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2020-07-27 二娘說育兒

知乎上有個問題有很多寶媽們關注:

兒童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

兒童編程的確重要,但關鍵在工具、玩法、思路、時間。想要兒童通過編程成為程式設計師,真的不現實,但如果把它作為鍛鍊思維的一種方式,往往有奇效。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先說說我作為略略略焦慮的媽咪的個人體驗吧。我看到很多地方推崇兒童編程,有點興趣,採用了三步:

第一步,鞭策老公教娃;
第二步,試水某在線編程軟體加編程班;
第三步,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第一回合:鞭策老公。

家有北航自動控制專業的硬核粑粑一枚,孩子剛出生時曾宣稱要和朋友一起寫一本關於兒童編程的書。四年過去了,我連這本書的一個字都沒見到過。

我:幼兒編程最近有點火。你不是說要寫書嗎?你教娃編程吧?

老公:你瘋了吧?他才四歲!他咋可能理解?!

好吧,第一回合以我失敗而告終。

第二回合:試水某網絡編程軟體。

老公指望不上。某天,我看到媽媽群說9.9元可以上某在線編程班五節課,完課一節送顯微鏡,全部完課送大黃蜂積木。

想想9.9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而顯微鏡我真心想擼,於是果斷入手。沒想到小朋友上這個課體驗不錯。

課程挺有設計感,貼合孩子的年齡,通過遊戲的形式來幫助孩子們學習「編程」。每課一個主題,也很貼近孩子生活。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比如,第1節課是小朋友們喜聞樂見的「躲貓貓」遊戲。課程把指令代碼變成了一塊塊「電子積木」,要完成的效果是將人物隱藏至風箏後,點擊人物後人物跳一跳,感覺有點像製作動畫。

整個編程的思路是「更換背景、選擇人物、調整人物位置、編寫指令、驗證指令效果、完成編程」。代碼編起來也不算難。先是「點擊」積木,接著是「跳躍」積木,遵循了活動發展的先後順序,同時又鍛鍊了小孩子認識和選擇「電子積木」的能力。

孩子上課過程中,老公過來看了一眼,很鄙視:

這叫編程嗎?這只能算是遊戲!

可我不這樣認為,因為:

幫助孩子去理解和匹配場景、人物、動作。

理解和體會事物發生的先後順序、因果關係。

理解轉一道彎,用代碼也可以「操縱」人物動作。

體驗探索、試錯、調整和驗證的科學實驗過程。

但是,孩子年紀小,後面的課程內容有些難,超出了他的認知水平。加之我家已經安排了線上思維課,每天再上編程課擔心太傷孩子眼睛。

所以,第二回合,雖然體驗不錯,但我還是放棄了。

第三回合:尋找新方案

雖然我家的「專家粑粑」對幼兒在線編程課不屑一顧。然而我和娃個人體驗不錯,多少有些不甘心。

於是,老母親發揮了網購的專長,對標網課體驗,貨比三家找到了新的解決方案——瑪塔創想編程機器人家庭版。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然後,我發現,這個機器人太值了。

號稱「專業」的粑粑和兒子拿到瑪塔機器人後,迫不及待的從最基礎的開玩起來,用實物編程塊讓玩具小車前進、後退。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感覺和在線編程課有點像,它將電子積木轉化成實物編程塊,不傷眼又直觀。主要分為動作編程塊、音樂編程塊和循環編程塊等,一目了然,孩子不認字也能夠輕鬆認出含義。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瑪塔創想的公眾號上附送了專門的家長課程、素材和海量玩法,購買後進群每周四還有直播課,等於買了個玩具附送了編程課,零基礎也能上手。

我和兒子玩的不亦樂乎。

玩法一:基礎動作指令遊戲

最簡單的玩法就是指令瑪塔小車前進和後退。禮盒裡有兩本story book和1本game book,可以根據這三本書上的內容和孩子玩起來。

story book1的第1個小任務是打開遊樂場地圖,讓孩子使用編碼命令,小車從大門向前走到碰碰車。

為了激發孩子的興趣,我設置了場景,對孩子說:

你和爸爸去了兔窩窩遊樂場,你們倆最喜歡玩的遊戲是碰碰車。瑪塔也喜歡碰碰車,他想第一時間從大門趕到碰碰車那裡。你動一動腦筋,瑪塔要怎麼走呢?

