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夜幕降臨,忙碌了一天的老鐵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有人會選擇放幾首舒緩情緒的音樂,有人會拿出手機,刷刷微博和朋友圈,或者玩玩遊戲,還有人則匆忙回家,逗弄家裡的寵物。
鑑於安全因素,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豢養一隻體形較小,長相又讓人喜愛的貓咪,這不,有很多人家中的貓糧比人的食物還好呢。
事實上,愛貓並不是現代人的特權,而是古人留下來的「遺傳病」,那麼,古人對貓的喜愛到底到了何種地步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體形較小的貓咪
一、古人吸貓的開端
說到貓,早在唐朝時期就有人開始豢養了,隨著國內經濟越來越好,百姓們的業餘生活開始變得豐富起來。唐朝前期,中原一片欣欣向榮,民風非常彪悍,人們所豢養的一般都是大型動物,比如犀牛和大象之類的,貓和寵物狗這種不起眼的動物,根本入不了唐人的眼。
自從安史之亂過後,唐朝的實力開始快速減弱,百姓們身上銳意進取的精神不復存在,反而變得懶散不已。
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這種長得可愛又沒有多少攻擊力的喵星人開始佔據重要位置,成為百姓們豢養寵物的首選,話說唐朝還有官府處理過一樁貓案呢。
圖片:唐朝女子養貓劇照
二、吸貓達人遍地開花
相較於唐朝,宋朝才是全民吸貓的黃金時期,據史料記載,宋朝的鏟屎官寵起貓來,比現代的鏟屎官更加恐怖,幾乎每隻貓都有自己的名字,還有專門的貓窩、貓魚等等。更加瘋狂的是,宋朝還有專門為貓做美容的美容院,可以說,但凡有關於貓的一切,都被鏟屎官們安排得妥妥噹噹的。
在宋朝,貓活得比人類更加風光,如果有人向別人討要貓咪,一定不能說「討」,要說「聘」,黃庭堅就寫過關於「聘貓」的詩,在詩中,黃庭堅聽到朋友家的貓快要生小貓了,他一心想要向朋友討要一隻小貓,所以急忙準備好貓魚,恭恭敬敬的等待著母貓下崽,看來他的吸貓病還真病得不輕。
當吸貓成為一種時尚以後,如果有誰不喜歡貓,好像反而成為了一種過失,咱們的愛國詩人陸遊,在貓面前,別說什麼愛國情懷,連節操都快沒了。
在沒有吸貓以前,陸遊詩中全是家國天下,還我山河。可是,自從得了吸貓病以後,什麼國家,什麼道義,全都拿去餵狗了,滿心只剩下他那可愛的小貓咪。
在貓面前,陸遊仿佛不是愛國詩人,而是一位為兒女操碎心的老父親。據有心人士整理,陸遊一生竟然寫了二十多首關於貓咪的詩詞,其中有一首還反思自己不是達官顯貴,無法給貓咪提供衣食無憂的生活,看來,陸遊把自己的滿腔愛國之心都轉嫁到貓咪身上去了。
圖片:陸遊人物漫畫
三、吸貓成癮
吸貓最瘋狂的時代,還不是宋朝,而是奇葩皇帝輩出的明朝,那麼多位皇帝當中,竟然出了兩位吸貓達人。話說嘉靖帝就是一位嚴重的吸貓患者,他在宮裡養了一隻名叫霜眉的貓咪。
大家可別看嘉靖帝平時挺靠譜的,可是在寵幸后妃這件事情卻非常兒戲,別的皇帝想要讓哪個妃子侍寢都是翻牌子,這位皇帝卻是讓霜眉來決定。
到了該翻牌的時間,皇帝就帶著霜眉到後宮轉悠,如果霜眉走到哪個妃子的院門口停下來,就讓這個院子的主子侍寢。後宮妃子為了得到侍寢的機會,個個想盡辦法討好霜眉。看吧,皇帝身邊的一隻貓,竟然過得比皇后還瀟灑。
這都還不算呢,霜眉死後,嘉靖帝竟然用黃金為它打造了一口小型棺材,還讓臣子專門給這隻貓寫祭文。朝中臣子平時談天說地不在話下,為一隻貓寫祭文的事情卻是頭一次,這可把他們給難倒了。
圖片:為一隻貓寫祭文劇照
最終,有一位臣子在祭文中寫了「化獅成貓」一詞,說這隻貓並不是貓,而是真龍,只是不小心投錯了胎,因此成為了皇帝的貓。嘉靖帝看完這位臣子寫的祭文之後龍顏大悅,直接給寫祭文的臣子提了官職。
看吧,在嘉靖帝眼中,天下百姓根本比不上他那只可愛的霜眉,在他看來,臣子和后妃們只會勾心鬥角,有些還想害他,只有他的霜眉不會,更不會讓他操心,所以為霜眉打造黃金棺材並不過分。
在吸貓方面,嘉靖帝的孫子萬曆皇帝比他更加瘋狂,嘉靖帝喜愛貓,只是養了一隻而已,萬曆卻養了一群。這些貓咪平時在皇宮裡頭全都是橫著走的,而且每隻貓的待遇比後宮妃子和前朝臣子的待遇更高。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皇帝把公貓稱為「小斯」,母貓稱為「丫頭」,甚至把已經閹割掉的公貓稱為「老爹」。一隻貓被皇帝稱為「老爹」,那這隻貓豈不是成為皇帝的父親了嗎?萬曆為了吸貓,竟然瘋狂到連老父親都不認的地步了。
圖片:女子與貓咪劇照
明朝皇帝喜愛貓咪,清朝自然不能丟失這種優良傳統,時至清朝後期,慈禧的權力直接越過皇帝,成為了最大的人生贏家。大家可別看慈禧對權力那麼痴迷,實際上,她也是一名超級貓奴。
慈禧重權,就連養的貓咪也非常霸氣,明明是一隻小巧的貓咪,名字卻叫「玉獅子」,簡直和慈禧一樣囂張。「玉獅子」由一個名叫小娟子的宮女照顧,因為「玉獅子」時刻影響太后的心情,所以,小娟子伺候這隻「貓王」時經常心驚膽戰,生怕這隻「小主子」不高興,太后會殺了自己。
慈禧可能因為做了太多缺德事,所以對佛祖非常誠心,經常手拿佛珠默默念經。「玉獅子」覺得舒服的時候會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太后把這種聲音親切地稱為「貓念佛」。
圖片:慈禧劇照
嘉慶年間,中國在養貓方面已經養出了心得,於是寫了一部名叫《貓乘》的書籍,書中不但教鏟屎官們如何選貓,還詳細地講述了餵養的方法,甚至還大力宣傳養貓的好處。還真別說,自從有了這部書以後,鏟屎官的數量可是再上新高。
如今,封建王朝早已不在, 那些貓子貓孫卻依舊佔據著鏟屎官們的心扉,整日悠閒地享受來自人類的貼心服務。
在個人看來,貓咪長得確實喜人,人們吸貓也無可厚非,但是吸貓也要保持理智,切勿因為一隻寵物而失去了該有的原則。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