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的吸貓經典著作,周作人、馬未都鼎力推薦!

2021-01-19 詩詞世界


中國古代典籍分類中有一個名叫「譜錄」的類目,就是將歷史文獻按照事物的類別編寫而成的著作。《四庫全書》將譜錄分為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三類。著名的譜錄有許多,如《茶經》《刀劍錄》《硯史》《牡丹譜》《養魚經》等。

所以,當你聽到《貓苑》《貓乘》時,不要猶疑,它們就是我國古代較早有關貓的兩部譜錄類著作,由清人學者黃漢和王初桐編撰輯錄的經典貓書。《貓乘》成書或還早於《貓苑》。

《貓乘》的書名為什麼叫「乘(shèng)」呢?其實,在古代史書並非都稱作「史」,春秋時期晉國也會將史書就叫「乘」,《孟子·離婁》中講「晉之乘,楚之木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而《貓乘》就是一部貓的歷史書。

據《貓乘》小引所載,古代經史上關於貓的記載寥寥無幾,《貓乘》能成書,是作者王初桐從各家傳記百家之書中一點點搜羅出來的,並仿照當時已成書的《相馬經》《相牛經》《麟經》《馳經》《虎苑》《虎薈》的體例,分門別類地歸納為八卷而成。

介紹到了「貓」字的形成、名號、呼喚、孕育、形體,也介紹到了貓的蓄養、祭祀、種類、精怪傳說等,書中還整理了有關貓的圖畫、文章、詩、詞、句,總之所錄無不細緻。

黃漢編著的《貓苑》一書,同樣也是作者廣搜博採歷代有關貓典故、詩文及傳說,仿照宋代傅肱《蟹譜》、明代陳繼儒《虎薈》的體例,歸納而成的書。

全書分種類、形相、毛色、靈異、名物、故事、品藻、補,八個部分。其中「故事」和「品藻」收錄了不少寓言,有的較罕見,如清趙古農《迎貓制鼠說》,無名氏《寶貓說》以及《洋貓說》等。

這本書最為重要的是作者輯錄了古代尚已失散的《相貓經》,「相貓十二要」,即:「頭面貴圓,耳貴小貴薄,眼貴金銀色,鼻貴平直,須貴硬,腰貴短,後腳貴高,爪貴藏,尾貴長細尖,聲貴喊,口貴有坎,睡要蟠而圓」。這些論述中,至今尚不乏借鑑之處。因此,在貓書中也顯得頗為寶貴。

此外,書中還輯錄了民間賦予家貓品種絢麗多姿的別名,如純黃者稱為金絲虎、戛金虎、大滴金;純白者謂之為尺玉、霄飛練;純黑者稱烏雲豹、嘯鐵;花斑者稱吼彩霞、滾地錦、草上霜;狸駁者稱雪地麻、筍斑、黃粉、麻青。什麼烏雲蓋雪、踏雪尋梅、金被銀床、將軍封印以及金簪插銀瓶等等,真是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

兩本書關於貓的八卦、怪談、奇異百科,隱秘靈詭,妙趣橫生,問世兩百年來,愛貓之人爭相閱讀,流傳至今。

看完《貓苑》《貓乘》補足了對貓的基本知識,對貓的典故、寓言故事、傳說也能做到如數家珍!

當年周作人寫貓,就是先覓得黃漢的《貓苑》仔細檢讀,為查找貓的典故,頗下過一番工夫。

而當代吸貓達人&文化學者馬未都,在提到過去人為文物,為養鳥養金魚作譜作書,也曾說到有人為了貓專門做書,《貓苑》就是一部關於貓的一些基本知識的書。

作家包慧怡:黃漢是清代鹹豐年間人,著名貓痴,《貓苑》一上來就是一段熱辣辣的表白……比《貓苑》成書略早的《貓乘》是一本口味更重的貓書,……搜羅整理了各種貓志怪、貓奇譚,非常精彩。

