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員返京後,如何同他們順暢溝通成為不少社區工作者的一大難題。日前,朝陽區徵集十餘名外語志願者,經過培訓後正式在東湖、望京等外國人相對集中的地區,通過線上、下線等形式,協助社區對返京的外籍人員進行政策告知,叮囑其做好疫情防護。
「『你好』『再見』這些簡單的溝通沒問題,但是比如戴口罩、勤洗手之類的,我們就不知道怎麼跟『老外』們說了。」望京街道大西洋新城社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大西洋新城是望京地區韓國人最集中的地方,有900多名韓國人居住於此,社區在開展疫情防控時,同部分返京的韓籍人員存在一定的語言交流困難。
同樣的問題,在不少外籍人員相對集中的街鄉都普遍存在。為此,朝陽區外事辦特意面向社會招募外語志願者。據介紹,此次招募的外語志願者主要來自朝陽區各機關單位及企業,語種包括英語、韓語、德語、日語、俄語等,這些外語志願者經過培訓後被分派到一些社區,在疫情一線發揮各自優勢,協助做好防疫工作。
李君是一家旅行社的導遊,有著8年的韓國帶團旅行的經驗。得知朝陽區正在招募外語志願者,他第一時間報了名,並被分到瞭望京街道下轄的社區,「每天詢問返京的韓國人身體狀況,協助社區幫助韓籍人員籤保證書,做一些翻譯工作。」連日來,李君除了幫助社區工作人員開展日常工作外,還主動為社區韓籍人員講解防疫知識以及需要隔離的法律法規。
此外,一些外語志願者還協助社區工作者,定時幫助居家隔離的韓籍人員倒垃圾,一周兩次代領快遞,督促韓籍人員每天通過微信群匯報身體狀況等。韓籍人員如果有疑問,也可以在微信群裡直接諮詢,志願者們會第一時間答疑解惑。
「志願者來了之後,我們跟韓國朋友之間的交流順暢了不少,他們對我們的防疫工作也更加理解和支持。」大西洋新城社區書記王玥說。
不僅僅社區,朝陽區外事辦還在外籍人員集中隔離的酒店、機場集散點等,也分派了志願者,協助相關部門做好入境進京人員登記、分流轉送等翻譯工作。
文 / 張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