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春晚一唱成名,消失多年以為是退出歌壇,其實已經離世多年

2021-01-09 騰訊網

對於很多人來說,音樂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每次聽到一些動人的歌曲,總是會讓人心情愉快,同時也會讓人更加關注歌手的後續作品。

說起臺灣歌手潘安邦,大家或許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不過說到他的成名歌《外婆的澎湖灣》,相信很多人腦海中都迴蕩著熟悉的旋律。

1979年出道的潘安邦,經常會出現在臺灣校園中演唱《外婆的澎湖灣》,還被大家稱為了民歌王子。

在臺灣有了知名度以後,潘安邦開始來到國內發展,還在1989年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成為第一個在央視春晚舞臺演出的臺灣藝人,也正是這一次的演出,讓他在國內紅遍大江南北。

雖然當時的潘安邦已是著名歌手,不過他並沒有一直在大陸發展,而是前往各地演出。

1985年,潘安邦到了洛杉磯加州大學演唱,在經紀人的介紹下,他認識了後來的妻子王志翔,兩人相識半年後開始熱戀狀態。

為了給妻子穩定的生活,潘安邦選擇棄歌從商,開始經營起成衣生意,並和妻子王志翔生有一個兒子。

在退出歌壇幾年後,潘安邦在2002年選擇復出,在復出後發行了多張專輯,並且皆有不錯的銷量。

然而復出後的潘安邦,不久後又消失在了公眾視野當中,當時有人猜測潘安邦是賺夠了,又跑到了國外生活,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在2008年,潘安邦就曾因身體不適到新加坡就醫,5年後因腎臟癌在長庚林口院區病逝,享年52歲。

由於潘安邦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所以在離世前就委託大家低調處理,儘量不要打擾到大家。

在潘安邦離世後,他的妻子王志翔悲痛地表示,自己一半的人生都和安邦在一起,如果他死了,不知道她該怎麼活下去,這讓旁人聽了以後感到十分心酸。

雖然已經離世多年,不過每次一聽到《外婆的澎湖灣》,大家還是會對潘安邦充滿了懷念,作為早期的民歌王子,潘安邦不僅向大家展現出了才華,也將行事低調的作風傳達給了大家。

