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說傳媒聯合創始人曹紅:有話您直說!
「立正,稍息」是由直說傳媒策劃的教育行業垂直自媒體直播對談欄目,邀請教育行業資深的媒體名嘴老編、九宮八卦創始人鄭勇,和曾經在新東方等龍頭教育機構的行業資深老兵王立作為對談嘉賓。每期一個行業話題,幫助讀者或教育從業人梳理教育熱點、熱議話題涉及的信息,加以解析和詳說。用詼諧幽默、輕鬆風趣的方式,分享業內的真人真事、大情小事,讓風口浪尖、劍拔弩張、針鋒相對的嚴肅話題,變得更具情理和充滿人情味兒。兩位嘉賓都是教育行業和媒體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親歷人,至今仍然活躍在自身的戰線上,孜孜不倦的感受教育行業、研究教育行業、洞察教育行業、評述教育行業的風雲事兒,與時俱進的看待教育行業的轉型、巨變。用老瓶裝新酒、老炮兒說新事兒的方式給讀者、觀眾展現了一對兒資深老兵面對紛繁複雜、瞬息萬變的社會、經濟、行業的發展,用新的視角、新的語言模式和新的評說方式,用「冷」思剖析行業每天的發生的波動與是非,帶著理智、帶著思考。用「熱」眼看待行業發生的人和事,帶著溫度、帶著人情味兒。希望這個對談,能夠讓忙碌、壓力下的教育從業人,有一個稍息片刻的時間和暢所欲言的地盤兒,輕鬆的面對紛繁複雜的職場和風雲變幻的商場。第二十五期:聊聊支付寶和校寶在線面向教培行業推出的「學費碼」造了誰的福?革了誰的命? 據最新消息報導,10月29日、30日,教育產業服務平臺校寶在線聯合支付寶舉辦2020 SEE教育服務共建大會。會上,校寶在線首次發布了教育行業收費解決方案"學費碼",並宣布將聯動千餘家支付寶渠道商,共同推進 "學費碼"普及,幫助機構提高智慧收銀及財務管理水平。疫情的突然襲來,全國中小學以及校外教培機構線下授課統一被叫停,這對於校外教培機構無疑是一場生死考驗。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調研顯示,超過一多半的教培機構表示疫情對它們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機構經營困難或嚴重困難。但在這種危機下,教育行業也迎來了一場快速的自我迭代。為了及時止損、竭力生存下去,大批線下教培知名品牌紛紛轉向線上。但教育行業的深度、廣度、個性化決定其轉型線上,並非易事。眾多教培機構沒來得及轉型就被壓垮,部分教培機構倒在轉型的路上。而因企業經營陷入困境、資金鍊斷裂、轉型失敗、創始人不得不宣布企業破產,甚至關門跑路、家長追討預付學費、集體維權追責的事件,屢屢被媒體爆出。教培機構為了保證經營成本的先行投入,收取學員預付學費的現象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預付一個月、三個月、半年,甚至預付一年學費、兩年學費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預付學費這種行為,也早就被消費者接納並認可。但是,正因為企業收取了預付學費,獲得了大量現金的積累,這就需要企業自身對預收的學費做好財務管理。將其用於企業自身正常的經營,保持其健康運轉,同時,確保學員日後能夠享受到協議中約定的教學服務。但這筆預付費卻成為很多無良商家和創始人挪用資金為私有,甚至用於做風險投資的本錢,用企業日常經營所需的資金去冒險。校寶在線與支付寶強強聯合,
"學費碼"助力教育數位化轉型
據悉,用戶在使用學費碼之後,可以將學費存儲在支付寶中,日後家長將會按照老師教學進度分多次支付給教培機構。這樣就可以極大的避免教育機構倒閉或者跑路所帶來的風險。校寶與支付寶的這一合作,是支付寶"開放平臺戰略"在教育行業的新徵程,為支付寶拓展了更豐富的教育應用場景; 而對校寶在線來說,支付寶強大的渠道商資源,也會為教育機構數位化轉型提供更多機會。對於教培行業如何預收費,其實早在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而教培行業的單筆課時費看似不高,但累計學時後的學費少則數千元,超過1個月或者3個月,甚至半年以上的學費就可能高達上萬元、數萬元,甚至十數萬元。這無疑給消費者帶來隱含的消費風險,同時,在教培機構還未開展任何服務之前,就收到如此高額的學費,一旦遇到「見錢眼開」、「鋌而走險」的創始人,擅自挪用這筆資金做他用,就會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和侵權行為。而這無疑也讓本來就想通過「謀取暴利」的入局者,大膽圈錢,利用套路發不義之財。此次校寶在線與支付寶的聯手,是否能規避行業經營亂象帶來的風險、提高教培行業違規經營的代價和成本呢?據悉,校寶在線與支付寶攜手推出的「學費碼」功能延續了支付寶在淘寶電商時代被消費者習慣接納的方式:消費者學員報名教培機構的課程後,通過「學費碼」交納學費,學費將儲存在第三方平臺:支付寶平臺,學員再按照教學進度進行消費,而支付寶則根據學員的上課進度,按照課時消耗來支付學費給教培機構。通過支付寶這個第三方平臺,降低了教培機構在未提供教學服務前,先行獲得學費而降低其跑路的風險。
