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277萬瀏覽熱帖:少兒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

2020-12-10 騰訊網

目前,少兒編程被越來越多的家長關注,很多媒體和機構也在宣傳學習少兒編程的好處,部分宣傳比較誇張,諸如「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不學習編程就會」導致家長更容易陷入焦慮,到底要不要孩子去學編程呢?

在知乎上有一個277萬瀏覽的熱帖,內容主要是討論當下流行的少兒編程,是不是在收父母的"智商稅"呢?

這個問題下面有823個回答,關注者4203,參與討論的用戶裡有少兒編程創始人、程式設計師、系統架構師、少兒編程教師、高中生、家長等不同角色,他們從自身角度分享了對於少兒編程的認識和經驗,有的直截了當地認為就是在收智商稅,有的則是通過自己分析儘量客觀闡述有哪些好處,該怎麼學。

絕大部分人的觀點要麼贊成,要麼反對,接下來STEAM在線小編帶大家來看看他們的觀點和理由分別是什麼,供各位家長朋友在為孩子選擇學習編程的時候參考一二。

Part One

對少兒編程質疑的聲音

1、要鍛鍊孩子的邏輯能力,編程不是唯一項。

我不太相信一個在現實裡邏輯混亂、敘事有問題、缺乏想像力的孩子,能通過scratch創造出優秀的作品——因為任何令人驚嘆的編程作品背後,一定是這個孩子原本在現實裡就擁有出色的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要鍛鍊孩子的上述能力,參與少兒編程的課程也許有幫助,但絕非僅來自這類課程的幫助。我排斥某些少兒編程機構通過「本末倒置」和「打擊家長」的宣傳方式來製造焦慮。

——Cecilia

2、現實體驗是培養邏輯能力的基礎,如果不給孩子各種現實接觸機會,剝奪遊戲和親近自然的時間,很難學好編程這種抽象的東西。

對兒童來說,編程是抽象的樂高積木;而能夠把現實中的樂高玩好的都是鳳毛麟角。因為想要玩好現實中的樂高、做出各種實用/不實用、好玩/不好玩的機械結構,就需要孩子真正的和大自然交朋友,實實在在體驗過槓桿、水流、花香……他們需要時間。需要實實在在的玩過遊戲,實實在在的解決過一些現實問題——哪怕是動腦子想想怎樣躲貓貓才能不被人發現、或者如何找到躲起來的小朋友。這些體驗,是他們有能力進行邏輯思考的基礎。

——invalid s

3、學編程沒必要那麼小學,早點晚點差別不大。在知識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學不到什麼東西。

編程是一個不需要童子功的領域,早學晚學其實區別不大,一般來說高中接觸就足夠了。編程思維本質上就是理性思維,並不太需要從小薰陶。爹媽作為榜樣秉承理性思維,比學習少兒編程,更有助於培養小孩的理性思維。在數理知識達不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根本接觸不到什么正經編程。現在所謂的少兒編程,無非是指揮小烏龜散散步,拖積木搭個自己都不愛玩的白痴小遊戲,能搭出個俄羅斯方塊頂天了。

——欲三更

4、少兒編程學得太簡單,實戰用不上,對於開拓思維、解決日常數學問題、參加競賽沒啥用處。

開拓思維?我覺得沒有,不學習算法類的東西,只學習基礎,如c++中的變量類型,循環,等等我覺得對於思維沒有用的。

準備競賽?我作為一名信競生,對於這個還是很了解的,這幾年信競很不好,小學生初中生如果真的想搞競賽,除了對於這個真的有興趣,還是去學習其他四個競賽吧,小學開始準備數學聯賽或參加強基計劃還是有機會降分報送的。而且,信競從2020年開始將只支持c++語言,你學習python,PHP,js有什麼用呢?如果真的喜歡寫代碼準備競賽,也就不要來學習少兒編程了,去信競相關網站,如計蒜客,洛谷之類的,或請一個老師,不好嗎?

