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早期教育也許在浪費時間;孩子從多大開始認字合適?

2020-12-15 腦洞育兒經

「神童」這個詞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隨著網絡信息越來越發達,神童出現的頻率也更頻繁。他們不僅在這些方面出色,而且在數年之後與同時代的人相比,顯得非常精通。

說起神童來,我們就不得不說起唐朝來,畢竟唐朝的神童的數量最多。比如四歲能賦詩的權徳,五歲能詞章的令狐衝,以及七歲可以做文章的李白藥、張九齡、徐彥伯等人。兒而二十歲就被提拔為監察御史的盧莊道,也是唐朝時期的一段佳話。

再比如現在生活中西安智商高達149的西安神童高雍涵、詩詞大會中的5歲神童王恆屹……

當這些神童出現在家長的視線中,很多家長感覺到了緊張,生怕孩子屬在起跑線上,也想通過培養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但是又擔心會拔苗助長,給孩子帶來太大的壓力和負擔,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讓孩子過早識字真的是有用的嗎?

耶魯大學的格塞爾博士表明:孩子從幾歲開始識字,對孩子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李玫瑾教授在《開講了》中,曾經就「是不是要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她認為如果孩子的發育沒有得到相應的標準,家長給孩子進行「超前教育」就是在浪費時間。

也許提早認字容易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牴觸心理

因為過早識字,強行地塞給寶寶書本知識,只會讓孩子從小就對學習產生抵抗心理。提早認字會影響孩子學習能力

說道這裡我又想起了一個故事。據說早在1968年,美國內達華洲的一個小女孩的媽媽將幼兒園老師告上了法庭,原因是老師教會了自己只有2歲的女兒字母「O」,要求賠償她女兒精神傷殘費1000美元。

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很費解,明明老師教會孩子知識是好事,為什麼會被告?要知道在中國,幾乎每個家長接到寶寶的第一句話都是「今天都學了些什麼呀?」看起來老師比竇娥還冤,但事情的結果卻是最終媽媽獲得了勝訴。媽媽的理由是:老師雖然教會了女兒認識字母,但是她卻剝奪了女兒的想像力。如果沒有老師去直接告訴女兒「O」是一個字母,那么女兒可以把它說成蘋果、足球、雞蛋、太陽等一切圓形的東西,但是現在她只知道那是字母。

孩子識字的3個發展階段,父母應該看

第一階段:1-3歲的意識階段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文字是不敏感的,他們主要依靠自己的感覺來認識世界。這個階段的兒童是處於無條件接受期。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兒童的身高體重成倍增長,學會辨認物體,認識周圍的人,學習走路,用語言表達自己和進行交流進行自己的探索。孩子在這個階段,是不會有文字的認識的,他們更多的是將文字看成一種圖形。

家長這個時候不需要特意去教孩子識字,而是培養孩子的興趣,給孩子提供文字的環境,讓孩子熟悉這種「圖形」,進行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童話大王鄭淵潔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從孩子滿月之後,他就刻意在孩子面前「表演」讀書,借所謂的無條件地從外界學習模仿的早期過程。因為了解孩子愛模仿的天性,這種從孩子小時候就培養興趣的方法,很值得家長學習。

第二階段:3-3歲半的自我意識萌發階段

在3歲之前,家長的「表演」已經讓孩子有了一定的興趣,孩子有了自我意識。

在這個階段,有個非常關鍵的概念叫做「自我意識形成」;這個時候,父母不需要給孩子報早教班學習太超前的知識,可以在家裡根據孩子的喜好,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興趣。

也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故事或者繪本,幫助孩子培養閱讀興趣。

第三階段:3歲半-5歲半識字敏感期

孩子對文字的敏感期是處於3歲半-5歲半。3歲後的孩子經歷著不同的「敏感期」,繪畫敏感期、心理敏感期、詛咒敏感期、自我意識敏感期、審美敏感期……克服了一個敏感期,孩子前進了一大步,之後又經歷另外一個敏感期,就像打遊戲做通關一樣,不斷的打怪,不斷的通關,不斷的變強。

在這一階段,孩子經常會對著一些文字問父母:這個是什麼?這就代表,孩子的敏感期到了。這個時期,家長就可以給孩子解答疑惑,有意識引導孩子去識字。

什麼時候給孩子認字最合適?

