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可以識字?過早過晚都不行,家長需謹記3條原則5個竅門

2020-08-10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說起來,多數家長都有一個困惑,那就是孩子多大可以識字?

對此,家長們各抒己見,他們分成兩大陣營,引發一輪口水戰!

在此,兜媽就借用《碧藍航線》中的死對頭白鷹聯邦重櫻帝國展開激烈的爭論!

白鷹聯邦:我們覺得孩子應該早點識字!

你們看看大冪冪的女兒小糯米劉燁的兒子諾一,才三、四歲就會說多國語言!

現在小學壓力非常大,老師的教學進度非常快,孩子不早點識字,那就會處於非常之不利的形勢下啊!

重櫻帝國:我們覺得孩子應該晚點識字!

兒童心理學中,幼兒期的主要活動是玩,童年期的主要活動才是學習!

孩子小時候只要會連貫地說話、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認識拼音就足夠了,為何非得要識字呢?那不是小學語文老師的工作嗎?

那麼,孩子究竟是早點識字好、還是晚點識字好?

兜媽的高中閨蜜麗麗,她育兒的方法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麗麗高中時的偶像就是盧梭,她非常崇拜盧梭的教育觀點,那就是「教育要順應自然。

於是,麗麗就效仿這種教育觀念,對孩子實施「愛與自由」,她認為孩子只要覺得開心就好,這也是典型的西方快樂教育!

所以,麗麗孩子小時候的生活只有娛樂,唯一的啟蒙學習,就是幼兒園裡的一丁點知識,這種快樂一直延續到上小學前。

一年級時,麗麗孩子就覺得學業繁重,許多複雜的生僻字接踵而至,搞得他暈頭轉向、焦頭爛額!

反觀其他小朋友,由於小時候有了基礎,識字量遠遠超過麗麗孩子,這也導致他們上課非常輕鬆,就算語文老師的教學進展飛快,也跟得上!

由此可見,孩子識字太晚並沒有好處,上小學時的壓力會驟增,這可能也會讓他們失去上學的樂趣。

那麼,孩子過早認字呢?也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孩子喜歡認字,那就另當別論。可孩子不喜歡認字,家長又強迫孩子認字,這就會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喪失識字興趣。

在心理學中,嬰幼兒時期是心理髮育最迅速的時期,年齡越小,發展越快!

雖然我們說幼兒期孩子的主要活動就是玩,但是家長若能做到「寓教於樂」,那孩子對識字就不會太過於牴觸,甚至會產生一絲絲興趣。

所以,孩子過早、過晚識字都不行,重點是家長在嬰幼兒期進行正確引導,讓孩子順其自然地識字,這才是正確的快樂教育!

一、靈魂拷問:識字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1.識字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俗話說得好,腦袋越用越聰明!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可能也會用腦子,但是消耗量遠低於識字!

打個比方,我們把孩子的大腦看成一臺電腦,如果我們在上面只登陸QQ,那麼電腦的CPU使用率就很低,這就說明孩子並沒有過度「用腦」。

但是,如果我們在上面登陸Steam平臺,玩單機大作《GTA5》,電腦CPU使用率就會驟增到70%以上,這時候孩子的大腦就會高效運轉!

當然,這裡我們只考慮CPU使用率,不考慮硬碟、電腦反應速度等問題。

換種說法,孩子識字也算是一種早期教育,它可以開發嬰幼兒的潛能、智力及培養個性品質

孩子識字的過程中,可以運用聯想、手勢等方法,這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

2.識字可以促進孩子「視聽語言」同步發展

人的語言分為聽覺語言視覺語言。前者主要用於日常對話、溝通交流,後者是一種高層次的語言,由視覺基本元素和設計原則兩部分構成的一套傳統意義的規範或符號系統。

簡單來講,畫家、建築大師、設計師等藝術家的視覺語言就非常發達,他們可以根據各種各樣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材料和表現形式,通過特定的方法,來向世人傳達特定信息的圖像。

孩子識字的過程中,就會慢慢地習慣「字」和「書」。譬如,他們生平第一次認識電視時,可能並不熟悉,可是第二次、第三次後,他們就能隨時隨地辨認電視。

孩子養成識字閱讀敏感的習慣,就可以把這種習慣用於兩種思維工具學習和思考問題上來,這就會使「視聽語言」同步發展。

3.識字可以幫助孩子拓展視野、獲得知識

宋真宗趙恆的《勵志篇》中有這兩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孩子通過繪本可以學習到知識,但繪本的作用有限,孩子想要真正地學習到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就要學會讀書!

