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庫 愛貴州·薦書臺|《莫批施注蘇詩》:跟著莫友芝,讀懂東坡詩

2020-12-23 金臺資訊

內容簡介

施元之所注蘇詩,為蘇東坡詩歌重要注本之一,初刊於南宋嘉泰間,惜傳者絕少。清康熙三十八年,又重新鏤板刊行,施注蘇詩遂又重新行世。莫友芝為清代目錄版本學家、金石學家,宋詩派重要成員,其對該書的批點,融入了莫氏的學術思想,也是其詩學思想的體現,對於了解莫友芝的學詩經歷和詩學思想,具有重要意義。

特色亮點

黔中大家讀東坡詩的心路歷程

作者簡介

莫友芝,字子偲,號郘亭,獨山人,在經學、史學、文學、金石、版本目錄學等多個領域皆有重要成就,與鄭珍並稱「西南巨儒」,著有《郘亭詩鈔》《郘亭遺詩》《郘亭遺文》《影山詞》《唐寫本木部箋異》《韻學源流》。與鄭珍合纂之《遵義府志》,詳贍精審,備受近現代學人推崇,梁啓超贊其為「天下府志第一」。

薦讀小語

如果古代有「追星」潮流,我想,晚清著名學者莫友芝一定是蘇東坡的「粉絲」,翻開《莫批施注蘇詩》這本書便可知其一二。

莫友芝自小就飽讀中國經典詩書,7歲以謝玄暉「竹外山猶影」之詩意命名其讀書堂、家塾為「影山草堂」,12歲起批點蘇軾十巨冊《施注蘇詩》,從不同角度闡明了自己對該書的見解,也直接表示了他對蘇東坡詩的看法,蘊含著他獨立的人格精神。莫友芝批點《天竺寺》一詩稱其「句法奇創,不可使拙手為之。」在批點《雲龍山觀燒得雲字》時,他也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諸姨爛紅裙,方為長風卷二句不為善言,以上壘壘數十語,得此一束,亦如風回銅斷也。」毫不客氣地指出蘇東坡的詩比喻失當,太過於浪漫了,可見莫友芝胸有詩書,有志不在年高……

千百年來,蘇東坡這位「全民偶像」寫下的詩詞被人們代代相承,津津樂道。或許,年少的莫友芝也是被蘇東坡的才氣所吸引,所以他才會反覆啟讀《施注蘇詩》。但是,這位年輕的才子讀書不讀「死書」,敢於思辨和探索,熱愛且理智,《莫批施注蘇詩》不僅是他的讀書筆記,更像是他對「讀書」的思考,對「偶像」的致敬。正如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黃萬機所說,「莫友芝在《莫批施注蘇詩》中做出那麼多的批註,可見他非常喜歡蘇東坡的作品。但他不是感性的喜歡,而是理性的閱讀,這才有了那麼多的精彩圈批。」

我推薦《莫批施注蘇詩》這本書,不僅僅是因為尊崇蘇詩,更是因為莫友芝先生用他的文、他的行、他的情,讓我們看見了讀詩的另一種境界和可能。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向秋樾

趙怡

)

