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神童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2020-12-12 優媽智慧育兒

2017年,3歲的王恆屹參加了央視節目《了不起的孩子》,展現出驚人的天賦,識字3000多個,熟背三、四百首古詩詞,熟記世界上180多國家的國旗,千家曲庫,被稱為「神童」。

那時候他收穫了一大批粉絲。

今年他參加《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又雙叒火了!

5歲的他識字超3000+,唐詩300首,宋詞100首,董卿也被他圈粉。

題目中要從300首唐詩中隨機挑選10首,每一聯僅隨機保留3個字,根據這3個字的提示,補全這一聯。

有一道題目撒貝寧只提到作者的姓,他就答出來了;最後,他10道題全部答對。就連「襟、魑魅、殤、窅然「這樣的字都能認出來。

不少網友心疼地抱住自己:「我已經輸給5歲的孩子」。

不可否認,王恆屹是名副其實別人家的孩子,僅3歲時識字就近3000,即使是一年級學生都很少有人達到這程度。

幼兒時期,該不該教孩子認字?

針對兩三歲的孩子,該不該讓他認字,寶媽們摸不清頭腦。

既怕他厭學,又怕他輸在起跑線上,陷入兩難境地。

我在百度上搜索「寶寶三歲多,能識三千字」時,出來的有贊同聲,也有反對聲。

有的人舉例說馬伊琍在教她女兒認字時,讓她看書,結果孩子很抗拒,直到看到書就反感,自此不敢讓她認字,等她大點。

這類的家長無非是怕過早讓孩子認字,會讓孩子產生厭學心理,適得其反。

還有的人說孩子的認字情緒跟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如果帶有功利性、機械地讓孩子認字,孩子肯定會反感。但如果是以講故事、以畫識字的方式,孩子就能接受了,畢竟孩子早點認字還是有好處的。

更有佛系家長說,他願意認就認,不願意認就不認。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有一點大家忘記了,孩子有識字敏感期,這時期讓孩子認字能事半功倍。

識字敏感期

寶寶的識字敏感期是從2歲開始,一直延續到7歲。

在這階段的孩子,會本能地對識字產生興趣,會主動問爸媽這個是什麼字,最大的好處是孩子記憶力強、速度快,趁機培養出他們學習的興趣。

所以,在孩子的識字敏感期時,可以讓他開始識字,不然大腦就處於荒蕪狀態,白白錯過了大腦的黃金期。

假如孩子要求你讀繪本,對各種漢字、單詞、數字有濃厚的興趣,偶爾還能念出自己認識的字,在外面看到陌生的字問你時,說明他的識字敏感期到來了,家長可要抓住了。

識字敏感期的孩子對識字有興趣,他才學得更多、更快。

就像上文提到的王恆屹,他奶奶說,他們沒有特意教他認字,一切都是他感興趣的,他主動去學、去背,然後記憶力又好,才會認識那麼多字。

由此可見,王恆屹也是抓住了識字敏感期,才會認識那麼多字,背那麼多古詩詞。

他是幸運的,從簡單的量變就達到了質變,而這是他人沒法超越的。

雖然我不贊成強迫孩子過早認字,但贊成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識字,只不過識字的方法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如何讓孩子快樂認字?

認字如果不是讓孩子在一種輕鬆快樂的氛圍下進行,他心理就會牴觸,覺得認字很苦,就不再學了。

所以,孩子認字時,家長要多花心思。

1、講故事

每天固定時間給孩子講故事,當他聽到感興趣的字時,就會主動地問你,這個字是怎麼讀的?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認識更多的字。

2、與生活結合

在生活中給孩子灌輸生字,例如去超市買菜時,孩子一般喜歡吃土豆,你帶他站在土豆前,告訴他上面的字,其他的蔬菜也一樣的教法。

逛公園時,看到標籤或路牌上的字,我們都可以告訴他上面寫的是什麼。

這種教法非常自然,孩子還容易記住。

3、象形文字

認字和識字的區別,大家可能還不清楚。

認字是認識字,認識它的結構,認識它的部首,但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而識字是知道它的演變過程,孩子更深刻地理解字的含義,所以識字比認字更重要。