作家榜經典文庫 《貓苑·貓乘》

號稱「中國人的吸貓寶典」「鏟屎官的必讀經典」


此次,作家榜經典文庫推陳出新,創新打造的這套全新版本《貓苑·貓乘》一套兩冊。

鹹豐年間甕雲草堂《貓苑》刻本和嘉慶三年《貓乘》自刻本為底本,對原著一字未刪,完整收錄,並分別參校《筆記小說大觀》和世楷堂藏本對原著進行精心校對,遺錄補足。(《貓苑》附《相貓經》原序一、二)。

書中還就繁體字轉簡體,就生僻字注音,掃清閱讀障礙,非常貼心~

顏值也非常高,書封分別改編自德國畫貓藝術家PeterBauer的經典作品Alleswird gut和MeerSicht,可愛又不失大師水準!

36幅中國傳世貓畫,宋代著名的《宋人戲貓圖》、宋代蘇漢臣的《冬日戲嬰圖》、明代朱瞻基的《壺中富貴圖》和《花下狸奴圖》……每一張,都極具中國古典美學生活意趣。

60張原創手繪彩插,靈動飄逸,栩栩如生,故事張力極強,每一頁都彰顯出貓咪的神秘與靈氣。

裸脊鎖線的裝幀,可180度完全平攤。古典裝幀與現代時尚版式相碰撞,大方美觀。

兩本書共收錄了808則關於貓的秘密、趣聞軼事。顏值和內容齊聚,當真是送給所有現役鏟屎官和雲養貓人的驚喜禮物!

並且現在購買,還隨書附贈2張萌系貓咪書籤、2張精美明信片、2張貓咪貼紙,以及1張貓兒契,讓養貓更有儀式感,快快去聘專屬於你自己的小貓咪吧!


為貓著書立說畫小畫,極盡所能之事,必定是愛貓吸貓之人。而《貓苑》《貓乘》其實就是兩位清代超級貓痴扒遍古籍,一點一點輯錄成章的超級養貓知識書,堪稱「中國古人的養貓小百科」!

書中各種有關貓的歷史淵源、名稱品種等人文科普向的知識,豐富又有趣~早在西周時期,中國就有了「貓」的記錄。這句話裡,熊,是黑熊;羆(pí),是棕熊,而「貓」是跟老虎在一起的,顯然還是山貓那種中大型野生貓科猛獸。雖然當時古人並不知道什麼是食物鏈和生態平衡,但是聰明的古人還是敏銳地觀察到,貓會捕食破壞莊稼作物的田鼠。《莊子·秋水》記載「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裡,捕鼠不如狸狴」,最開始把貓叫做狸,這個時候狸還是野貓,但到了漢代,隨著農耕水平提升,老鼠危害越來越大,於是古人慢慢開始有主動養貓的主意,其主要還是用來抓老鼠守食糧的。到了唐朝,開始有外來已經過馴養的貓種傳入,並且是作為貢品進獻給皇帝,這時,貓才一躍成為宮廷貴族喜愛的萌寵,被喚作「狸奴」。及至兩宋,古人對貓的喜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貓被寵上天,養貓開始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作家榜版《貓苑·貓乘》內頁插畫首先,對貓的品相有一番研究。那麼,什麼樣的貓,品相才是最好的呢?從頭到尾,從聲音到睡姿,全方位給你挑選出一隻完美的小貓咪。不同花色對應不同的雅稱,如烏雲蓋雪,雪裡拖槍,掛印拖槍,銀槍拖鐵瓶,金簪插銀瓶,將軍掛印……不同顏色的小貓咪之間還有「歧視鏈」~貓之毛色,以純黃為上,純白次之,純黑又次之。其純狸色,亦有佳者,皆貴乎色之純也。駁色,以烏雲蓋雪為上,玳瑁斑次之,若狸而駁,斯為下矣。《貓苑》古人乞貓,必用聘。黃山谷詩,「買魚穿柳聘銜蟬」。甌俗聘貓,則用鹽醋,不知何所取義。然陸放翁詩「裹鹽迎得小狸奴」,其用鹽為聘,由來舊矣。《丁蘭石尺牘》古人接貓叫聘貓或納貓,就跟娶妻納妾一樣,備好聘書(貓兒契)和彩禮。如果是家貓,就要給主人家一袋鹽,或者一包糖,或者兩包茶葉;如果是野貓,就要用柳枝穿一串魚,送給貓媽媽。是不是超可愛~給貓咪的飲食要注意哪些?貓咪各種生病受傷怎麼辦?貓咪給人治病的偏方有哪些?如何給貓咪絕育……總之,關於古人養貓的各種小知識,只要你想了解,《貓苑·貓乘》裡都有!