這無疑對消費者來說是一件「把預付費放進保險箱」的好事,但對教培機構來說,則意味著失去了預付費帶來的「現金流保障」。甚至失去了擴張經營、野蠻營銷,和融資上市的動力。可以說,這款「學費碼」正在試圖終結教培行業的預付費時代,讓教培機構不得不專心在教學服務的提供上,通過教學服務獲得學員的長期信賴和持續消費,而非通過虛張聲勢促使消費者的盲目消費和衝動購買行為。
其實,「學費碼」對於消費者來說,並非僅僅是促使機構提供教學服務質量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對消費行為後續可能產生的「退費」提供充裕的「賠償保障」。
教培行業是先付費、後體驗的消費模式,存在一定的「退費」風險。消費者因不滿「教學質量和效果「而提出終止教學服務,並申請退還預付學費的情況時有發生。甲乙雙方也往往因沒有一套標準來衡量服務的好壞,消費者更多的是以個人感受和體驗來評價服務,出現大量糾紛,和機構拒絕退費的情況已經成為常態。而支付寶作為第三方監管帳戶,即可避免教培機構在遭遇投訴和退費糾紛時,能夠有資金用來及時退費,先行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不受損害,同時,第三方支付平臺利用消費者的預付費先行退費的行為,也抑制了機構對「後服務」模式的草率和輕視,側面督促和刺激了教培機構在教學服務和消費者滿意度上更為用心。
但是,「退費」或「賠償」並非通過支付寶就能一刀切解決問題那麼簡單。任何新生事物在初期進入市場時,都要經受考驗和進行不斷調試。教培行業的消費者需求存在個性化,課時周期不同、解約節點不同、退費額度不同、優惠權益也不同,其是否能夠通過學費碼一次性保障每個消費者的利益,確保每一樁退費糾紛都能通過「先行退費」讓甲乙雙方皆大歡喜?仍然需要一事一議。這需要教培機構制定出既保障自身利益,又保全消費者權益的服務條款和巧妙的優惠和退費政策。此外,也有教培從業者表示,學費碼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保證教育機構在教學質量上的關注和提高,讓那些用套路從業、靠圈錢活命的教育機構被「洗」出市場,有望通過這款「斷財路」的產品,杜絕用教培服務「斂財」的行為,從而改善教培行業的生態環境。
但誰來監督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如何做到消費者投訴、退費的行為得到客觀的判斷與公正的賠償?校寶在線一馬當先。支付寶提供退費保障的金融服務的同時,校寶在線則充當了教學監督和服務監管的角色。在教學監督的服務定位下,順理成章的掌握所有消費學員的個人信息和消費數據。這無疑讓校寶在線、支付寶,從第三方金融服務平臺,向教育服務提供商和數位化平臺服務提供商的轉型獲得重要的數據積累和市場滲透。
願意看到事物多面性的「立正」表示,校寶在線此次與支付寶的聯手協作,的確有造福消費者的使命感驅動,但本著「無利不起早」的人類天性來看,一直在贏利的道路上步履維艱的校寶在線,是否想通過與支付寶的合作打開贏利困局?也是引人猜測。據悉,校寶在線最大股東之一正是好未來教育科技集團,這款面向整體教培行業的第三方支付、服務產品,想必最不買帳的當屬這位大股東的最大競爭對手:新東方。到底誰將成為「學費碼」第一批入駐的商家?我們還不得而知,但這筆預付學費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暫存」是否合情合理?背後會否存在更大的金融利益捆綁與商業套路,倒是非常引發業界的好奇。某教培機構創始人表示,如果不存在強制性實施,「學費碼」不會很快被廣泛推行,教培機構大多會對此持觀望態度。
學費碼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教育機構的教學質量,或將讓良莠不齊的教育培訓市場再次大洗牌,也將再次改善教培行業的生態環境。政策允許教培機構預收費,但是給出了收取預收費的預付周期。
強制託管第三方收取預付費,國家政策沒有相關明確規定。
支付寶如何了解到消費者上課學習的進度呢?校寶在線則提供了第三方學習進度的監督服務。
如果不用校寶在線服務,支付寶的學費碼將無用武之地。
一旦與金融掛鈎,學費又不能做其它之用,預付費學費的用途則存疑。其是否內含金融利益捆綁?發人深思。
已經享受優惠政策的學員,申請退費時可能「遭遇」商家以退費折抵優惠而拒絕退費的「維權措施」...
出品:直說傳媒
總策劃:曹紅
主播嘉賓:鄭勇、王立
文字整理:塗凌、花物紀
攝影攝像:乘風少年
項目負責人:Evan
製作團隊:直說傳媒
(掃碼關注直說傳媒,了解更多教育行業前沿資訊和深度解讀教育行業發展趨勢。)
豌豆思維C輪融資1.8億美金 與魔力耳朵合併成為中國在線小班課行業領先
【重磅資訊】題拍拍籤約100名清華北大解題官
一起教育即將美國上市,聊一聊新東方的那些「散夥人」【立正!稍息】(第二十四期)
番茄國際教育邀請40所英國大學舉辦新媒體創新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