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儘可能地發揮孩子的感官能動性,讓孩子以他自己擅長的方式去學習,激發孩子的自我學習力。

我們中國的文字都是從象形文字進化來的,從小對孩子進行漢字啟蒙,能夠促進孩子右腦的發育,對於提高孩子的記憶力有很大的幫助。

從小進行漢字啟蒙的孩子,右腦和記憶力相對都比較發達。所以,父母可以從小對孩子進行漢字啟蒙,然後在後天培養,對孩子進行大腦開發,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凡事沒有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閱讀的人,他是不可能順利地掌握知識的。」

閱讀對孩子的好處是非常多的,通過接受信息的方式,讓孩子將聽、看、讀、寫、學結合,幫助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基礎,從而增加識字和閱讀興趣。

孩子小的時候,對於漢字僅僅保持在圖形階段。父母可以通過圖畫、繪本等形式,幫助孩子將圖形和文字聯繫在一起。繪本裡色彩鮮明的圖畫能夠吸引孩子的興趣;生動有趣的故事能夠豐富孩子的頭腦,讓孩子懂得一些道理。

在培養孩子識字方面,只要家長善於引導,相信你的孩子也能很快成為識字高手,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歲-6歲是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父母在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

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相對於單調枯燥的漢字,這些色彩斑斕的圖案更容易被孩子記住,留下深刻印象。孩子記憶文字也會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抓住3-6歲這段黃金時期,好好培養孩子的情商、習慣和情緒管理,是終身受益匪淺的