可以日常解決數學問題?不好意思,幾乎沒用,我四年級學習c語言,到現在高一,用編程來解決數學問題的,可以說是一題沒有,除非你非要來枚舉。但是枚舉有什麼意義呢?這一題做出答案了,正確方法還是一樣不會。

——身高1米868

5、鋪天蓋地打廣告的「少兒編程」培訓機構,不斷製造家長焦慮感。

極度簡化、幼齒化的所謂圖形化互動編程,其實就是包含了邏輯算法的電腦遊戲。這也不是培訓機構首創,國外不少在線編程教學網站早就有了,而且是免費的。某些機構直接抄過來或者漢化一下作為教材讓孩子玩,美其名曰少兒編程。

這種極簡化編程遊戲跟現實的編程工作相比,就像玩樂高跟現實的機械工程師、建築師相比一樣。

如果有人開個班給孩子玩樂高,但忽悠家長這是在培養未來的工程師建築師,不玩就會落伍,將來找不到好工作,製造家長的焦慮感,報班半年收一兩萬塊。你說這算不算智商稅?

——蘇莉安

6、課程設置有問題,課時冗長、本末倒置。

課程都是在教孩子代碼塊應該怎麼用,導致課時冗長,本末倒置。就像去學書法,老師教你寫字用什麼筆、怎麼握筆是必要的,但如果這個老師每次上課都教你用一種新的筆,讓你用新的筆寫個字,然後這節課就結束了。那麼這個老師可能是個賣筆的。

Scratch其實很簡單,據我的估計,孩子最少只需要1~3周的獨立摸索,就能基本掌握外觀,運動,聲音模塊裡絕大多數代碼塊的使用方式。只需要2個月的左右的外界點撥+自己探索,就能理解大多數事件+控制+偵測裡的代碼使用。剩下的模塊,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階段而定:運算+變量+函數機制部分的理解最起碼要孩子學習四則運算、代數式才能徹底理解的,這依賴於孩子的數學基礎。

教育機構總不能說,孩子其實靠自學+老師極少的點撥就能夠掌握Scratch大多數代碼塊的運用吧?

——星辰老師

7、師資問題嚴重,缺乏有經驗的老師。

市場上大量缺乏比較有經驗的老師,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想一想,喜歡編程的,計算機專業學得好的大多數去做開發...等高薪行業了,不喜歡編程的計算機專業同學,畢業之後也不會自討苦吃還繼續教編程。(多說一句,一線教師崗位,真的是吃力不討好,因為機構對教師的時間、課時費壓榨非常嚴重,真正走上這個崗位,我才真正感受到,教師的壓力真的不比程式設計師小。)更何況大多數喜歡學習計算機的學生性格都比較沉穩內斂,這和招聘編程教師的要求區別非常大。

少兒編程機構要求的編程教師需要:優秀的表達能力,表現力,對學生心理基本了解。試問,在這樣的矛盾下,尤其是還沒有能力針對這些人進行專業的師資培訓的機構,如何培養、推出優秀的編程教師?

——星辰老師

Part Two

學習少兒編程的好處

學習少兒編程的好處,大部分人談得比較一致,比如,思維更有邏輯、更加嚴謹,抽象問題能力更強等等。

分解、解決問題能力up:你會發現孩子更喜歡用理性思維分析一些事情,喜歡問「為什麼」,喜歡思考「怎麼回事」,喜歡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事情,而不是過度依賴家長和老師的幫助。

將問題抽象成模型的能力up:你會發現孩子漸漸喜歡把現實中看到的事情、或者自己腦子中的設計輸出,轉化到自己編寫的程序中,或者是喜歡畫設計稿等等。

對計算機運行的原理、軟體運行原理等的理解:孩子通常會分不清現實和虛擬,會將軟體中設計的內容當作是真實的,我們需要通過這些,讓他們分辨、區分真實與虛擬設定。

學習編程的好處還是比較可觀的,它能改造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其思維更嚴謹。更具有邏輯性,它的好處是不能具象表現出來,但又作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

——星辰老師

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計算機領域的基礎經典算法有點類似數學中的九九乘法表。後者把最常用的算術乘法計算過程濃縮總結成了規則,前者則是把另一些高度抽象後的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精煉成了執行過程。

學習這些算法,就是學習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們幾十數百年來的智慧積累。而且,算法的學習過程,也是一種思維訓練和頭腦體操。

以上是從一個程式設計師的角度出發,來看少年兒童學習編程的意義。

——葉錦鯉

Part Three

如果學,怎麼學?

