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外婆的澎湖灣》,為妻退出歌壇,離世後婆媳反目

2020-12-19 小胖胖趣聊娛樂

「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

一曲《外婆的澎湖灣》,成就了潘安邦,也把這樣一個陽光明媚 ,風景醉人的小島呈現在人們眼前。

01

民謠在現在廣為流傳,現代年輕人提到民謠總會想到趙雷、宋冬野。

在上個世紀,民謠同樣受到大家的喜愛,18歲出道的潘安邦就是一位民謠歌手。

潘安邦的歌曲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出生、成長的背景音樂,他那悠揚婉轉的唱腔總是能夠引起人的共鳴。

80年代的音樂界也有很多歌手,在眾多苦情歌曲中,《外婆的澎湖灣》是一首小清新。

與眾不同的歌曲風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潘安邦也憑藉這首成名曲獲得了「民歌王子」的美譽。

十年後,潘安邦就登上了眾多歌手夢寐以求的春晚舞臺,他是春晚歷史上第一位臺灣藝人。

僅僅出道十年,就這樣成功的人簡直是鳳毛麟角。

除了這首成名曲,《跟著感覺走》、《聚散兩依依》、《鄉間小路》等歌曲都是他的代表作。

潘安邦擅長唱「小調」,在節目中他和費玉清的清唱像一股清泉流入人的心底。

也正是因為這樣,他與費玉清並稱「雙雄」。

其實潘安邦也是名門之後,爺爺參加過北伐,父親參加過抗戰,就連姑姑琦君也是一位出色的作家,那部長篇小說《橘子紅了》正是潘安邦姑姑的作品。

根據這本小說,還改編了同名電視劇,由周迅和歸亞蕾共同演繹。

02

《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其實是潘安邦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這首歌曲的創作者葉佳修聽潘安邦講述了自己童年在澎湖灣與外婆的故事後,第一次萌生了想要為其他歌手寫歌的衝動。

這之後《外婆的澎湖灣》火了。

在一次商演前,潘安邦得知了外婆去世的消息,他無心表演,在臺上向觀眾道歉。

在兩萬人的呼聲下,懷著悲痛的心情,他在臺上唱起了《外婆的澎湖灣》,三四句就已哽咽,主持勸他停下,他說這可能是人生中最後一次唱這個歌了。

兩萬人的大合唱,他在臺上流淚,觀眾在臺下哭泣,「這是最感動的一次」。

在採訪中,潘安邦曾介紹說雕塑的五官很像外婆。並仔細的幫「外婆」清理掉上邊的蜘蛛網。

對於潘安邦來說,這座雕像已經成為了他精神的寄託。

「就這樣靠著她,覺得她好舒服。」

不會唱歌的外婆是潘安邦的忠實聽眾,即使唱的不好聽,也會收穫外婆的掌聲,在外婆的耳朵裡,潘安邦的聲音永遠都是天籟。

03

1993年,事業如日中天的潘安邦為了妻子王志翔退出了演藝圈。

王志翔比潘安邦小12歲,二人相識的時候,潘安邦已經32歲了,而20歲的王志翔還是美國加州大學的一名學生。

墜入愛河之後,兩人相戀三年半,終於步入婚姻殿堂。

為了妻子,潘安邦放棄了自己的歌唱事業,轉身投入與妻子的成衣事業。

認真的人在哪裡都能成功,即使離開了舞臺,潘安邦做成衣依舊做的風生水起。

在妻子的眼中他是一個不抽菸,不喝酒,每天運動的好男人。

2000年,潘安邦決定重返舞臺,粉絲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但是緊接著,「摔了一跤」後,潘安邦被確診為主動脈剝離。

雖然被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但是此時的潘安邦變成了一個不能唱歌、不能生氣、甚至不能被拍肩膀的玻璃人。

