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碧山堂詩鈔》有正文十六卷,共收入古今體詩1500餘首。其中以記遊詩為主體,另有少數詩作或感事懷人,或吟詠時事,風格或峭折奇絕,或清雅悠遠。作者受漁洋山人王世禎「神韻」說詩論影響甚深,追求淡雅幽靜的意境。附刻一卷,收入作者描繪黔中各民族風俗的《黔苗竹枝詞》24首,每首之後加注進行說明,是今天研究黔中民俗的珍貴資料。
特色亮點
黔中民俗粲然可見,情性風骨別是一家
作者簡介
田榕,字端雲,一字南村,貴州玉屏人。清康熙五十年舉人。歷任保山、太平、安陸知縣。詩書均有名於時,行歷頗廣,每所經涉,多有吟詠,詩風趨向王漁洋,有神韻風致。他與潘淳是繼周漁璜之後引起詩壇注目的黔中詩人。他的《黔苗竹枝詞》與餘上泗的《蠻峒竹枝詞》被時人譽為雙璧。
薦讀小語
詩歌是一種抒情的文學體裁,亦是一種浪漫的表達方式,讀詩則是一種獲得浪漫的途徑。很多時候,我們讀詩不是為了成為詩人,而是通過欣賞,品味到無窮詩意,從中獲得詩人的智慧和趣味,讓自我的內心也感到富足。
《碧山堂詩鈔》是清朝詩人田榕的記遊詩,詩人將深厚的情感寄託於眾多的意象之中,使全詩呈現出委婉蘊藉、意蘊悠長的特點。詩作風格或氣貫長虹,或衝澹自然,細細品味,樸實悠遠的意蘊從妙句精字中溢出,直抵讀者內心深處,讓人沉浸在奇妙的詩意空間中。
正如著名學者黃萬機所說,《碧山堂詩鈔》既有江淮吳越的一望無涯,也有滇黔之地的峰巒疊嶂,更有黔中的怡然風情,整體風格清麗、精巧。作者田榕用各種筆法描繪山光水色,展現了祖國山河的不同面貌,同時也反映了康乾時代的一些時事和社會風情,特別是對苗族風俗也有系統的反映,是一部頗有欣賞和收藏價值的詩集。
薦讀小語/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向秋樾
刊頭設計/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趙怡
文字編輯/彭芳蓉
視覺編輯/向秋樾
編審/李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