《貓苑》《貓乘》中有大量關於貓的典故、奇聞、傳說、靈異、八卦……大開眼界的同時,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超強的想像力,一口氣讀下來簡直愛不釋手!

比如,貓的靈異傳說,最先是從宮廷這種是非之地開始。

高宗寵武氏,廢王皇后及蕭良娣。蕭罵曰:「阿武狐媚,傾覆至此,願得一日吾為貓,阿武為鼠,扼其喉以報今日!」武后聞之,不悅,約六宮不許畜貓。《舊唐書》

蕭妃臨死曰:「願武為鼠,我為貓,生生世世扼其喉!」今俗相傳謂貓為天子妃者,本此。《鶴林玉露》

相傳,武則天日益得寵的時候,她的競爭對手,王皇后和蕭淑妃感到很不安,找巫師詛咒武則天,結果被武則天反殺,貶入冷宮。高宗後來一度心軟,被武則天發現立馬把兩人殺死。蕭淑妃臨死前說:「願阿武為老鼠,吾作貓兒,生生扼其喉。」

蕭淑妃這樣說,說明貓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類似鬼神的民間信仰,而陳凱歌的那部《妖貓傳》說不定靈感就來源於此。

作家榜版《貓苑·貓乘》內頁插畫

除此,你還能探聽到鮮為人知的鬼怪秘聞,滿足你的好奇心!

金華貓,畜之三年後,每於中宵蹲踞屋上,伸口對月,吸其精華,久而成怪。每出魅人,逢婦則變美男,逢男則變美女。《堅瓠集》蜀王嬖臣唐道襲家所畜貓,會大雨,戲水簷下,稍稍而長,俄而前足及簷,忽雷電大至,化為龍而去。《稽神錄》哇,你見我家小貓咪了嗎?我家那麼可愛的一隻小貓咪,化……化龍飛走了???諸此等等,如果你還想看到更多關於貓妖貓鬼貓仙貓神貓魅的靈異傳說,想要獲得更多關於貓的文化典故和social談資,這套《貓苑·貓乘》趕緊讀起來吧~說起來,現代人對rua貓真的有著不可名狀的狂熱。不管是頭髮裡還是衣服上,隨手拈下來幾根貓毛的人總能惹來一波羨慕。因為對於大多數愛貓人來說,貓貓不僅僅是擁有可愛外貌的小仙子,更是用來陪伴無聊日子的小甜心啊!讀《貓苑·貓乘》也是如此,紛紛擾擾的日子裡,吸一吸這兩本經典貓書的靈氣,真的再溫暖治癒不過了!

翻開書,你甚至能看到古時候那些詩人與我們一致的貓奴行為。

閒看貓暖眠氈褥,靜聽猶寒叫竹籬。

——範成大(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

在冬天的時候,閒閒看著氈褥上睡懵的貓,真讓人放鬆。

睡貓隨我懶,黠鼠向人鳴。

——文天祥(南宋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

老鼠都敢衝人吱吱叫了,我家貓睡得呼嚕呼嚕……還能怎麼辦,繼續寵著唄!

亂葉打窗貓上案,斜陽過屋鼠窺燈。

——徐集孫(南宋詩人)

不抓老鼠還存上躥下……哎哎,你這小傢伙別打翻了我的硯臺!

