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娃識字3000?別羨慕!過早逼娃認字,後果很嚴重!

2021-01-08 騰訊網

2021年,小編會用更優質的育兒科普知識,回饋科粉們的支持和喜愛。

話說回來,大家有什麼新年flag呢?

小編發現,家長們比起給自己立flag,更願意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對於小寶寶,很多家長表示要娃「學會認字」

可見,大家對於「娃早認字」的執念有多深!而這一執念,小編在去年也感受到了。

尤其在《挑戰不可能》綜藝播出後,看著臺上5歲萌娃熟背詩詞400首,識字3000+。

再看看自家娃,大字不識兩個,家長們不僅投去了羨慕的眼神,還決定把娃識字這件事提上日程!

來源:CCTV挑戰不可能

但過早識字真的好嗎?真的值得羨慕嗎?

眼看著寒假就要來了,小編今天就把「娃認字」這件事說明白,讓家長們不走彎路!

1

早識字≠智商高,2大危害要知道!

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娃輸在起跑線,從胎教到早教,再到教娃早識字、寫字,甚至連《唐詩三百首》、《三字經》等都安排上了。

讓娃小小的年紀,承受了不該承受的壓力!

日本的繪本之父松居直曾說過:「讓孩子提早認字,或強迫他們早日養成自己看圖畫書的習慣,很容易讓孩子形成閱讀障礙,還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

所以早早地讓孩子識字,可能會有2大危害:

產生閱讀障礙

過早強硬地塞給孩子字詞,只會壓制孩子的自我學習力,和爆發負面情緒。

甚至未來出現厭學、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或對老師和課堂有極強的仇恨心理。

有研究表明:過早被迫認字的孩子,初入小學時可能比未認字的孩子優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優勢不再明顯。

緊接著,大家想一想,娃上幼兒園後,你接娃回家時,第一句話是不是:「今天又學了什麼字?」

限制想像力

在孩子的世界裡,一個「O」,可能足球、還可能是糖果、甜甜圈、蛋糕。

但如果過早地灌輸拼音的概念,告訴孩子,這是 「wo」,不是其他任何事物,可能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

說到這,相信不少家長會問,那難道不教娃了?

當然不是!在孩子識字敏感期,家長也要用對方法!

2

分年齡,提升娃的認字能力!

我們都學過「揠苗助長」的故事,知道這是違背正常生長規律的。

孩子也是一樣,如果還沒學好走,就讓他開始跑,很可能直接摔倒在跑道!

所以,萬物都有規律可循,孩子的語言發展過程,更有規律可循!

孩子在語言學習中,始終是主動者,只要有合適的環境,就一定能開花結果。

家長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

但這也不代表娃啥都不用學了!5歲以前,是寶寶的認字敏感期。

如果在這之前,家長不加以引導,也不利於娃的語言發育。

但是,方法正確才是關鍵!

小編也將傾情奉獻一份「識字攻略」,家長按照寶寶的年齡段,直接抄作業吧:

0-1歲

0-3個月,用各種語言和聲音(避免噪音)刺激寶寶,發展聽力,多擁抱、撫摸寶寶並面對面地和寶寶交流,多聽搖籃曲。

4個月以後,繼續用語言刺激,鼓勵誘導寶寶發音。

9-12個月,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給寶寶「輸入」規範、正確的發音。

1-2歲

多和寶寶說話;提供良好的言語榜樣和言語示範,也可利用語言遊戲,如詞語接龍等進行詞語練習,鼓勵寶寶多開口。

繪本閱讀;可以指著繪本書裡的內容,告訴他們具體情節,幫助寶寶掌握新詞彙。

2-3歲

擴展詞彙的豐富性。

比如用「觀察」來代替「看」;用「五顏六色」來代替「很多顏色」,用「可愛的橘貓」來代替「小貓」。

及時回答寶寶的問題。

寶寶進入到「文字敏感期」,變成「十萬個為什麼」,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一個問題可能會問上好多遍。

爸媽們一定要耐住性子,不要抱著「讀了你也不懂」的態度來敷衍。當寶寶表現出好奇,就算是已經問過好幾遍的問題,也要耐心地及時反饋。

3-4歲

讓識字融入寶寶生活。

家長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環境,寶寶自然就學會了認字。

給文字配上圖片。

在剛開始認字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字畫結合的卡片。

圖文並茂的方式和色彩豐富的視覺效果,對於年幼的寶寶來說,能夠激發他們更多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比如學習數字,就可以學習下面的視頻,用數字畫簡筆畫,也能增加寶寶的想像力

5-6歲

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具有一定的詞彙量,家長可以用小遊戲提升寶寶的記憶力和反應能力。小編再為大家介紹一種遊戲——撲克拼字法。

將拼字和撲克遊戲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學認字,又能進行親子互動;既能有輸入,也能有輸出。

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最後,小編想說:

