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行為藝術 播客(PODCAST)

2020-12-16 快科技

如果說幾年前在BBS上成為自己喜愛板塊的版主是網民值得記入個人史冊的輝煌,寫博客則是近兩年讓所有人續寫輝煌的好時機。總有人會問「你有博客嗎」?「我能訪問你的博客嗎」?如果你回答:「什麼是博客」?等待你回答的眼神將會充滿惆悵。

比惆悵更難接受的眼神是傷感,我在寫博客8個月之後,也就是今年4月份遭遇了一次傷感。一位認為我一直走在網際網路前沿的朋友友善的問我:「你知道播客嗎」?我的回答讓他傷感,決心惡補播客知識,成為一名開始播客。

博客的精髓是越分享越多,播客也一樣,在這裡和所有擁有廣播情結的人分享一下播客。類似Blog被翻譯為博客,Podcast被先吃螃蟹的人譯作播客。Podcast(播客)的來源,眾說風雲,有人認為POD是Personal On Demand(個人需求)的縮寫,有人認為是Personal Option Digital(個人數碼選擇),也有人認為是Portable On Demand(便攜的需求),高深的定義讓初次接觸的人一頭霧水,幸好有很多喜歡化繁為簡的朋友和我們分享簡單的成果:Podcast(播客)就是DIY Radio(自製廣播)。

播客和傳統廣播的區別在哪裡?傳統廣播需要專業化的人員,用專業化的設備,錄製廣播級的專業化節目,再用專業化的播出方式,在專業化的播出時間表的指令下,傳送到我們的耳朵裡。而播客只需要你有一臺電腦,一個麥克風,一個想法,就搞定了。既然都有一個「播」字,就需要有播出渠道,讓人們能收聽到,而不是自娛自樂,播客藉助網際網路、網際網路2.0的Rss技術,實現了定製收聽我自己喜歡的播客節目,傳統廣播只有24小時的時間限制、被動收聽的收聽模式被播客顛覆了,傳統廣播過時不侯的架子,要放一放了。Rss技術通俗的講,就象我們的郵政系統,你訂閱了某一份報刊,郵政部門會定期把最新的報刊發到你的郵箱裡,網際網路就是郵政系統,我們的電腦、手裡的iPod就是郵箱,RSS充當了我們的郵遞員。

分享到這裡,如果再不提Podcast與蘋果的ipod播放器,很多播客們可能會再次為我而傷感。在WIKI百科全書裡寫著:Podcasting(播客)源於iPod(蘋果mp3播放器),兼具broadcasting(廣播)和webcasting(網絡廣播)之意。這樣的描述在WIKI裡沒有被更改,原因是iPOD的一個軟體iTunes。iPod+iTunes模式,正是蘋果在mp3市場一支獨秀的原因。蘋果先生賈伯斯接受美國《商業周刊》記者採訪時,斷然表示:iPod和iTunes的消費者從8歲到80歲。什麼能印證蘋果先生「8歲到80歲」霸氣?正是越來越多的人在自己的PC上安裝免費iTunes軟體,享受著音樂生活、分享著免費的播客節目。

iPod+iTunes模式不止是在音樂上有突出的表現,最新推出的iTunes4.9,給國內的播客們增添了不少雄心壯志。在大家熟悉的音樂商店裡,你通過 iTunes 4.9 瀏覽、查找、試聽並訂閱3000多個免費的播客節目,有21個分類,包括藝術、教育、商業、體育、旅遊、健康、食品……節目中有迪斯尼的播客節目、著名導演斯派可•李的個人播客。一邊我們可以沒有障礙的收聽到異域的節目,一邊拓展了我們播客們的創作思路,發現播客的包容力可以讓我們無所不能,iTunes隨時在等待著我們的播客節目傳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喜歡你節目的人,只需要點擊播客的精靈RSS圖標,把地址拷貝下來,在iTunes4.9的菜單欄中選擇高級,下拉菜單裡選擇定購播客,把拷貝的地址粘貼到URL裡,搞定了,只要你連上網際網路,就能與iPod 保持同步,隨時隨地收聽喜歡的播客節目,不用再為調頻的區域限制而漏掉每天心儀的節目。

