

科創中心建設的法制保障


團隊構成


團隊由劉憲權教授牽頭組成,以我校智慧財產權學科、經濟法學科、刑法學科教師為基礎,組合了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政法學院等校外專家學者,精選30人組建團隊。團隊成員中40歲以下20人,100%具有法學博士學位,80%具有境外學習或訪學背景。


團隊人員結構和學科背景良好,研究方向涉及智慧財產權法、民法、刑事政策學、刑法、公司法、金融法、資本市場監管與治理、網絡法、金融犯罪、比較法、涉人工智慧犯罪、涉信息網絡犯罪等領域。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結合、校內與校外學者聯動、學術資源與政府資源相互支撐的高素質研究隊伍。


劉憲權教授


研究方向


完善科技創新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


第一,科技創新激勵與保障政策制度供給研究,如科技創新激勵政策的設計、創新過程的保障制度、創新技術商業應用的障礙克服、智慧財產權成為企業淨資產的路徑等。


第二,全球智慧財產權保護最新趨勢與我國應對策略及制度供給研究,如智慧財產權的域外效力問題、跨境貿易所涉及的侵犯專利、商標、技術秘密、版權問題等。


建構較為完備的金融支撐體系


通過科創中心建設條例起草研究、科創板設立與股票發行註冊制、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與監管、科創中心建設的營商法律體系構造的研究,建設相關金融支撐體系,為科技創新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保證科技創新企業持續進行研發活動。


釐定較為清晰的科技創新違法犯罪邊界


通過對涉信息網絡與涉人工智慧的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規制研究,釐定較為清晰的科技創新違法犯罪邊界,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較為完備的科技創新法律保障制度,以促進相關技術的健康持續發展。


科研情況


大型學術研討會


團隊充分利用智慧財產權法、法律與金融以及刑法三大學科優勢和地域優勢,舉辦了數十次具有較高質量國際和國內學術報告會或研討會。


我校與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共同舉辦第四屆自貿區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研討會


中國智慧財產權法律實務研討會暨全國律協2019年年會在我校召開


舉辦第五屆中日經濟刑法研討會


「證券期貨違法犯罪的防範與治理」研討會


學術講座


針對本科生、研究生的不同層次,開展多元化的學術講座模式,近兩年團隊共計舉辦講座四十餘場


國金實務論壇:《金融審判理論與實務的熱點問題》


國金新銳論壇:《私募證券基金的基礎理論與熱點法律問題》


劉憲權教授講解刑事熱點問題


劉憲權教授的直播課播放量達24萬人次,是該系列線上公開課中播放量最高的課程


課題立項


2019年至今,團隊成員共計在研國家社科基金一般課題4項、國家社科青年基金項目2項,其他各類課題30項。


核心期刊發文


近兩年,團隊成員在各類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6篇。其中法律與金融學科丁勇在權威期刊《中國法學》上發表了《組織法的訴訟構造:公司決議糾紛訴訟規則重構》,智慧財產權法「超級博士後」阮開欣在權威期刊《法學研究》上發表了《涉外智慧財產權歸屬的法律適用》高質量論文。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中國法學高產作者」評選以來,刑法學科劉憲權教授已連續十年進入「超高產作者」行列


點擊圖片可跳轉閱讀官微往期報導


學術著作


近兩年,團隊成員共計出版或參編專著十餘本。


智庫成果


于波與校外專家合撰的《上合組織峰會的國際輿情研判及建議》與《G20峰會後中美貿易摩擦走勢的國際輿情研判及建議》,徐驍楓的「進一步優化我國營商環境、提升全球排名的思考和建議」和「進一步平衡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反壟斷問題的思考和建議」智庫成果均獲得上級肯定性批示。


儲翔撰寫的《「中央辦公廳、國務院<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解讀》被《中國日報》採用。


教學情況


落實學校教育綜合改革措施

參與一流本科建設領航計劃


團隊認真貫徹學校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各項要求,積極參與「一流卓越法治人才領航計劃」,組織團隊成員積極申報全英語課程建設、複合型專業建設、複合型課程建設、重大教學成果培育、自選特色等各類別項目,並在課堂中融入最新、最前沿的學術觀點,為上海市建成科創中心培養創新型、綜合性的法學人才奠定基礎。