在王志翔的照顧下,潘安邦漸漸好了起來。

或許是缺少了些緣分,2013年,潘安邦因病去世,留下妻兒與年邁的母親。

潘安邦的離世太突然了,友人韓賢光代替潘家人宣布了去世的消息,並說,「他總說等我好了就進錄音室」。

這一次的等待沒有了結果。

與點時傳媒合作的這些年,「溫文爾雅」這四個字是大多數人對潘安邦的印象。

妻子王志翔在潘安邦第一次過鬼門關時就說過「如果他死了,我不知道怎麼活下去。」

在葬禮上,妻子泣不成聲,20年的伉儷情深,一朝消散,總是讓人難以接受。

在潘安邦的離世引起了軒然大波,一個是因為骨灰的事情,一個就是遺產的分配。

按照潘安邦生前的遺願,王志翔將部分骨灰放在貝殼裡,帶到澎湖進行海葬,寓意魂歸故裡。

就是這一舉動引發了潘家的不滿,潘安邦的大弟表示對此事完全不知情,氣的指責王志翔不尊重嶽母,更是懷疑她在作秀。

更讓潘家人不能接受的是哥哥的遺產沒有一分留給老人,盡數歸屬於王志翔,就連當時潘安邦留給母親的錢,至今也分文未得。

並且解釋潘家人無意爭奪遺產,只是王志翔作為遺孀海葬都不通知他們實屬讓他們氣憤不已。

不過家族裡的種種恩怨具體真相如何,我們作為外人不得而知,只希望潘安邦能在他最愛的澎湖灣往生極樂。

04

潘安邦的墓地位於澎湖灣的岸邊,他又回到了生命開始的地方。

《外婆的澎湖灣》出名後,潘安邦斥巨資將自己的家鄉打造成了一個觀光園區。

以前島上居民都靠打漁為生,但是現在,旅遊業迅速發展,年輕人也安心留在這裡照顧老人。

這裡的和諧與古樸,都被保留了下來。

在潘安邦的故居,一座雕塑記錄下了兒時的他和外婆的時光剪影。

小男孩開心的玩著沙子,拄著拐杖的外婆靜靜的陪在男孩身邊,她的目光是那樣的慈祥。

來到澎湖島旅遊的每一個人,都會感受到這裡的親切。

走進這個地方,這裡的房屋還保留著原來的模樣,在這裡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小結

斯人已已,但是潘安邦的作品不會褪色,時隔41年,《外婆的澎湖灣》依舊被人傳唱不止。

那是上一代人的記憶,承載著多少身世相似的人的懷念。

潘安邦生前最後一條微博中說到「感恩,才是常態。」

的確,清粥小菜的生活雖然很平淡,但是長久,每個人褪下光鮮亮麗的鎧甲,都會回歸生活的平淡。

時常感恩,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雜念;

時常感恩,就會放下心中的求不得;