然而,識字是閱讀的基礎,孩子不識字,就無法從書籍中獲取知識來源。

畢竟,不是每本書的文字上面都會標註拼音。

科學家研究表明:人的知識有80%是從閱讀中獲得的。

孩子識字就可以獲得知識,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何樂而不為?

二、家長教娃識字要謹記3條原則

1.第一條原則:教娃識字≠強迫識字

寶媽小喬就懂得早教的重要性,女兒2歲時,她就訓練女兒聽說讀寫的能力。

顯而易見,孩子年齡小,不喜歡學習識字,小喬一旦逼迫女兒就會爆發一場哭天喊地的戰鬥。

小喬看到女兒臉上的淚痕,不情願地識字,心裡也非常難受。

可是,總不能讓娃輸在起跑線上吧?

其實,家長教娃識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不在孩子進入識字敏感期前做好這些事,就算強迫娃識字,效率也不高!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語言黃金期,那麼自然也有識字敏感期!家長只要做好這4件事,孩子識字不是難題!

  • 0~2歲:家長要和孩子多說話,給孩子提供可以觀察到文字的環境,並讓他們有意識地讀出來,這可以幫助他們激發對文字的好奇心。
  • 2~3歲:家長要擴展詞彙的豐富性,孩子叫「媽媽」時,也可以用更複雜、禮貌的詞語代替,譬如「母親」。這樣,我們就可以幫助孩子積累更多的抽象性詞彙和細分詞彙
  • 3~4歲:這段時期,繪本是孩子的主要娛樂活動之一。家長要多給孩子讀繪本,幫助孩子養成看繪本的習慣。繪本可以豐富詞彙量,幫助孩子積累更多的視覺形象,便於識字。
  • 5~6歲:家長要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使語言成為交流的工具,讓孩子真正成為「社會人」。

2.第二條原則:寓教於樂

動畫片《天線寶寶》的締造者安妮•伍德女士在製作《天線寶寶》前,曾與十幾名幼教專家、家長和幼教從業者交談,並反覆與0~6歲的孩子接觸、錄影,研究孩子最會被吸引的訊息、話語。

最終,伍德女士得出結論:最容易吸引孩子注意的莫過於由他們的經驗和視野能領略的事物和環境,而孩子們串聯這一切訊息的途徑,就是玩樂。

孩子在幼兒期的主要活動是玩,這毋庸置疑!家長想要讓孩子在幼兒期識字,不能幹癟地強迫他們去學習,而是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幫助孩子在無意中學習知識。

3.第三條原則:識字是目的,運用是關鍵

孩子的識字目的是多讀書,陶冶情操、豐富自身精神世界。

當然,孩子小,不理解這麼深奧的道理,家長也不需要讓孩子知道這些道理,溝通不明白!

但是,家長可以讓孩子了解到,識字的目的之一就是讀書、寫好字。

現如今,許多小學生的字跡都是螞蟻爬,就是在識字的過程中沒有打好基礎,家長只重視識字、忽略了寫字,這也導致孩子不喜歡寫字,作業本十分「髒」。

所以,這條原則就是讓孩子多識字、寫好字,運用才是關鍵啊!

三、家長教娃識字要謹記5個竅門

1.漢字配圖

孩子剛開始認字時,家長就是通過身邊的事物來幫助寶寶分辨。

譬如,家庭中的家具、蔬果、生活用品都是幫助孩子認字的好幫手!

可是,家庭中沒有的東西,怎麼讓孩子識別呢?

這時候,家長就可以通過給漢字配上圖片,幫助孩子識字了!

家裡沒有狗,家長就製作狗狗卡片,並在上面標註拼音和字,孩子就會把狗的形象和字瞬間綁定在一起儲存在大腦深處啦!