優力優磁性甲骨文遊戲卡

象形文字能讓孩子知道字的演變過程,就像市面上的一些甲骨文遊戲卡,就是採用的這原理。

甲骨文遊戲卡上面的字採用顏色鮮豔來吸引孩子眼球,然後展示字的演變過程,就如圖中的「馬」。

優力優磁性甲骨文遊戲卡

「馬」字最早是根據馬的體型來寫的,後來慢慢演變成了今天的馬,背面還有馬的讀音和英文。可以說很用心了。

優力優磁性甲骨文遊戲卡

再如「好」字的由來,「山」字的由來,很多很多字都有解釋。作為一名寶媽的我,覺得這是讓孩子識字的非常好的方法。

優力優磁性甲骨文遊戲卡

還有一個好處是,隨身攜帶,還不輕易損壞,可以使用幾年,比普通的識字卡片好。

所以,讓孩子識字很重要,但識字的方法,讓孩子有興趣地識字更重要。

相關焦點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3歲的王恆屹參加了央視節目《了不起的孩子》,表現出驚人的天賦,閱讀了3000多首,背了三四百首古詩,背了世界上180多個國家的國旗和數千個音樂圖書館,被稱為「神童」。當時他獲得了很多粉絲。今年他參加了《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讓他雙喜臨門!3歲的神童知道3000個單詞:處於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 3歲認識3000多漢字,專家: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事半功倍
    在央視播放的《歡樂中國人》節目中,有一位4歲的小男孩最讓我印象深刻,他就是來自青島的王恆屹,小小的年紀在節目中熟背千篇古詩詞,而且聲情並茂,不僅吸引了大批粉絲,還被人稱之為小神童。其實,王恆屹早在《了不起的孩子》中就亮相過,當時的他才年僅3歲,但卻認得3000多漢字,當時就已經轟動整個節目了,不可否認,王恆屹是名副其實別人家的孩子,就算是小學生都很難達到他的水平,而王恆屹之所以這麼厲害,就是因為抓住了孩子「識字敏感期」。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奶奶:沒有刻意教,抓住了識字敏感期
    對於寶寶識字的問題困擾著不少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已經認識許多漢字,而自家的寶寶還只會咿咿呀呀,內心雖然著急,卻又擔心佔據孩子美好的童年時光。提早的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有必要嗎?到底幾歲學習才合適呢?要怎樣讓孩子愛上認字說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小瑩去看望朋友的時候,給她家孩子帶了繪本作為禮物。沒想到小傢伙才5歲,拿著繪本就自己看了起來,這讓小瑩很驚奇,問他:「這些字你都能看懂嗎?」孩子回答她可以看懂,她媽媽在旁邊也笑著說:「雖然現在才5歲,但是他已經認識1000多個漢字了。」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小瑩去看望朋友的時候,給她家孩子帶了繪本作為禮物。沒想到小傢伙才5歲,拿著繪本就自己看了起來,這讓小瑩很驚奇,問他:「這些字你都能看懂嗎?」孩子回答她可以看懂,她媽媽在旁邊也笑著說:「雖然現在才5歲,但是他已經認識1000多個漢字了。」
  • 3歲認識3000多漢字,4歲熟背百家詩,神童是怎樣養成的?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央視播出的《歡樂中國人》這檔節目,在節目中有一位3歲的「神童」令我印象深刻,他就是來自青島的王恆屹,年僅3歲半就認識3000多漢字,4歲熟背百家詩。「天才神童」的培養,離不開奶奶的這3點教育王恆屹的父母由於工作的原因,一直將孩子放在奶奶家照顧,而孩子之所以這麼出色,正是因為奶奶抓住了孩子的興趣,以及加上環境的薰陶和培養,才成功的養育出了一個「神童」!
  • 3歲認識3000多漢字,4歲熟背百家詩,神童是怎樣養成的?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央視播出的《歡樂中國人》這檔節目,在節目中有一位3歲的「神童」令我印象深刻,他就是來自青島的王恆屹,年僅3歲半就認識3000多漢字,4歲熟背百家詩。這位小神童在《了不起的孩子》中也出現過一次,當時王恆屹驚人的表現令不少觀眾讚嘆,這孩子到底是怎麼培養的呢?
  • 想教娃識字?要抓住「認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之所以小勇能夠認識字這麼多,也是因為孩子進入了「認字敏感期」,小敏一聽有些發蒙,「認字敏感期」?倒真是第一次聽說,不過看著閨蜜教育兒子這麼成功,聽她的總沒錯。什麼是「認字敏感期」?照顧孩子的家長想必都聽過「口欲期」,「長牙期」,「叛逆期」等,但是「認字敏感期」確實鮮少有家長聽說過。在寶寶三歲之前,對於事物的記憶主要是以圖片的形式為主,對字反而印象不深。但是過了三歲,孩子的形象思維發展迅速,對字也開始增加興趣。
  • 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讓認字變得輕而易舉
    閨女三歲多開始喜歡認字,以前更小的時候看繪本聽故事的重點在於看圖,三歲多以後開始留意書本上的字了。有時講完一本故事書,非要我把最後一頁寫給讀者的密密麻麻的字都念給她聽,並讓我教她識字。很早以前看育兒書就了解到,孩子的識字敏感期一般在四到六歲這樣,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早早教閨女認字。
  • 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認字1000並不難!這3個方法父母快收藏
    相信有許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識字量過少,而陷入到一種焦慮的情緒當中。別家的孩子都能自己捧起一本書慢慢讀了,自家孩子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讓他安安靜靜地看書了。這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沒有牢牢把握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白白地讓孩子錯失了認字的好機會。