時常感恩,我們才能體會到身邊的美好。

相關焦點

  • "外婆的澎湖灣"原唱去世 與費玉清並稱歌壇"雙雄"
    "外婆的澎湖灣"原唱去世 與費玉清並稱歌壇"雙雄"   潘安邦1979年踏入歌壇,他的歌伴隨著上世紀50、60、70年代出生的人成長。他演唱風格純淨,韻味悠長,深情婉轉,扣人心弦。潘安邦演唱過許多經典歌曲,如《外婆的澎湖灣》、《聚散兩依依》、《鄉間小路》、《爸爸的草鞋》、《思念總在分手後》等,這些歌曲至今耳熟能詳,擁有大批歌迷。潘安邦素有「臺灣民歌王」之稱,曾與費玉清並稱歌壇「雙雄」。
  • 他在春晚一唱成名,消失多年以為是退出歌壇,其實已經離世多年
    說起臺灣歌手潘安邦,大家或許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不過說到他的成名歌《外婆的澎湖灣》,相信很多人腦海中都迴蕩著熟悉的旋律。 1979年出道的潘安邦,經常會出現在臺灣校園中演唱《外婆的澎湖灣》,還被大家稱為了民歌王子。
  • [視頻]潘安邦講述《外婆的澎湖灣》
    專題:海峽兩岸    央視網消息(海峽兩岸): 歡迎繼續關注《海峽兩岸》,說起澎湖,很多人都會想起《外婆的澎湖灣》那熟悉而優美的旋律,一個平靜慈祥的老人與一個活力可愛的小男孩,夕陽西下,在沙灘上踩下歡樂的腳印,把笑聲留給靠岸的老船長
  • 祖籍溫州的潘安邦病逝 以《外婆的澎湖灣》走紅
    祖籍溫州的潘安邦病逝 曾以《外婆的澎湖灣》走紅據臺灣媒體報導,以一曲《外婆的澎湖灣》成名的臺灣歌手潘安邦3日上午因癌症引發腎衰竭,病逝於林口長庚醫院,享年52歲。潘安邦1979年出道,他1989年獲邀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演唱了《外婆的澎湖灣》等三首經典歌曲,一舉在大陸成名。潘安邦曾在多個場合透露自己是溫州人。潘安邦的父親在17歲時離開溫州到了臺灣,他那首著名的《爸爸的草鞋》,講述的就是父親離開溫州的心情。
  • "外婆的澎湖灣"原唱去世 1989年上春晚紅遍中國
    與此同時,還有媒體卻稱潘安邦是因為腎臟癌引發腎衰竭離世的。  之所以連臺灣媒體對潘安邦的死因都「以訛傳訛」,是因為近年來潘的深居簡出。 2001年,潘安邦在新加坡表演時在飯店浴室滑倒,之後送醫急救4次,卻屢屢被誤診為胃潰瘍、肌肉拉傷等,當時除了不能唱歌,連笑都覺得困難。在回到臺灣之後,經醫生診斷是主動脈剝離,一度成了不能大笑大動的「玻璃人」。
  • 《外婆的澎湖灣》原唱者潘安邦病逝
    圖:潘安邦享年52歲/中央社  大公網2月5日訊 據中通社四日報導︰以一曲《外婆的澎湖灣》紅遍全球華人世界的臺灣歌手潘安邦,驚傳因「腎臟癌引發腎衰竭」,3日上午8時57  潘安邦是資深的臺灣歌手,上世紀70年代出道,即以一曲《外婆的澎湖灣》贏得臺灣「民歌王」美譽。後來淡出歌壇,赴美從事成衣生意,並結婚定居。  1989年,潘安邦應邀首度登上大陸中央電視臺春晚演唱《外婆的澎湖灣》後,廣為傳唱,20多年來中國男女老少都會唱,大陸民眾對臺灣的印象除阿里山、日月潭就是澎湖灣。
  • 曝"外婆的澎湖灣"原唱是佛教徒 希望喪事低調處理
    宗禾「民歌王子」紅透歌壇急流勇退潘安邦1979年出道,常在臺灣校園內演唱成名曲《外婆的澎湖灣》,後來轉往內地發展,曾於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獻唱此歌,在內地一舉成名,也讓該曲在內地開始傳唱。  潘安邦素有「臺灣民歌王子」之稱。活躍於80年代。
  • 《外婆的澎湖灣》,唱的是歌手和外婆的真情故事
    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這首優美動聽的臺灣校園歌曲,在上世紀80年代初由王潔實謝莉斯引入大陸後,很快風靡大江南北,隨後兩人演唱的更多的校園歌曲,一度成為年輕人傳唱的熱門歌曲。
  • 「外婆的澎湖灣」在哪裡?
    令我驚訝的是,我手頭的幾份不同的澎湖旅遊地圖上,居然都沒有標明「外婆的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究竟在哪裡?  向澎湖朋友一打聽,才知道「外婆的澎湖灣」眾說紛紜,各說各話。原因是澎湖並無「澎湖灣」這一地名,1979年臺灣音樂人葉佳修為澎湖歌手潘安邦寫了歌曲《外婆的澎湖灣》,那「澎湖灣」一詞是葉佳修「創作」的。
  • 澎湖灣還在,你卻不在了
    潘安邦1979年出道,1989年因在央視春晚上獻唱《外婆的澎湖灣》而在大陸一舉成名。  最後一條微博感慨人生  潘安邦1961年9月出生於澎湖,1979年進入歌壇。他1989年獲邀參加央視春晚,演唱了《外婆的澎湖灣》,一舉在大陸成名。  潘安邦的代表歌曲還有《聚散兩依依》、《思念總在分手後》、《陽光與小雨》、《鄉間小路》等。