我讓孩子站在地圖上自己體會了行進路線,然後演示給他看。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演示完,我問兒子瑪塔怎麼從碰碰車再進一步走到小熊維尼密封罐車,兒子回答:向前。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他毫不猶豫的模仿我把前進編程塊再一次放到了編程板裡,按下了橙色開始按鈕,瑪塔順利的前進到了指定位置。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故事書和遊戲書裡有許許多多玩法,我們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自創玩法。比如,在地圖上設置障礙物,讓孩子設計通過多種路線到達同一地點等等。

玩法二:通過動作指令引導繪畫

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正是學習形狀的好時機。故事書和遊戲書中有相當多的有關形狀的練習。

比如,正方形就有兩種編程法,簡單的一步一步編如下圖,複雜的還可以用數字和循環編程塊。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不過,我給兒子解釋循環和數字編程塊的玩法,他不能理解,超出了他的認知。慢慢來吧,靜待花開。

用瑪塔還可以編程畫出長方形、三角形,複雜的有星型。真的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更有意思的是瑪塔公眾號裡還有許多很特別的遊戲,結合了編程、繪畫以及手工。

比如,其中有一個小遊戲是讓瑪塔機器人在彩紙上畫正方形,然後通過摺疊、塗色、剪、貼讓正方形紙片變身風車。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把瑪塔畫好的正方形紙片剪下來,沿對角線兩次對摺,將折線內的四個三角形區域塗成不同的顏色,分別沿著線減到3/4處。在正方形中心位置貼好雙面膠,每個角粘貼到雙面膠的位置,小風車主體部分形成了。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和公眾號的做法不同,我選擇用雙腳釘把風車放在吸管裡,轉起來更自由。我還和兒子嘗試了做大一號的風車,兒子塗色塗的一般,做出來的風車雖然不完美,但也很有趣。

玩法三:通過音樂指令編寫歌曲

編程機器人瑪塔不僅可以通過繪畫給孩子藝術薰陶,給孩子音樂薰陶也是槓槓的。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故事書有專門的音樂編程玩法,左側示意圖顯示放好「44332211」的音符。娃用小手輕輕轉動音符的錶盤數字,挨個放了上去,鍛鍊了識數和小手精細能力。

孩子放好後調試了一下,發出的音樂是兒童歌曲《小星星》的第二句,孩子搖頭晃腦唱了起來整首歌曲。

還有各種其他玩法。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比如,兒子要求畫三角形,老母親試了試居然畫錯了。想了很久才發現原來是度數弄錯了,應該是120度而不是60度,試錯和驗證也是學習的重要環節。