2.指讀法

家長可以用手指著漢字,給孩子一個一個地讀,這樣可以強化一字一音的關係,讓孩子把聲音和字形結合,記憶起來更輕鬆哦!

3.猜謎、編順口溜

某種程度而言,猜字謎、編順口溜都是一種遊戲,雖然兜媽不喜歡這種遊戲,但是孩子都喜歡!

既然如此,家長就可以通過這兩種方式幫助孩子識字。

譬如,「四四方方兩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這就是「回」字;

編順口溜也非常簡單,譬如:進「門」歌

相信孩子看到這些遊戲,一定會喜歡識字的!

4.複雜漢字簡單化

有些漢字非常難寫,筆畫二三十,別說孩子,就算家長都常寫錯。

這時候,家長會就可以教孩子拆分記憶,就像「贏」字,可以拆分成「亡」、「口」、「月」、「貝」、「凡」。

這樣孩子再看到「贏」字時,就會認出來,還會輕鬆地寫出來哦!

各位寶媽、奶爸還能想出哪些可以拆分的漢字,不妨分享一下哦!

5.發揮聯想

孩子掌握一些漢字後,家長就可以讓孩子發揮聯想,給這些漢字找朋友或找同類,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進一步掌握其他詞彙。

譬如,我們拿出「貓」這張卡片,讓孩子聯想「貓」和哪些動物會做朋友?孩子就會思考到狗、老虎、熊貓等一系列動物。

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可能會重新溫習學過的漢字,一舉兩得,不是嗎?

孩子不喜歡識字,多半跟家長強迫有關,巧用這5個竅門助娃改善哦!

兜媽寄語

閱讀和理解,是孩子學習知識的基礎,而識字,是這一切的開始!

家長一定要謹記,不要強迫孩子識字,不能讓孩子失去識字的興趣哦!