相關焦點

  • 品文庫 愛貴州·薦書臺 | 《莫批施注蘇詩》:跟著莫友芝,讀懂東坡詩
    內容簡介 施元之所注蘇詩,為蘇東坡詩歌重要注本之一,初刊於南宋嘉泰間,惜傳者絕少。清康熙三十八年,又重新鏤板刊行,施注蘇詩遂又重新行世。 特色亮點 黔中大家讀東坡詩的心路歷程 作者簡介 莫友芝,字子偲,號郘亭,獨山人,在經學、史學、文學、金石、版本目錄學等多個領域皆有重要成就,與鄭珍並稱「西南巨儒」,著有《郘亭詩鈔》《郘亭遺詩》《郘亭遺文》《影山詞》《唐寫本木部箋異
  • 品文庫 愛貴州薦書臺|《碧山堂詩鈔》:貴州的「神韻詩」
    內容介紹《碧山堂詩鈔》有正文十六卷,共收入古今體詩1500餘首。其中以記遊詩為主體,另有少數詩作或感事懷人,或吟詠時事,風格或峭折奇絕,或清雅悠遠。作者受漁洋山人王世禎「神韻」說詩論影響甚深,追求淡雅幽靜的意境。
  • 貴州文庫丨貴州的詩,詩人,與詩集
    「黔中民俗粲然可見,情性風骨別是一家」,首先要說的這部作品雖是詩集,卻以別樣角度生動描畫出黔中風情,它就是收錄於《貴州文庫》的詩集《碧山堂詩抄》。鄭珍詩集《巢經巢詩鈔》,李紹蓮詩集《小芳園詩稿》分別在2018、2019年作為貴州文庫系列書目出版。
  • 品文庫·愛貴州·小舒小唱︱舒暢:古往今來,屬於貴州的詩意
    聽戴明賢和袁本良先生聊到《詩裡花溪》講座的這些場景時,我正在搜集有關《貴州文庫》的相關資料。在這套已經出版了52種239冊的貴州本土古籍文獻叢書中,就有不少關於詩歌的典籍,讓我得以聞到從數百年時光裡飄來的貴州詩歌的芬芳。
  • 品文庫 愛貴州薦書臺|《「嘉靖」思南府志·「嘉靖」普安州志...
    內容介紹此三志都是明朝時期貴州的重要文獻,為後世研究貴州地方歷史、地理、經濟、文化提供了重要史料。《[嘉靖]思南府志》雖僅八卷,但地誌所必備之地理、建置、田賦、官師、人物等「色色具備,井井有條,有不假詢訪而知、講解而明者」,既是當時思南一方主政者「齊政設教」的必備典籍,也是後世研究明朝時期的思南乃至貴州全省歷史文化的重要史料。
  • 品文庫 愛貴州薦書臺|《大定府志》:林則徐唯一作序的地方志書
    薦讀小語如果我們想了解某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今天的第一選擇可能是上網搜索。在沒有百度、谷歌的時代,用什麼方法來了解天下四方的概況呢?那就是志書。薦讀小語/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向秋樾文字編輯/彭芳蓉視覺編輯/向秋樾編審/李纓
  • 品文庫 愛貴州 薦書臺|《大定府志》:林則徐唯一作序的地方志書
    薦讀小語 如果我們想了解某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今天的第一選擇可能是上網搜索。在沒有百度、谷歌的時代,用什麼方法來了解天下四方的概況呢?那就是志書。(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記者/向秋樾)
  • 賀宏亮︱黃庭堅詩中「歐梅」本意再辨
    南宋吳淵《退庵遺集》卷下《太平郡圃記》自言作揮麈堂,卷上《揮麈堂詩》第二首云:「歐梅歌舞悵新知」,亦其證驗。 【補訂】按李端叔與坡谷善,坐草範純仁遺表,編管太平州。其《姑溪居士前集》卷三十九《跋山谷二詞》,即《木蘭花令》也,尤資證驗。略云:「當塗自山谷留章句字畫,天下交口傳誦。如蘇小、真娘、念奴、阿買輩,偶偕文士,一時筆次夤緣,以至不朽。
  • 《黃州寒食詩帖》
    詩中陰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烏銜紙、 墳墓……渲染出一種沉鬱、悽愴的意境。表達出了作者時運不濟謫居黃州的灰暗煩悶的心境。 從文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可以想見他窘迫的生活。這兩首詩放在蘇軾三千多首詩詞中,並非是其上乘之作。而當作者換用另一種藝術形式——書法表達出來的時候,那淋漓多姿、意蘊豐厚的書法意象釀造出來的悲涼意境,遂使《黃州寒食詩帖》成為千古名作。
  • 東坡墨妙亭詩殘刻十七字——斷碑硯小記
    原石  東坡墨妙亭詩殘刻十七字——斷碑硯小記  文/蘇仲翔    東坡墨妙亭詩殘刻十七字  東坡墨妙亭詩殘刻,世有兩枚:其一曾為王陽明所藏,存「燈他年憶賀監時須服孫莘老」十二字。背鐫「守仁」楷書二字,又「陽明山人」篆書四字;側鐫「驛丞署尾碑」分書五字。
