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新產業、新機會」論壇:五大話題,暢談新技術應用的挑戰...

2020-12-22 瀟湘晨報

杭州網訊 12月18日-20日,2020網易未來大會在杭州盛大舉行。大會以「洞覺未見」為主題,匯聚了全球最強大腦,期盼以遠見超越未見,去尋找打開未來的鑰匙。

在下午的圓桌對話「新基建、新產業、新機會」中,WIFI新連接創始人郭雪紅主持,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學部功能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凌至培,網易杭研院執行院長汪源,創世夥伴CCV創始主管合伙人周煒,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慧系主任楊洋參與。

話題一:跟傳統的基建相比,新基建「新」在哪裡?

凌至培表示,在有些可以利用5G技術的門診,患者可以不到現場,通過遠程就可以完成問診。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5G在醫療上面的應用會是非常廣泛的,目前我們僅僅邁出了第一步,未來更多的病人可以通過新基建的方式受益。

汪源認為,基建是一個支撐系統,處於底層。在基建上面是行業和應用,以前的基建可能是道路、橋梁,支撐其上的是傳統的產業和非數位化的東西,比如說路上跑的可能是汽車。新基建、5G、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它上面支撐的行業是數位化經濟,支撐的應用應該是數位化的應用,所以我的定義是新基建的「新」在,它起到的支撐是支撐數字經濟和數位化的應用。

周煒則說,新基建最大的區別是數位化的問題。作為投資人,我們看到的最大機會是人工智慧公司。我們一直在講泡沫不怕,關鍵是泡沫下面有沒有堅實的基礎,有沒有好的公司最終留出來,我們認為現在可以看到一些優質的公司,在商用上開始發展了,開始解決問題了。人工智慧可以在供求方面和其他很多領域起到非常革命性的作用,比如教育類公司、機器人養老服務、工業網際網路等。

話題二:怎麼理解人工智慧及其應用?

楊洋認為,人工智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比較新的產物,一直保持非常快速的革新狀態。人工智慧的純技術是非常熱鬧的;但所謂「AI+X」,或者說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的落地融合,相對而言是比較冷清的,成果沒有預期那麼得多。這就需要做落地的人,既懂X又懂人工智慧,這樣的人是非常稀缺並且難以非常去培養的,培養周期會非常長。這是後面一個比較值得關注的地方。

楊洋還分享了通過人工智慧的技術找電信詐騙分子,遊戲裡面怎樣找惡意辱罵別的玩家的用戶,幫助醫生更快定位癲癇患者癲癇區的位置等。希望通過技術手段,儘量減少模型和場景之間的差異,儘量減少算法對場景的依賴度。

凌至培指出,通過機器人學習人工智慧,其結果的準確率是基於前面許多專家的經驗,系統準確率高,是很深刻的變化。當然還沒有到達全民普及和各個醫院普及的階段,接下來大醫院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

汪源表示,就網易的核心業務來講,現在人工智慧正在改變和顛覆遊戲的生產,以及遊戲裡面用戶的體驗。人工智慧也應用在網易娛樂的其他業務裡面,像音樂、教育,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細分業務都在被人工智慧快速地改變。在養豬這塊兒,大數據應用比較多一些,後續人工智慧的應用也會出現。

周煒則從投資機構的角度,認為人工智慧的應用,一個是醫療,一個是教育。人工智慧可以做到讓最偏遠地方,最沒有經驗的醫生做到和協和醫生一樣的診斷率。

話題三:推進新技術時碰到哪些阻撓或困難,如何解決?

楊洋笑言,困難和挑戰太多了,可以講一下午。他講述了目前人工只能大部分是指記憶學習,但如果標準答案或者訓練樣本本身出現了偏差該怎麼辦?比如,康奈爾大學做了一個實驗,發現人工智慧法官有強烈的種族歧視,因為大量真實案例時如此。如果我們希望AI模型能夠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行業,各個應用場景中,那我們可能不太希望它會帶有這方面的偏差。怎樣讓模型超越老師是一個問題。

周煒談到對新技術的投資,對創業者來說,一定要盯住到底哪一個領域的技術和哪一個領域的應用,目前生態環境已經準備好了,可以長出大規模的商業應用了。其次,中國應該首先通過大規模商用產生大規模真實數據,不停的訓練AI,這個訓練本身會給我們帶來便利,這個是比較容易成功的。

汪源認為兩個問題比較困難,一是缺數據、二是整個技術服務的生態。現在諮詢行業的能力不足以支撐中國快速的發展需求和訴求,這使得大家組成不了一個綜合的服務好的陣營,共同推動數位化轉型。

凌至培指出,新技術在在臨床應用方面發展很快,但是老百姓沒有切身體驗。其次,可能最大的瓶頸最終在國家的政策,如果實現新技術的系統化,如何收正常的費用。

話題四:新冠疫情對新基建來說,是一個期中考試,還是起到催化劑作用?

