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2020-08-02 樂樂吉吉

現在其實一刷朋友圈或者一看新聞就是哪個孩子2歲認識了幾千字,底下的評論都說太聰明了,小神童之類的。

這樣的新聞看多了之後不免有點焦慮,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已經被落下了起跑線上?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認字,什麼時候開始認字?今天就來和大家來說一說。

學齡前0-3歲

其實現在看見最多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2歲會背《三字經》、3歲會認《唐詩三百首》,家裡來客人隨手就能背上一首,看著著實讓人羨慕。

但是在孩子0-3歲的時候就教他認字,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閱讀障礙。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神經科學家瑪麗安娜·沃爾夫研究指出:真正的閱讀,需要把大腦不同部位的功能綜合運用,包括視覺、聽覺、語言、概念生成等。

而這些功能的整合,要在孩子 5 到 7 歲之間才能完成。

演員馬伊琍就曾經提前教過孩子認字,她曾經逼女兒認書上的數字,女兒哭了,見到那本書就害怕。後來,她再也沒有刻意教孩子識字識數。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而早早地就把標準答案告訴孩子,也很容易破壞孩子的想像力和和創造力。

在美國,曾經有一個美國媽媽將幼兒園告上法庭,並索賠精神傷殘費1000萬美元,是因為幼兒園的老師教了自己的孩子認字。

在老師教孩子識字之前,她的孩子能夠將字母「O」說成是蘋果、太陽、足球等圓形的東西;自從老師教她識讀26個字母後,孩子就沒有這樣的想像力了。

最後,這個美國媽媽贏得了官司,同時也推動了美國內達華州《公民教育保護法》的修改。

可見過早教孩子認字這件事的危害性。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所以在孩子0-3的這段時間,還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為主,而不是刻意的教孩子識字。

讓孩子在這段時間內有一個感受閱讀的環境,比如:購物時和孩子一起看商品標識;陪孩子讀繪本、講故事;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孩子3-6歲

這是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的年紀了,此時也是家長最為焦慮的一段時間了,因為會有各種早教班、培訓班的宣傳單、廣告接踵而來,讓家長的防線一點一點的崩塌:是不是孩子還不認字認真的就晚了?

其實如果孩子比較有興趣認字,可以在3歲以後,讀一些&34;的繪本給他聽。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但是不要揠苗助長!

耶魯大學格塞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創始人阿諾德·格塞爾博士從實驗中得出:孩子從三歲、四歲、五歲、六歲甚至七歲開始認字,將來都沒有任何不同。

孩子識字敏感期會在4-5歲到來,此時的孩子會對漢字、標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不斷發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因為孩子 會發現這些符號和能觸摸的東西是可以配對的,就像是繪本中「葉子」這個文字和家裡花的葉子是一個東西,孩子覺得好奇,那麼就會想要了解。

那麼家長就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路牌、廣告牌、商品包裝、書名等來告訴孩子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讓孩子通過環境將漢字、獨讀音、物品或者是環境三者聯繫在一起,這樣孩子在記憶的時候是更理解的,而非機械性的記憶,效果會更好,而且不擔心孩子越產生厭煩情緒。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帶著孩子去看《學前1000字》,這本書挑選了學齡前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見的和高頻使用的1000字,按照由易到難,分類識字,和比較認知的規律,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掌握。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最重要的是每個字都有生動的全彩插圖,還輔以拼音、部首、組詞、造句、筆順和描紅等多方面的內容,多角度的延展了與識字相關的輔助功能。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學前1000字》連結分享給大家↓↓↓↓↓↓↓

5-7歲

5歲以後,孩子開始對書上的文字產生理解能力,在文字中感受字句所表達的意思,此時孩子才開始發展出真正的閱讀能力。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那麼孩子也已經到了上幼兒園大班的年紀了,那麼就可以讓孩子自主閱讀,當然前提是書籍是孩子自己喜歡的,(選擇圖案多、文字少的)那麼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肯定會有很多的不認識的字有一部分孩子會猜是什麼意思,如果猜不出來還可以問。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家長切忌不可操之過急,要知道,過早的獨立閱讀,孩子會因為理解、閱讀吃力,而可能喪失對閱讀的興趣,那真的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曉曉推薦:

《幼兒行為習慣繪本》就是很好的一個閱讀繪本,不僅畫面生動有趣,讓孩子有閱讀的興趣,同時還能規範孩子的行為,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繪本連結分享給大家↓↓↓↓↓↓