  • 歌手潘安邦病逝 曾唱《外婆的澎湖灣》(圖)
    據臺灣媒體報導,以《外婆的澎湖灣》一曲成名的歌手潘安邦,在2013年2月3日因腎臟癌病逝,享年52歲。與他認識二三十年的音樂老師韓賢光今日晚間證實此消息。  潘安邦1979年出道,常在臺灣校園內演唱成名曲《外婆的澎湖灣》,近年來轉往內地發展,曾於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獻唱此歌,在內地一舉成名,也讓該曲在內地開始傳唱。他的一曲《外婆的澎湖灣》傳唱數10年,正當外界都認為他靠此名利雙收的同時,卻因早年不重版權觀念,讓他曾透露僅收到一萬元的版權費用,而唱片大賣的犒賞則是5000元紅包。
  • 與費玉清並稱臺灣雙雄,《外婆的澎湖灣》賺9億,52歲患癌離世
    那就是《外婆的澎湖灣》。這首膾炙人口的校園民謠歌曲《外婆的澎湖灣》至今唱起來仍然是朗朗上口,足足火了40年。這首歌曲的原唱是潘安邦。講述的就是歌手潘安邦本人和外婆童年生活在澎湖灣的故事。據說詞作者在聽潘安邦講完這段經歷後,10分鐘就完成了填詞。當天打電話給在澎湖灣的外婆,唱給她聽。電話那頭的外婆久久沒有說話,但是潘安邦可以感覺到外婆已經感動落淚。這首歌被收錄在他的專輯《思念總在潘安邦》中。輕快的旋律和真情演唱讓生活在臺灣的潘安邦從臺北火到了大陸,收穫了無數不同年齡段的粉絲。潘安邦當時是個火人也火。
  • "外婆的澎湖灣"原唱去世:素食主義者 最愛打棒球
    "外婆的澎湖灣"原唱去世:素食主義者 最愛打棒球   據臺灣媒體報導,以一曲《外婆的澎湖灣》成名的臺灣歌手潘安邦3日上午因癌症引發腎衰竭,病逝於林口長庚醫院,享年52歲。
  • 與費玉清並稱雙雄,憑藉一首《外婆的澎湖灣》爆紅,卻英年早逝
    與費玉清並稱雙雄,憑藉一首《外婆的澎湖灣》爆紅,卻英年早逝「澎湖灣 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不知道多少人是聽著這首歌長大的呢?《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是由臺灣歌手潘安邦,於1979年主唱而紅的成名作。並在1989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後,更是紅遍傳唱於海峽兩岸。當然,這首歌背後還藏著許多潘安邦與外婆的祖孫故事,那是潘安邦用真情來唱響,屬於他自己與外婆的真實情感故事與難忘回憶。潘安邦。
  • 管理啟示錄:為什麼是外婆的澎湖灣,而不是奶奶的澎湖灣?
    【管理啟示錄:為什麼是「外婆的澎湖灣」,而不是「奶奶的澎湖灣」?】(第11期)為什麼是「外婆的澎湖灣」,而不是「奶奶的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成為一個標誌性的親情符號,外婆完勝奶奶!原因何在?原因很簡單:因為外婆比奶奶更親!此話一說,估計很多磚頭就拍過來了。慢點砸!
  • 《外婆的澎湖灣》原唱者潘安邦去世 網友紛紛痛悼
    1989年在央視春晚上演唱《外婆的澎湖灣》   2月3日早上8時57分,以一曲《外婆的澎湖灣》走紅的臺灣歌手潘安邦因腎臟癌引發腎衰竭不幸辭世,享年52歲。在1989年的央視春晚上,他憑藉《外婆的澎湖灣》和《跟著感覺走》紅透大江南北。潘安邦唱腔深情婉轉,扣人心弦,代表作有《外婆的澎湖灣》、《聚散兩依依》、《鄉間小路》、《爸爸的草鞋》、《思念總在分手後》等,與費玉清因唱「小調」歌曲被外界並稱「雙雄」。   對於好友的離去,韓賢光表示:「上禮拜接到他家裡人的電話,很突然,因為他很愛運動,每天都跑大安森林公園兩三圈。
  • 憑一首歌賺9億,潘安邦52歲因病離世,遺產全歸妻子導致婆媳反目
    他演唱的《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唱進了許多孤獨的人心裡,讓他們遍生鄉愁。 他的人生,看似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卻也有過病症的困擾,有婆媳之間不善的內鬥,成了璀璨水晶背後的裂紋。
  • 【歌聲飄過40年】外婆的澎湖灣
    在歌手潘安邦心中,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外婆。1979年,臺灣音樂人葉佳修在唱片公司的安排下,認識了歌手潘安邦。為了製作潘安邦的第一張專輯,兩個人談了整整一個下午。潘安邦把他認為最重要的事都告訴了葉佳修,包括他從小跟著外婆長大……這種祖孫情深深地觸動了葉佳修的靈感,他根據這種感受創作出了《外婆的澎湖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