(字謎答案是舌)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孩子多大可以識字?過早過晚都不行,家長需謹記3條原則5個竅門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說起來,多數家長都有一個困惑,那就是孩子多大可以識字?對此,家長們各抒己見,他們分成兩大陣營,引發一輪口水戰!雖然我們說幼兒期孩子的主要活動就是玩,但是家長若能做到「寓教於樂」,那孩子對識字就不會太過於牴觸,甚至會產生一絲絲興趣。所以,孩子過早、過晚識字都不行,重點是家長在嬰幼兒期進行正確引導,讓孩子順其自然地識字,這才是正確的快樂教育!
  • 孩子什麼時候可以用枕頭?過早過晚都不行,注意觀察這3個信號
    不過關於如何照顧孩子,很多家庭都有不同的意見,尤其是到底給不給孩子枕枕頭這件事,老一輩的人和年輕的寶媽大多意見不合,各有各的道理。孩子什麼時候才可以開始用枕頭呢?最後還是諮詢了醫生朋友,母女倆才知道,其實給孩子用枕頭過早過晚都不行,一定要仔細觀察孩子的發育情況。為什麼不建議給太小的寶寶用枕頭?
  • 寶寶多大可以吃大人飯?太早,過晚對寶寶都不好
    新生兒在6個月之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但是很多家長在添加一段時間的輔食後,見孩子吃得挺好,便盲目的讓還不到一歲的孩子跟自己吃一樣的飯菜。還有少許家長遲遲不給孩子吃大人飯。家長們的這些做法無疑是在「坑」孩子。大人飯吃太早不僅會加重寶寶腎臟的負擔,還增加患病概率;吃太晚又可能會讓寶寶反應變遲緩。接下來,小編來細細的講給大家。
  • 孩子多大可以買手機?過早過晚都不好,美國比爾蓋茨給出最佳年齡
    手機,是很多家長的眼中釘,孩子不認真學習,學習成績下滑都會聯想到手機,可以說中國大部分父母都將手機視為洪荒猛獸。可是時代在發展,生活因為手機發生了很大改變,人離不開手機帶來的便利。前不久和幾個同事聊天,A媽媽表示自己9歲的孩子要求擁有屬於自己的一部手機,孩子說班裡很多同學都有手機,自己沒有感覺很沒面子,A媽媽覺得孩子的話有道理,認為孩子只要合理使用手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 識字掌握這5個「竅門」,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500字
    自從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看到了「小神童」王恆屹,3歲時識字量就已經破千,5歲時更是已經認識了3000多字,不得不讓家長們擔心自家孩子的識字量。 眼看著身邊同齡的孩子,一個個都已經開始認字了,家長們也在糾結「到底要不要讓孩子認字?」、「孩子多大開始識字最好?」
  • 孩子幾歲適合上幼兒園?過早過晚都是在坑娃
    小區裡幾個家長湊在一起說話,其中一位家長面帶驕傲的說「我家亮亮兩歲多就上幼兒園了,可聰明了!」其他家長也都在一旁點頭附和。孩子上學早就代表聰明?才不是!如果孩子上幼兒園過早,反而易引發一系列問題。關於孩子多大上幼兒園才合適,大都是眾說紛紜,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年齡界限。通常來講,專家建議寶寶在三歲左右入園,過早過晚都不利於心理髮育。孩子入園過早,首先是自理能力不足,到幼兒園什麼事情都要讓老師幫忙,但老師一個人照顧那麼多孩子,肯定要忙不過來的時候。加上寶寶表達能力不強,無法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在幼兒園就會很不愉快。
  • 寶寶多大可以吃肉了?過早過晚都不好,媽媽要記住這個時間
    都說爸媽難當,在孩子剛落地的一瞬間,全家人興高採烈。產下寶寶的那一瞬間全家人都張羅著給孩子辦理戶口,爸媽喜氣洋洋,為家中多了一口人而高興。剛開始寶媽們餵養孩子小心翼翼,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寶寶們越來越大。寶媽們越來越焦急,都在為孩子吃什麼犯難。今天與你聊一聊。
  • 過早過晚都不行,別總急著給寶寶戒掉紙尿褲
    雖然年齡不是評判孩子能否戒紙尿褲的唯一標準,但過早幫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是會影響孩子心理髮育的。案例小齊的女兒一周歲多一點,是個活潑又愛笑的小姑娘,自從能站起來走兩步後,就更是閒不住了,有事沒事就想要出門玩,弄得家裡人一點脾氣都沒有。
  • 來自權威專家的建議:孩子分床睡有「最佳時間」,過早過晚都不好
    教育界中的權威專家李玫瑾教授,對孩子什麼時候分床睡給出建議:「跟孩子分床睡的時間不要太早或太晚,尤其是孩子3歲之前,家長最好每天都陪著孩子,因為這可能關乎到他們未來的成長發育。」關於孩子分床睡的問題,大部分家長都是憑藉著自己的感覺去判斷!有的家長認為:「孩子3歲就可以分床睡了,即使孩子半夜哭鬧、害怕,只要去哄一會就好了。」
  • 來自權威專家的建議:孩子分床睡有「最佳時間」,過早過晚都不好
    教育界中的權威專家李玫瑾教授,對孩子什麼時候分床睡給出建議:「跟孩子分床睡的時間不要太早或太晚,尤其是孩子3歲之前,家長最好每天都陪著孩子,因為這可能關乎到他們未來的成長發育。」孩子多大就可以跟父母分房睡了?
  • 過早過晚都不行,要從3方面考量