天氣稍寒吾不出,氍毹分坐與狸奴。

——劉仲尹(金朝文學家)

天冷了不想出門,分一半毯子給貓,一起待著。

一種三足貓,人家得此主富樂,故云「貓公三足,主翁富樂」。《相畜餘編》一種四耳貓,出四川簡州,神於捕鼠,本州歲以充方物。《西川通志》作家榜版《貓苑·貓乘》內頁插畫翻開書,你會發現原來養貓的好處自古就被說得清清楚楚:養鳥不如養貓,蓋貓有「四勝」:護衣書有功,一;閒散置之,自便去來,不勞提把,二;餵飼僅魚一味,無須蛋、米、蟲、脯供應,三;冬床暖足,宜於老人,非比鳥遇嚴寒則凍僵矣,四。第世俗嫌其竊食,多梃走之。然不養則已,養不失道,雖賞不竊。韓湘巖《與張度西書》翻開書,你會發現各種有關貓咪的暖心小故事,讀來感慨良多:宋紹興中,全椒寺僧養貓犬各一,甚靈。僕遇劫盜被殺,犬能隨嗥咬衣,卒使道獲伏法。寺僧死,貓為守屍數日,不為鼠壞。《續太平廣記》江寧王御史父某,有老妾,年七十餘,畜十三貓,愛如兒子,各有乳名,呼之即至。乾隆己酉,老奶奶亡,十三貓繞棺哀鳴。餵以魚飧,流淚不食,餓三日,竟同死。《子不語》平陽靈鷲寺僧妙智,畜一貓,每遇講經,輒於座下伏聽。一日貓死,僧為瘞之,忽生蓮花。眾發之,花自貓口中出。《甌江逸志》作家榜版《貓苑·貓乘》內頁插畫萬物皆有靈,《貓苑·貓乘》用簡短的文字輯錄多篇故事,真的是讓人愛不釋手啊!

