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器官捐獻與移植數量位居亞洲首位、世界第二

2021-01-15 中國青年報

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新聞發布會。 陳靜 攝

中國年器官捐獻與移植數量位居亞洲首位 多單中心移植數量居世界前列

中新網上海11月26日電 (記者陳靜)記者26日獲悉,中國已初步建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體系,目前年捐獻與移植數量已位居亞洲第1位、世界第2位。移植物/受者生存率等指標已居國際領先水平;多個單中心移植數量位居世界前列。

國家衛生健康委當日在此間舉行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中國器官移植工作始於上世紀60年代。2014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整合工作力量,成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確定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的基本思路,逐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行業推動、社會支持」的工作格局。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模式發生歷史性變革,形成科學公正、遵循倫理、符合國情和文化的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模式,器官移植管理向法制化、規範化轉變。

目前國際能開展的大器官移植手術在中國均能開展,肝臟、心臟、肺臟移植多個單中心移植數量位居世界前列,心肺、胰腎等器官聯合移植技術達到國際水平,部分肝臟移植技術如:自體肝移植技術,無缺血肝移植技術,兒童肝臟移植、腎臟移植技術國際領先。患者生存率等質量指標已與國際水平持平,部分指標明顯優於國際水平。2019年上半年,全國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2757例,較2018年同期增長9.5%,捐獻器官數量7186個,較2018年同期增長3.6%。

據悉,2013年9月,中國正式啟用了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以下簡稱COTRS)分配捐獻器官。COTRS嚴格遵循器官分配政策,以技術手段最大限度的排除和監控人為幹預,以患者病情緊急度和供受者匹配程度等國際公認的客觀醫學指標對患者進行排序,實現自動化的器官匹配與共享,確保器官分配的科學、公平、公正。

據了解,受限於中國廣袤的國土面積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同時為降低患者器官移植總花費,中國大多採用由醫務人員攜帶,通過民航班機、高速鐵路及公路運輸的形式轉運捐獻器官。轉運過程中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轉運時間較長,對器官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因轉運問題導致的時有發生。

為縮短人體捐獻器官轉運時間,減少因轉運環節對器官移植質量安全影響,保障患者生命健康,2016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國鐵集團、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印發了《關於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通知》,建立了以民航、高鐵為核心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工作機制。據統計,綠色通道建立3年以來,器官轉運時間平均縮短1-1.5小時,全國器官共享率提升近8%,器官利用率提升6.7%。

數以千計的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得到救治機會。綠色通道轉運機制的建立極大提高了轉運效率,有效縮減器官冷缺血時間,提高器官共享率,降低器官廢棄率,提高捐獻器官質量,有助於移植患者術後康復,有效促進移植質量與服務的提升。(完)

