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

2020-09-05 青青育兒秘笈

識字可是孩子入學必備的神器!識字也是孩子們未來步入社會的神器,總體來說,識字對於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必修課。

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

識字也讓很多家長都產生爭吵,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識字太早對孩子大腦不好,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早點識字才是真的幫助孩子。其實對於識字應該再幾歲,專家早有定律。

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

有研究表明:3-6歲的孩子要是能達到認字的水平,家長就可以給孩子進行好的教育了。

3-6歲可是孩子對於識字的敏感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著自然記憶與識別能力,因此會對文字感到非常好奇。

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

而且通過大量的實驗也能證明:當孩子對識字的興趣出現時,如果沒有家長外力的輔導,孩子很可能會直接錯過這個敏感期,以後再學漢字的道路上只能指望老師教的內容,不僅如此學的也比其他同學慢,甚至即使在怎麼努力也追趕不上其他同齡學生。

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

所以家長要是掌握這2個方法,在孩子3-6歲的時候去傳授就能讓孩子成為識字小能手。

讓孩子成為識字小能手的2個方法

1、抓住時機,提高興趣

想要孩子成為識字小能手,不單單靠的是在6歲前,主要要是要讓孩子抓住時機,提高自己對識字的興趣。

首先孩子在小的時候好奇心是最重的,同時也是家長培養孩子興趣的時機,相信我們能夠發現,孩子在2歲左右就對語言能力有一定的認知了,總是喜歡自言自語,說的內容大人還總還是聽不懂,這個就是個絕好的時機,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在感受語言的能力了,正在開始學習。

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

例如我們可以找一些新鮮的事物來吸引孩子的興趣,比如小動物、小玩具等等,當孩子看見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一定想伸手去拿,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教會孩子去念名字,孩子念對哪個,在把哪個禮物獎勵給孩子。

這個方法的原理是:先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產生求知慾,家長在順勢詢問孩子,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有所提高了。

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

2、循序漸進進行啟蒙,增加記憶

萬物生長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更何況孩子的學習呢?只要掌握好方法就能夠輕鬆教會孩子學習。

家長可以通過繪本讓孩子的識字能力循序漸進,也可以通過繪本的鍛鍊加深孩子的記憶力。

在挑選繪本的時候一定要選擇3-6歲正好適合孩子的繪本,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書中必須帶著有聲伴讀,這樣孩子不僅能當故事聽還能增加語言能力。繪本當中的內容還能夠加深孩子對字的記憶力能力,如果書連這個都做不到豈不是一本無用之書?

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

教育專家說過:在孩子學習記憶的過程中,記憶其實最重要的不是讓孩子「記」,而是讓孩子去「憶」,憶的意義就是讓孩子多多溫習,在孩子的大腦裡回憶的過程中才是真正鞏固記憶的時刻。

根據專家所說,就是孩子在識字的過程中少不了家長的輔導,家長也要陪伴孩子一起去學習,能夠增加孩子心中學習的重要性。

總結

讓孩子識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等孩子成功的那一刻就好比蝴蝶破繭成功,所以想要孩子識字,一個是要孩子到了敏感期再去學,一個就是家長的輔導,這兩個缺一不可,當家長抓住了孩子的敏感期,再配合家長的輔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孩子一定能成為「識字小能手」!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評論在下方~