團隊成員「80後」青年教師馬寅翔的教學故事曾「火遍全網」(點擊圖片可跳轉閱讀官微往期報導)


落實教學激勵計劃

開展教學技能競賽與科研指導


堅持實施以「創新意識培養、研究方法訓練」為中心的研究生科研指導活動,除要求導師加強指導力度外,還鼓勵他們吸收研究生參與課題研究、參編著作、合寫論文、輔導參加學術競賽、帶領參加學術會議和社會實踐等。


紮實開展卓越人才培養

積極探索培養模式創新


經統計,團隊帶領本科生在校內外各類競賽活動中獲獎達77人次,達到了預期培養效果。


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指導學生參加學術競賽

拓展學術視野


2019年,相關研究生人才培養工作繼續收穫碩果,經統計知產學子在校內外各類學術競賽中獲獎66人次,其中在第十一屆全國版權論文競賽中本研共19名學生獲得獎勵。


社會服務


加強智庫成果產出和轉化

做好各類交流合作平臺建設


團隊依託人才優勢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圍繞國家和上海戰略發展需要,就經濟社會發展中智慧財產權、法律與金融以及刑法中的相關問題進行長期跟蹤研究,並加強與高級別智慧財產權政府主管部門的交流合作,努力在智庫諮詢和實踐實訓等方面輸出「華政智慧」


主動搭建拓展對外合作平臺

提升社會服務影響力貢獻力


團隊成員常年擔任《今日說法》《案件聚焦》《夜線約見》《檢察風雲》等節目特邀嘉賓,做客各類法律節目,就法律熱點問題為市民觀眾答疑解惑;長期為國家、上海市承擔諮詢服務,許多學術觀點被相關立法和司法解釋採納,成果多次獲得上級肯定性批示或被編發。


學術戰「疫」

為抗擊疫情納入法治化軌道貢獻才智和力量


在學術戰「疫」中,刑法團隊在國內知名媒體上針對熱點刑事問題進行獨家解讀,共計發表相關論文39篇,接受媒體採訪近20次,參與大型學術論壇近15次,為抗擊疫情納入法治化軌道貢獻才智和力量。


學術戰「疫」線上研討


人才培養


團隊認真落實學校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做好高水平人才與優秀後備人才引進工作,同時注重培育選拔院內優秀拔尖人才,努力打造一隻可促進團隊未來發展的人才梯隊。近年來,團隊成員榮獲了大量教學、科研獎項,並在各類研究會中擔任了重要職務等。


同時,團隊共累計培養博士研究生百餘人,學術碩士研究生千餘人,本科生數萬人。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100%,且學生畢業流向總體較好。