  • 6歲「神童」識字破3000,成功的秘訣,離不開他奶奶這3點
    看過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樣一個孩子,他就是王恆屹,來自青島的王恆毅小朋友,年僅6歲就認識3000多個字,會背500多首詩,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小神童了。雖然王恆屹的爸爸只是說了句玩笑話,但我們可以看出,王恆屹之所以有如此成就跟家庭教育分不開關係,據了解王恆屹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父母在他小的時候就去外地打工了,所以王恆屹從小是跟奶奶一起長大的,而平時教他的也只有奶奶一個人,所以說這位6歲神童成功的秘訣,離不開他奶奶一下3點。
  • 孩子學前識字並不難!抓住識字敏感期,用這4個竅門教娃認字
    相信有許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識字量過少,而陷入到一種焦慮的情緒當中。別家的孩子都能自己捧起一本書慢慢讀了,自家孩子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讓他安安靜靜地看書了。這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沒有牢牢把握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白白地讓孩子錯失了認字的好機會。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父母要清楚
    老奶奶非常驚訝:「你家樂樂現在都認識這麼多字了?這些字全都認識,全都能讀下來!」我笑笑說道:「是呀!最近樂樂也是進入了識字敏感期,最近學的都特別快,已經認識了1000多個字了!」1~3歲的泛化期其實對於1~3歲的孩子來說,他們這個時期主要就是利用感覺認識事物的,這時候他們會把「字」當做是整體形象來進行感知,而這個階段就父母父母提供自然的文字環境
  • 識字掌握這5個「竅門」,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500字
    自從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看到了「小神童」王恆屹,3歲時識字量就已經破千,5歲時更是已經認識了3000多字,不得不讓家長們擔心自家孩子的識字量。 眼看著身邊同齡的孩子,一個個都已經開始認字了,家長們也在糾結「到底要不要讓孩子認字?」、「孩子多大開始識字最好?」
  •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現在其實一刷朋友圈或者一看新聞就是哪個孩子2歲認識了幾千字,底下的評論都說太聰明了,小神童之類的。這樣的新聞看多了之後不免有點焦慮,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已經被落下了起跑線上?到底要不要讓孩子認字,什麼時候開始認字?今天就來和大家來說一說。學齡前0-3歲其實現在看見最多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2歲會背《三字經》、3歲會認《唐詩三百首》,家裡來客人隨手就能背上一首,看著著實讓人羨慕。
  • 小神童王恆屹5歲能識三千字,但我卻不建議太早教孩子識字背詩
    我國的家長們從上個世紀的科大天才少年班開始,就對神童有一種別樣的情懷。而說起最近比較吸睛的神童,可能就是通過《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節目一炮而紅,在家長們的視線裡不斷刷屏了整個上半年的「中華小詩庫」王恆屹了。這位小神童的主要戰績就是5歲就能識3000字,會背唐詩五百八十首。
  • 小神童王恆屹5歲能識三千字,但我卻不建議太早教孩子識字背詩
    我國的家長們從上個世紀的科大天才少年班開始,就對神童有一種別樣的情懷。而說起最近比較吸睛的神童,可能就是通過《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節目一炮而紅,在家長們的視線裡不斷刷屏了整個上半年的「中華小詩庫」王恆屹了。這位小神童的主要戰績就是5歲就能識3000字,會背唐詩五百八十首。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識字敏感期,媽媽用這4個竅門教孩子認字
    雖然知道小表弟最近在學字,但不知他學得怎麼樣了。「冬季裡,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輕。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小表弟奶聲奶氣讀下來,整篇課文無一錯漏。我忍不住驚嘆:「這孩子認識這麼多字了?二年級的書都會讀!」
  • 5歲男孩識字3000:3個方法激活識字內驅力,你的孩子也能行
    如果父母強制讓孩子讀書寫字,每天達到一定程度的識字量,只為了追求孩子能認識多少字,不管孩子有興趣與否,而不管這個字在真正的語言環境裡怎麼用,就等於拔苗助長。孩子即使認識很多字到最後也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這就像更好的機器,如果馬達壞了,就會全部報廢。
  • 孩子「識字」敏感期來了,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抓住識字敏感期是關鍵 關於孩子識字,有一種觀點認為,孩子不宜過早識字識數,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 另外,任何啟蒙都不是越早越好的,識字也一樣,抓住孩子的興趣和敏感期才是關鍵。下面這些表現,說明孩子識字敏感期來了 大多數孩子的識字敏感期會出現在4-7歲,但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或早或晚,需要家長細心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