對於曾經的流言蜚語,潘安邦一直沒有出面回應過,而是低調地走完了人生最後一程,雖然我們無法再看到他登臺表演,不過他曾經留下的經典作品,也註定會被人們所歌頌。

不知道看完潘安邦的人生故事後,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

相關焦點

  • 唱響《外婆的澎湖灣》,為妻退出歌壇,離世後婆媳反目
    與眾不同的歌曲風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潘安邦也憑藉這首成名曲獲得了「民歌王子」的美譽。十年後,潘安邦就登上了眾多歌手夢寐以求的春晚舞臺,他是春晚歷史上第一位臺灣藝人。除了這首成名曲,《跟著感覺走》、《聚散兩依依》、《鄉間小路》等歌曲都是他的代表作。潘安邦擅長唱「小調」,在節目中他和費玉清的清唱像一股清泉流入人的心底。也正是因為這樣,他與費玉清並稱「雙雄」。
  • 25歲春晚成名,比肩劉歡、毛寧,為何在梅豔芳出殯當天突然離世?
    25歲春晚成名,比肩劉歡、毛寧,為何在梅豔芳出殯當天猝死?上個世界末,街頭巷尾的音像店裡都在播放著這首《晚秋》,憑藉著這首歌,毛寧的人氣再登高峰,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歌手。然而,很少人知道這首歌的原唱是陳汝佳。
  • 他堪稱歌壇翻唱界「鼻祖」,他翻唱的歌曲幾乎都能火過原唱
    迪克牛仔大器晚成,雖然25歲就已經出道,但基本都是在酒吧駐唱,所以一直默默無聞。但其磁性沙啞的嗓音非常具有特點,後來有公司找人給迪克牛仔寫歌,想要把他包裝成下一個歌壇新星,後來發行了幾張專輯,也獲得了不錯的銷量。
  • 將校園歌曲唱紅,與張艾嘉 費翔傳過緋聞,如今他消失無蹤
    這些作品既順應了市場,又轉而助力了一把民歌曲風,從而徹底改變了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方向。劉文正,他擁有俊俏的外型,修長的身型,獨特的偶像魅力讓他成為少女心中的白馬王子。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歌手,還是瓊瑤電影中的俊俏小生。特別是他演唱的《遲到》、《阿美阿美》等歌曲,後來被多位歌手翻唱,並由此在中國內地流行歌壇形成了「男學劉文正,女唱鄧麗君」的風潮。
  • 「春晚釘子戶」宋祖英:曾連登春晚24年,為何突然「銷聲匿跡」?
    馬上又要到過年的時候了,而提到過年肯定就少不了春晚。雖然最近幾年裡,很多人都說春晚已經沒有以前的味道了。但人們對於春晚的期待,還是相當高的。都在猜測這次上春晚表演的藝人,都有哪些。其實往年裡,很多藝人幾乎每次都沒有缺席過春晚。像是馮鞏,每年的春晚都有他的精彩表演,所以很多人都說是他是「春晚釘子戶」。
  • 這位歌手界大前輩準備退出歌壇了?網友紛紛挽留:等你回來
    「小哥」的一剪梅到現在都有很多人會唱,這麼多年人氣依舊很高,甚至在很多電視劇的配樂裡還能用到它。除了這首代表作,費老師還有其他的歌曲比較受歡迎。最讓人能記住的是他獨特的唱法還有唱歌時抬頭仰望天空的動作,可謂是風流倜儻,清高淡雅,讓人過目不忘,印象深刻。
  • 告別歌壇的費玉清:聚散終有時,離合總關情
    白雲飛渡,雁過長空,孤帆遠影,我曾以為是一期一會的小別,其實,有時,它們是再無歸期的長別離。有道是,聚散終有時,離合總關情。一愛成殤,半世荒涼。「我送你離開,千裡之外,你無聲黑白。沉默年代,或許不該,太遙遠的相愛。」這首《千裡之外》,冥冥之中也仿佛成了他們悽美愛情的寫照。多年後,當千惠漂洋過海來臺北看他的演唱會時,她已身為人妻與人母。再談往事,他亦眉間微蹙,笑稱她為故人。
  • 懷舊經典老歌,春晚十大經典歌曲!
    《吉祥三寶》的漢語歌詞採用的是一問一答的形式,唱起來朗朗上口。正是這清新的草原風格,和優美的韻律,使得《吉祥三寶》登上春晚的舞臺,並火爆全國。 08 《常回家看看》 時間:1999年 演唱者:陳紅 記得當時這首歌出來時,在列車上看春晚的人,一個接一個地掉下眼淚。這麼多年過去了,這首歌不僅人人會唱,歌名也已經成了一個常用語。
  • 從春晚一夜成名到逐漸過氣,舞臺上消失的小瀋陽,究竟得罪了誰?
    小瀋陽因為在春晚上表演小品《不差錢》一夜爆紅,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歡,在剎那間風靡全國,當然,這與他背後的付出是脫不了干係。但是小瀋陽卻在爆紅後便迅速過氣,這背後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隱情?13歲的時候被送進武術學校,但不久後便交不起學費而輟學,之後,他便跟著母親到處唱二人轉掙錢。小瀋陽的媽媽當時在村裡小有名氣,或許是繼承了媽媽的優點,小瀋陽的嗓音非常好。
  • 他與費玉清齊名,一首成名曲值9億,留下巨額財產卻遺憾早逝
    演唱這首歌的人就是被稱為"臺灣民歌王子"的潘安邦,當時費玉清憑藉《一剪梅》成為炙手可熱的歌壇新星,二人並稱為"臺灣歌壇雙雄"。然而52歲時,他就因病重過早的離開了人世,只留下了一首首傳唱至今的歌曲。潘安邦是名門之後。他的祖父是一名出色的上將,當年祖父去世時,蔣介石還親筆提名輓聯。
  • 憂鬱的陳汝佳:當年紅過毛寧,卻在40歲時英年早逝,至今離世16年