源 | 人事處

風景圖 | 萬留洋

部分編輯 | 劉琴

責任編輯 | 葉子芩

相關焦點

  • 華政打造「金牌團隊」提升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水平!
    2018年,我校被遴選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如何搶抓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的戰略機遇期,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引領作用,提高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水平,推動華政建設成為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和令人嚮往的高雅學府?在2019年底公布的高水平地方高校創新團隊建設名單,我校8個創新團隊榜上有名,包括2個戰略創新團隊和6個重點創新團隊。在不斷建設的過程中,團隊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華政官微將陸續為您報導。
  • 華政團隊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2018年,我校被遴選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如何搶抓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的戰略機遇期,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引領作用,提高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水平,推動華政建設成為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和令人嚮往的高雅學府?在2019年底公布的高水平地方高校創新團隊建設名單,我校8個創新團隊榜上有名,包括2個戰略創新團隊和6個重點創新團隊。
  • ​第九屆「華政杯」全國法律翻譯大賽圓滿落幕
    本屆大賽由華東政法大學、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翻譯專業教學協作組和中國翻譯協會法律翻譯委員會聯合主辦,華東政法大學外語學院、法律翻譯中心、法律翻譯研究所、法律語言學研究所承辦,上海市法學會法學翻譯研究會、商務印書館《英語世界》雜誌社、《法制日報》社、上海外服國際人才培訓中心、英國皇家特許語言家學會中國分會協辦。
  • 華政這個創新團隊成員多數兼任政府法律顧問/立法諮詢專家!
    如何搶抓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的戰略機遇期,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引領作用,提高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水平,推動華政建設成為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和令人嚮往的高雅學府?在2019年底公布的高水平地方高校創新團隊建設名單,我校8個創新團隊榜上有名,包括2個戰略創新團隊和6個重點創新團隊。
  • 第387期:【華政金秋NO.22】「誰是學霸」初賽結果大揭榜!
    通訊員:徐霖帆誰是學霸   第二十九屆「華政金秋」學術科創文化節之「誰是學霸」選拔賽,旨在選出有影響力,有正能量的學霸,樹立華政青年之榜樣。  本周「教師投票」結合上周學生「現場投票」,終於評選出晉級決賽的選手!  至此,「誰是學霸」初賽已經結束,15名選手晉級決賽,進行現場展示,最終誰將問鼎華政「十大學霸」?讓我們拭目以待!
  • 華政首創多語種法律翻譯智能平臺!上線!
    依據不斷更新的語料庫數據,為國家語言戰略與政策制定貢獻智識支持。面向本、研學生的教學平臺此外,平臺還提供定製化的教學模塊,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教學的延伸,集成翻譯項目實踐所需的各種功能,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機會。利用該平臺,教師可布置和批改作業、教授課程,學生可完成和提交作業,內含協同操作、譯審同步、跟蹤修訂等實用功能。
  • 華政人一次收穫11獎!
    他說,在選題時,他就直接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數據分析題,完成過程中也省去了團隊合作的磨合和分工,能夠全心全意地投入比賽而不受影響。當然,「孤軍奮戰」不可能一路坦途,盧子宸笑言自己「一開始做題就遇到了困難」。他說,當時題目要求為某公司的產品進駐電商網站提供營銷策略,並給了幾萬條關於該產品的評論數據。「在96小時的參賽時間裡,光是篩選有效數據、剔除無效數據,我就花了整整24小時。」
  • 第十屆「華政杯」全國法律翻譯大賽頒獎典禮暨舉行
    本屆大賽由華東政法大學、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翻譯專業教學協作組和中國翻譯協會法律翻譯委員會聯合主辦,華東政法大學外語學院、法律翻譯中心、法律翻譯研究所、法律語言學研究所承辦,上海市法學會法學翻譯研究會、商務印書館《英語世界》雜誌社、《法制日報》社、上海外服國際人才培訓中心、英國皇家特許語言家學會中國分會協辦。
  • 中國中心(CIPCC)落戶英國劍橋科創園
    國際在線報導(特約記者 趙雪湄):近日,英國劍橋科創園中國中心於正式落地英國劍橋科創園。英國劍橋市市長喬治皮帕斯、英國國際貿易部劍橋大區招商引資負責人多米尼斯塞裡羅、英國劍橋科創孵化園執行長羅伯特約翰、英國劍橋科創園中國中心主任王麗潔,及英國劍橋科創園開發商帕拉宮房產集團主席瑞基帕裡斯出席剪彩並致辭。
  • 昆明生物醫藥大健康科創中心和高原特色農業科創中心成立儀式舉行...
    7月9日下午,昆明生物醫藥大健康科創中心和高原特色農業科創中心成立儀式在雲南省農墾集團高特公司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程連元出席儀式,並向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中國科學院院士郝小江頒發昆明科創中心首席科學家聘書。
  • 陳清泉院士科創中心宿遷基地揭牌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陳鯨,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過利平等出席活動並為陳清泉院士科創中心宿遷基地揭牌。陳清泉院士科創中心宿遷基地將以陳清泉院士專家團隊為主體,通過「院士+核心技術研發團隊+產業+資本+市場」模式,通過高精尖前沿科技項目研發,整合國內外高精尖核心技術及相關領域科學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相關學科學術帶頭人等,開展協同創新,共同促進面向未來的先進技術產業化、實用化、實體化和國際化,推動宿遷科技創新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 安永諮詢:上海已躋身全球科創中心城市行列