    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營養學會都建議母乳媽媽們堅持哺乳6-24個月。其實,斷乳的時間過早或者過晚都是不行的,應該從這3方面來考慮,如果合格的話就代表這個時間到了。要從這3方面考量1. 孩子已經習慣奶瓶餵養遇到這種問題,家長可以提前做好準備,比如在寶寶剛出生的前幾個月,媽媽給寶寶餵母乳的時候,可以用吸奶器。畢竟吸奶器不但能緩解脹奶,還能讓寶寶習慣用奶瓶。
  • 兒科專家:過早過晚對娃都不好
    對於不少成年人來說,枕頭是睡覺時的必需品,沒有了枕頭就意味著無法睡個好覺。枕頭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不能過硬也不能過軟,要想得到舒適的睡眠,一個合適的枕頭可少不了。那麼對於寶寶來說,到底該不該用枕頭,多大能用"枕頭"?
  • 孩子多大可以開始刷牙?這2個時間點很關鍵,過早過晚都不行
    對於刷牙這件事,許多父母都不是很清楚小孩子多大可以刷牙。我看過好多孩子的媽媽都是很晚才給孩子刷牙,導致孩子的牙齒很多都會蛀蟲。通過詢問那些母親,我發現很多父母都不清楚小孩子多大可以刷牙。大家都認為要等孩子牙長齊了之後才可以給孩子刷牙。
  • 產後多久可以洗頭?過早或過晚都不行,這個時間最好!
    其實這樣的事情,小編也不是第一次聽說了,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在生產過後多久才可以洗頭呢?相信大家也都聽老一輩的人說過,在月經期間不能洗頭洗澡,尤其是在月子期間,更是不能夠著涼受風。在過去,因為條件有限,這樣的說法非常有道理,但是在現在就顯得有些不,太科學了,要知道在生產完過後,只要把握好洗頭的時間,稍微注意一下,不要讓頭部著涼,那麼在月子期間也是可以洗頭的!產後多久可以洗頭?過早或過晚都不行,這個時間最好!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最好?牢記6個識字常識,學齡前識字1000不是夢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太過於焦慮,簡單的就拿孩子識字這件事來說:過晚識字擔心孩子的識字量太少,會輸在同齡孩子後面,過早的識字又擔心影響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反而會得不償失。到底讓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好呢?有的孩子3歲時就開始認字寫字,原因是身邊的孩子都已經開始識字了,家長們百般著急的恐怕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 很多父母想錯了,過早過晚都不好
    小時候孩子總生病,當媽的看著娃受罪雖然是特別心疼。那時候小麗的心願就是孩子能夠長得白白胖胖的,這樣抵抗力自然也會加強。她聽小區裡的老人說孩子喝大骨湯能夠補身體,可以增強抵抗力。所以從孩子5個月的時候,她每天都會給孩子熬大骨湯喝。骨湯的味道鮮美,孩子特別喜歡喝,每次都能喝一小碗,這讓小麗非常開心。
  • 孩子幾歲分房睡最合適?過早過晚都不好,也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懂事了,那個時候就可以自己睡覺了。即使是晚上害怕,只要父母去安慰一下,哄著他們睡著就沒問題了。還有些家長認為,等到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才是最適合分房睡的。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們已經可以開始學習如何照顧自己了,在學校接受了老師的教育,在家裡也可以鍛鍊孩子們的獨立性。
  • 孩子"識字敏感期"來臨,父母用好這3個小竅門,教娃認字更簡單
    父母用好這3個小竅門,教娃認字更簡單,助娃更快認字:>①做物品標籤,為孩子創造識字的環境當孩子進入識字敏感期之後,父母可以為孩子創造良好的識字環境。當孩子基本能識字,並且能把他們的意思記住後,父母可以採用定位記憶訓練法。具體做法是,父母把一段文字中的某個字或詞語擋住,讓孩子根據前後文字的意思,猜測擋住的字或詞語是什麼。通過這個訓練刺激記憶,鞏固孩子的識字量。其實,一套識字繪本,基本能涵蓋以上三個竅門。
  • 3-7歲孩子識字難?運用3個技巧,不用死記硬背就能識「千」字
    事實上,其實識字非常簡單,只是家長一直以來教孩子識字都沒有用對方法,今天教各位家長,運用3個技巧,讓孩子開心快樂地識字。識字是閱讀的基礎,也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因而早期教孩子識字對於孩子的語言和能力、閱讀能力和智力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們才會迫切地想要孩子識字多一點,為將來上了小學打好基礎。
  • 過早過晚都不合適,聽聽醫生怎麼說
    但是也有父母會擔心自己的孩子的學習進度跟不上其他寶寶,就十分焦慮。但其實家長們不必過於擔心,因為現在更講究科學育兒,一味的攀比對孩子沒什麼好處。就拿孩子站立來說吧,很多醫生都表示過,過早過晚都不合適,過早寶寶的發育不充分,過晚寶寶對走路的好奇心下降,不願走路,所以家長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