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視覺系娃的學前識字路

2021-02-27 格格媽育兒記

轉眼間,格格就要上小學了。我們的幼小銜接準備工作也基本接近尾聲,格格識字量超過了2000,對於認字困難戶來說,老母親已經很知足了。最近,私信裡總有人問到底怎麼認字效果好?什麼時候認字?三言兩語說不清,於是,抽空把格格之前的識字學習匯總了一下,希望能對部分人有所啟發。

首先,按照《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第一學段 (小學1~2年級) 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沒錯,不光要求識字,還要求會寫。雞娃環境日益激烈的當下,學有餘力的孩子可能已超過這個平均標準。

其次,根據過來人的血淚經驗,學前最少認識600字,才不至於將整個一年級的主要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識字上。

1-2年級識字基礎打牢固,可以幫助孩子儘快從圖畫書過渡到純文字書的自主閱讀,並爭取到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將更多的時間向課外閱讀拓展和數學傾斜。到了分水嶺的三年級,孩子不至於因為字詞積累少而學得「痛苦」。

0識字量入學不但意味著語文閱讀跟不上,長期依賴親子閱讀,無法過渡到自主閱讀,還會因為不會讀題影響數學的學習。不排除有一些孩子上學後狠抓識字,最後也實現了自主閱讀,但就我身邊的例子而言,過程都無一例外的痛苦。

自從開始給娃雞「認字」,老母親就發現一個奇怪的事兒,孩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對「認字」敏感的,江湖人稱「視覺系娃」;一類是對「認字」不敏感的,江湖人稱「認字困難戶」。

你的身邊一定會有這麼一類孩子,家長從不刻意教認字,也不屑於用字卡認字,隨便讀讀書,看看動畫片,外出認一下廣告牌,馬路指示牌,3歲多就很輕鬆認識上千字了。

這種很容易引來無數認字困難戶圍觀並取經,得到的建議無非就是「不要著急,認字是有敏感期的,千萬不要用字卡認字,太枯燥,打擊孩子積極性,而且效率還低,只要多閱讀,自然就會認識很多字。」

格格小一點的時候,聽到這樣的建議時,我也深以為然。既能通過閱讀擴大知識面,還能順便把字認了,這個辦法可真香啊!

可是,等到娃將近4歲時,我後知後覺地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兒。不是說別人的建議不對,只是不適合我家孩子。

我也會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引導孩子認字,外出時不放過每一個認字的機會,數年如一日地堅持親子閱讀,但是當一個個出現過無數次的字出現在她面前時,她還是不認識。於是,忍不住跑去微博吐槽,才發現,蒼天啊大地啊,原來我不是一個人!

痛定思痛地接受孩子不是視覺敏感系的現實後,老母親就開始了漫漫「認字」路。認字教材學起來,字卡遊戲玩起來,讓日積月累再次體現它的價值。

為什麼用字卡?因為漢字和英語是不同的。漢字是象形文字,讀音和書寫不一致,結構符號各不相同,要逐一通過畫面特徵來記憶;英語是拼音文字,讀寫一致,只要掌握字母的拼讀規則,就可以認識大部分單詞。

認字只用字卡嗎?當然不是!認字是基礎,閱讀是應用。字卡一定要和閱讀結合起來,一邊用字卡識字,一邊在閱讀中鞏固字詞,做到生字不脫離詞語,詞語不脫離句子,句子不脫離文章,千萬不要將認字看成一個孤立的部分。

既然打算系統地搞認字,那就先敲定一套系統的認字教材,最好能有配套的字卡!於是鎖定了識字量在600左右的《四五快讀》和《學前快讀600字》。

對比下來,《四五快讀》的設計更系統和科學,還有配套字卡。格格每天認3個新字,第二天及時複習,每周末複習當周學習的生字,認字效率超級高。但四五快讀有個缺點是略微枯燥一些,因為它涉及的單字和組詞很多,所以我會利用配套的字卡,結合一些有趣的認字遊戲給娃玩。

