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鄰居家的小黃上了1年級,在寫作業的時候,鄰居發現孩子的字醜的讓人不忍直視,就像「蟑螂爬」的一樣,這就讓她非常頭疼。她知道是自己疏忽了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監督,所以專門跑過來問我,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孩子有所改觀。
我倒是認為,字早晚都能練出來,學習才是孩子的首要任務,練字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打磨,那麼小學生的「字」應該達到何種標準呢?
老師在平時授課時都是按照國家的統一標準來進行的,因為這符合該年齡段孩子的發展需求與認知,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對「字」的標準,有哪些要求。
如圖所示,上小學的孩子只要可以掌握基本的筆劃、按順序來寫、保證沒錯別字、端正、乾淨整潔、確保良好的寫字姿勢就可以了。
所以家長們無需急功近利,讓上小學的孩子寫字就如同筆走龍蛇一般。
那麼孩子的字為何不好看呢?
我們用鄰居家孩子的作文為例:
從這篇作文質量來看,我們可以發現4個問題:
1、有錯別字。2、字體大小不一,顯得凌亂。3、修改、塗抹較多,態度不好。4、自己不工整,筆劃不到位,偏旁的安排欠考慮。
孩子為何會出現這種問題呢?
1、身體發育
孩子在寫字時,每個筆劃發力點都不一樣,這需要孩子具備良好的協調性,也需要有「力道」的加持,如果手腕與手指肌肉軟弱無力,那麼寫出的字也不會好看。
2、認知發展問題
孩子的認知發展會影響到他們的書寫質量。
· 空間感
字寫得好的人都知道,如果字與符號、字與字之間掌控不好間距,就會顯得非常凌亂。
字寫好了是一種藝術,如何安排每個字與標點符號之間的距離,如何安排字與字的距離,這都是空間的安排。
· 視覺精度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視覺精準度低的孩子就容易將字寫出格外,還特別容易將細節忽略掉,甚至有時照著描字都容易分不出字與字之間的分別。
那麼又該如何改善孩子的書寫呢?
· 首先分析孩子的問題所在
要先知道孩子的問題出在哪裡,「對症下藥,方可藥到病除」。
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都各不相同,發育速度也都不一樣,認知水平更是參差不齊,所以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使用於每個孩子身上,要一一分析孩子的書寫問題之後在有針對性的改善問題。
· 身體發育
帶孩子做一些手工,其目的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視覺精度,讓孩子寫字或做其他事時,更認真專注,不忽略重要的細節。
多帶孩子做一些體育運動,其目的就是為了鍛鍊孩子的手部力量、協調性。這有助於提高孩子寫字的力度,什麼比劃要用力,什麼比劃要輕,讓孩子的掌控能力更強。
· 把控書寫速度
有些孩子因為不喜歡寫字,但為了完成任務,他們就會選擇加快速度,這樣雖然任務得到完成,但質量卻得不到保證。
所以家長在看管孩子寫字的時候,首先就不要催促孩子,寫得慢不要緊,重要的是寫得好看。其次要求孩子不要以完成任務為目的的書寫,要保證字體好看得體。
· 注意保護孩子的興趣
對孩子來說,興趣才是他們堅持的第一驅動力。只要抓住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對寫字保持興趣,他們才會主動去練習。
家長可以在網上給孩子找一些有趣的字體,讓孩子模仿學習,就當玩了。亦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於字的起源,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這個問題我一直在強調,如果孩子專注力缺失,不論學什麼做什麼,他們都學不好做不好。
凡事只有認真對待,才會取得成果。家長可以利用一些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繪本來幫助孩子,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沒多少錢就可以提高孩子一項技能,是非常實惠的。
家長可以在以上四點中找出孩子寫字醜的潛在問題,通過以上提出的方法來「對症下藥」解決孩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