關注青青不迷路,育兒知識小寶庫~

相關焦點

  • 3-6歲是識字的「黃金年齡段」,用這6個小方法,助娃成為識字高手
    現在不僅是父母希望孩子多認字,連小學都要求孩子在入學前認識700-800字,這個要求看似很簡單,實則很難做到,今天瓊瓊就給父母們分享6個識字小技巧,幫助你家娃成為識字高手。3-6歲是識字的「黃金年齡段」根據研究:3-6歲是寶寶識字的「黃金年齡段」,家長在這個階段教孩子識字,效果可是「事半功倍」!
  • 娃不認字,每天哭著上學!教娃識字≠強迫識字,2招解決!
    1教娃識字≠強迫識字!在寶爸媽的留言中,科大大發現有一部分家長很焦慮:的確,寶寶處於這個年齡段,關於認字這事家長會遇到不少問題。記得在知乎看過一篇名為《孩子上一年級,每天哭著去上學》的帖子,裡面有一句話:「媽媽我不想去上學。我的拼音讀不好,字不認識,寫得也不好。成了全班最差的,怕老師批評我。」
  • 5歲娃識字3000?別羨慕!過早逼娃認字,後果很嚴重!
    尤其在《挑戰不可能》綜藝播出後,看著臺上5歲萌娃熟背詩詞400首,識字3000+。 再看看自家娃,大字不識兩個,家長們不僅投去了羨慕的眼神,還決定把娃識字這件事提上日程!
  • 3-6歲是識字的「黃金年齡段」!用這6個方法,將孩子教成識字高手
    每位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學前能夠識得更多的漢字,今天小柳與各位父母分享6個識字小技巧,在孩子3-6歲這個黃金年齡段常堅持,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6歲是孩子識字的黃金年齡段家中孩子正處於這個年齡段的父母可要留心了,據科學研究顯示,3歲~6歲的孩子對「圖形」有著很強的感知力,對圖形的形象有著超強的記憶能力和識別能力,而我國的漢字正是由「象形字」演變而來,它是由聲音+形狀+意思
  • 4-6歲是識字的黃金年齡段,掌握這5個技巧,把娃練成識字高手
    孩子究竟幾歲開始認字?這成為很多家長心中的一大問號!尤其是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很多家長更是陷入了兩難的境地,識字怕破壞想像力,不識字怕小學跟不上。 而且據大數據顯示,孩子若是在學齡前能熟練運用1000個漢字,未來語文成績和小學階段的成績都能優異於常人。 那究竟幾歲認字最好呢?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曾經在書中提到:「孩子的認字敏感期出現在四五歲」。
  • 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認字1000並不難!這3個方法父母快收藏
    相信有許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識字量過少,而陷入到一種焦慮的情緒當中。別家的孩子都能自己捧起一本書慢慢讀了,自家孩子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讓他安安靜靜地看書了。這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沒有牢牢把握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白白地讓孩子錯失了認字的好機會。
  • 孩子識字別「硬背」,這4個方法簡單實用,讓娃成為漢字小達人
    那麼如何教孩子識字呢?抓住「識字敏感期」關注兒童發展過程的家長,應該都會發現孩子在3歲左右會經常拿著繪本「指指點點」,問你「這是什麼字?」這就意味著孩子進入了「識字敏感期」。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研究發現了孩子的31個敏感期,在敏感期孩子會對某一事物保持強烈的興趣,並主動學習。識字敏感期就是其中之一,在3-6歲這個階段,孩子會對文字的認知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果能抓住識字敏感期,對孩子進行文字的普及,他們的識字速度和接受程度會更快,對文字的記憶也會更紮實。
  • 孩子識字別「硬背」,每天3個「10分鐘」,把娃教成「識字高手」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孩子在3歲之前,基本的認知邏輯思維還沒有形成,對孩子而言,漢字更像是畫畫,而不是文字語言。強迫孩子去識記漢字反而會影響孩子創造力、想像力的發展,也會讓孩子對學習漢字產生排斥的心理,更不利於以後的學習。
  • 孩子識字別「硬背」,這4個方法簡單實用,讓娃成為漢字小達人
    關注兒童發展過程的家長,應該都會發現孩子在3歲左右會經常拿著繪本「指指點點」,問你「這是什麼字?」這就意味著孩子進入了「識字敏感期」。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研究發現了孩子的31個敏感期,在敏感期孩子會對某一事物保持強烈的興趣,並主動學習。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奶奶:沒有刻意教,抓住了識字敏感期
    在王恆屹3歲的時候還上過《了不起的孩子》這一節目,那時的他就已經認識了3000多個漢字,非凡的記憶力還能聽辨出許多歌曲,就連主持人撒貝寧都忍不住稱讚他是「行走的中華小曲庫」。但如果是以講故事、以畫識字的方式,孩子大多能接受。識字敏感期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孩子有一段識字敏感期,如果能在這個時期讓孩子認字會更加輕鬆,事半功倍。幼兒的識字敏感期大多是2~7歲左右。
