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三個月時間,昊哥現在19個半月大,認識了約100個漢字。
為什麼要教孩子認字?
說來話長。
深圳打工族,雙職工父母,家裡日常帶娃主力是爺爺奶奶。一歲以前主要關注娃的吃喝拉撒。娃漸漸長大,醒著的時間越來越長,平常在家玩什麼這個問題就日益嚴重起來。
要求爺爺奶奶像我們一樣,手機裡關注著十個八個育兒公眾號,啃著大部頭的蒙特梭利等育兒書很不現實。
學認字,門檻低,只需爺爺奶奶具有小學文化水平即可。
自製教具也很簡單,沒什麼成本,快遞箱子剪成小方塊,一支馬克筆就行了。
字型其實就是圖像,寶寶對圖像的認知很厲害,容易提升爺爺奶奶的帶娃成就感。
從哪裡教起呢?
一歲寶寶正處在語言敏感期,每天學會說一個新字就練習得不亦樂乎。有段時間,昊哥睡前要把自己會說的字都叨叨一遍才睡著。
我們的方案就是,他會說什麼話,就教什麼字。
不局限於字形的難易。簡單的 「人」、「手」可教,複雜的 「鼻」、「挖」也可教。只要你會說,我就教。
從他熟悉的爸爸媽媽開始,到他愛玩的火車、愛看的地鐵、愛畫的筆、吃的米麵。
具體怎麼教呢?
把認字當成是一種遊戲,在孩子的興趣和字型中建立聯結。
說人話就是: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就教什麼。
滿小區跑著追狗,就教 「狗」 字;每次去公園都要造一管泡泡水就教 「泡」 字;喜歡挖掘機就教 「挖」 字;會表達屎尿的意思就教 「屎」 字 「尿」 字。
另外,最好聯繫情境。比如,教 「鞋」 就把字卡和鞋放在一起,教 「笑」 就把字卡和自己的嬉皮笑臉放在一起。
每天教多少個字?
我們確定了 「會說啥就教啥」 的基本方針,那麼接下來還要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
不要替孩子緊張,這個計劃主要是約束大人的。
因為教兩天見到成效之後,大人很容易被一種飄飄然的、想要通知電視臺的情緒衝昏頭腦,一股腦兒地希望把孩子會說不會說的字兒都給灌輸進去。
然而,孩子的認知能力、專注力不能和成年人同日而語,雖然記憶力勝大人好幾籌,但強行填鴨不僅容易讓孩子混淆字形,更可怕的是失去學習的興趣。
個人經驗認為,一歲左右的孩子,每天教2-3個字即可。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根據其承受能力增加字數。
教這麼小的孩子認字有什麼負面影響嗎?
有啊!
家裡人會忍不住發朋友圈,然後很多為人父母的朋友就會忍不住想把你拉黑啊!
但其實,朋友們,我們冷靜下來想想,我們的初心是什麼?
是為了通知電視臺嗎?
是想要紅嗎?
是為了讓娃不輸在起跑線上嗎?
當然不是說完全一丁點以上念頭都沒有。但更重要的是,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找點有成就感的帶娃體驗啊!這才是我們的初心啊!
為人父母的朋友們,只要每天花3分鐘的時間,輕鬆讓娃學會認字,還能讓你爹媽樂得合不攏嘴——要不要今天就把沒丟的快遞箱子剪起來?
以上內容來源於媽媽網用戶:vivawoo,如一切抄襲和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