很多人認為,只有小孩真正感興趣才推薦去學編程,就是當你發現你的孩子確實很享受modeling的快感,並且為了看到程序運行的結果,對於環境安裝代碼調試這類枯燥的工作,樂此不疲。這種小孩,你就讓他去編程吧,因為對這樣的孩子來說,編程的過程不是求知,不是「陶冶情操」,而是享受自由。

因此,建議5~12歲的孩子可以先自己摸索scratch(需要家長適度引導),網上有很多免費的資源,STEAM在線之前也刊登過:

B站上最熱門課程TOP15,數學和編程佔了一半,排名第一的是?

少兒編程各個階段該如何自主學習?

免費資源 | 學習強國上學少兒編程,帶娃宅家Get新技能!

超級乾貨 | 程式設計師爸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我是這樣教孩子學編程!

全球近3000萬學生都在這個網站學編程,而且免費!

12+歲以上的孩子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進行c++/python的課程學習(不建議全程自學,還是需要老師引導,否則時間投入很大)。

還有網友用親身經驗告訴大家如何學習:

一年級時,搗鼓機器人,後來對編程感興趣,三年級時開始自學scratch,我記得是那隻貓。把這個搗鼓的差不多了,四年級學習c去了,把基礎學的差不多了,初中開始學習c++,搗鼓算法,高一就開始準備競賽了。推薦一下scratch,圖形化的界面對孩子還是很友好的,通俗易懂,和代碼中的思想很相通,可以用這個啟蒙,如果真的感興趣,可以上代碼了。

對於不同情況的家長來說,有如下具體建議:

【1】理想的方法:家長和孩子一起學。這樣至少家長能知道自己真的學會了沒有,反過來無論通過直接考核還是間接旁觀,對於孩子的狀態應該能有所掌握。但是家長也不是人人都全職當家長的,就算全職也得料理家務,總不可能把所有孩子學的都學了吧。

【2】在自己不懂的前提下,退而求其次,可以請自己信任的對應領域的內行幫忙鑑定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是也很少人能夠把所有領域的專家都認識個遍。

【3】再退一步,還可以依靠社會公認的第三方考核體系來評判結果,常見的就是競賽和考級。相對而言,藝術類的考級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博弈,相對更靠譜一點。計算機在這個方面沒有那麼突出的考核體系。就連之前最多擁躉的 NOIP 現在也忽然改制了,一切都在大幅度變更中,還沒有相對穩定的依據。

【4】退到最後,如自己對於編程完全不懂的家長,想讓孩子學編程,也只能通過選擇培訓機構的品牌來進行質量控制了。或者選擇線上課程,每節課都能看到輸出;或者是線下課程,通過和培訓學校老師的直接接觸通過常識判斷其是否值得信賴。