相關焦點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權威發布廣東器官移植醫療機構...
    肝腎移植等待者數量多   大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賀勝介紹,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國已累計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超過3.3萬例,捐獻大器官超過9.3萬個。2019年,中國器官捐獻、移植數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的器官捐贈者有何特徵?
  • 器官捐獻該怎麼捐?想要了解器官捐獻的朋友看過來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公民自願器官捐獻」,也是唯一合法的器官來源,並且積極推進公民逝世後捐獻器官為主要來源,器官捐獻工作的「中國模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可能大家會問:「器官捐獻、器官移植?這恐怕是多數人只會在電視上才看得到的劇情,離我們還很遙遠吧?」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實現三大...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懷著難以言狀的感情接受《經濟參考報》獨家專訪。  黃潔夫用「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改革形容中國器官捐獻移植改革的艱難歷程。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正式發布
    12月19日,正在花城廣州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正式發布了《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會議發布會上介紹,我國新修訂的器官移植條例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臺。
  • Gift of Life計劃連續第13年名列美國器官捐獻領域首位
    由於社區民眾的慷慨善舉,自2008年以來,Gift of Life每年協調安排的器官捐獻者數量始終位於全國首位。Gift of Life Donor Program Leads U.S. in Organ Donation for 13th Consecutive Year總部位於費城的這家聯邦指定OPD在2020年協調安排了619名器官捐獻者挽救生命的捐贈,實現了1,621項器官移植。Gift of Life的年度捐獻率為每百萬人中有55位器官捐獻者,位居世界前列。
  • 中國器官移植之父夏穗生在漢辭世,遵從遺願捐獻角膜
    中國器官移植開創者之一、同濟醫院夏穗生教授4月16日因病去世,享年95歲。遵從夏老生前遺願捐獻角膜。在我國,每年有超過兩萬名患者因為各種疾病接受器官移植手術,讓生命之花再次綻放。從出生僅4個月的嬰兒,到古稀之年的老者;從單獨的腎臟移植到多器官聯合移植,目前,我國已實現包括心、肺、肝、腎、胰腺、小腸在內的胸、腹腔臟器移植。
  •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GDP遠超河北、江西,位居亞洲第二!
    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許多外國專家對我國的發展讚不絕口。當然,我國經濟的發展足以表明,我國國內各省市經濟也在快速發展。說到經濟總量最高的省份,我在廣東省連續31年排名第一,經濟總量也佔全國的1/8。在我們國內,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更快。
  • 盤點中國高校科研院所自然指數世界排名,這家機構位居全球首位!
    一所高校或者科研機構的學術實力主要反映在科研論文和實用實踐中,特別是頂尖期刊的發行數量和引用情況,一直都是反映高校學術實力的重要指標。而自然指數是依託於全球68本頂級期刊,統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國家)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的資料庫。
  • 人體器官捐獻了解一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培訓班在肇慶市順利...
    為進一步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發展,12月8日上午,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與我局聯合主辦的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培訓班(肇慶站)在我市順利舉辦。活動開班儀式上,市衛生健康局四級調研員陳偉雄提出三點要求:一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方面的技術先進,能夠保證肇慶市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要求全市各級各類醫院醫護工作人員要遵紀守法,依法依規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不得向省劃定區域外的OPO轉介潛在捐獻者的相關信息。
  • 2020首屆中日友好醫院器官捐獻與移植論壇暨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
    為推動器官移植與捐獻事業發展,促進交流學習,由中日友好醫院、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中國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主辦2020首屆中日醫院器官捐獻與移植論壇暨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日醫院主題黨日活動於11月21日召開。
  • 上海的第一|心臟移植,上海瑞金醫院創下亞洲第一
    圖說:中國第一例肝臟移植患者(右一) 瑞金醫院供圖(下同)我國的器官移植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而今天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源於40多年前第一代器官移植探索者的大膽嘗試——1977年10月21日,瑞金醫院為一名42歲的男性肝癌晚期患者進行了肝移植手術,拉開了我國器官移植技術發展的序幕;次年,中國首例心臟移植再次誕生在瑞金,這同時也是亞洲第一例心臟移植術
  • 中國人口「最多」城市,人口數量是新加坡的5倍,位居世界第二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並且隨著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好,很多外國人都前來中國定居。而在大家的印象裡,很多人都湧去北上廣這幾個城市發展。但是,目前人口最多的城市,並不是這幾個城市。而是重慶,它的人口數量是新加坡的5倍,位居世界第二。
  • 泰晤士2020亞洲大學排名發布,南京大學位居中國大陸第6!
    日前,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第8屆亞洲大學排名。本次排名,共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489所高校參與,學校數量創歷史新高。中國共有125所高校上榜,其中內地高校81所,香港高校6所,澳門高校2所,臺灣高校36所。
  • 16年來青島非血親造血幹細胞捐獻數量和入庫志願者數量均居...
    從2004年到2020年,青島非血親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數量從1例到100例,每一例背後都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傳遞著青島這座愛心城市的溫度。16年時間,青島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數量一直位列全國同類城市前列,也率先實現了山東省內各城市中達到百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愛心成績。觀海新聞記者經過多年對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的採訪,在即將達到百例之際,梳理了青島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取得驕人成績的幕後。
  • 每年約30萬人等待器官移植,有多少人能成為「幸運兒」?太少了!
    我國20l0~2019年每年志願器官捐獻登記人數圖[5]) (表2. 我國2010~2018年每年器官捐獻例數及捐獻器官數量圖[5]) 攝影 劉佳) 而在2015年之前,我國因為依賴死囚器官進行移植,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被國際移植界所接納,甚至引起一些對我國人權的挑戰。直到2015年1月1日,中國全面停用死囚器官,公民自願捐獻成為了器官移植供體的唯一來源。 至此,中國的器官捐獻,終於開啟了陽光下的徵程。
  • 安徽「假捐獻」背後:中國器官移植業的陣痛
    一位資深器官協調員認為,「除了沒有紅十字會參與見證、沒有上報國家COTRS系統(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外,這個案件還有兩個漏洞。」「第一,它屬於刑事案件。一般來講,此類涉及刑事案件的人是不允許做捐獻的。因為可能會影響後期法醫取證。」「第二,必須所有直系親屬同意,且潛在捐獻者生前沒有明確提出反對捐獻意願的,才可以進行捐獻。」
  • 無償捐獻的器官,為什麼移植卻要幾十萬?器官究竟是怎麼分配的?
    前段時間,小九發了一篇有關「器官捐獻」的文章,裡面提及醫療紀錄片《人間世》中的故事。 雖然我們對器官捐獻過程的許多細節很陌生,但有一點都心知肚明:器官捐獻無償,移植器官卻要花幾十萬。
  • 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復旦政治學專業位居中國首位
    在全球權威的世界大學排行榜的專業學科排行中,復旦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位居全球19位,中國首位。       11月15日,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友大會暨國際政治系建系五十周年慶典活動在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謝希德報告廳舉行。
  • 最後一次移植
    這雙眼睛的主人已經無法目睹下一場移植手術,但國內此類手術的開展,無不受惠於他40多年前開創的器官移植實驗。    國內普通外科的醫學生幾乎都讀過夏穗生編寫的教材。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為他的《中華器官移植學》一書作序時評價,夏穗生是「中國器官移植事業的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