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識字對孩子有害?家長別輕信傳言,這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2021-02-07 消費新文娛

隨著網絡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多「神童」湧現,不是2歲識千字就是5歲實現自主閱讀……

同時,又有很多家長說:過早識字對孩子有害,破壞孩子的想像力、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普通家長也分不清誰對誰錯,都開始為「幾歲教孩子識字?」的問題糾結。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孩子識字的問題。

過早識字對孩子有害?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說:「讓孩子提早認字,或強迫他們早日養成自己看書的習慣,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

但是,這句話是有前提的,松居直先生是繪本作家,他認為識字之前要先學語言。簡單來說就是家長和孩子聊天、講故事、讀繪本,等孩子看繪本的時候自己對漢字好奇了,就可以識字了。

所以這個松居直所說的「提早」,本質上不是年齡而是過程,也就是說只要孩子自己對識字感興趣了就不算「過早」,當然更不需要「強迫」。

而且,我國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也說過:識字是兒童迫切需要的。他認為:科學的漢字教育有益無害,不科學的漢字教育有害無益。

所以,本質上不是過早識字對孩子有害,而是不科學的識字方式對孩子有害!這兩者可不能混為一談!

家長要如何教孩子識字?

1、想像力豐富的象形字

總有些家長怕識字早會破壞孩子想像力,那既然如此不妨試試用象形字的方式識字。

家長可以通過肢體動作、象形字圖片等方式教孩子認識一些特殊的字,也可以反過來,在孩子學生字後讓孩子通過動作、畫象形字的方式記憶。

像這套《水墨漢字繪本》就以水墨畫的形式,將古詩詞、意境畫、甲骨文、漢字故事和對應的漢字結合在一起,以畫教字。

這套繪本一共4冊,用48幅水墨畫作和48個趣味故事帶孩子認識漢字的起源,了解漢字之形、漢字之美、漢字之意。

2、有趣的識字體驗

與強迫孩子相反的就是通過趣味的方式教孩子識字,比如通過識字歌、識字遊戲等方式教孩子識字。

家長和孩子一起讀繪本的時候,也可以和孩子玩「猜字」的遊戲。

家長可以從繪本中找一些和插圖所表達的意思契合度高的字,描述一些線索,然後讓孩子猜那個字的讀音,或者表達的意思。

比如我會指著「雪」字問兒子:「北風吹雁什麼紛紛?」

他就答:「是雪紛紛。」

(這套繪本是《故事裡的四季》)