    早在八九十年代,廣東歌壇堪稱是內地流行樂的最前沿。同時也湧現出了一批紅極一時的歌手,如毛寧、楊鈺瑩、陳汝佳等,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歌手就是陳汝佳,他被稱為「廣東歌壇第一人」。他當年紅過毛寧、楊鈺瑩,形象氣質、颱風俱佳,可謂是引領了一個時代潮流。
  • 努力多年終於有所收穫的李佳璇,卻因為丈夫的離世,選擇了退出
    努力多年終於有所收穫的李佳璇,卻因為丈夫的離世,選擇了退出一直都在認真努力演戲卻沒能有很大名氣的藝人有很多,可是他們都是令人不可忽視的存在。在這個李佳璇等了這麼多年的時間裡,李佳璇卻經歷了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那就是她的丈夫永遠地離開了她,真的是可以說得上是悲喜交加。要知道李佳璇雖然默默無名了很多年,事業發展並不是很順利,但是她的愛情生活方面是很讓人羨慕的。
  • 他成名前是洗碗工,成名後卻斬斷7年夫妻情,轉身再娶女粉絲
    他站在春晚的舞臺上這麼多年,到現在已經退出七年了,依然被觀眾銘記。趙本山成名之路也經歷了無數挫折。他的童年始於苦難。他6歲失去母親,父親離家出走。成了孤兒的趙本山,開始學習拉二胡、嗩吶、唱小曲,並和失明的叔叔一起謀生。但童年的經歷卻成了他一生的寶貴財富,促使他走上了兩人表演的道路,進入鐵嶺藝術團。
  • 他曾紅過劉歡毛寧,25歲上春晚一舉成名,因悲慟梅豔芳去世而猝死
    眾所周知,毛寧在90年代評借一首《濤聲依舊》紅遍大江南北,後來又憑藉《晚秋》繼續成為內地歌壇的一線偶像。不過,當年有一人比毛寧成名還早,而且《晚秋》的原唱就是他,他就是帥氣逼人的昔日歌王陳汝佳。歌手陳汝佳,曾比劉歡毛寧還紅,25歲以一曲《故園之情》唱紅春晚舞臺。之後,他演唱了《晚秋》、《彎彎的月亮》等許多經典歌曲。陳汝佳是歌壇的一股清流,只可惜天妒英才,41歲英年早逝。
  • 39歲卓依婷分享近照,離開歌壇20多年,今家庭幸福女兒可愛!
    作為童星出道的卓依婷,8歲就被光輝錄影帶公司籤約為旗下藝人,可謂是出道即巔峰,但是在1998年時,她卻突然宣布退出歌壇。近日,卓依婷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的按照,讓人很好奇這些年來她都發生了什麼?近日,卓依婷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與家人的合照,看樣子他們一家人目前正在旅遊。從照片中來看,卓依婷把手搭在女兒肩上,而她的老公則牽著女兒的手,一家人非常和睦。
  • "外婆的澎湖灣"原唱去世 與費玉清並稱歌壇"雙雄"
    2月3日,以《外婆的澎湖灣》一曲成名的著名歌手潘安邦因病去世,終年52歲。  潘安邦1979年踏入歌壇,他的歌伴隨著上世紀50、60、70年代出生的人成長。他演唱風格純淨,韻味悠長,深情婉轉,扣人心弦。潘安邦演唱過許多經典歌曲,如《外婆的澎湖灣》、《聚散兩依依》、《鄉間小路》、《爸爸的草鞋》、《思念總在分手後》等,這些歌曲至今耳熟能詳,擁有大批歌迷。
  • 陳明被《我是歌手》淘汰不遺憾 找回初入歌壇激情
    因為家庭和孩子,這位當年叱吒歌壇的「南國歌后」已經淡出公眾視線多年。昨日,陳明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稱,參與《我是歌手》之前並沒想到這個節目會成為焦點,自己並不在意淘汰的結局:「出道這麼多年,我很少有機會停下來審視自己的表演,這個節目讓我好像又找回了當年初入歌壇時的激情。」
  • 鞏漢林連登16年春晚,因趙麗蓉的一句話消失10年,63歲退出娛樂圈
    《春節聯歡晚會》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都會有前觀,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看著現在的春晚有很多的新人,不禁讓大家想起了以前有太多太多的經典作品了,都沒有辦法超越。像一些老前輩也是沒有再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都有的是退休了。
  • 扒扒春晚捧紅的十大港臺明星現狀,張明敏轉行經商,他卻英年早逝
    扒扒參加春晚走紅的10大港臺明星文/一床情書自1983年起,央視春晚已成功舉辦了36屆,先後捧紅了很多歌星、演員和魔術師,其中不乏港臺明星,今天一床情書就來扒扒那些年被春晚捧紅的10大港臺明星吧。1987年,事業最紅火時,張德蘭選擇結婚並退出歌壇,隨後將考取了中醫執照成了一名中醫,偶爾會以嘉賓身份助陣圈內好友的演唱會。
  • 首唱《彎彎的月亮》紅遍全國,29歲告別歌壇,40歲離世死因成謎
    可惜的是,他在1993年便告別歌壇,並於2004年不幸辭世。 少年陳汝佳從小在廣州市荔灣區少年之家合唱團和廣州市少年宮合唱團學唱歌,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唱《閃閃的紅星》和《我愛北京天安門》,是他第一次登臺表演。 80年代初,流行音樂興起,高中畢業的陳汝佳加入廣州越秀區「紅棉輕音樂團」,在廣州愛群大廈音樂茶座唱歌,試用期唱一晚上掙四塊五毛錢,一個月後被正式錄用,一晚上掙七塊錢,一個月收入200多塊,相當於普通工人工資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