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多認識一些漢字,這樣不僅上小學之後學習語文更加輕鬆,閱讀上也會少很多的障礙,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識字的小遊戲,在孩子3~6歲這個黃金年齡段堅持,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中孩子正處於這個年齡段的父母可要留意了,根據科學結果證明,3~6歲的孩子對於「圖案」有著很強的感知能力,面對圖案的形象有著很強的識別判斷和記憶的能力;
而我國的漢字正是由「象形文字」演變而來,它正是由「聲音+形狀+釋義」高度結合的文字,屬於「雙腦型」的文字,孩子在記憶文字時能夠充分的激發左右腦之間的聯繫,從而潛移默化地達到「激發大腦潛能」的目的。
前段時間看的《挑戰不可能》,裡面就有一個「小神童」王恆屹,3歲就能「識字3000,背詩500首」,當時看到這個節目的時候就太喜歡這個「別人家的孩子」了。
王恆屹的奶奶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說,很多時候她都是通過遊戲的方式幫助王恆屹記憶古詩和漢字,可見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遊戲」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接下來就和家長們分享幾個「字卡小遊戲」!
將幾張字卡擺放好,根據孩子自身的能力,用一段時間進行記憶,不僅要記住漢字,還需要記住漢字的位置。
家長說出其中的某個漢字,寶貝就根據自己的記憶,找到這個漢字並翻過來。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替進行這個遊戲,有一點競爭的色彩,誰翻到這個字卡就歸誰,最後比較誰擁有的字卡更多,誰就獲勝。
這樣的遊戲不僅幫助寶貝識字,也提升了記憶力和專注力,可以說「一舉多得」!
將字卡隨意的擺放在桌面上,遊戲的一方隨意說出一個漢字,寶貝和家長一起在字卡中尋找,誰先找到,這個字卡就歸誰,最後比一比誰獲得的字卡更多,即為獲勝一方。
這個遊戲參加人數不限,2個人或者家中的成員一起參與,寶貝參與遊戲的興趣會更高。
將字卡擺放在桌面上,寶貝和家長輪流找出可以組成詞語的字卡組合在一起,成為「好朋友」,然後將其手拉手組成詞語。
這個遊戲寶貝不僅可以識字,也為寶貝今後上小學之後要學習的組詞打基礎,上小學的時候自然會輕鬆一些。
這個遊戲家裡兩個娃非常喜歡,將字卡變成「撲克牌」,每人分一部分,然後輪流出牌,出牌時要求讀出字卡上的漢字。
如果讀錯了,或者讀不出來,就需要將牌扣下來,最後看看誰被扣下的字卡最多,誰就輸了,要受到小小的「懲罰」。也可以讓相互當小老師,認讀這些扣下來的字卡。
這個遊戲比較適合5~6歲左右的孩子,這一時期的孩子會有較強的「競爭意識」,所以這種帶有競爭意識的棋牌類遊戲孩子非常喜歡。
首先將字卡擺成類似「飛行棋」的棋盤形狀,兩個人輪流擲骰子,數字幾朝上就可以將自己的棋子向前走幾步,但是要將每一步走過的漢字都讀出來,否則就需要停止前進。
兩方輪流擲篩子,最先到達終點的一方獲勝。
家裡大寶現在就上小學了,從小我就和他一起玩這些遊戲,前幾天老師還表揚了他的語文,說組詞的題型每一次的詞語都非常有「水平」,能看出來大寶的詞彙量積累非常大。
現在二寶也到了識字的黃金時期,大寶就會陪著妹妹玩我和他進行過的遊戲,他們最近非常喜歡這套《象形有圖識字卡片》,兩個孩子每一次看著字卡上的象形文字圖就能玩一會,就連大寶都說:這套字卡可比當時他玩的有意思多了!
這套字卡符合0~6歲孩子的記憶特點,巧妙的調動孩子的左右腦共同學習漢字,不僅幫助孩子快速認知漢字,還能夠促進大腦發育,激發大腦潛能。
這套字卡最大的亮點就是用象形文字的方式幫助寶貝識字,把象形文字、圖片、注音和詞語有效地結合起來,幫助孩子高效認識漢字!比如下面這幾個字,是不是很形象,也很可愛?孩子怎麼會不喜歡呢?
字卡全套共504頁,圖文並茂的形式幫助孩子輕鬆識字,降低了識字的難度,並且字卡還有打孔設計,提供的收納環使字卡更加方便攜帶和翻閱,不易丟。是家長帶孩子識字過程中「玩遊戲」的好幫手!
這套字卡還分正反面,正面是漢字、筆順和拼音,反面是象形文字、漢字的對照、有趣的象形彩圖和組詞,可以說一張字卡就能幫助孩子全面的認識這個漢字了。真的是「一舉多得」、「物超所值」!
我是梅梅媽媽,一位多年經驗的幼兒園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寶媽;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專業知識豐富;
教育兩個娃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
我在這裡每天都會與你分享最專業、最實用的育兒知識。
如果你也感興趣,就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記得關注點讚哦!
李玫瑾教授:「超前」教育是在浪費時間,孩子識字要從幾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