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人生的禮物丨周作人散文經典

2020-12-17 詩詞茶座

魯迅曾說:周作人的散文為中國第一。金庸說:周作人是對我的文學生涯*有影響的人之一。其文「意境衝淡而念意深遠」。 其文字中展現出平和、空靈的人生境界,是中國散文史上獨一無二的高峰。

周作人的散文在中國散文史上有承上啟下之功——上承蘇軾、李漁、袁枚等小品文,下澤俞平伯、廢名、梁實秋乃到冰心、朱自清、沈從文、錢鍾書、余光中、汪曾祺、餘秋雨等人的審美情趣。試讀一段,品味其字裡行間衝淡、蕭散的意境。

夜間睡在艙中,聽水聲櫓聲,來往船隻的招呼聲,以及鄉間的犬吠雞鳴,也都很有意思。僱一隻船到鄉下去看廟戲,可以了解中國舊戲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動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覺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樂法。只可惜講維新以來這些演劇與迎會都已禁止,中產階*的低能人別在「布業會館」等處建起「海式」的戲場來,請大家買票看上海的貓兒戲。這些地方你千萬不要去。——你到我那故鄉,恐怕沒有一個人認得,我又因為在教書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談閒天,實在抱歉而且惆悵。川島君夫婦現在偁山下,本來可以給你紹介,但是你到那裡的時候他們恐怕已經離開故鄉了。 初寒,善自珍重,不盡。——《烏篷船》

《孤獨是人生的禮物:周作人經典散文集》收入周作人《娛園》《苦雨》《烏篷船》等多篇經典散文、隨筆,雜談,篇篇精到。他寫初戀、故鄉的野菜,寫喝茶、鳥聲、烏篷船,也寫中秋的月亮、梅蘭竹菊,凡是需要閒適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能娓娓道來,平和,淡泊,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版本內容精心挑選,讀起來極具美感。開本便攜輕巧,外觀設計精美,小巧精緻,便於攜帶,閱讀體驗上佳。