相關焦點

  • 孩子要幾歲學習認字,李玫瑾教授直言:「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
    但對此問題李玫瑾教授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和看法,她認為給孩子安排的「超前」教育只是在浪費時間,因為孩子的腦部發育還沒有達到這樣的標準。我們應當遵循這個自然過程,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認字。他們認字要經歷的三個階段:一至三歲的意識階段。
  • 孩子要幾歲開始認字?李玫瑾教授直言:「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
    看著別人家的神童孩子都會很羨慕,例如兩歲會背三字經的「王恆屹」、三歲會認唐詩三百首的「武亦姝」,讓很多孩子的父母開始焦躁不已,一邊想著讓自家孩子快點學會認字,一邊又擔心這樣做會不會扼殺孩子的天性......
  • 孩子幾歲開始認字比較好?李玫瑾教授直言:太早就是浪費時間
    很多學齡前兒童的家長都是這樣,即使別人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家孩子沒有進行啟蒙教育,早教班什麼的根本沒上,但你依舊覺得不放心,覺得別人是不是在忽悠你,於是悄悄給孩子報了好幾個補習班,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上學會被落下一大截。
  • 耶魯大學博士,超前教育是在浪費時間,孩子幾歲開始認字合適
    相信大多數的父母在看著別人家的「神童孩子」都很羨慕,2歲會背《三字經》、3歲會認《唐詩三百首》,這就讓很多的父母開始焦慮不已,想要「逼」著孩子快點學習認字,以免輸在了起跑線上。
  • 李玫瑾:「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危害在二年級爆發,別因小失大
    用她的話說就是,現在的幼兒園基本就是哄孩子,根本起不到幼兒啟蒙和早期教育的作用。直到前兩天,琳琳發現了一家剛成立的雙語學校。在這家雙語學校的宣傳中,孩子在剛入園就會接受數字啟蒙,等到了大班則完全開始進行「準小學教育」,讓孩子進入「超前教育」階段。
  • 孩子應該幾歲開始認字?李玫瑾坦言:「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
    「笨鳥先飛」很多人都認同的道理,為了能讓孩子早早地走在前面,很多家長都選擇遵循這個「道理」,讓孩子提前起跑接受各種超前教育,各種早教機構也應運而生。但很少有家長考慮,超前教育到底適不適合孩子。但讓孩子過早識字真的是好事嗎?李玫瑾教授在《開講了》節目中說過:孩子發育沒達到標準時,所有的超前教育都是在浪費時間。
  • 孩子該幾歲開始「認字」?耶魯大學博士:「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
    導讀:孩子該幾歲開始「認字」?耶魯大學博士:「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該幾歲開始「認字」?耶魯大學博士:「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該幾歲開始認字?李玫瑾教授:「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
    「笨鳥先飛」很多人都認同的道理,為了能讓孩子早早地走在前面,很多家長都選擇遵循這個「道理」,讓孩子提前起跑接受各種超前教育,各種早教機構也應運而生。但很少有家長考慮,超前教育到底適不適合孩子。現在的家長都太著急、太焦慮了,看到別人家3歲識千字的孩子,就認為自家孩子也應該如此,想著讓自己家孩子也儘早識字。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合適?耶魯大學博士:超前教育是在浪費時間
    「認字」嗎?耶魯大學博士阿諾德格賽爾曾指出:「孩子3歲之前和7歲之前開始識字,將來並沒有什麼不同,孩子在發育沒達到的時候,一切的超前教育都是在浪費時間!」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表示:在語言的學習中,孩子始終是主動者,只要有合適的環境,他們就能開花結果!而家長們要做的不是「揠苗助長」,而是順應孩子的發展,並為他們的學習做好準備。
  • 孩子應該幾歲開始識字?耶魯大學:提前識字等於浪費時間
    現在很多媽媽看見「小神童」都羨慕不已,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為這樣的人,所以從小就開始帶著孩子認字,識字,念字。就怕孩子一步落下,步步落下。所以就衍生出很多的說法:早認字有利於寶寶大腦發展,早認字有利於學習等等。
  • 寶寶幾歲開始認字比較好?李玫瑾教授:「超前」教育等同浪費時間
    家長們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比如兩歲就能背三字經的某某神童是不是多少都會有些羨慕呢,這樣高的水平不禁讓家長們擔心自己的孩子會「慢人一步」,於是很多孩子的父母開始煩惱,想著讓孩子快速學會閱讀,但是也有人擔心這是否是拔苗助長的行為,會不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呢?
  • 幼兒超前認字利大於弊?耶魯大學教授:超前教育浪費時間!
    後來,又看了一些成功育兒的父母的文章,發現並不是每個優秀的孩子都贏在起跑線上。相反,大多數爸爸媽媽早期重點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也許識字早的那個孩子考上北大,還有很多未知的因素,並不單純是超前教育的功勞!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合適?耶魯大學博士:提前識字是在浪費時間
    、四歲、五歲、六歲甚至七歲開始認字,將來都沒有任何不同!孩子發育沒達到的時候,所有的&34;教育,都是在浪費時間。美國著名的「雙生子爬梯試驗」也證實了這個結果。提前對孩子進行教育,不僅沒有好的效果,還容易起到反效果。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合適?耶魯大學博士:超前教育是在浪費時間
    有很多的父母認為孩子就應該要早點識字,這樣才有利於實現自主閱讀,還能達到開發左腦、提高智力的效果,平時就算不能很好地提高智商,趁孩子大腦發育快的階段,讓娃多認識、多學習也算是為小學打下基礎!3歲應該讓孩子「認字」嗎?
  • 耶魯博士:提前教孩子識字純屬浪費時間,娃到底該幾歲開始認字?
    文|秘籍君現在的家長,都普遍重視孩子的教育。孩子很小就開始上早教班,孩子剛上幼兒園家長就把各種興趣班也安排上了。就連識字,都抓得很緊。我一個朋友,她家女兒才2歲多,就已經認識100多個字,可以獨自拿著繪本看書了。每次,朋友都會特別自豪地告訴我:「終於在識字上讓我家女兒贏在了起跑線上。」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合適?耶魯大學博士:提前識字是在浪費時間
    我反問:「你們不覺得孩子識字太早了嗎?」現在的家長都開始走科學育兒的路了,想必對蒙特梭利這位著名的教育家還是很熟悉的。在她提出的兒童敏感期概念中提到,孩子在一段時間內會對特定的事物表現出極強的興趣。這時孩子會主動學習,學習效率也是最高的。
  • 李玫瑾說「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結合以下案例浪費的何止是時間
    超前教育之所以這麼有市場是因為需求體量大到難以想像。李玫瑾教授曾在《開講了》欄目中就大批過超前教育的危害:對於那些還沒有達到標準發育年齡的孩子來說,超前教育只是一種浪費他們時間的行為。其實我到從沒認為過李玫瑾教授的話會有家長不懂,其實她說的一切家長都懂,但是懂不代表理解,理解了不帶了會照做,照做了不代表會改進。結果就是家長真正的應對方法就是你繼續說你的,我聽著就行了,反正我也不會照做罷了。李玫瑾教授的內容只有引導家長做好家長的工作,卻忽略了家長最需要的是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強。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合適?耶魯大學博士:提前識字等於浪費時間
    孩子從三歲、四歲、五歲、六歲甚至七歲開始認字,將來都沒有任何不同!孩子發育沒達到的時候,所有的"超前"教育,都是在浪費時間。 阿諾德·格賽爾博士的「雙生子實驗」,是從「雙生子爬梯試驗」開始的,實驗中雙胞胎中的一位從48周開始提前學習爬樓梯,另一位則按照孩子的生長規律,從53周開始學習爬樓梯,結果證實,到55周時雙胞胎爬樓梯的進度完全一致。
  • 孩子幾歲開始認字合適?不是四歲也不是五歲
    為了讓她寬寬心,我給她講了《你的3歲孩子》裡面比較經典的笑話:有一位驕傲的母親,去叫板呼籲3歲不該識字的醫生。那位老媽子得意地說:我家娃3歲,認字特別多,還能自己看書。什麼快樂教育,太扯了。那就是父母懶散,孩子才沒什麼特別的表現。
  • 孩子最佳「認字時間」,並非三歲或四歲,這個年齡段認字效果超好
    前段時間,一則關於「15歲少年被清華大學錄取」的新聞引發網友關注。讓我羨慕不已的是,這位少年在上幼兒園之前就識字3000+;而自家孩子都上了2年幼兒園了,識字還不到300+,簡直就是「撒白甜」本尊了。關於孩子多大開始認字,在很多家庭一直備受爭議,甚至一度成為火藥味十足的[夫妻爭吵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