這樣一邊玩一邊記,古詩也背了、字也識了,孩子也不會覺得很累,反而玩得挺開心。

當然這個過程家長一定要足夠耐心,別讓孩子感覺到壓力,就當玩了,家長越是不以教孩子為目的,孩子學得越好。

3、有用的漢字

識字最終的目的,就是在生活中能用上。所以家長要多帶孩子認識生活中的漢字,比如廣告上的字、牌匾上的字。

同時,更要趁著孩子識字興趣濃烈的時候,帶孩子多讀一些繪本。

漢字、詞語在句子、段落中的含義是會隨語境發生變化的。所以識字不能光認識漢字,更要多閱讀、多說話。

這裡是水兒媽媽育兒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過早識字對孩子有害?家長別再誤解了,這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還有人覺得讓孩子識字有各種危害:漢字很抽象,孩子理解起來很困難;孩子識字後會養成安靜讀書的習慣,不符合兒童好動、好玩的天性,給孩子帶來負擔;孩子過早識字會造成「三年級現象」;孩子過早識字會破壞想像力。可我覺得,因為這些所謂的「害處」就不讓孩子識字,有些過猶不及了。過早識字有害?
  • 孩子過早識字有害?家長別再誤解了,這才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有的人說早識字、早背詩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好,又有人說識字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一些,對孩子並沒好處。那可能我們對這個方式存在點誤區,其實早點識字對孩子有點好處,但是並不是強迫孩子識字的情況下才有好處。那如果我們強迫孩子過早識字會造成哪些後果,我們不妨往下看看,讓我們多去了解過早強迫孩子識字會讓孩子出現什麼樣的問題,給孩子將來帶來什麼樣的麻煩。
  • 孩子過早識字有害?別再誤解了,這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看完這一集綜藝,很多父母都覺得王恆屹是一個神童,明明才4歲,已經學會了這麼多東西,比很多孩子都要厲害多了。而大部分父母也開始焦慮,怎麼讓自己的孩子也能夠變成一個神童;學會千字文,還能背誦古詩詞。不過,很多寶爸寶媽們也表示:不太敢讓自己的孩子過早地識字背詩,害怕自己孩子的想像力會因此受到影響了。
  • 「蒙眼識字」屢禁不止 這場騙局蒙住了誰的眼?
    「即使這是一場騙局,花兩萬塊錢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也值了。」李萍說,「更何況,現在也不能證明它是騙局,萬一有效果呢?」「蒙眼識字」為何屢禁不止10月28日下午,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將在秒慧好記星科技有限公司貴陽雲巖一分校了解到的情況提供給了貴陽市雲巖區教育局。
  • 孩子3歲就識字,家長別高興太早,其實是有危害的
    導讀:孩子3歲就識字,家長別高興太早,其實是有危害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3歲就識字,家長別高興太早,其實是有危害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過早識字居然有危害?寶媽別慌,到這個年齡讓寶寶識字才最好
    別讓孩子太早識字了! 分析 關於孩子識字的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其實孩子2、3歲的時候,思維邏輯還沒有形成,這時候識字只是強迫記憶,這麼做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是沒有好處的
  • 寶貝太早認字有害?家長千萬別誤解了,這是教育的最大的烏龍!
    在現代社會,無論是什麼樣的家庭,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家長一定都是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的,他們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希望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後,可以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們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一個聰明的,高智商的小孩,以及非常優秀的學生。
  • 別讓識字難倒了孩子,這6種方法幫助快速識字,家長們千萬別錯過
    如今幾乎所有父母都在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同時也在為了這一目標不斷努力著,然而不管怎麼做,當孩子「跑」起來後家長們會發現,孩子之間的差距真的是不小。 說到孩子的起跑線,讓孩子在上學前學會識字,一定是大部分家長們努力的目標。
  • 家長花重金為孩子「蒙眼識字、開發右腦」,疑陷傳銷陷阱
    「即使這是一場騙局,花兩萬塊錢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也值了。」李萍說,「更何況,現在也不能證明它是騙局,萬一有效果呢?」「蒙眼識字」為何屢禁不止10月28日下午,記者將在秒慧好記星科技有限公司貴陽雲巖一分校了解到的情況提供給了貴陽市雲巖區教育局。
  • 過早識字的後果非常嚴重!
