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趙女士,來自北京,是一家知名外企白領。
除了日以繼夜地和同事一起工作,她還需要經常要和客戶線下溝通。但趙女士今年碰到一件令人非常十分窘迫尷尬的事,那就是嚴重口臭。
以前也有閨蜜指出過,但她自己都聞習慣了,並沒有覺得多嚴重。
但今年疫情原因,戴上口罩後,嘴巴裡呼出的氣體直接進入到自己的鼻腔,她自己都受不了。為此,特地去了口腔科,但是多次檢查也沒用。
口臭問題,令趙女士失去了好幾個大單,她感到非常無助。
在一個有過類似困擾的朋友的建議下,趙女士前往消化科檢查了幽門螺杆細菌,結果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且數值高達635!
原來,趙女士的口臭並非是口腔問題,而是胃部的幽門螺桿菌在作祟。
為什麼幽門螺杆細菌會引起口臭?
幽門螺桿菌寄生在胃黏膜表面,會分泌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氨氣。
一旦它通過噯氣、打嗝等方式進入到口腔,就會導致難聞的口臭。
這種氣體的臭味,與廁所裡的臭味是一樣的。也因此,幽門螺桿菌導致的口臭,常有一股下水道的味道,讓聞到的人簡直「如臨深淵」。
此外,幽門螺桿菌還會導致胃酸過多、賁門鬆弛,常常會導致胃酸反流的問題。胃酸夾雜著被腐蝕的食物,進入口腔,散發出特殊的腐臭味。
除了口臭,感染幽門螺杆細菌,還會有以下危害!
一、胃脹、消化不良
幽門螺桿菌寄生在胃黏膜表面,會使胃蠕動減慢、胃酸分泌異常。
這樣一來,食物在胃中呆的時間過長,會讓我們有飽脹感,且經常沒有食慾。
此外,食物在胃裡面不斷腐蝕,產生的氣體會讓我們頻頻打嗝。
二、慢性胃炎、胃痛
胃壁分為好幾層,按照胃壁被侵襲的程度,胃炎也分為好幾種。
通常,胃炎會沿著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穿孔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嚴重。
一旦炎症發作,那一部分的胃黏膜細胞就無法分泌足夠的粘液,使得胃酸直接腐蝕胃壁,產生疼痛感。
三、胃癌
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後,約有80%的人最終會有不同程度的癌變,只不過這個過程可能持續超過40多年的時間。
慢性炎症情況下,胃部細胞不斷自我修復-被腐蝕-再自我修復。在這個過程中,基因突變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醫生提醒:感染幽門螺桿菌,這1事務必儘早做,養胃殺菌除口臭
無論是胃病還是口臭,根源都在於幽門螺杆細菌的感染。那麼,此時我們應該做的一件事就是清除幽門螺桿菌。如果只在口腔裡瞎折騰,口臭就無法根除!
想要根除幽門螺桿菌,單靠服藥是沒有用的,它很容易復發。我們就必須徹底改變胃部環境,使之不再適合幽門螺桿菌的生長。
舉個例子您就明白了:
蘑菇通常生長在涼爽潮溼的木柴上。如果只是摘掉表面的蘑菇,是沒有辦法根除它們的,因為新的蘑菇以後還會生長。只有改變蘑菇的生長環境,把這些柴火弄乾,蘑菇才不會再生長。
幽門螺桿菌也是如此。如果只去除細菌而不改變胃的環境,幽門螺桿菌就會反覆出現。只有當胃環境條件良好時,幽門螺桿菌才不會復發。
俗話說胃三分治七分養,丁香也被稱為幽門螺旋桿菌的「宿敵」。
老中醫推薦一個養胃小金方,來自《金匱要略》:
準備:丁香、沙棘、猴頭菇、山楂、橘皮、大麥、茯苓、佛手、大棗等食材,開水衝泡一日三次。
你若堅持喝,消滅幽門螺桿菌,緩解口臭、消化不良、胃痛、胃脹,增強胃動力,緩解腸胃不適,對胃有很好的養護作用。
避免生活中被幽門螺桿菌反覆感染,注意3個小細節
1、飲食健康
以下幾種食物特別傷胃,請儘量少吃。
第1是高鹽食品,過多的鹽會使胃黏膜細胞脫水死亡,非常傷胃。
第2是酒精飲料,酒精是有機溶劑,很容易衝掉胃壁保護層,使胃酸直接腐蝕。生活中有很多喝酒喝出胃出血的案例。
第3是生冷硬的食物,生冷硬的食物,一方面會機械性刺激胃壁,另一方面還可能引起胃血管痙攣,傷胃太猛!
2、注意衛生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細菌,只有注重個人衛生,才能從源頭上杜絕上述一系列的胃病。
我們要飯前飯後勤洗手,不去路邊攤等吃飯,瓜果蔬菜要充分洗淨。
3、提倡在家庭中使用公共筷子
在中國,幽門螺桿菌呈現出家族聚集性,這與我們的共餐制度有關。
建議,多提倡用公筷吃飯。如果做不到,每次筷子用過之後燒開煮一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