相關焦點

  • 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讓認字變得輕而易舉
    閨女三歲多開始喜歡認字,以前更小的時候看繪本聽故事的重點在於看圖,三歲多以後開始留意書本上的字了。有時講完一本故事書,非要我把最後一頁寫給讀者的密密麻麻的字都念給她聽,並讓我教她識字。很早以前看育兒書就了解到,孩子的識字敏感期一般在四到六歲這樣,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早早教閨女認字。
  • 想教娃識字?要抓住「認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之所以小勇能夠認識字這麼多,也是因為孩子進入了「認字敏感期」,小敏一聽有些發蒙,「認字敏感期」?倒真是第一次聽說,不過看著閨蜜教育兒子這麼成功,聽她的總沒錯。什麼是「認字敏感期」?照顧孩子的家長想必都聽過「口欲期」,「長牙期」,「叛逆期」等,但是「認字敏感期」確實鮮少有家長聽說過。在寶寶三歲之前,對於事物的記憶主要是以圖片的形式為主,對字反而印象不深。但是過了三歲,孩子的形象思維發展迅速,對字也開始增加興趣。
  • 孩子幾歲開始認字合適?可不是2歲,家長當心拔苗助長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孩子在這個時候進入了「認字敏感期」,而能抓住這個關鍵時期的話,教孩子認字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2歲的孩子,你教他認字、背古詩,他確實也能記住。但這個時候的孩子還沒有認知能力,基本上都屬於是機械記憶,孩子並不理解他認的這個字、背的這首詩是什麼意思。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到了認字敏感期,這種過早認字的「優勢」就變得沒那麼明顯了。反而過早教孩子認字,容易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造成認知混亂的後果。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於是,她就向朋友取經:2歲的孩子應該要怎麼引導他識字?朋友聽完後並不贊同小瑩現在就教孩子識字,而是要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這樣教孩子識字會事半功倍。隨後,她給小瑩普及了有關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問題。什麼叫做識字敏感期?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小瑩想到自家孩子,雖然才2歲,是不是也要儘快教他識字了?於是,她就向朋友取經:2歲的孩子應該要怎麼引導他識字?朋友聽完後並不贊同小瑩現在就教孩子識字,而是要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這樣教孩子識字會事半功倍。隨後,她給小瑩普及了有關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問題。
  • 孩子學前識字並不難!抓住識字敏感期,用這4個竅門教娃認字
    相信有許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識字量過少,而陷入到一種焦慮的情緒當中。別家的孩子都能自己捧起一本書慢慢讀了,自家孩子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讓他安安靜靜地看書了。這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沒有牢牢把握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白白地讓孩子錯失了認字的好機會。
  • 3歲神童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這類的家長無非是怕過早讓孩子認字,會讓孩子產生厭學心理,適得其反。還有的人說孩子的認字情緒跟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如果帶有功利性、機械地讓孩子認字,孩子肯定會反感。但如果是以講故事、以畫識字的方式,孩子就能接受了,畢竟孩子早點認字還是有好處的。
  • 5歲娃識字3000?別羨慕!過早逼娃認字,後果很嚴重!
    小編發現,家長們比起給自己立flag,更願意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對於小寶寶,很多家長表示要娃「學會認字」! 有研究表明:過早被迫認字的孩子,初入小學時可能比未認字的孩子優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優勢不再明顯。 緊接著,大家想一想,娃上幼兒園後,你接娃回家時,第一句話是不是:「今天又學了什麼字?」
  • 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認字1000並不難!這3個方法父母快收藏
    相信有許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識字量過少,而陷入到一種焦慮的情緒當中。別家的孩子都能自己捧起一本書慢慢讀了,自家孩子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讓他安安靜靜地看書了。這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沒有牢牢把握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白白地讓孩子錯失了認字的好機會。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奶奶:沒有刻意教,抓住了識字敏感期