作家榜經典文庫 《貓苑·貓乘》

原價98 ,現詩享價¥69


▼邀您加入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獻給所有現役鏟屎官和雲養貓人的驚喜禮物。

相關焦點

  • 周作人的有趣,你只知道一半
    某教授生怕兒童讀了童話便要「貓化狗化」,因為童話裡多有貓狗說話。其實這是杞憂。貓狗講話,乃是貓狗的人化,怎能反使別人貓化狗化:理由一。聽貓狗講話之無害正如聆某教授的高論之未必有益,因為人非貓狗,即使聽了他們的話,苟非同氣,不會被其同化:理由二。
  • 熱衷養貓,拒絕當眾鑑定藏品……馬未都的收藏人生
    說到「年輕」的話題,這是文化學者、收藏家馬未都的感慨。  在文化圈,馬未都一直是個比較受關注的人物。他創辦了頗具知名度的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收養的「觀復貓」也成了網紅,掀起一股「擼貓熱」。同時,馬未都寫書、做節目,接受採訪就像聊天,言談之間總是帶著一種北京人特有的幽默感。
  • 馬未都:我的觀復博物館,和我的「觀復貓」
    北京這間不算太大,兩層紅頂白樓,最初為工廠而建,馬未都本想用它作文物的庫房。經過多次搬遷和周折,觀復博物館暫時在此落地,雖然這「離博物館的要求相差很遠」。馬未都總是想,如果將來有足夠的資金,一定要有更好的建築,更好的展陳。馬未都收養的三十多隻貓常常慵懶地在館內各處巡遊,它們被喚作「觀復貓」。
  • 中國兒童文學的歷史與發展,五四運動是分水嶺,周作人功不可沒
    從1909年第一本白話體童話《無貓國》問世,到如今各大兒童文學榜單盛行,也不過一百多年。相比較於世界兒童文學幾百年的歷史,中國兒童文學仿佛還是剛剛開始上路的孩童。在古代,如同世界兒童文學一樣,中國兒童文學也是以人民口頭創作的神話傳說為主。在《山海經》《淮南子》《楚辭》等歷史著作中,記載了很多反應遠古人類生活的作品。比如我們熟悉的《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
  • 周作人讀書 - 中國青年網
    柳田國男氏,是日本著名的妖怪民俗學者,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畢業,日本從事民俗學田野調查的第一人,被稱為日本民俗學之父。他比周作人大十歲,1910年出版《遠野物語》,僅印350部。1920年代,北京一批學者教授,發起成立歌謠研究會,在民間調查過程中,逐步興起民俗學研究熱潮,而周作人成為其中重要一員。
  • 讓經典著作易讀好懂 華夏出版社《經典之門》叢書新書發行
    據介紹,《經典之門》叢書是華夏出版社最新推出的傳統文化重磅圖書,由國學泰鬥饒宗頤先生領銜主編並作序,四十位著名學者精心撰著。作者中包括大陸和港澳臺地區的著名學者:陳鼓應、陳耀南、 周錫 、吳震、康震、陳致、馬彪、張偉國,以及賴慶芳、羅永生、蘇晶等。
  • 馬未都老師的收藏人生
    北京這間不算太大,兩層紅頂白樓,最初為工廠而建,馬未都本想用它作文物的庫房。經過多次搬遷和周折,觀復博物館暫時在此落地,雖然這「離博物館的要求相差很遠」。馬未都總是想,如果將來有足夠的資金,一定要有更好的建築,更好的展陳。馬未都收養的三十多隻貓慵懶地在館內各處巡遊,它們被喚作「觀復貓」。
  • 孤獨是人生的禮物丨周作人散文經典
    魯迅曾說:周作人的散文為中國第一。金庸說:周作人是對我的文學生涯*有影響的人之一。其文「意境衝淡而念意深遠」。 其文字中展現出平和、空靈的人生境界,是中國散文史上獨一無二的高峰。周作人的散文在中國散文史上有承上啟下之功——上承蘇軾、李漁、袁枚等小品文,下澤俞平伯、廢名、梁實秋乃到冰心、朱自清、沈從文、錢鍾書、余光中、汪曾祺、餘秋雨等人的審美情趣。試讀一段,品味其字裡行間衝淡、蕭散的意境。夜間睡在艙中,聽水聲櫓聲,來往船隻的招呼聲,以及鄉間的犬吠雞鳴,也都很有意思。
  • 貓為何沒有入選,看馬未都怎麼說
    在中國十二生肖也稱十二屬相,古代人們用十二地支與之相匹配,組成了十二生肖紀年法,十二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生肖紀年法能讓百姓在記住自己屬相之時,也記住自己的出生年號。
  • 馬未都的老師是誰?他到底有多牛?
    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馬未都現在收藏界是大名鼎鼎,無人不知。可是馬未都從小的志向並不是搞收藏,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個作家。八十年代初,已經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過小說(今夜月兒圓),屬於是一個文藝小青年。母親金章是著名的魚藻畫家,曾經留學英國。因為如此顯赫的家庭背景和優越的生活環境,讓他從小就在藝術氛圍中成長和受到薰陶,為以後的藝術人生埋下了寶貴的伏筆,也不經意間打下了良好基礎。他從小聰慧過人,但也頑皮透頂,貪玩成性,以至於到處惹事生非,另親人們無可奈何。父親還是高瞻遠矚為了開拓他的視野,把他送去了北京乾麵胡同的美國僑民學校讀書。王世襄的美式英語如此流利就是得益於此。
