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在幼升小的時候,真的是百花齊放,什麼樣的孩子都有,都是家長精心培養的結果。我閨蜜家的孩子幼升小的時候,就有這樣一個小姑娘,老師問的文字都認識,最後跟孩子家長一嘮嗑,這個孩子的識字量比其他小朋友高了不少,說話間那個家長說到了這樣一詞「識字敏感期」。我回來也研究了一下。
在孩子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孩子開始對文字有了一定的興趣,比如平時在給孩子讀故事的時候孩子開始問,這個念什麼,那個念什麼。時不時的突然發問,指著大街上的路牌就問怎麼念。這個時候就是「識字敏感期」到了。
孩子的「識字敏感期」一般都3~6歲的時候出現,三歲之前孩子最感興趣的圖畫,而三歲之後單單的圖畫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就開始對文字有了一定的要求。
在這個時候,只要家長用對了方法,激發孩子對字的渴求,孩子認字量破千,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而且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神經正是發育階段,學習起來也不累,而且還很起勁呢!
1、繪本認字
平時我們都會給孩子讀故事,孩子也翻一翻那些繪本,因為有圖畫在吸引這個孩子,這個時候就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識字的繪本,讓你孩子邊看書邊認字。普通的繪本是之後有單純的字,而是識字的繪本上,不光有這個字還可以針對這個字有圖解,3歲之後的孩子們雖然對文字有了一定的興趣,但是對圖畫的理解更好。所以藉助圖畫讓孩子明白這個字意思,而不是單純的會讀,理解了意思孩子才會記得更加牢靠。
而除了識字繪本之外,平時是讀故事的時候孩子也會問、也會學,這樣認字的量就不斷的累積,曾經有一個媽媽就做過這樣一個統計,從孩子每天到每周,每月,再到一年,再到3年計算下來,一個孩子3年的時間認識3600個字,我們在家長平時逛街的時候孩子問的,電視中廣告中的字3年時間孩子認識5000個字其實並不是一件難事。
我之前給我家子選擇的繪本你們就是從識字的開始。《魔法認字書》是我選擇的第一套認字的繪本,我選擇他的原因是因為,它不光是一個字還有衍生的詞語,一段話,一句詩,這樣下來又額外的接觸了更多的字,一舉兩得。
2、玩遊戲
玩一些文字遊戲也幫助孩子認字的小竅門,孩子愛玩遊戲,是眾所周知的。我們就借著遊戲這個「東風」引起孩子對文字的興趣,我這裡有幾個遊戲供大家參考一下。
貼標籤:孩子對家中的物品都很熟悉那麼我們就做一些標籤,然後再貼到相應物體上,比如:我們在便利貼上,寫上冰箱、電視、蘋果等等。讓孩子念出來並且找到相應的物品貼上。這樣的看著文字和實際物體相結合,孩子可以對文字的印象更深。
文字對對碰:我可以跟孩子說,把手放在書上、把蘋果拿起來、指一下自己的腳,這樣有助於寶寶建立聲音與現實生活中的事件、人物和行動之間的關係。當你在給寶寶讀一本圖畫書時,你可以停下來,讓他指出你剛才講到的事物。
小馬過河:把文字寫在紙上,當做石頭,讓孩子念出這個字,都念對了才算安全過河,要是念錯一個字,就是失敗,就是掉進河裡了就要重新開始了,還可以請家長過來幫助自己安全過河。
這樣的遊戲既可以滿足孩子的玩心還可以幫助孩子認字,這麼看下來,在3年敏感期內識字量破千一點都不困難。
3、定位記憶訓練法
這個辦法是一個育兒老師告訴我的,也是一種很好玩的辦法,對於孩子來說是很新奇的。這種訓練其實算是一種複習的方法,既然我們都學習了,那麼也要複習才會記得牢靠。
做法:跟孩子看看完一本繪本那之後,我們可以把其中的某一些文字擋住。然後讓孩子根據故事情節和自己的記憶猜一猜這個字詞是什麼,通過對記憶力的刺激,鞏固孩子的識字量。
孩子在識字敏感期認字,其實不光是認字對孩子的其他能力也是可以訓練的,最明顯的就是記憶力,而認字又是未來學習的一個最重要的基礎,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抓住「識字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