《學前快讀600字》的字體更大,排版舒服,選文也優美,格格特別喜歡它的文章,讀多了,最後文章背下來,但是字沒認識幾個。所以,最後還是以《四五快讀》為主,以《學前快讀600字》為輔進行學習

四五快讀內頁見下圖:

通過《四五快讀》和《學前快讀600字》積累一定識字量後,就可以讀專為認字設計的中文分級讀物了,比如《迪士尼我會自己讀》。

這套書使用的詞彙都是兒童閱讀中常遇到的高頻字詞。書後另附生字表,列出了所有超出總字表的字,便於孩子在閱讀前提前預習。

各級之間難度上升幅度小,循序漸進,有助於孩子在識字量不多的情況下,獲取自主閱讀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它的作用類似於英語啟蒙用的海尼曼、培生等分級讀物,大家可以根據需要入其中幾套。

有人問,繪本練習初期的自主閱讀不好嗎?當然可以,不過你首先要找到難度合適、生僻字少且閱讀無障礙的適宜繪本,不然,孩子讀一句,好幾個字不認識,磕磕絆絆,那相當有挫敗感啊!再說,繪本也不是專為認字設計的書,它的用字選詞不會考慮孩子的識字情況。英語自然拼讀學完後,是不是很少看到有媽媽拿原版繪本給練習自主閱讀?都是用分級讀物練習拼讀,道理都是相通的。個人覺得,繪本的自主閱讀適合放在中文自主閱讀上道後,比如可以流利地自主閱讀1年級《日有所誦》後。

《日有所誦》一年級的句子簡短易懂,字體大小適宜,很多高頻詞和短語重複出現,韻律感很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比較適合孩子自主閱讀初期使用。不認識的字,可以讓孩子圈出來,列印下來反覆混「眼熟」。印象中,格格是讀完日有所誦1-2年級後,開始慢慢自主閱讀簡單的中文橋梁書。

《日有所誦》1年級&2年級讀完後,娃就正式打開橋梁書自主閱讀的大門了,接下來就是找到難度適宜的橋梁書,每天堅持自主閱讀。時間花在哪,就在哪開花。橋梁書的書單介紹,格格媽後面會抽空再匯總一下,敬請期待。

沒有孩子不愛玩遊戲,如果可以把枯燥的認字融入遊戲,那麼學起來也會事半功倍。我和格格就一起玩過很多識字遊戲,這裡分享幾個容易操作的小遊戲。

超級飛俠是很多孩子迷戀的動畫片,英文版的Super Wings也是格格曾經的最愛,所以老母親選擇了讓她的偶像 Dizzy 小愛參與到認字遊戲當中來!

遊戲規則:

用磁力片搭建一個平面的樓房,每一層的個別房間裡放入一個人偶。

依次擺好一些字卡,小愛停在字卡旁邊,等待派送給她的任務。

遊戲對話:

媽媽(打電話):喂,是小愛嗎?我這裡遇到一點麻煩,請派兩個字寶寶前來救援!我需要「聰明」的「聰」和「寒冷」的「寒」,謝謝!

小愛:收到!馬上就來!請問你住在哪個房間?

媽媽:我住在第4層樓從左邊數第4個房間,請快點好嗎?

小愛:別急,馬上出發!

媽媽(打電話):怎麼還沒到呢?

小愛:路上有點堵車(戲真多,堵車?明明是飛機好嘛!)

小愛: 叮咚,叮咚,我是Dizzy,請開門!

