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武漢 共商糧食安全與產業科技創新
原標題:30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武漢 共商糧食安全與產業科技創新 12月5日,全國首屆糧食安全與
-
吉林:「農民錢包」正式上線 可隨時查詢糧食補貼
15日上午,農民錢包正式在磐石上線開通,這也是吉林省首個開通「農民錢包「並圍繞農村的政務服務、金融服務、電子商務服務、信息服務,打造專屬於農民的領先的全功能一站式移動網際網路在線服務平臺。儀式現場,磐石吉銀村鎮銀行副行長王躍臣通過網絡點擊確定第一筆貸款正式發放。
-
全國名校長齊聚成都 共商百年名校文化傳承與創新
全國北上廣深的近三十名百年名校校長、全國領航校長、全國未來教育家校長等團隊到會做學術發言。與會嘉賓齊聚一堂,共商百年名校文化傳承,共議基礎教育發展創新。 文化傳承需累百年積澱,教育創新需揚聯合共贏。由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成都市教育局牽頭,在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培訓學院、成都市教科院、錦江區教育局等各級教育部門支持下,會議發出「成都宣言」,號召全國百年名小學校共築「發展研究共同體」,聯合高校與基礎教育小學開展合作、研究工作,直指教育核心問題的思考與探索。
-
各地朝聖者齊聚耶路撒冷 共慶猶太教住棚節
各地朝聖者齊聚耶路撒冷共慶猶太教住棚節 (1/3) "← →"翻頁
-
全國各地商家齊聚武展 武漢市民享展銷盛宴
正值秋分時節,喜迎第一屆「農民豐收節」。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將於2018年9月22日—10月8日舉辦2018年特色農產品展暨江浙滬粵閩品牌服博會。全國各地商家齊聚武展更是帶來了南北特色農副產品食品,並以最低廉的價格,廠家直銷方式集中亮相,再掀購物狂潮。
-
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事實上,對於中國農民而言,農業科技不再是「高大上」的「新潮玩意」,早已走到田間地頭、走進千家萬戶。如今在全國各地,科技「裝滿」了糧倉,把中國人的「糧袋子」牢牢抓在自己手裡,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築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
-
[公告]吉林糧食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10吉林糧食...
中央或國家儲備糧 指中央政府儲備的用於調節全國糧食供求總量,穩定 糧食市場,以及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突發事件 吉林糧食集團有限公司2010 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 7 等情況的糧食和食用油。
-
農業農村部推介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2020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考察調研時指出,要積極扶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專業合作社模式,把合作社辦得更加紅火。為進一步總結推廣農民合作社因地制宜探索發展的實踐經驗,農業農村部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遴選確定了第二批47家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
優質糧食工程:為糧食質量安全護航
,糧食產業不斷發展壯大,2018年全國糧食產業經濟實現總產值3.1萬億,增幅超過6%,糧食產業經濟保持了穩中向好勢頭。「黑龍江大米」「吉林大米」「山西小米」「廣西香米」「齊魯糧油」「天府菜油」「荊楚糧油」等區域化糧油品牌紛紛湧現,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增加,更好地滿足廣大消費者對綠色糧油產品的生活需求和美好願望。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規劃建設司司長錢毅介紹,「優質糧食工程」包括糧食產後服務體系、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和「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三個子項。
-
中國糧食生產重心在北移:播種面積北漲南降,黑豫魯糧食產量佔全國3成
31個省份中,20年間對全國糧食產量貢獻度增加的僅有12省,除安徽一省外,其餘11省無一例外均為北方省份。 其中,黑龍江、內蒙古、吉林三省貢獻度增幅最為明顯,這三省近20年糧食產量佔全國的比重分別從5.51%、2.69%、3.54%,增長至11.26%、5.47%、5.68%。
-
運城市供銷系統新絳珍糧專業合作社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