(1) iTunes 4.9界面

(2)世界上最年輕的播客

(3)媒體不可能天天採訪他,他選擇做播客

(4)BBC也加入到播客的行列之中

播客上讓人心儀的節目有些什麼?最小的播客已經誕生了,小甜甜布蘭妮肚子裡的播客節目,嬰兒發出的胎音,成為一段時間之內最為動聽的播客節目;BBC的大牌主持人也被播客吸引,開始做播客,最近BBC又新增了20個播客節目;電影明星,現任的美國加州州長芙蓉肌肉男阿諾德•施瓦辛格也推出了自己的播客節目,因為傳統媒體不是每天都能邀請他做嘉賓。因為不會象電臺對節目卡分卡秒的苛刻,播客的節目類型化非常強,音樂節目、口水秀節目、啤酒播客、惡作劇播客、行者播客、夫妻播客、夜生活播客••••••,高興了,多說10分鐘,沒興致了沉默也是聲音。

隨著iPod+iTunes的熱浪,國內播客之潮也滾滾而來。堅信「每一個人都是導演」,可以自己上傳音頻、視頻播客節目的土豆網;打出「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口號,節目類型化豐富的博客網播客頻道,個性化極強的反波,越來越多的人聞播起舞。現在,每一秒都有一個博客誕生,播客呢?一分鐘一個也是力量,美國媒體估算,到2010年,美國會有6000萬個播客,中文播客會有600萬個,還是有些保守,中文的語言藝術風格和播客不謀而合。

我做播客已經4個月了,很多朋友用iTunes定製了我的播客節目,包括遠在海外的同學,分享我的播客之後,也加入到了播客的行列。周末的聚會,我會把我的iPOD接到朋友家的音響上,象一個大俠一樣,一邊分享著播客節目的自由氛圍,一邊分享我的播客心得,每個聽過的人都認為自己也可以成為播客,需要的就是行動。

播客是行為藝術就是我的心得,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情緒優勢,記錄屬於自己的聲音與別人分享。7月24日,在一場業餘足球比賽中腳部受傷,我被從足球場上抬了下去,為了保證比賽順利進行,我一個人被扔在了場地邊,我爬到自己放裝備的地方,拿出能錄音的手機,按下了錄音鍵,開始訴說……