STEAM在線認同一位網友說的,讓孩子體驗一下編程是怎麼回事,挺好。但是,別把一個可以發展成興趣的加分項逼成一場噩夢——這是最基本的底線了。

歡迎留言發表您的看法~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後臺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還在給孩子報少兒編程?資深業內人士說出了真相,讓你不交智商稅
    最近發現了一個「怪象」:你要是開發了一款少兒遊戲,那家長會把它當作洪水猛獸。但你換個名字說這是少兒編程,那家長就會爭先恐後送孩子來學習。其實很多家長心裡也犯嘀咕:動輒上萬的少兒編程培訓班是不是又是一筆「智商稅」?
  • 少兒編程:智商稅or典型搶跑?沒有一種想像力是天馬行空的!
    前浪的教訓又不禁令人擔心:編程會成為孩子們爭破頭的下一條賽道嗎?種種跡象,都讓人聯想起奧數的情況,那是上一個從「興趣班」異化為競爭和選拔工具的學科。少兒編程因此引發了不少質疑「少兒編程是不是智商稅」,一時間受到熱議。一部分父母認為,少兒編程與真正的編程差之千裡。
  • 少兒編程智商稅?不學數學不能學?AI之父:數學課程落後一個世紀
    「什麼是少兒編程?一定要學好數學才能學編程嗎?讓孩子學編程是在交智商稅嗎?人工智慧之父馬文.明斯基是怎麼說的?這篇文章來解答你的困惑,一定讀到最後!」我們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焦慮的時代。各種商品項目五花八門,吹得天花亂墜,人們經常性一個不小心就被忽悠了,網友戲稱這種現象為「智商稅」。
  • 少兒編程是不是新型智商稅
    近幾年,由於科技AI和編程思想的普及,編程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帶來了一股風潮。在朋友圈裡多了很多Python的廣告,而在寶爸寶媽圈子裡,少兒編程成為了一個新的話題。那少兒編程是一種新型的智商稅嗎?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有人覺得小朋友應該更多地接觸大自然,而不是對著電腦編程。在回答這個問題、做這個判斷之前,作為一名程式設計師爸爸,讓我先來帶大家看一看少兒編程這件事。
  • 被一萬小時定律內捲化,少兒編程的智商稅,真相,真香?
    被一萬小時定律內捲化,少兒編程的智商稅,真相,真香?無他,以現在的計算機速度迭代能力,和少兒編程實質上是趣味啟蒙的格局,等到十多年後,這一代少兒編程的孩子走向社會,昔日所學早已是歷史的塵埃了。Swift語言、While循環、place函數……這些別說一般人不懂,就算是IT行業非程式設計師的存在,也大多就是知道個術語,而所謂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梗,又從何談起呢?
  •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知乎上有個問題有很多寶媽們關注:兒童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兒童編程的確重要,但關鍵在工具、玩法、思路、時間。想要兒童通過編程成為程式設計師,真的不現實,但如果把它作為鍛鍊思維的一種方式,往往有奇效。我看到很多地方推崇兒童編程,有點興趣,採用了三步:第一步,鞭策老公教娃;第二步,試水某在線編程軟體加編程班;第三步,尋找新的解決方案。第一回合:鞭策老公。
  • 少兒編程是智商稅?收稅的非學習本身,家長要理智選擇興趣班
    就以現在最時髦的少兒編程課以及機器人課程來說,的確能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而且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也把編程課列為了必修課程。我們國家的編程課從2010年左右興起,發展到現在時間不算短,知名的培訓機構也不少,學習編程的孩子從三四歲一直到十幾歲都有。
  • 一條2000萬瀏覽熱帖,揭了無數父母"傷疤",最好的教育不是拼爹
    一條2000萬瀏覽熱帖,揭了無數父母&34;,最好的教育不是拼爹這件事來源是一個知乎的熱帖,一位老父親在知乎上發的,上面寫著&34;大致就是這樣一篇帖子,竟然引來了千萬的熱度,就是這樣一條2000萬的瀏覽熱帖,揭開了無數父母的傷疤。
  • 蘋果AirPods Max的高定價是不是在收「智商稅」呢?
    打開APP 蘋果AirPods Max的高定價是不是在收「智商稅」呢? 為何緊盯無線耳機市場? 儘管無線藍牙耳機已誕生多年,但卻一直不溫不火。2019年,AirPods銷售量近6000萬副,銷售額達60億美元。根據 GFK預測,2020年,無線(TWS)藍牙耳機的市場規模將超過 110億美金。 沒想到,從前那個「不起眼」的耳機市場增速會如此快。如今,即使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增速已經開始放緩,但是無線耳機這類硬體產品卻仍然成為各大硬體廠商新的業務增長點。
  • 少兒編程和少兒英語學費差距大?阿卡索堅持提供高性價比服務