凌至培談到,疫情期間,雷神山、火神山,一個禮拜以內就把中國移動、華為很多系統就進去了,包括機器人送餐。疫情推動了新基建,既是考試也是發展的機遇。

汪源則認為催化的作用更多,比如在線教育的業務今年跑得特別快,後續新基建會持續很多年。

周煒提到觀察到的兩點:一是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中高層最近出來創業的人特別多;二是傳統企業的二代接班今年特別密集。為什麼呢?這些大廠的中高層經過了疫情,對人生做了充分思考,發現時不我待,我必須要做一些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老一代的企業家經過疫情之後也進行了深入思考,把企業交給下一代,下一代的年輕企業家,他們對數位化的接受程度要遠遠高於上一代的企業家。這都是比較正面的催化作用。中國人講危機,危險裡面的機會,我們不能浪費掉任何一個危機,雖然它本身是壞事。

楊洋談到在信息領域、在智能領域集中力量辦大事,而且把事辦成,健康碼是非常典型的事例。把疫情看作考試的話,考的是平時的積累。比如有的國家地區從DNA出發,就比較排斥基於個人數據智能化的發展,自然就無法臨陣磨槍交出一個比較好的答卷。

話題五:展望10年後,基於新基建的賦能加持,生活會產生什麼樣變化呢?