    羅蘭·貝格公司報告還表示,目前,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個核心區,N個承載區」的布局:核心區建立高精尖基礎設施與科研機構,承載區也逐漸成為上海創新發展的增長極。報告稱,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突出人才價值,已為各類人才發展提供服務支持,並營造寬鬆環境,引進並培育一批高端人才。人才目前已經成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優勢領域。
  • 「上海建成科創中心基本框架」系列訪談 | 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院士...
    Q:在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中,在已形成的科創中心基本框架體系中,大學扮演怎樣的角色,處於怎樣的地位?創新是源頭活水,更是「第一動力」。在主動對接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進程中,大學要發揮自身優勢,儘快搶抓機遇、實現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前沿科技創新研發和關鍵技術的全球影響力,為科創中心建設、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戰略支撐。
  • 憲法宣傳周 | 華政附中開展「憲法與我同行」系列活動
    憲法與我同行 記華政附中師生在2020年國家憲法日學習《憲法》活動 繼2020年11月28日,聚焦「法治素養」、以「法治•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上海高中生論壇圓滿落幕後,華政附中校園又聞 2020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也是第二十個全國法制宣傳日。今年憲法日的主題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設立「國家憲法日」,不僅是增加一個紀念日,更要使這一天成為全民的憲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舉國上下尊重憲法、憲法至上、用憲法維護人民權益的社會氛圍,同時傳遞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理念。
  • 「科創飛地」築巢上海,市、區領導為「婺城上海科創中心」揭牌
    3月23日下午,金華市委書記陳龍帶領市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赴上海中環科技園考察,參加相關戰略合作項目籤約儀式,並為「婺城上海科創中心」揭牌。這意味著,作為婺城第一個跨行政區建設的創新「飛地」,「婺城上海科創中心」正努力助推婺城和上海發展的同頻共振,高質量建設都市經濟創新城再邁新步!
  • 技術轉移碩士:科創+ 金融+ |育科創英才
    這是一個授予金融碩士學位的學位項目,這個項目啟動以後,清華五道口將形成創業者成長期科創企業、大型企業、科創金融服務機構的教育生態體系,全面服務於國家的科技創新戰略。」項目結合清華大學國際頂尖金融與科創課程設置和師資,由北京市人民政府針對技術轉移人才和項目提供政策支持保障,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與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提供辦學支持。
  • 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嚴建華考察杭州科創中心
    9月6日上午,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嚴建華到杭州科創中心啟動區塊考察,實地走訪啟動區塊的食堂、學生公寓、健身活動場所、教學樓等教學科研及配套生活設施,指導微納電子學院的搬遷入駐工作,並對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慰問。
  • 華政政治學科向高水平不斷邁進!
    2018年,我校被遴選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如何搶抓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的戰略機遇期,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引領作用,提高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水平,推動華政建設成為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和令人嚮往的高雅學府?在2019年底公布的高水平地方高校創新團隊建設名單,我校8個創新團隊榜上有名,包括2個戰略創新團隊和6個重點創新團隊。在不斷建設的過程中,團隊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華政官微將陸續為您報導。
  •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給蕭山帶來了什麼?
    尤其對處於趕超跨越關鍵階段的蕭山而言,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的開園開工,具有十分重要「戰略意義」。   20年前,浙大在紫金港新建校區,以其中心打造的城西科創大走廊,已成為杭州乃至全國最具創新活力的區域之一;今天,定位於「新型大學校區、開放科技園區和卓越創新特區」的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為蕭山注入強大的創新基因,重構蕭山創新經濟格局,助力蕭山加快實現趕超跨越。
  • 科創板盤後交易:為標的提供更強流動性
    為防控過度投機炒作、保障市場流動性、為主板交易機制改革積累經驗,《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交易特別規定》針對科創企業的特點,對科創板交易制度作了差異化安排。其中就包括引入盤後固定價格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