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施元之所注蘇詩,為蘇東坡詩歌重要注本之一,初刊於南宋嘉泰間,惜傳者絕少。清康熙三十八年,又重新鏤板刊行,施注蘇詩遂又重新行世。莫友芝為清代目錄版本學家、金石學家,宋詩派重要成員,其對該書的批點,融入了莫氏的學術思想,也是其詩學思想的體現,對於了解莫友芝的學詩經歷和詩學思想,具有重要意義。
特色亮點
黔中大家讀東坡詩的心路歷程
作者簡介
莫友芝,字子偲,號郘亭,獨山人,在經學、史學、文學、金石、版本目錄學等多個領域皆有重要成就,與鄭珍並稱「西南巨儒」,著有《郘亭詩鈔》《郘亭遺詩》《郘亭遺文》《影山詞》《唐寫本木部箋異》《韻學源流》。與鄭珍合纂之《遵義府志》,詳贍精審,備受近現代學人推崇,梁啓超贊其為「天下府志第一」。
薦讀小語
如果古代有「追星」潮流,我想,晚清著名學者莫友芝一定是蘇東坡的「粉絲」,翻開《莫批施注蘇詩》這本書便可知其一二。
莫友芝自小就飽讀中國經典詩書,7歲以謝玄暉「竹外山猶影」之詩意命名其讀書堂、家塾為「影山草堂」,12歲起批點蘇軾十巨冊《施注蘇詩》,從不同角度闡明了自己對該書的見解,也直接表示了他對蘇東坡詩的看法,蘊含著他獨立的人格精神。莫友芝批點《天竺寺》一詩稱其「句法奇創,不可使拙手為之。」在批點《雲龍山觀燒得雲字》時,他也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諸姨爛紅裙,方為長風卷二句不為善言,以上壘壘數十語,得此一束,亦如風回銅斷也。」毫不客氣地指出蘇東坡的詩比喻失當,太過於浪漫了,可見莫友芝胸有詩書,有志不在年高……
千百年來,蘇東坡這位「全民偶像」寫下的詩詞被人們代代相承,津津樂道。或許,年少的莫友芝也是被蘇東坡的才氣所吸引,所以他才會反覆啟讀《施注蘇詩》。但是,這位年輕的才子讀書不讀「死書」,敢於思辨和探索,熱愛且理智,《莫批施注蘇詩》不僅是他的讀書筆記,更像是他對「讀書」的思考,對「偶像」的致敬。正如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黃萬機所說,「莫友芝在《莫批施注蘇詩》中做出那麼多的批註,可見他非常喜歡蘇東坡的作品。但他不是感性的喜歡,而是理性的閱讀,這才有了那麼多的精彩圈批。」
我推薦《莫批施注蘇詩》這本書,不僅僅是因為尊崇蘇詩,更是因為莫友芝先生用他的文、他的行、他的情,讓我們看見了讀詩的另一種境界和可能。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向秋樾
趙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