    1馬安娜聽取了其他家長的意見,並表示必須允許孩子在學齡前閱讀這些詞語,否則孩子在一年級時學習成績會落下。帶著一點焦慮,馬安娜讓3歲的米米開始寫作的旅程。讓馬安娜感到自豪的是,米米一年學會了500個單詞,漢字也是全都會寫的。
  • 教孩子識字千萬別迷信識字量,做好這件事,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投資
    這個暑假,不少孩子都在幼小銜接班,或者類似的識字班度過。想要讓孩子認識一些字,發展讀寫的能力,這本身並沒有錯。可是很多家長和機構用錯了方法,只強調機械記憶,給孩子過大的壓力和學習任務,反倒扼殺了孩子對識字的興趣。學習漢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可以幫助孩子表達和記錄自己的想法,獲取更多他感興趣的知識和信息。
  • 5歲娃識字3000?別羨慕!過早逼娃認字,後果很嚴重!
    而這一執念,小編在去年也感受到了。 尤其在《挑戰不可能》綜藝播出後,看著臺上5歲萌娃熟背詩詞400首,識字3000+。 再看看自家娃,大字不識兩個,家長們不僅投去了羨慕的眼神,還決定把娃識字這件事提上日程!
  • 如何輕鬆培養娃「識字」?掌握這3個小竅門,將孩子教成識字高手
    正確認識很多家長都能認識到孩子識字的重要性,所以在孩子不到3歲時就開始強迫孩子大量的讀和寫,這樣是不正確的,科學研究表明:「孩子最佳的記憶知識時間在三歲到七歲,過早的實行識字教育會讓孩子產生壓力。」在孩子三歲前,正是貪玩的時候,過早的教育不僅僅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更可能讓孩子產生閱讀障礙。孩子太晚識字,會讓孩子接觸事物變慢,對以後的讀書、與人交流都會有一定的障礙。有專家研究表明:孩子識字太晚會影響智力。所以,對孩子識字科學的認知是孩子提高識字能力的前提。
  • 教育最大的騙局,鼓吹快樂教育
    01、教育最大的騙局叫「孩子,你只要快樂就好」不知道從何時起,中國的家長越來越尊重孩子,崇尚「快樂教育」。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一幕:當孩子對舞蹈、美術等感興趣時,家長二話不說就報了班。可當孩子學了一段時間不耐煩了,想放棄時,家長也毫無猶豫地答應了。他們想,是不是孩子沒天賦?讓他去學他擅長的才是更好的選擇吧?其實,這看上去是對孩子的尊重,實際上卻是一种放任,屬於家長不負責任的表現之一。
  • 「量子波動速讀」刷屏,高價騙局背後,是家長們對孩子未來的焦慮
    孩子的早期教育必須遵循大腦發展的規律,任何偏廢一側半腦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單純的提倡右腦開發,完全就是忽視科學理論依據,對孩子成長不負責任。 「智商稅」的培訓騙局,還是能夠吸引家長趨之若鶩呢?
  • 孩子多大可以識字?過早過晚都不行,家長需謹記3條原則5個竅門
    」於是,麗麗就效仿這種教育觀念,對孩子實施「愛與自由」,她認為孩子只要覺得開心就好,這也是典型的西方快樂教育!所以,麗麗孩子小時候的生活只有娛樂,唯一的啟蒙學習,就是幼兒園裡的一丁點知識,這種快樂一直延續到上小學前。
  • 孩子多大可以識字?過早過晚都不行,家長需謹記3條原則5個竅門
    麗麗高中時的偶像就是盧梭,她非常崇拜盧梭的教育觀點,那就是「教育要順應自然。」於是,麗麗就效仿這種教育觀念,對孩子實施「愛與自由」,她認為孩子只要覺得開心就好,這也是典型的西方快樂教育!那麼,孩子過早認字呢?也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孩子喜歡認字,那就另當別論。可孩子不喜歡認字,家長又強迫孩子認字,這就會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喪失識字興趣。在心理學中,嬰幼兒時期是心理髮育最迅速的時期,年齡越小,發展越快!
  • 孩子三歲就識字了?家長不要高興得太早,危害特別大
    導讀:孩子三歲就識字了?家長不要高興得太早,危害特別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三歲就識字了?家長不要高興得太早,危害特別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育家斯賓塞:過度教育對孩子有害,正在雞娃的家長要注意了
    過度的學習作者對英國許多兒童早期教育和學校做了大量觀察後,發現過度學習的確存在,表現出來的現象是積極、刻苦、努力的學習,嚴格、緊張的課程時間安排,以及似乎永遠也做不完的課堂和課外作業。家長、老師過分關注孩子分數,本是快樂無比的知識學習課堂,變成了競爭的場所,從而淡化了孩子學習與求知本身的樂趣。
  • 教育家斯賓塞:過度教育對孩子有害,正在」雞娃「的家長要注意了
    尹建莉在其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也有一章節寫的是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過早的加入競爭的洪流中,往往會削弱內在的自助教育力量。有需求就有市場,家長有這方面的需求願望,導致市場出現大量早教機構、線下輔導培訓班、線上網課等等的大肆宣傳推動,部分家長盲目跟風,各種課程、培訓班跑不停,產生新時代」雞娃「特別流行。 德國的科學家洪波爾特說:」對於個人的心智進程來說,過量的、消化不良的知識也可以說是給心智帶來負擔。作為心智的脂肪儲備起來的知識並不用處,只有變成了心智的肌肉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