「媽媽,編程真好玩」。學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關鍵在於用好工具


小朋友都愛吃糖,有趣的收集糖果遊戲讓他們樂不可支。

……

孩子還小,更多的玩法還在挖掘中。希望瑪塔陪伴他成長,讓他聰明更快樂。

相關焦點

  • 知乎277萬瀏覽熱帖:少兒編程是不是收智商稅?
    目前,少兒編程被越來越多的家長關注,很多媒體和機構也在宣傳學習少兒編程的好處,部分宣傳比較誇張,諸如「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不學習編程就會」導致家長更容易陷入焦慮,到底要不要孩子去學編程呢? 在知乎上有一個277萬瀏覽的熱帖,內容主要是討論當下流行的少兒編程,是不是在收父母的"智商稅"呢?
  • 少兒編程智商稅?不學數學不能學?AI之父:數學課程落後一個世紀
    「什麼是少兒編程?一定要學好數學才能學編程嗎?讓孩子學編程是在交智商稅嗎?人工智慧之父馬文.明斯基是怎麼說的?這篇文章來解答你的困惑,一定讀到最後!」我們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焦慮的時代。各種商品項目五花八門,吹得天花亂墜,人們經常性一個不小心就被忽悠了,網友戲稱這種現象為「智商稅」。
  • 少兒編程:智商稅or典型搶跑?沒有一種想像力是天馬行空的!
    前浪的教訓又不禁令人擔心:編程會成為孩子們爭破頭的下一條賽道嗎?種種跡象,都讓人聯想起奧數的情況,那是上一個從「興趣班」異化為競爭和選拔工具的學科。少兒編程因此引發了不少質疑「少兒編程是不是智商稅」,一時間受到熱議。一部分父母認為,少兒編程與真正的編程差之千裡。
  • 還在給孩子報少兒編程?資深業內人士說出了真相,讓你不交智商稅
    但你換個名字說這是少兒編程,那家長就會爭先恐後送孩子來學習。其實很多家長心裡也犯嘀咕:動輒上萬的少兒編程培訓班是不是又是一筆「智商稅」?今天我們特意請來曾經的程式設計師,從業少兒編程行業3年有餘,目前任職某千人規模公司少兒編程課程設計崗位的星辰老師,把這件高深莫測的事掰開了說一說。
  • 被一萬小時定律內捲化,少兒編程的智商稅,真相,真香?
    被一萬小時定律內捲化,少兒編程的智商稅,真相,真香?又如傳說隔壁城市某個孩子由於學會了這一技能,各種考試加分,榮譽不斷,一路開掛進各種名校……還可以是,班上的同學都學了一門手藝,如書法、美術、音樂,那太out了,學少兒編程夠潮夠刷出存在感……然後呢,在廣告瘋狂的暗示內捲化,在家長的焦慮,以及孩子需要和同學拉平某些差距甚至超越之的錦鯉思維合謀下,少兒編程堂而皇之成為了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末期
  • 少兒編程是智商稅?同樣都是工具,英語的待遇大不相同
    動輒萬元學費是不是交「智商稅」?日前,關於「少兒編程是不是智商稅」的話題衝上熱搜,網友們各抒己見,部分家長還以自家孩子學習歷程為例,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我家孩子小學開始學的,我覺得就是寓教於樂吧,他現在已經可以自己製作遊戲了,通過學習編程,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一位家長說。
  • 少兒編程是智商稅?同樣都是工具,英語的待遇大不相同_行業綜合...
    動輒萬元學費是不是交「智商稅」?  「國務院出臺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都要求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日前,關於「少兒編程是不是智商稅」的話題衝上熱搜,網友們各抒己見,部分家長還以自家孩子學習歷程為例,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我家孩子小學開始學的,我覺得就是寓教於樂吧,他現在已經可以自己製作遊戲了,通過學習編程,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一位家長說。
  • 《案例學Python》,還在「hello world」?試試「編程真好玩」
    《案例學Python》,還在「hello world」?試試「編程真好玩」從什麼時候開始想學Python呢?我仔細思索了一會,得出了結論:在網絡裡隨處可見Python的課程廣告的時候,特別是課程廣告上的宣傳語——比exl還牛的軟體,辦公利器!
  • 少兒編程受資本垂青,編程貓D輪融資13億!你會讓孩子學編程嗎?
    說起少兒編程,肯定有不少人會認為這只是資本市場的又一次狂歡,不過是將股市裡割韭菜的那一套把戲複製到了少兒編程領域罷了,花錢報班的家長都在繳納「智商稅」。但是,不僅國際上對於少兒編程異常重視,國內也出臺了將編程納入教學的相關政策。
  • 少兒編程是智商稅?收稅的非學習本身,家長要理智選擇興趣班