這個遊戲涉及到的不光是認字,也有磁力片的圖形搭建,上下左右這類方位詞的熟練掌握,家長們也可以改編成其他形式的遊戲,讓孩子在玩中學到更多。


準備10個小粘貼,其中5個笑臉貼,5個哭臉貼,隨機擺在桌子上。

找出20個不熟練的字卡,隨機擺放在桌上,其中10個字卡要蓋住已經擺好的10個笑臉貼和哭臉貼。

雙方輪流翻牌,首先喊出自己要翻的字卡,然後拿起字卡。

拿起字卡後,如果看到笑臉貼,加3分;如果看到哭臉貼,加1分;如果什麼貼都沒有,加2分。

最後統計雙方的累計得分,分數高的勝出。

選出一些學過的字卡寶寶,隨機擺好,準備一個玩具房子(可以用其他道具代替)。

讓孩子邀請她認識的字寶寶來家裡做客,不認識的字寶寶不可以來家裡做客,要把它們單獨拿出來,放在一個盒子裡,繼續混臉熟。

用紙杯子(我用的圖上這種體育小道具)將所有字卡蓋住。

每次都用骰子決定誰先來掀開一個道具,誰的骰子點數多,誰先來。

掀開後,如果能讀出下面蓋住的字,即可獲得一塊小積木當獎勵。

遊戲結束,誰獲得的小積木最多,誰贏得遊戲。

遊戲規則:

給每一個字卡放上環形針,每一個字卡代表一條魚,孩子扮演魚店老闆,家長扮演店裡的客人。釣魚竿可以用孩子的釣魚竿玩具,也可以像我一樣找一塊磁鐵綁在筷子上。

遊戲對話:

客人:老闆在嗎?

老闆:老闆不在!老闆去捕魚嘍(不要問為什麼情節設計得這麼像過家家,本質上就是個過家家好嘛,各位爸爸媽媽一定要賣力演戲哦)

客人:老闆回來了嗎?

老闆:回來了!今天的魚又大又新鮮!無論是清蒸還是紅燒都很好吃!

客人:我家裡來客人了,算上我,一共九個人吃飯。我想給我的客人們每人做一條魚吃!老闆幫忙選幾條好吃的魚吧!

老闆:(開始釣魚),這條魚叫「藍」魚,這條魚叫「他」魚,這條魚叫「貓」魚,這條魚叫「真」魚……這些魚都很新鮮

客人:好的,多謝老闆!多少錢一條呀?

老闆:1塊錢1條!

客人:好便宜呀,總共多少錢?

老闆:9塊

客人:來,給你10塊,多給的錢要找給我哦

老闆:找你1塊錢

這麼一個過家家的釣魚遊戲,既練習了認字,又練習了數數,還有同單位錢幣的找零,真可謂一舉三得啊!快點玩起來~~

這個遊戲特別適合愛唱歌的孩子。格格很喜歡唱歌,所以我把她喜歡的歌詞都列印下來,一邊放音樂給她聽,一邊讓她對著歌詞跟著唱,碰到不認識的字,唱多了自然就記住了。

認字因孩子而異。條條大路通羅馬,甲之砒霜,乙之蜜糖,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更容易事半功倍。