在寶寶識字和遊戲的過程中,要多鼓勵和獎勵,如果沒有說對,更不要責備。

教孩子識字的目的,不是為了攀比數量,而是讓他們知道字是一種表達意義的有用符號,能夠幫助他們認識世界。

★ 本文涉及的相關知識已由專家審核: 康松玲:教育學碩士,天津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兒童早期家庭教育專委會理事,天津市學前教育學會理事暨早期教育專業發展委員會主任。

—《END》—

相關焦點

  • 孩子幾歲認字合適?過早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抓住「識字敏感期」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認字,什麼時候開始認字?今天就來和大家來說一說。學齡前0-3歲其實現在看見最多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2歲會背《三字經》、3歲會認《唐詩三百首》,家裡來客人隨手就能背上一首,看著著實讓人羨慕。
  • 3歲認字3000個,15歲上清華:拉開孩子差距的識字能力,你教了嗎?
    孩子三歲時,我給孩子買了識字卡,打算教她認字。嫂子看到我打算讓3歲孩子學認字時,語重心長拉過我說:「別讓孩子認字太早,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你沒聽過美國幼兒園那個故事嗎?」美國教育體制雖然寬鬆,但美國家長也雞娃,教孩子認字母寫字母很正常。」所以父母們別再被所謂「認字太早會破壞孩子想像力」的謊言所蒙蔽了。那些識字早的孩子,才是贏在了起跑線上。還記得去年清華錄取的最小學生鹿澤宇嗎?他3歲上幼兒園時就已經認識3000個字了,15歲就上了清華。
  • 孩子過早識字有害?家長別再誤解了,這才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我曾看過一個節目—《最強大腦》,裡面有一個男孩叫做王恆屹,被主持人稱為小神童,在他五歲的時候就能認識3000多字,背300首詩了,他的記憶力也是十分超強,學習成績讓人讓人驚嘆。那如果我們強迫孩子過早識字會造成哪些後果,我們不妨往下看看,讓我們多去了解過早強迫孩子識字會讓孩子出現什麼樣的問題,給孩子將來帶來什麼樣的麻煩。
  • 娃不認字,每天哭著上學!教娃識字≠強迫識字,2招解決!
    在育兒界,有個問題一直備受爭議:孩子該多大開始認字?對此,「過來人」都各執一詞,主要分兩個陣營:①孩子還小,認字會限制想像力;②孩子認字過晚,上學有壓力,一定要打提前量。科大大這裡說句公道話,孩子識字過晚,初上小學的確可能會面臨壓力。但過早被迫認字,也並非好事!有可能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喪失學習興趣。
  • 孩子最佳「認字時間」,並非三歲或四歲,這個年齡段認字效果超好
    前段時間,一則關於「15歲少年被清華大學錄取」的新聞引發網友關注。讓我羨慕不已的是,這位少年在上幼兒園之前就識字3000+;而自家孩子都上了2年幼兒園了,識字還不到300+,簡直就是「撒白甜」本尊了。關於孩子多大開始認字,在很多家庭一直備受爭議,甚至一度成為火藥味十足的[夫妻爭吵話題]。
  • 想教娃識字?要抓住「認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小敏是一名寶媽,這一天,小敏帶著不到三歲的女兒到閨蜜家做客,並且臨去前還特意給閨蜜家的孩子帶了禮物。等到了閨蜜家之後,拿出了特意買的繪本,沒想到只有四歲半的小傢伙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讓小敏著實吃了一驚,因為她還以為孩子不能喜歡呢!
  • 5歲萌娃識字超三千,方法得當,不再死記硬背,您家寶寶也可以
    過早識字真的對孩子有害嗎?我也是一個四歲半孩子的寶媽,也加了幾個寶媽群,每天熱熱鬧鬧的,群主是一位教師媽媽,經常會在群裡與我們分享育兒經驗,一段她兒子5歲認識800多字的視頻,在群裡炸開了鍋。在大家紛紛誇讚的時候,一個對立的聲音出現了「別再讓你的孩子過早識字的了,這會害了他的。」這讓大家一片譁然,我們都每天教孩子認識字,怎麼就害了孩子了?認字有錯?
  • 3歲神童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5歲的他識字超3000+,唐詩300首,宋詞100首,董卿也被他圈粉。題目中要從300首唐詩中隨機挑選10首,每一聯僅隨機保留3個字,根據這3個字的提示,補全這一聯。不少網友心疼地抱住自己:「我已經輸給5歲的孩子」。不可否認,王恆屹是名副其實別人家的孩子,僅3歲時識字就近3000,即使是一年級學生都很少有人達到這程度。
  • 孩子幾歲認字比較好?寶媽別著急,這個年齡是「識字黃金期」
    婷婷孩子上幼兒園小班,這段時間總是有一些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彼此議論著說:班裡某某孩子已經會認字500了,還有更厲害的都認字1000了,換來很多家長羨慕不已的目光。可是婷婷卻並沒有由於這個事情造成了焦慮,反而婷婷卻更側重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養,比如平時婷婷會特地鍛鍊孩子疊衣服,整理玩具的能力等等。
  • 耶魯博士:提前教孩子識字純屬浪費時間,娃到底該幾歲開始認字?