  • 3歲,孩子識字的黃金年齡!這4個識字小技巧,家長可別傻傻不知道
    關鍵是方法要對,不能填鴨式,如果孩子喜歡學,早一點教也沒什麼,今天我便分享我教娃識字的小技巧,只要稍加堅持,孩子便能成為「識字」小高手。憑什麼說3歲是識字的「黃金年齡」?在德國多項研究證明:3~6歲正是孩子識字的黃金年齡段,建議父母能夠抓住3~6歲這個時間段對孩子進行培養,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 孩子學前識字並不難!抓住識字敏感期,用這4個竅門教娃認字
    相信有許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識字量過少,而陷入到一種焦慮的情緒當中。別家的孩子都能自己捧起一本書慢慢讀了,自家孩子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讓他安安靜靜地看書了。這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著名幼兒專家蒙臺梭利女士認為:兒童對於某個特殊的環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期。這種天生的敏感性會使得兒童在這一階段內能夠更容易地學會技能,並且表現出充足的熱情與信心。而3~6歲正是孩子的識字敏感期。
  • 孩子6歲前,多玩這幾個識字遊戲,娃也能「過目不忘」!建議收藏
    很多家長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多認識一些漢字,這樣不僅上小學之後學習語文更加輕鬆,閱讀上也會少很多的障礙,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識字的小遊戲,在孩子3~6歲這個黃金年齡段堅持,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想教娃識字?要抓住「認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問了閨蜜之後,小敏才知道,原來閨蜜的兒子小勇別看年紀小,已經認識三四百個字了,所以現在一般簡單的繪本都能自己看明白,並且學習的興趣特別濃,總是纏著媽媽教他認字。照顧孩子的家長想必都聽過「口欲期」,「長牙期」,「叛逆期」等,但是「認字敏感期」確實鮮少有家長聽說過。在寶寶三歲之前,對於事物的記憶主要是以圖片的形式為主,對字反而印象不深。但是過了三歲,孩子的形象思維發展迅速,對字也開始增加興趣。
  • 孩子就該早識字,只是你的方法不對
    3歲識千字5歲背唐詩……本來以為這些天才兒童以及由此產生的育兒焦慮只是在隔著屏幕的平行世界中,我得等到孩子準備幼小銜接才會面臨識字問題。結果最近和朋友閒聊,才發現人家不到兩歲的娃,已經開始簡單的識字了。沒能被媒體「洗腦」,我卻被身邊的朋輩成功「販賣」了焦慮:波波都已經快三歲了,還沒開始識字是不是太晚了?
  • 非視覺系娃的學前識字路
    首先,按照《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第一學段 (小學1~2年級) 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沒錯,不光要求識字,還要求會寫。雞娃環境日益激烈的當下,學有餘力的孩子可能已超過這個平均標準。
  • 洪恩識字和悟空識字評測,我總結了這幾條教娃識字建議!
    識字重要嗎?當然重要!網上曾流傳一張幼升小牛娃配置表,想必很多媽媽都見過。按照這張配置表,即使是「最低配置」,需要掌握的識字量也要達到700字。誇張嗎?其實一點都不誇張!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指導要求,一年級上冊需要認識400個漢字,下冊需要認識550個漢字,加起來就是950個漢字了。所謂的牛娃,其實也是剛好達到一年級的要求。可是,學習應用中文幾十年的我們,為什麼就教不好娃的識字呢?不得不承認,教識字真的是一個專業活,只能交給專業的機構來做。
  • 孩子「識字敏感期」來臨時,用這3個小竅門,認字量破千不是難事
    我閨蜜家的孩子幼升小的時候,就有這樣一個小姑娘,老師問的文字都認識,最後跟孩子家長一嘮嗑,這個孩子的識字量比其他小朋友高了不少,說話間那個家長說到了這樣一詞「識字敏感期」。我回來也研究了一下。一般都3~6歲的時候出現,三歲之前孩子最感興趣的圖畫,而三歲之後單單的圖畫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就開始對文字有了一定的要求。
  • 叮噹識字上癮,這些識字妙招,親測很管用
    我很驚喜,馬上給他體驗了下媽媽群裡呼聲很高的洪恩識字。這個敏感期他大概維持了一兩個月,陸陸續續認識幾十個字,因為年紀還小所以我也沒怎麼檢測,後來不知道他記住沒。第二個階段,就是今年年初,滿4歲了,識字的欲望又來了,這次我準備的充足了。洪恩識字他持續有興趣,每天都不會忘了學。識字書我去年也測評了好幾套,還有一些識字分級讀物、識字卡等。
  • 3歲神童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2017年,3歲的王恆屹參加了央視節目《了不起的孩子》,展現出驚人的天賦,識字3000多個,熟背三、四百首古詩詞,熟記世界上180多國家的國旗,千家曲庫,被稱為「神童」。那時候他收穫了一大批粉絲。今年他參加《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又雙叒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