這裡是記錄格格小朋友成長點滴的小窩,更多日常育兒記錄和碎碎念,敬請關注格格媽的新浪微博「皮皮家的小格格」,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學前孩子識字少,家長應引起重視
    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小朋友們,識字量也是在逐年增加。據統計,大部分的一年級新生,在剛入學時識字量都能達到800字左右,甚至有的能達到1500到2000字。那麼,學前識字基礎差的小朋友,在新學期開始時,自信心和積極性就會受挫。
  • 識字APP推介---悟空識字
    作為「繪本派」媽媽,我跟大家一樣,比較反對在小娃階段識字。夢想著「餵故事長大的孩子」可以到年齡自動識字。然而,一切皆為法,如夢幻泡影呀。於是,娃到五歲,眼看著在幼兒園被當成文盲了,於是,開始識字。我的脾氣也不好,不想因為教孩子認識幾個字破壞親子關係。於是思路還是寄希望於APP。付費體驗了兩款產品:悟空識字、洪恩識字。
  • 天津河東幼兒學前識字,真棒教育靠譜選擇
    天津河東幼兒學前識字,真棒教育靠譜選擇 研究顯示運用科學方法篩選出來的高頻漢字,掌握400個便能達到初步閱讀,掌握1500個,便可讀懂普通書報96%以上的內容,而且不影響理解所閱讀的內容了。
  • 為了快樂教育拒絕學前識字!媽媽的選擇是尊重孩子還是耽誤孩子?
    這麼小就接觸識字培養自主閱讀,會不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天性?小雨媽媽真的是「雞」娃一族嗎?然而細聊起來,卻發現並非如此。為了快樂教育 拒絕讓孩子學前識字小雨爸爸是浙大老師,媽媽在政府部門工作,家裡兩個孩子,除了小雨,還有一個哥哥。
  • 為了快樂教育拒絕學前識字!媽媽這個選擇是尊重孩子還是耽誤孩子
    小雨媽媽真的是「雞」娃一族嗎?然而細聊起來,卻發現並非如此。 為了快樂教育 拒絕讓孩子學前識字 小雨爸爸是浙大老師,媽媽在政府部門工作,家裡兩個孩子,除了小雨,還有一個哥哥。 學前識字800的壓力 誰來抗? 和小雨媽媽一樣,很多父母都很反對給孩子學前識字。
  • 娃不認字,每天哭著上學!教娃識字≠強迫識字,2招解決!
    1教娃識字≠強迫識字!在寶爸媽的留言中,科大大發現有一部分家長很焦慮:的確,寶寶處於這個年齡段,關於認字這事家長會遇到不少問題。記得在知乎看過一篇名為《孩子上一年級,每天哭著去上學》的帖子,裡面有一句話:「媽媽我不想去上學。我的拼音讀不好,字不認識,寫得也不好。成了全班最差的,怕老師批評我。」
  • 學前語文學習乾貨,總結這一篇我用了三個月!
    按照這個要求,學前對應一年級,我提煉出的重點是:漢語拼音+識字+良好的閱讀習慣+寫字漢語拼音:很多媽媽猶豫什麼時候開始學習漢語拼音,和英語的拼讀會不會混。我和很多媽媽的經驗是學過自然拼讀的娃,掌握特別快,對於拼的意識要強於英語0基礎的娃;學前拼音至少過一遍,並非老師不認真教,而是如果零基礎入學,上課時跟不上就需要課外時間練習。回家之後會疲於應對。拼音最好不要自己教,選擇幼兒園或者幼小銜接,亦或是網上的課程。很多讀音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
  • 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
    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識字也讓很多家長都產生爭吵,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識字太早對孩子大腦不好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有研究表明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而且通過大量的實驗也能證明:當孩子對識字的興趣出現時
  • 孩子學前識字多少算達標?不能少於這些,4個識字方法值得學習
    就是因為他的出現,成功地打破了過早識字對孩子有危害這一個說法,過早識字並沒有給這位小神童王恆屹帶來危害,相反讓他成為了一個小學霸。所以我們作為父母要從小教孩子多認字兒,最起碼要在孩子上小學之前,讓他認識700個字。
  • 夢語分享:學前不讓孩子識字閱讀是愚蠢之極!
    學前不讓孩子識字閱讀是愚蠢之極。關注我們,一起成長。文字綜合於網絡交流。近幾天,諸多家長來工作室諮詢求助,孩子從彼有聲望的公立和國際雙語幼兒園要入學但不識字怎麼辦?如果再不突擊識字很難辦。因所謂的零起點入學是一場騙局,也就是說小學並非零起點。今年指導了幾個不識字或很少識字入學的孩子半個小時的作業兩三個小時做不完,他們不識字不會讀題更不理解題意,一年也跟不上趟。