楊洋認為,比較樂觀的話,10年以後我可能不做AI改行去做藝術了。AI自己會生成AI,我不需要再寫代碼、再調參、再練單了。

周煒則期待AI和機器人能夠在醫療服務方面,包括照顧老年人方面真正起到作用。

汪源認為,未來應該會出現很多高度數位化,類似於像網際網路這樣的企業不需要燒錢,而能賺到錢的企業。

凌至培則暢想退休生活,在老家有一棟房子,把幾十年的手術經驗去指導幫助更多的人,不要再一個個醫院跑了,住在這裡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2020網易未來大會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網易公司聯合主辦,杭州市商務局、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政府、北京網易傳媒有限公司以及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承辦,中國移動總冠名。大會將進行三天的頭腦風暴、涵蓋了預見未來、新基建、人工智慧、區塊鏈、潮商業、UP生活以及和文化等論壇。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基建新教育新經濟高峰論壇即將召開 與您一同相約雲上
    變中求新 新教育激活新經濟教育消費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作為拉動經濟的重要力量之一,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與此同時,5G、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新技術在教育場景的加速落地,也為未來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 2020中國通明湖論壇新基建分論壇盛大召開
    11月27日,由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服務分會(ITSS)媒體組、中國IT服務全媒體平臺和北京經開區國家信創園共同承辦,由B.P商業夥伴作為支持單位的「2020中國通明湖論壇新基建分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
  • 新基建下的雲計算與開源社區新發展雲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9月2日,新基建下的雲計算與開源社區新發展雲論壇在北京圓滿閉幕。本場論壇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辦,匯聚了雲計算和開源領域的眾多行業組織、業內專家以及產業鏈上下遊前沿科技企業。眾人就「新基建下的雲計算與開源社區新發展」主題展開了交流與探索。還有近三千名聽眾在線上觀看了這場直播,並在評論區展開熱烈討論。    2020年持續推進雲計算標準化與開源社區建設工作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軟評中心副主任王志鵬主持了本場論壇。
  • 「面向新基建的計算機系統結構」技術論壇總結
    CNCC「面向新基建的計算機系統結構」技術論壇10月
  • 2020年「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
    「新基建」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國家發改委專家在論壇上分享了自身對於新基建相關國家政策的專業解讀,作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基石、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新一代信息技術引領的「新基建」已成為我國謀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
  • 「5G新基建 智繪新中原」 2020年河南移動5G產業高峰論壇隆重開幕!
    「5G新基建 智繪新中原」 2020年河南移動5G產業高峰論壇隆重開幕!本次論壇以「5G新基建智繪新中原」為主題,集中發布5G+工業網際網路、5G+智慧城市、5G+智慧民生等中國移動能力體系方案,集中展示河南移動2020年5G建設發展成果。
  • 新基建 新產業 新格局 第十四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成功舉辦
    北京2019年12月20日 /美通社/ -- 2019年12月18日,以「新基建、新產業、新格局」為主題的第十四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IDCC2019)在京盛大開幕。大會由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組委會主辦,中國IDC圈協辦。
  • 王海峰中關村論壇展示AI新基建成果為城市發展提供新動能
    AI新基建正在為包括城市建設管理在內的社會經濟發展各領域提供新動力。9月19日,2020中關村論壇「人工智慧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平行論壇召開。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的院士專家、科技企業負責人,以及杭州、西安等地的城市管理者匯聚一堂,圍繞人工智慧如何助力城市治理現代化、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等話題,分享經驗、討論交流。百度CTO王海峰出席論壇,並發表題為《AI新基建城市發展智能引擎》的主題演講,展示百度運用領先人工智慧技術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最新成果。
  • 華雲數據參加「2020通明湖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論壇」
    華雲數據參加「2020通明湖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論壇」 華雲數據參加「2020通明湖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論壇」 2020-11-30 11:51:59  來源:網際網路「2020通明湖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論壇」盛大開幕。
  • 新基建浪潮下,從英國百年品牌-快客電梯視角看電梯產業新機遇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使我國乃至世界各國經濟遭受重創,為減緩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的衝擊,國家相繼出臺了構建"新基建"體系等一系列政策,各省市紛紛加大對"新基建"項目的計劃安排和資金投入力度,"新基建"這一新詞,也迅速火熱起來。
  • 科創西安 5G·新基建與智慧城市產業發展論壇暨陝西青年科學家大會...
    12月23日上午,「5G·新基建與智慧城市產業發展論壇暨陝西青年科學家大會分論壇」作為「2020科創西安」主體活動在西鹹新區灃東新城協同創新港圓滿舉行。中國移動西鹹分公司副總經理韓舟在青年科學家論壇上,首先由中國移動西鹹分公司副總經理韓舟以5G基建與智慧城市發展進行主題演講。韓舟介紹了5G與新基建產業發展的方向與前景,5G的技術將如何極大的助力新基建產業發展,加速智慧城市建設。
  • 踐行新基建,創造新價值,神州數碼斬獲金駿馬「新基建最佳實踐獎
    踐行新基建,創造新價值,神州數碼斬獲金駿馬「新基建最佳實踐獎2020年12月11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以「雙循環下的資本市場創新發展」為題,論壇聚焦新時代資本市場強國方略,深入探討金融和資本市場改革開放重點議題
  • 「智能建造賦能新基建」高峰論壇暨《數字建造》叢書首發式成功召開
    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主任胡文瑞致辭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修龍在論壇致辭中指出,智能建造是當前業界最受關注的話題。在特殊時期,本套叢書的出版與本次論壇的舉辦為行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修龍致辭本次論壇主要圍繞「智能建造賦能新基建」議題,邀請中國工程院丁烈雲院士進行了專題報告。丁院士圍繞「技術背景、開發新技術、發展新業態」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
  • 數字經濟成變革發展新動能,智能協同雲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
    當下,智能產業異軍突起。12月12日,「智能協同雲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2020湖北武漢」在武漢市拉開帷幕。論壇發布全自主創新、具備智能協同雲特徵的通用基礎雲平臺——航天智雲3.0及其一站式應用方案。
  • 孔鵬:新基建元年 舊改與城市更新的新機會
    在8月8日舉行的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上,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可持續住區研究中心主任孔鵬指出,新基建將成為後疫情時代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孔鵬認為,可持續發展問題在房地產業一直存在,城市建築行業消耗了整個社會一半以上的能源和資源,但是企業的運營管理模式還是極其粗放。這種消耗發展方式,會對能源、資源增長帶來極大挑戰。
  • 百分點公司榮登「新基建產業獨角獸Top100」榜單
    同期,「新基建產業獨角獸 TOP100」 榜單重磅發布,百分點公司憑藉在大數據領域多年的專業技術積累和完善的解決方案成功上榜。 百分點公司總裁高體偉受邀參會,作為開場嘉賓在大數據專場就「新基建賦予智慧城市新內涵」話題進行了深度分享。
  • 新基建浪潮下如何重塑產業價值鏈?百度的答案有三個關鍵詞
    7月20日,由鈦媒體發起的主題線上大會「T-EDGE X全球連線科技月」之「新基建重塑產業鏈」圓桌論壇上,百度AI技術生態部總經理劉倩受邀出席,與現場嘉賓共同探討了新基建浪潮下如何重塑產業價值鏈,並深度解讀了百度如何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提升基礎設施能力,培養AI人才,夯實新基建基礎。
  • 新基建是機遇也是挑戰
    《小康》2020年第30期封面文章《新基建的企業布局》中寫道:隨著世界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以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物聯網建設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今年開始加速落地。新基建,一端連接著巨大的投資與產業,一端連接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人們奔走相告,紛紛疾呼「機會來了」。在這場投資盛宴的分享中,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無疑擔任著主角,不過,社會資本也不甘寂寞,它們已經蓄勢待發。在推動新基建建設中,「調動民間資本的積極性」這一點在相關政策中已被反覆提及。有觀點稱,在財政投資先期導入下,長期來看,新基建必將帶動廣泛的社會投資。
  • 馬化騰:以新基建為契機,加快共建產業網際網路
    長期看,加快新基建是我們迎接新一輪全球科技與產業革命的必選項,也是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新型基礎設施與傳統基建不是互斥對立關係,而是互補相融。新基建之所以「新」,一個重要原因是,「數據」作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並列的新興生產要素,正在逐步走向歷史舞臺的中央位置。新基建將為其鋪平道路,讓數字紅利充分釋放,讓數字鴻溝得以彌合。
  • 共話綠色經濟發展的新基建產業 哈工大(深圳)第六屆創新經濟論壇舉行
    導讀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乃至全人類社會經濟的穩定造成了巨大的挑戰和影響。從網絡課堂到 「雲辦公」到遠程醫療,以5G、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為代表的新基建,在危機處理和經濟復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撬動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