近日,為進一步總結推廣農民合作社因地制宜探索發展的實踐經驗,農業農村部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遴選確定了第二批47家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由運城市社和新絳縣社共同扶持的新絳縣珍糧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增強服務能力,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方面作為典型案例成功入選並在全國推廣。
-
海內外校友齊聚鄭州四中 共賀學校八十華誕
人民網鄭州12月26日電(智泓)12月24日,社會各界嘉賓和海內外校友齊聚鄭州四中,共賀學校八十華誕。一代代四中人用精湛的教學藝術,赤誠的愛生之心,始終踐行著耕耘智慧、播撒真知、塑造棟梁的歷史使命。學校一步一個臺階,逐漸發展成為優秀學生嚮往的學校,被外界稱為「鄭州市發展最快的學校」,成為河南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特色學校。讓我們帶著祝福,牢記厚望,同心協力,弘揚向善向前的四中精神,譜寫四中更加燦爛輝煌的新篇章。
-
黃菇娘變身「金豆豆」——吉林西部特色農產品收穫見聞
新華社長春8月8日電題:黃菇娘變身「金豆豆」——吉林西部特色農產品收穫見聞新華社記者薛欽峰時至立秋,在吉林西部的大安市,農民們迎來黃菇娘的收穫季節,全國各地的客商紛至沓來,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近年來,吉林西部多地不斷調整種植結構,鼓勵農民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
-
幫助農民把泥飯碗變成金飯碗 柳河"大米姐"榮獲吉林好人
2017年10月30日,吉林電視臺舉辦「吉林好人」專場發布活動,公開授予了大米姐管延麗等十二人 「吉林好人—脫貧攻堅先鋒」的榮譽稱號,並號召全省人民以十二位「脫貧攻堅先峰」為榜樣,學習他們不忘初心,自力更生,自強不息,擺脫貧困奔小康的拼搏精神,以創新舉措引領脫攻堅實踐,聚焦精準,砥礪前行,為建設吉利幸福美好吉林的不懈努力。
-
在家吃團圓飯,8個上海家常菜,全家福,湯糰水鋪蛋,樸素而溫馨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團圓歡慶的日子,此時遠在各地打工工作的人們都會在春節前夕趕回家中,不遠千裡得趕回家中就是為了在春節可以全家團圓,全家一起歡歡喜喜的過春節,全家一起團團圓圓的吃上一頓團圓飯,家裡的團圓飯就是最好的年味。
-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國家糧食豐收工程初見成效
萬昌鎮是「中國粳稻貢米之鄉」,粳稻種植面積居全國鄉鎮水稻種植面積的第二位,被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會評為金獎產品,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萬昌大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針對我國糧食生產的嚴峻現實,科技部、農業部、財政部、國家糧食局聯合12個糧食主產省,立足東北、華北、長江中下遊3大平原,圍繞水稻、小麥、玉米3大糧食作物高產高效目標,啟動實施了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
-
全國各地特色美食,你吃過哪些?
今天為大家搜羅了全國24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以及2個特別行政區各自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早餐小吃,僅供大家一飽眼福。 16、湖南:湖南米粉 湖南米粉,指的是湖南省的特色米粉。它易儲存、味道鮮美,煮食方便,是湖南人最喜歡的早餐之一。
-
現在農民們都沒有糧食了,為什麼還要去商店裡買糧食呢?
總之,在我們的印象中,農民基本都是靠種地掙錢,加上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許多有利於發展傳統糧食作物種植的政策,按理說農民應該更有生產積極性,但實際上,沒有想到種地的農民越來越少。實際上,農民也有苦說不出,雖然糧食補貼政策已經在各地落實,但由於糧食收購價格並不高,糧食種植還會受到氣候條件等非人為因素的幹擾,所以產量並不穩定,一年的收入確實有限。
-
劉紅霞:吉林大米,讓人們的生活更香甜
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劉紅霞在論壇上進行《吉林大米:從田野到城市,讓人們的生活更香甜》主旨演講,全面介紹吉林糧食品牌與城市品牌互榮共升的成功經驗。與品牌建設之初相比,吉林省水稻播種面積已增加了近100萬畝;企業自有基地面積從130萬畝增加到300萬畝;優良品種覆蓋率超過80%;中高端大米產量由9億斤增加到20億斤;全省水稻加工業產值增長了25%;直接帶動農民年增收10億元以上。
-
10月16號是世界糧食日,疫情當下,別嘲笑農民囤糧,更應愛惜糧食
深秋一開始降溫,各地的疫情又有一種席捲而來的感覺。 記得年初疫情特別嚴重的時候,很多人都開始擔心經濟下滑而引發全球經濟危機。 的確,對於企業家、上班族來說,更多的是關注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