閱讀文學經典,共情流金歲月。雖然這個留著小鬍子乍一看還真像日本人的作家後來做了漢奸,但也不能因人廢文,他的作品自當有其價值。

相關焦點

  • 享受孤獨 學會與自己獨處 是人生最珍貴的禮物
    於是,能夠享受孤獨的繼續過著風平浪靜的日子,也算和睦幸福。那些無法忍受孤獨的,便各自尋歡去了,留給家裡一地雞毛。周作人寫過一本《孤獨是人生的禮物》散文集。裡面的散文、隨筆、雜談,妙趣橫生,讀來清風徐來,平和,淡泊,讓人回味無窮。在他的這部著作中,人們通過文字,能夠深刻體會到一個人享受孤獨時帶來的樂趣。一棵樹,一隻蟲,一杯茶,一片瓦,都是那麼充滿靈性,讓人感覺到世間萬物的美好純淨。
  • 品讀《初戀》周作人的散文:一種只面向自我心靈的文學藝術語言
    前言:有很多人說年輕的時候讀不懂周作人,讀懂周作人的時候,自己已經不再年輕。為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也是人生問題的答案,不是那麼簡單的就可以回答。周作人的散文大多都是以抒寫人生、文學為主題的作品,他不同於魯迅那種鮮明的,橫眉冷對千夫指的人生立場,是與之完全不同的兩種人生態度。
  • 魯迅弟弟周作人為啥成為漢奸?除本人性格外,還和一個女人有關!
    1906年,周作人到日本後,先學日語,後學海軍技術,最後學外語。他出國學習「建房」(土木工程)。抵達日本後,他先學習日本政法大學的預備課程,然後在東京教育大學學習希臘語,學習探險等文學經典(蘇格拉底學生色諾芬的作品)。下課後,他還去神學院學習希臘福音書原文。
  • 魯迅先生討厭衍太太,周作人又在散文裡寫出衍太太的醜事
    喜歡看魯迅先生散文的讀者一定熟悉衍太太!衍太太是一個非常狡猾又可惡的女人,她一面教唆少年魯迅去偷母親的錢和首飾,被少年魯迅拒絕後,她就散播謠言,說魯迅當小偷偷母親的錢和首飾。這實在是敗壞了魯迅的名譽,讓魯迅十分生氣。
  • 重溫經典散文丨張愛玲:遲暮
    這繁榮競逐的春光卻與她無關,她只能躲在暗室的一隅黯然神傷,嘴裡吟誦著「黃卷青燈,美人遲暮,千古一轍」……今天分享一篇張愛玲的散文《遲暮》,一起體會她筆下的遲暮美人的傷感以及對韶光易逝的無可奈何。本期音頻選自《天才夢-張愛玲散文經典作品集》遲暮張愛玲多事的東風,又冉冉地來到了人間,桃花支不住紅豔的酡顏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彎裡,柳絲趁著這風力,俯下了腰肢,搔著行人的頭髮
  • 周作人追溯新文學的源流
    關於文學、新文學運動以及這場運動的歷史源流等問題,周作人曾在1932年作了一系列《中國新文學的源流》的學術講座,另外還發表了一些相關的文章,針對不同問題分別進行討論。《中國新文學的源流》這本書收集了他的這一系列相關文章,上編包括《中國新文學的源流》演講稿,下編包括其他發表的相關文章,另在書中收入了舒蕪的長文《周作人論新文學及其源流》,深入分析周作人對新文學的觀點。從這本書中可以理解周作人對新文學的觀點和思考。
  • 周作人美文作品《烏篷船》究竟好在哪裡
    大味至淡 大美至樸——周作人《烏篷船》品讀姜廣平周作人是一位在我國現代散文創作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不僅數量相當多,而且風格獨具,他既繼承了古代公安派、名士派性靈小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特點,又吸取了外國散文「漂亮」和「縝密」的寫法。《烏篷船》是周作人最著名的散文之一,然而,這又是一篇很難一眼就看出好處的文章。它如一杯明前的西湖龍井,顏色近乎沒有,啜之微澀,過後卻有濃厚的餘香和回味。
  • 解讀周作人的苦澀味道
    以前讀過知堂先生的散文,只是覺得有些味苦,至於他的散文何以味苦,有哪些特別的「配方」,就沒有細究。也未曾讀到別的關於知堂散文的解說和研究的專著,時常為此感到一些遺憾。如果不以人廢文的話,原本應該不這樣靜寂的。
  • 周作人先生的茶趣,苦茶與閒適人生是人生一大樂趣
    品若似乎又是品味人生,不只是飲茶藝術與生活的結合,而且蘊含著人生哲理。品著是一種生活享受,也是一種文化薰陶,一杯在手,神馳八極,苦澀的茶味宛如漫長的人生道路。這使人不禁想起一幅古老的茶聯來:「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且喝一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一碗酒來。」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的塵夢」。
  • 8本讓你賞心悅目的散文,本本滋養靈魂
    《朝花夕拾》是一代文豪最負盛名的傳世佳作,一部發人自省、催人奮進的教科書,一部認識中國人、剖析中國人的經典範本,一部開創中國現實主義文學先河的偉大史詩。《野草》被文學界公認為魯迅創作中最美的作品,中國現代散文詩開山之作,中國現代象徵主義散文詩中難以超越的高峰。5.
  • 周作人的有趣,你只知道一半
    說起周作人,我們想到的他是著名的散文家對於周作人的作品,廢名先生的評價是「漸進自然」,周作人散文作品中衝淡平和的風格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止庵所言:「周作人的文章好大家皆知,但他的好文章卻不限於自己所編的幾十種集子,也包括集外文。他的某方面的風格,甚至主要體現在集外文中。
  • 周作人:魯迅之外的另一個異端
    新中國成立後,周總理讓周作人當翻譯,他每天伏案翻譯,翻譯了十幾本書,包括許多古希臘經典作品、日本著名的作品,這也成為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之一。翻譯期間,周作人唯一的樂趣是偶爾和寥寥無幾並同他一樣潦倒的來訪的友人閒扯一通。1967年5月6日,周作人去世。周作人臨終前曾對身邊人說,他的一生平平不足為道,只有晚年的翻譯讓他滿意。
  • 名家┃周作人:沉默是金,智者寡言
    作者┃周作人 主播┃藍調 林語堂先生說,法國一位演說家勸人緘默,成書三十卷,為世所笑,所以我現在做講沉默的文章,想竭力節省,以原稿紙三張為度
  • 關於《周作人集外文》的一點意見
    □ 周運《周作人集外文》三冊出版了,對周作人愛好者來說是大好事,其中增補了不少鍾叔河編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版《周作人散文全集》所未收的文章,也為未來出版一部更全的周作人散文全集作了必要準備。《集外文》的諸多優點已有評論者談到了,我這裡只講自己的一點看法,近於班門弄斧了。
  • 乾貨:散文的寫法
    這是一個孤獨者的內心獨白,面對的是荒原與廢墟。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  周作人的筆墨以枯淡為主,其中也夾雜著隱隱約約的熱情。完全心如止水的人是不會一篇篇文章寫下去的。周作人早期的散文平和衝淡,清雋幽雅,譬如《烏篷船》、《故鄉的野菜》、《北京的茶食》等名篇。
  • 霜扣兒:《中國散文詩百年大系•雲錦人生卷》目錄
    彈指百年,長留雲錦人生——散文詩百年大系《雲錦人生》卷 序 初接《雲錦人生》分卷時,既竊喜又惆悵。竊喜是主題內容比較寬泛,為選擇篇目提供了極大的場地,可以如魚入水,四方迂迴。惆悵是「人生」好定,而雲錦何為?
  • 止庵談周作人譯文全集:唯暮年所譯 識者當知之
    「唯暮年所譯,識者當知之」  ——止庵談《周作人譯文全集》的出版  1965年4月26日,80歲的周作人在遺囑中提到他翻譯的古希臘思想家、諷刺散文作家路吉阿諾斯的作品選《路吉阿諾斯對話集》:「餘一生文字無足稱道,唯暮年所譯希臘對話是五十年來的心願,識者當自知之。」
  • 五四運動局內人⑩|周作人:「平民文學」的倡導者
    不久,新文化運動中,便出現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周作人。周作人來到北京這年1月,《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2月又發表了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這是文學革命進軍的號角。周作人積極參加進來,自1918年l月起,他在《新青年》和其他報刊上陸續發表了一系列外國文學作品的翻譯和評價文章。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經典話語,僅15字,卻說透人生孤獨
    這本書我至少讀了5遍,其中最經典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僅15個字,卻說透了人生孤獨,顛覆了我的認知,讓我開始懂得享受孤獨,如果你對人生感到迷茫,對孤獨感到厭惡,這句話能給你帶來很大的啟發。在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經歷著痛苦的努力,承受著孤獨、寂寞,這意味著一點,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燦爛時刻佔你人生中的比重必然會很低,而孤獨、寂寞卻會一直陪著你。
  • 散文丨讀書的人生很甜美
    讀書的人生很甜美文丨李文剛「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行萬裡路,讀的是無字的書,會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些事要躬行」之韻味。破萬卷書,讀的是有字的書,也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奇幻。有書可讀的日子,讓人在恬靜的時光裡獲益良多,領悟透「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的人生真諦。讀書讓人在成長的足跡裡聆聽生命如歌,在人生的旅途中品味成長之樂,在安靜的時光中沉澱生活的智慧。有書相伴,真理與光明會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