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帶著5歲的小表弟來家裡玩,兒子顯得特別開心,因為宅在家,很久沒有和小夥們一起玩了。
兩個小朋友手拉手走到圖書角看書,兒子繼續看小說《狼王夢》。小表弟看著書柜上的書,居然略過一眾繪本,選了兒子二年級的語文書拿在手,饒有興趣地讀了起來。
「小表弟,哥哥的書都能看懂了?讀這段給姨姨聽好嗎?」雖然知道小表弟最近在學字,但不知他學得怎麼樣了。
「冬季裡,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輕。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小表弟奶聲奶氣讀下來,整篇課文無一錯漏。
我忍不住驚嘆:「這孩子認識這麼多字了?二年級的書都會讀!」
妹妹笑笑道:「他進入識字敏感期了,這段時間學得比較快,認識有1000個字了。」
兒童5歲左右開始進入識字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文字、拼音、數字、閱讀等方面會特別感興趣,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對孩子進行識字啟蒙,效果特別好。
妹妹教小表弟識字,用得最多的是這4個識字竅門:
1)標籤式識字法:
妹妹做了很多識字標籤,把家裡的生活用品都貼上了名字。詳細是這樣做的,用一張帶顏色的卡紙,寫上家具、生活用品的名字,然後用透明膠把標籤貼在家具上。
例如,電視機上貼「電視」這兩個字,沙發上貼「沙發」,冰箱貼「冰箱」等。
家具、生活用品、玩具是每天都能接觸的,是孩子最熟悉的東西。如果我們告訴孩子:這是電視機的同時,還指著電視機標籤上的字告訴孩子:這兩個漢字就是「電視」。這樣,孩子在下次想起電視時就會記起電視這兩個字。
2)掛圖式識字法:
兒子識字敏感期時,我在家裡貼了很多識字掛圖。兒子對掛圖上的圖畫特別感興趣,他指著圖片上的花朵很開心地說:「花花。」
我也趁機拉著他的小手指著旁邊的「花」字告訴他:「這個就是『花』字。」這樣重複幾遍,他很快就能記住了。第二天,我把掛圖上的花朵蓋上,然後指著「花」字問他:「這個是什麼字?」他說:「花。」答對了,很開心。
我想,兒子是先記住了掛圖上花這個圖畫,然後再記住了「花」這個漢字。因為圖畫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帶圖畫的識字卡片或掛圖有助孩子記憶生字。
3)實景式識字法:
小表弟很喜歡媽媽帶著他去「行街街」,進入識字敏感期的他沒有去遊樂場,也沒有去玩具店,而是拉著媽媽讀街邊小商店的招牌:「這間是原味麵包店,這間是東家麵館……」
小表弟不僅對招牌有興趣,只有帶有文字的東西,就會問:「媽媽這個是什麼字?」,媽媽說:「這個是路牌,上面寫的是『環城路』」。然後小表弟就一遍一遍地念「環城路」。
進入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會特別喜歡拼讀文字,父母對孩子的求知慾應該及時回應,也可有意識的結合生活場景對孩子進行識字啟蒙:例如給孩子吃零食時,可指著包裝袋上的名稱告訴孩子,這上面寫的是什麼字。
4)閱讀式識字法:
5歲的小表弟在妹妹的培養下已養成了很好的閱讀習慣。每天睡覺前,妹妹都會陪著小表弟進行親子閱讀。妹妹每次給小表弟讀書時,都會用手指著字,逐字逐句地讀。
一本繪本讀上幾天後,小表弟自己就能用手指著字讀下去了,不知不覺中,小表弟已認識漢字1000多個,能自己獨立閱讀繪本了。
總的來說,教孩子識字不能操之過急,應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到了5歲左右,孩子有了認字願望,進入識字敏感期,再結合生活對孩子進行識字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