  • 急景殘年幸有詩 ——迎新歲詩帖 蘇 煒
    蘇 煒小引久未出詩帖矣。*海涯句,笠屐圖多喻蘇公貶謫瓊崖儋州生涯,此乃蘇門晚生知青辛勞之地也。11/7/2020晨於康州袞雪廬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11/22/2020晚,踏山歸來記,於康州袞雪廬月亮平湖篝火詩冬日登臨睡巨人山,歸來於湖畔篝火邊野餐有記煙霞巨石古梅枝,月亮平湖篝火詩。崗色失蒼憑險勝,睡人缺醒欲何醫?道心惟藉清漣洗,嚴壑恆須鳥語移。識我青山憐我水,送君花草雁魚姿。
  • 跟著東坡去旅行之海南1097年:無數心花發桃李
    凱哥最新力作《跟著東坡去旅行》系列,我們將從1064年春天的人生何以易此樂開始,跟隨東坡一起感受人生的快樂,待到1098年無數心花發桃李時,人間三月天已紮根心中矣。套用林語堂先生在東坡傳記裡的一句話,蘇東坡一輩子感受到的生命快樂是很多人八輩子也感受不到的,包括快樂的境界。整個系列共25篇,此為第25篇。
  • 跟著東坡去旅行之夜西湖1072-- 愛山如愛色,新月如佳人
    凱哥最新力作《跟著東坡去旅行》系列,我們將從1064年春天的人生何以易此樂開始,跟隨東坡一起感受人生的快樂,待到1098年無數心花發桃李時,人間三月天已紮根心中矣。套用林語堂先生在東坡傳記裡的一句話,蘇東坡一輩子感受到的生命快樂是很多人八輩子也感受不到的,包括快樂的境界。整個系列共24篇,此為第4篇。
  • 佛印扔扇大喊:水流東坡詩(屍)!蘇軾5字巧回擊!
    蘇軾聽聞瓜州金山寺有一位被稱為「英靈的衲子」的禪師,據說這位禪師是個神童,三歲讀《論語》、五歲能背詩三千多,十九歲研習佛法,二十八歲學有所成,宋神宗曾賜他「佛印禪師」的稱號。蘇軾喜歡交朋友,不久就登門拜訪佛印這位得道高僧。他們二人一見如故,因為志同道合,二人交談非常投機,漸漸的他們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至交好友。
  • 中青報:「秀華詩」,詩裡詩外如何讀
    原標題:「秀華詩」,詩裡詩外如何讀   近期,無論是網絡還是手機上都在瘋傳一個人的名字與她的詩,她真人叫餘秀華,有人稱她為「腦癱詩人」,也有人稱她為「農民詩人」。儘管引發詩內詩外陣陣漣漪效應,且褒獎不一,但終歸這次激蕩網海的不再是什麼桃色新聞、黃段子之類。
  • 《星星·散文詩》2020年總目錄
    最 美 中 國倪俊宇(海南)三沙濤聲:我聽到祖國的心跳(組章)劉建華(四川)抵達河流的信仰牛合群(湖北)人間大雪,春天獲得一個好時機周蒼林(四川)嘉陵江郭   輝(湖南)春天的親戚(二章) 特 別 推 薦
  • 蘇軾這首詩,令一個平凡女子千古留名!版本眾多,真相到底是什麼
    東坡五載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宜。卻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吟詩。——蘇軾《贈黃州官妓》這首詩收錄在清人馮應榴編注的《蘇文忠公詩合注》中。蘇東坡即將離開貶所黃州前夕,在一次送行的宴會上,官妓李宜求其在自己的領巾上題詩。
  • [ 詩話 ] - 詩話總龜後集 卷21- 40
    如《不及陪東坡往金山作水陸詩》云:「久陰障奪佳山川,長瀾四隘魚龍淵。眾看李、郭渡浮玉,晴風掃出清明天。頗聞妙力開大施,足病不列諸方仙。想應蒼壁有垂露,照水百怪愁寒煙。」《棲雲閣》云:「雲出救世旱,澤浹雲尋歸。入石了不見,豐功已如遺。龍騫薦復起,抱石明幽姿。云乎無定所,隱者何當棲!」如此二詩,殆出翰墨畦徑之表。蓋自邁往凌雲之氣流出,非尋規索矩者之可到也。
  • 蘇轍寫詩給哥哥抱怨生活太苦,蘇軾心疼回詩安慰,不料成名篇
    八大家中蘇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稱「三蘇」,分別為蘇洵、蘇軾、蘇轍,又有「一門三學士」之譽,在當時可謂風光無限。整首詩展現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豪邁大氣,令人折服,就像紀曉嵐所言「意境恣逸,則東坡本色。」自古以來,兄弟鬩牆、文人相輕者數不勝數。蘇軾蘇轍兄弟卻能在詩詞唱和中相知相伴,在宦海沉浮中同進同退,在患難困頓中友愛彌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