  • 上學前識字多,是否會導致上課不專心聽講?不以識字多少論英雄!
    有些幼升小的家長會存在這樣的擔心:孩子在上學前已經認識不少字了,課本上的字那麼簡單,孩子是否認為已經會了,從而養成不專心聽講的壞習慣?我覺得家長的擔心很有道理,這也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話題。一、這些字孩子都會認,還有必要專心聽講嗎?——很有必要!
  • 學前教育:學前如何教孩子認字,教寶寶識字有什麼好的方法?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讀書識字的良好環境,這樣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孩子獲得識字敏感。同時我們可以製作識字卡片或者網上訂購。把早期的識字和閱讀結合起來,如果只是認字會讓整個識字過程變得枯燥乏味,容易讓兒童產生厭學情緒,而閱讀更加有趣,可以激起孩子的興趣。
  • 3-6歲是識字的「黃金年齡段」,用這6個小方法,助娃成為識字高手
    現在不僅是父母希望孩子多認字,連小學都要求孩子在入學前認識700-800字,這個要求看似很簡單,實則很難做到,今天瓊瓊就給父母們分享6個識字小技巧,幫助你家娃成為識字高手。3-6歲是識字的「黃金年齡段」根據研究:3-6歲是寶寶識字的「黃金年齡段」,家長在這個階段教孩子識字,效果可是「事半功倍」!
  • 洪恩識字和悟空識字評測,我總結了這幾條教娃識字建議!
    可是,學習應用中文幾十年的我們,為什麼就教不好娃的識字呢?不得不承認,教識字真的是一個專業活,只能交給專業的機構來做。漢字是高度抽象化的符號,而幼小階段的小孩還停留在具象思維的階段,怎麼講呢,教他們直接識字,跟讓我們去看諜戰密碼一樣——跟看天書差不多!
  • 3歲,孩子識字的黃金年齡!這4個識字小技巧,家長可別傻傻不知道
    我家小寶四歲多了一年級上下冊的字基本會認了,說「快樂教育」你要是信了就害了孩子,教肯定得教,應該多以遊戲娛樂等正確的方式,知識學到了,娃也不抗拒!關鍵是方法要對,不能填鴨式,如果孩子喜歡學,早一點教也沒什麼,今天我便分享我教娃識字的小技巧,只要稍加堅持,孩子便能成為「識字」小高手。
  • 學前識字利大於弊?三個方法教你把孩子培養成「小神童」
    其實學前認字對於孩子來說是利大於弊,若是家長掌握好教育方法,配合孩子的年齡和接受程度,以引導為主,激發興趣為先,甚至可能不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學前認字有哪些好處吧。一、學前認字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
  • 公立幼兒園的大班「人去樓空」,一位爸爸直言:我不讓娃去學前班
    公立幼兒園的大班「人去樓空」,一位爸爸直言:我不讓娃去學前班每個孩子年齡合適時,都會在幼兒園中生活。這時,大多數的家長希望孩子在公立幼兒園讀書,可是孩子只要到了上大班的時候,就會發現公立幼兒園的大班成為了空班。
  • 叮噹識字上癮,這些識字妙招,親測很管用
    要是為了儘早自主閱讀,按《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識字量2000左右,是能接近獨立閱讀的水平。在沒有大量識字需求時,我們可以先用書和卡片來給娃做啟蒙,我比較認可小象家的,比如《漢字的美麗啟蒙》、《漢字是畫/拼出來的》。
  • 巧寶識字:學前幼兒學1200字,如此神速!
    「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上有不少6-8歲的低幼選手,古詩詞儲量已有數百首,計算下來,每年均以百首的速度在增長,讓人嘆服。牛蛙的爸媽都很注重寶寶的識字教育:識字早,方法巧,重堅持。通過科學的啟蒙教育,漢字及中國文化的美就永遠烙印在幼兒的心裡,在人文素養方面對人的一生產生巨大影響。讀完以下內容,你對寶寶識字將有全新的認識。分享給家有學前寶寶或即將有寶寶的朋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 5歲娃識字3000?別羨慕!過早逼娃認字,後果很嚴重!
    尤其在《挑戰不可能》綜藝播出後,看著臺上5歲萌娃熟背詩詞400首,識字3000+。 再看看自家娃,大字不識兩個,家長們不僅投去了羨慕的眼神,還決定把娃識字這件事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