    難道孩子不學這些真的就趕不上別人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培養孩子絕不是學習幾節興趣班就可以的,興趣班只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小部分。如果家長整天惡語相向,非打即罵,拿著手機玩個不停,甚至帶孩子出入酒吧,這樣的環境能培養出一個好孩子嗎?肯定學再多的興趣班也沒用,培養再多的思維也沒效果。
  • 少兒編程是不是新型智商稅
    那少兒編程是一種新型的智商稅嗎?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有人覺得小朋友應該更多地接觸大自然,而不是對著電腦編程。在回答這個問題、做這個判斷之前,作為一名程式設計師爸爸,讓我先來帶大家看一看少兒編程這件事。
  • 用孩子能聽懂的方式學編程
    隨著人工智慧的時代的到來,我們在生活中接觸到的人工智慧帶給我們的便利,他們奇思妙想的小腦袋會時不時問出一些他們想了解的問題,這時候作為家長的話,如何用孩子聽的懂的編程的語言解釋給他們呢?「程序」就像是你對電腦說的話,提的要求。和爸爸媽媽說話,你要說中文,「中文」是我們之間溝通的語言。
  • 5歲小朋友學編程,一場荒誕的抓「娃娃」,少兒編程是智商稅嗎?
    一場荒誕的抓「娃娃」編程,繳在起跑線上的智商稅。這是我一個十年老程式設計師對「少兒編程」的看法。初看是不是覺得小良太偏激了,常看我文章的粉絲們應該知道,我很少會這麼旗幟鮮明的表態。把話說清楚,就是編程。甚至和數學沒多大關係,這也正是為什麼如此多的程式設計師自嘲為碼農的原因。不是在創新,更多的是在重複和堆疊。if else for 循環,list map 隨便套,這才是真的。當然,你要說科學家們的研究,那確實是高科技,但也覺不需要從小朋友抓起。有這些精力,真不如開開心心玩玩泥巴,學學美術,舞蹈好。
  • 未來是科技時代,孩子不學少兒編程將被社會淘汰?智商稅要交了沒
    讓我不禁好奇,希望能學到新的知識點。點進去看了後,主要講了10後的孩子用自學編程只做快閃作品大放異彩。然後讓我們家長開始反思,未來我們的孩子應該學什麼?在他眼裡,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編程思維」,實際就是一個程序設計的範本。接著他巴拉巴拉什麼計算機模型,控制流的有序性,反正我有在聽,沒聽懂而已。最後通過我的理解,就是兒子回家後,發現媽媽不在家,那他又開始拿起桌子上的零食吃。如果媽媽回來了,就把零食放回原位。
  • 編程貓李天馳:編程教育是好工具、好老師、好課程的總和
    而好的編程教育就是好工具、好老師與好課程的總和。經濟全球化帶來了英語學科,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催生出少兒編程教育。少兒編程教育在中國是一個新興行業,在行業發展歷程中必然湧現出很多新問題。編程貓通過自主創新,解決了系統性教學內容缺失、師資匱乏諸多行業難題。
  • 當孩子學編程時他們在學什麼
    爸爸媽媽們一聽焦慮了,趕緊給孩子報班。各種圖形化編程、機器人編程,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家長看著也挺滿意。但也有善反思的家長會發現:好多編程課,和教孩子畫出賞心悅目圖畫的美術課一個路數,關鍵是要有漂亮的結果能讓家長發朋友圈,孩子到底從中學到了什麼卻很難說清楚,教育機構鼓吹的「編程思維」又是怎麼一回事也很難體會出來。
  • 傲夢科普10款少兒編程教育工具,讓孩子在家也能學編程!
    傲夢科普10款少兒編程教育工具,讓孩子在家也能學編程!我們現在的生活周圍隨時都能夠找出來智能的影子,有很多的科學技術也都是前人所不敢想像的。如果有機會讓他們到現在的生活瀏覽一圈,可能他們會被這些技術所嚇倒吧。然而,在這樣一個數位化的時代,生活裡最大的成分就是這些智能工具。
  • AI時代我們都學編程,那還用PS這些工具嗎
    乍一看,大家學編程,和用PS作圖這兩件事並沒有因果或者相關關係,而且編程設計和圖形圖像設計,根本風馬牛不相及。難不成,當我們學會了編程,就不用PS作圖了,而是用編程代碼來自動設計嗎?再者說,AI的深度學習等技術能,我們用少量代碼就可以了?
  • 少兒編程和少兒英語學費差距大?阿卡索堅持提供高性價比服務
    動輒萬元學費是不是交「智商稅」?  日前,關於「少兒編程是不是智商稅」的話題衝上熱搜,網友們各抒己見,部分家長還以自家孩子學習歷程為例,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我家孩子小學開始學的,我覺得就是寓教於樂吧,他現在已經可以自己製作遊戲了,通過學習編程,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一位家長說。
  • 兒童學編程 真的越早越好嗎?
    具體而言,有些是藉助Scratch——一款由麻省理工學院設計開發的面向孩子的簡易編程工具,孩子不需要認識英文單詞或會使用鍵盤,通過積木形狀的模塊來實現構成程序的命令和參數,適合低年齡段的孩子;有些則是機器人編程,如家長比較熟悉的樂高,孩子可以搭建、編程和遙控;有些通過在線闖關遊戲的方式學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