  • 你以為只有現代人吸貓?來看看古代皇帝吸貓到了何種境界?
    圖片:唐朝女子養貓劇照二、吸貓達人遍地開花相較於唐朝,宋朝才是全民吸貓的黃金時期,據史料記載,宋朝的鏟屎官寵起貓來,比現代的鏟屎官更加恐怖,幾乎每隻貓都有自己的名字,還有專門的貓窩、貓魚等等。在宋朝,貓活得比人類更加風光,如果有人向別人討要貓咪,一定不能說「討」,要說「聘」,黃庭堅就寫過關於「聘貓」的詩,在詩中,黃庭堅聽到朋友家的貓快要生小貓了,他一心想要向朋友討要一隻小貓,所以急忙準備好貓魚,恭恭敬敬的等待著母貓下崽,看來他的吸貓病還真病得不輕。
  • 馬未都開啟博物館教學,濮存昕排演「虎門銷煙」——《同一堂課2...
    圖說:馬未都帶孩子們參觀觀復博物館 官方圖近日,《同一堂課2》在浙江衛視收官。延續第一季「為經典課文製造經典課」的理念,本季節目迎來了孫楊、惠英紅、阿來、蔡國慶、陳曉卿、茅威濤、於丹、凱叔、黃豆豆、張曉龍、馬未都、濮存昕12位來自各個領域的代課老師,先後走進海內外十二所學校,講授了十二堂經典語文課。
  • 馬未都希望在臺灣開設私立博物館新館
    大陸著名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日前在廈門表示,廈門與臺灣只有一水之隔,他希望有機會能到臺灣做展覽,更希望能有好的合作對象將來能在臺灣開設觀復臺灣館。馬未都是在23日上午開幕的觀復博物館廈門館改陳新展上作此表示的。
  • 馬未都私人博物館的盜竊案,他自己破了!
    某天早晨,剛起床的馬未都就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中「馬先生,不好了,2000萬《上海少女》雕塑不見了,可能是被盜了。」馬未都嚇的差點一口氣沒吸上來,立刻趕往觀復博物館現場。說起馬未都想必大家並不陌生。而這幅丟失的價值2000萬的《上海少女》,是著名雕塑家陳逸飛的作品,十分尊貴。來到博物館到馬未都心裡發怵,畢竟這是2000萬千的寶貝,丟了怎麼辦?立即詢問了博物館主要的負責人員後,隨即去查看了監控。結果由於體型太大,博物館負責人員就疏於防範,沒有在周圍布置攝像頭,一時陷入僵局。馬未都也陷入了沉思。
  • 100種文史經典好書推薦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著名文學家沈從文學術巨著圖文並茂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系統化工程的開山之作曾被作為國禮送給英國女王和美國總統《中國古代房內考》著名漢學家高羅佩代表作講述中國古代的性與社會 《思想自由史》經典名著追溯了自由思想從古代希臘到二十世紀初期的發展歷程
  • 馬未都:我有許多價值上億的藏品,為什麼一件也不戴?
    而這位編輯兼作者,就是隨後以編劇、製片人身份創作出了《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等經典作品的馬未都。大有追求,美人之樂如果您是一個資深的文物愛好者,那麼位於北京朝陽區1996年就開始創辦的,收藏著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中國古代藝術品並已經成功在杭州、上海、天津、廈門四地創辦了分館的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您一定去過;如果您恰巧是一個剛入門的文物愛好者,那麼位於北京朝陽區的觀復博物館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 世界上著名的哲學名著有哪些,中國著名的哲學著作有哪些?
    世界上著名的哲學書籍有很多,其中普遍被認可的世界十大著作有: 2、社會契約論 《社會契約論》是由法國著名哲學家讓-雅克·盧梭的著作,這部作品將主權、權利和政府以及民主進行了充分的闡述,也是因此影響了當時的歐哲革命運動。 3、悲劇的誕生 該書以「致華格納」為序言,從論述希臘悲劇的誕生入手,展開對藝術和美學的看法。
  • 人民日報推薦:40本經典國學著作
    來,讓我們走進國學經典,領悟翰墨飄香。①《論語》:半部《論語》治天下。②《大學》:孔氏之遺書,初學入德之門。③《易經》: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讓我們跟隨 人民日報推薦的40本國學經典著作,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穿越小說排行榜100種文史經典好書推薦
    原標題:100本推薦經典書籍
  • 馬未都慧眼「撿漏」下筆「粗心」
    當前位置:首頁 >> 文體 2012.08.02 星期四 《咬文嚼字》發布月度「咬嚼」報告 馬未都慧眼「撿漏」下筆「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