    但是,著名兒童心理學專家、耶魯大學格塞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創始人阿諾德·格塞爾博士卻指出:從長遠來看,孩子不管是3、4、5、6歲開始識字,還是7歲開始識字,未來都沒有什麼不同。因為孩子的發育沒有達到的時候,所有超前教育,都是純屬浪費時間。這位耶魯博士的結論,是在實踐中得出的。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奶奶:沒有刻意教,抓住了識字敏感期
    對於寶寶識字的問題困擾著不少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已經認識許多漢字,而自家的寶寶還只會咿咿呀呀,內心雖然著急,卻又擔心佔據孩子美好的童年時光。提早的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有必要嗎?到底幾歲學習才合適呢?要怎樣讓孩子愛上認字說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3歲的王恆屹參加了央視節目《了不起的孩子》,表現出驚人的天賦,閱讀了3000多首,背了三四百首古詩,背了世界上180多個國家的國旗和數千個音樂圖書館,被稱為「神童」。當時他獲得了很多粉絲。今年他參加了《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讓他雙喜臨門!3歲的神童知道3000個單詞:處於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 寶寶多大認字好?過早易笨?太晚錯過腦發育期!
    學齡前要教,但不強迫孩子過早認字有研究統計發現:在學齡前過早被迫認字的孩子,初入小學時可能比未認字的孩子優秀,隨著年齡增長,過早認字的孩子優勢不再明顯。他們堅信學齡前一定要讓孩子早認字,否則孩子入學後,成績會被其他孩子甩在後面一大截。帶著焦慮,他們讓孩子剛會坐著的時候就開始識字、提問。
  • 過早識字對孩子有害?家長別輕信傳言,這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隨著網絡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多「神童」湧現,不是2歲識千字就是5歲實現自主閱讀……同時,又有很多家長說:過早識字對孩子有害,破壞孩子的想像力、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普通家長也分不清誰對誰錯,都開始為「幾歲教孩子識字?」的問題糾結。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孩子識字的問題。過早識字對孩子有害?
  • 孩子多大可以識字?過早過晚都不行,家長需謹記3條原則5個竅門
    反觀其他小朋友,由於小時候有了基礎,識字量遠遠超過麗麗孩子,這也導致他們上課非常輕鬆,就算語文老師的教學進展飛快,也跟得上!由此可見,孩子識字太晚並沒有好處,上小學時的壓力會驟增,這可能也會讓他們失去上學的樂趣。那麼,孩子過早認字呢?
  • 孩子多大可以識字?過早過晚都不行,家長需謹記3條原則5個竅門
    那麼,孩子過早認字呢?也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孩子喜歡認字,那就另當別論。可孩子不喜歡認字,家長又強迫孩子認字,這就會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喪失識字興趣。在心理學中,嬰幼兒時期是心理髮育最迅速的時期,年齡越小,發展越快!
  • 過早認字破壞孩子想像力?別被忽悠,小學老師都鼓勵孩子早認字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廣泛流傳一個說法:過早教孩子認字會讓孩子從圖形認知轉變成符號認知,抹殺了孩子的想像力。其實,這個說法根本沒有科學依據,也沒有任何研究結果證明過早識字會影響孩子的想像力。但這一偽科學說法卻深深的植入了家長心中,很多家長給孩子花錢報班學習英語、數學思維等等課程,想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卻很少有人花時間、精力去引導孩子識字。
  • 洪恩識字、悟空識字、麥田認字多款識字APP合集!真的識字3000+?
    01洪恩識字洪恩識字適合2-8歲的孩子。02悟空識字適合3-8歲的孩子。04麥田認字適合3-10歲的孩子使用。從課程大綱來看,基本版課程需要學習的識字量在1500個字左右,以學習常用漢字為主。每個單元分成5節課來上,分別是認識漢字、辨字辨音、組詞填空、句子匹配、兒歌;一個單元大概學習6個漢字。
  • 5歲萌娃識字超3000,找對方法,不用死記硬背,你家孩子也能做到
    2019年江蘇省教育學會的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幼兒園大、中班兒童識字量在800左右。根據規定,孩子在第一學段(1~2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而有這樣一個孩子,5歲的識字量超過了3000。
  • 幾歲開始教寶寶識字才好?不是越早越好哦,寶媽了解一下
    小芊最近又在圈裡炫耀她的購物勝果了,新買了幼兒識字圖書和識字卡。僅僅半年的時間,小芊已經把她們家的書房填滿了書籍,大部分都是兒童識字圖書。看到這,也許你會猜到她家裡幾個娃呀?她家娃是不是挺大了呀,上小學了吧?其實是,她僅有一個才一歲半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