    動輒萬元學費是不是交「智商稅」?  日前,關於「少兒編程是不是智商稅」的話題衝上熱搜,網友們各抒己見,部分家長還以自家孩子學習歷程為例,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我家孩子小學開始學的,我覺得就是寓教於樂吧,他現在已經可以自己製作遊戲了,通過學習編程,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一位家長說。
  • 少兒編程是智商稅?同樣都是工具,英語的待遇大不相同
    動輒萬元學費是不是交「智商稅」?日前,關於「少兒編程是不是智商稅」的話題衝上熱搜,網友們各抒己見,部分家長還以自家孩子學習歷程為例,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我家孩子小學開始學的,我覺得就是寓教於樂吧,他現在已經可以自己製作遊戲了,通過學習編程,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一位家長說。
  • 去少兒編程培訓機構看看就知道
    對於動輒按年繳費、學費上萬的少兒編程課,有人認為是寓教於樂的好方法,也有人將其定義為「智商稅」。對此,業內有觀點認為,家長應理性看待編程相關課程的消費,結合孩子興趣及資質,切勿盲目攀比。是益智玩具還是「智商稅」?「雖然孩子今年只有2歲多,上培訓班為時尚早,但是如果過段時間要報班,我會給她選擇少兒編程。」
  • 少兒編程是智商稅?同樣都是工具,英語的待遇大不相同_行業綜合...
    動輒萬元學費是不是交「智商稅」?  「國務院出臺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都要求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日前,關於「少兒編程是不是智商稅」的話題衝上熱搜,網友們各抒己見,部分家長還以自家孩子學習歷程為例,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我家孩子小學開始學的,我覺得就是寓教於樂吧,他現在已經可以自己製作遊戲了,通過學習編程,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一位家長說。
  • 去少兒編程培訓機構門口看看就知道了-虎嗅網
    有部分家長因此對以搭積木、與機器人互動等形式為主的編程相關培訓課程產生了興趣,也有人調侃道「程式設計師的內卷從娃娃開始了」。對於動輒按年繳費、學費上萬的少兒編程課,有人認為是寓教於樂的好方法,也有人將其定義為「智商稅」。對此,業內有觀點認為,家長應理性看待編程相關課程的消費,結合孩子興趣及資質,切勿盲目攀比。
  • 關於報課,當媽後的我們是不是要交更多的智商稅?
    確實很多的機構,線上也好,線下也罷,都在一個勁兒的灌輸某些學科必學的概念,甚至有的機構銷售販賣教育焦慮,似乎不學什麼學科(比如英語、比如編程、比如大語文閱讀等等)就會落後於人,孩子就要OUT了。這顯然是不對的。
  • 少兒編程不交智商稅,推薦十二款免費的少兒編程App(可下載)
    之前一直有寶媽寶爸讓我推薦少兒編程app,今天終於有時間寫了,現在很多家長在糾結編程到底交的是不是智商稅。我覺得不要盲目報班,現在有很多免費的資源可以利用,我們先通過免費的app進行啟蒙,自己了解後,再決定要不要報培訓班。
  • 奢侈品,學區房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買了車的人:其實30萬的車已經不錯了高中都沒考上的人:清華北大才叫大學,一本都是垃圾考了二本的人:一本其實也挺好的駱駝1978這世界上有兩種言論:一種是殘酷的真話實話,一種是大眾喜歡聽的話。樓主說的就是真話、實話,說學歷無用、學才藝、買奢侈品是繳智商稅就是受大眾喜歡的話。
  • 少兒編程受資本垂青,編程貓D輪融資13億!你會讓孩子學編程嗎?
    說起少兒編程,肯定有不少人會認為這只是資本市場的又一次狂歡,不過是將股市裡割韭菜的那一套把戲複製到了少兒編程領域罷了,花錢報班的家長都在繳納「智商稅」。但是,不僅國際上對於少兒編程異常重視,國內也出臺了將編程納入教學的相關政策。
  • 知乎熱帖:這麼多年張含韻是不是被低估了?
    知乎上有一個熱帖:這麼多年張含韻是不是被低估了?有位網友回答道:哪裡是被低估,那是被謠言坑慘的成長。早年在《東方夜譚》節目上,只因把「憧憬」說成了「撞憬」,就被媒體大肆羞辱,說她沒文化,不注重學習。後來被惡意P裸照,連她自己的媽媽也經常被問到這是不是張含韻。年僅15歲,就要背負「滿身黑點的小太妹」的罵名。雖然之後被闢謠了,但人們早已失去了了解真相的興趣。
  • 未來的文盲,就是現在不懂編程的小孩?小心被收智商稅
    ,有知乎家長這樣概括道,「五年前K12領域最火的概念是『創客』,三年前進入家長視野的是『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的英文首字母縮寫),現在是少兒編程。」現狀:少兒編程確實早已多國流行少兒編程教學在不少發達國家早已流行,「編程從娃娃抓起」已落實成了多個國家的實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