    對於寶寶識字的問題困擾著不少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已經認識許多漢字,而自家的寶寶還只會咿咿呀呀,內心雖然著急,卻又擔心佔據孩子美好的童年時光。提早的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有必要嗎?到底幾歲學習才合適呢?要怎樣讓孩子愛上認字說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不少網友心疼地抱住自己:「我已經輸給5歲的孩子」。不可否認,王恆屹是名副其實別人家的孩子,僅3歲時識字就近3000,即使是一年級學生都很少有人達到這程度。幼兒時期,該不該教孩子認字?當馬伊琍教她女兒讀書時,孩子過於反抗了,看到書,就反感。從此,她不敢讓她讀書,等著她長大。這種家長怕讓孩子過早讀書會讓孩子厭學,適得其反。
  • 教孩子識字越早越好?早於這個數意義不大,把握認字敏感期是關鍵
    其實,孩子在學認字方面是有很大講究的:研究表明:孩子在5-7歲才開始進入認字敏感期,過早認字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加,優勢不再明顯。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發展規律,說話和認字也是一樣。語言發展規律分為幾大塊,分別是:預備階段:0-1歲,只會咿呀作語。語言發育第一階段:1-1.5歲,寶寶會說單子語言,模仿大人的說話。語言發育第二階段:1.5-2歲,會隨著大人識物認字,會說的字逐漸增加。
  • 認字越早越好?早於這個年齡段反而傷娃,正合適的年齡卻常被忽視
    而且由於孩子過早地用腦,導致現在孩子的頭腦好像被過度消耗了,再也不能靈活運用了。在關於孩子超前教育方面,法國教育學家格塞爾博士曾表明,孩子不管在三歲識字還是八歲識字。對未來的發展都沒有影響,所有的超前教育的本質就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過早識字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危害?
  • 孩子"識字敏感期"來臨,父母用好這3個小竅門,教娃認字更簡單
    如今的孩子,學習知識的時間比我們小時候要早得多。不少父母從1歲開始,就要教孩子認字、讀寫、繪畫等等,以求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是,教導孩子要講究合適的時機,就拿認字來說,當孩子的&34;來臨時,父母再教他們認字才能事半功倍。如果過早教導孩子認字,就是揠苗助長。
  • 耶魯博士:提前教孩子識字純屬浪費時間,娃到底該幾歲開始認字?
    所以媽媽就把老師告上了法庭,指責老師破壞了孩子的想像力。其實,這位媽媽並非無理取鬧,而是因為孩子在4歲前處在形象思維階段,而文字屬於抽象的符號,孩子過早接觸,不僅無法理解和吸收,反而會破壞其想像力和創造力。就像我朋友家的孩子識字之後讀繪本,其實她更傾向於看圖畫,而並不想通過文字去閱讀。這樣一來,父母教她識字越多,反而越影響她對讀書的興趣。
  • 李玫瑾:早期教育也許在浪費時間;孩子從多大開始認字合適?
    讓孩子過早識字真的是有用的嗎?耶魯大學的格塞爾博士表明:孩子從幾歲開始識字,對孩子並沒有多大的影響。李玫瑾教授在《開講了》中,曾經就「是不是要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她認為如果孩子的發育沒有得到相應的標準,家長給孩子進行「超前教育」就是在浪費時間。
  • 孩子「識字」敏感期來了,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孩子什麼時候可以教認字?過早認字會不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如何幫助孩子識字?抓住識字敏感期是關鍵 關於孩子識字,有一種觀點認為,孩子不宜過早識字識數,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 另外,任何啟蒙都不是越早越好的,識字也一樣,抓住孩子的興趣和敏感期才是關鍵。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合適?耶魯大學博士:超前教育是在浪費時間
    所以,孩子「識字」是一個非常自然過程,就算家長沒有可以去教,他們也能學會,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要順從孩子的發展,而不是強迫孩子去學習!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表示:在語言的學習中,孩子始終是主動者,只要有合適的環境,他們就能開花結果!而家長們要做的不是「揠苗助長」,而是順應孩子的發展,並為他們的學習做好準備。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合適?耶魯大學博士:提前識字等於浪費時間
    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羨慕別人家的孩子3歲識字過百,或者可以閱讀,好像識字早的孩子就一定更聰明、越早識字就能越早閱讀。 不過,事實上提前識字並不代表孩子更聰明,已經識字的孩子也未必就具備了閱讀的能力。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合適?耶魯大學博士:提前識字是在浪費時間
    、四歲、五歲、六歲甚至七歲開始認字,將來都沒有任何不同!那麼,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合適呢?我國生物學教授曾表示: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多會在3歲半~5歲左右出現。在蒙特梭利提出的兒童敏感期中也指出,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在3-5歲。這時孩子會對文字產生明顯的興趣,比如出門時碰到站牌或超市裡的字,會不停追問:「這是什麼字?」當孩子出現這種表現就可以適當地教孩子識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