相關焦點

  • The podcast boom 播客又火了
    隨身英語The podcast boom 播客又火了 蓬勃發展的播客行業現已成為一門賺錢的大買賣。
  • 英國倫敦商學院的播客 (PODCAST)
    副院長 Julia Tyler 詳述倫敦商學院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MBA) 香港1月23日電 /新華美通/ -- 英國倫敦商學院推出首個有關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MBA) 的播客 (podcast),播客內容是倫敦商學院對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的見解,該段播客已於學院的網站 ( http://www.london.edu
  • 文學播客「跳島FM」:因為聲音,文學獲得新的可能
    伴隨著夾雜打字機聲音的片頭曲《Public Poet》,國內第一檔專業的文學播客「跳島FM」拉開了序幕。3月31日,由文化品牌中信出版·大方出品、蘋果播客精選供應商JustPod製作的「跳島FM」第一期正式上線,聽眾可以在各大音頻平臺和泛用型播客客戶端免費收聽到這檔節目。
  • 介紹幾個學習法律英語的播客
    於是我想,能不能利用播客(podcast) 來學習法律英語呢。什麼是播客?簡單說就是有聲的博客,它的形式像音頻節目的期刊,我們可以在專門的app或網站上訂閱收聽。播客主播在說話時是一種較自然的狀態(in a nature way),貼近現實情景,是非常好的聽力材料。
  • Podcast學英文——推薦5個好用的英語學習播客
    ,——由英國文化協會創辦的一個非常棒的播客。而且「學習英語」這檔播客節目還會提供各種免費的配套學習材料。你不僅可以下載每一集節目的文字內容,還可以對你最近所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測試。這種方法能幫助你記住剛學到的知識,並讓你的英語水平有光速進步。Voice of America (美國之聲)你希望能一舉兩得,一邊收聽時事報導,一邊同時提高你的英語水平嗎?
  • Podcast該向何方?
    Spotify在2019年才開始重視Podcast,在《The Joe Rogan Experience》之前,Spotify曾收購podcast網絡GimletMedia、Parcast、The Ringer,以及免費創建podcast的平臺Anchor。
  • 如何「碎片化學習」,推薦這些播客電臺
    podcast   📝內容:日本實事新聞📢收聽平臺:播客podcast   📝內容:日本文化、生活、實事見解📢收聽平臺:播客podcast/喜馬拉雅   📝內容:英語學習📢收聽平臺:播客podcast   📝內容:高曉松文化聊天節目📢收聽平臺:播客podcast/喜馬拉雅
  • 英語播客(Podcast)是什麼?
    NPR頁面上最新的Featured Podcasts 2019/7/18如果使用蘋果手機,可以在「播客/Podcasts」 app上找到最新的最受歡迎的播客列表。這些節目通常是由專業記者、媒體人和作家等聯合製作,質量過硬,趣味性強。如果英語聽力水平還不錯的話,可以挑選著去聽,不僅練習了聽力,還能了解不同的知識和有意思的故事、文化。關鍵是比聽英語新聞什麼的有趣十萬倍!
  • 學英語建議長期收聽的Podcast有哪些
    今天主頁君給大家轉一篇文章:《學英語建議長期收聽的Podcast有哪些》同樣呢,在最後閱讀原文,有整理好的全套雅思大小作文寫作詞彙的匯總然後呢,就是今天的內容了;首先呢,podcast的意思就是播客的意思,一般是在蘋果設備上有自帶的,請有蘋果設備的同學自行研究下,總之很簡單…………電腦上也可以用itunes下載訂閱
  • 有聲書系列之二--Podcast 推薦第一期
    英語@宋春林  eslpod,非常贊的學習英語的podcast@瓜太貓  我聽的節目也主要是英文,要推薦的一個是econtalk,每期請一個經濟學家來談話,話題很廣泛,主持人也是一位經濟學家,節目質量很高@王佩瑗  推薦podcast 101系列的語言學習都很不錯
  • 青少年聲音療法!創播客節目共渡青春期風暴
    「青少年療法」(Teenager Thearpy)不是一種新興的另類療法,而是五個美國高中生發起製作的一檔播客(podcast)節目,正在全美各地引發青少年的普遍共鳴,甚至被形容為青少年的生命線。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 亞馬遜收購Wondery:進擊的播客好聽賺錢難
    Edison Research的數據顯示,播客聽眾佔在線音頻聽眾40%,但它在廣告收入上的貢獻卻不到15%。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跟其他形式的廣告相比,播客廣告的音頻特性讓分享折扣碼、追蹤專屬網站流量來源等行為都加了一層難度,行業內如今還沒有發展出精準詳細的轉化數據報告形式可以讓廣告商放心的知道廣告的投放效果和投資回報率。
  • 推薦幾個適合開車聽的播客
    播客,是Podcast,可以理解成在線電臺,本是非常成熟的內容表現形式。儘管短視頻火爆到人人都想做直播,但是在不方便看視頻的時候,播客駁雜的個性化內容,相當值得一聽。與喜馬拉雅相比,iPhone上的播客,面對的用戶調性更加集中。在這上面活躍的博主們,不會給你念小說,更願意輸出自己的觀點,有嘉賓之間的碰撞,有人生感悟,知識分享。
  • 蘋果開放測試其 Podcast 播客分析服務
    蘋果在今年的 WWDC 上表示,會推出自己的 Podcast 分析服務,以便讓播客行業者能了解他們的節目表現。最近,蘋果開放了 Podcast 分析服務的測試,並以免費形式提供下載。該分析服務能顯示通過 Podcast App 收聽播客的用戶畫像及其行為偏好。該分析服務能告訴播客製作者他們的節目的哪一集被收聽,以及每一個節目的平均收聽完成率、被收聽的總時間和不同設備的收聽時間。這個分析服務還能得出來自不同國家用戶的收聽情況。
  • 中文深度報導播客,有哪些值得聽?
    內地財經媒體《財新》在2019年和2020年連續推出了兩季調查報導類播客節目,講述報導背後的調查路徑、故事細節和現場情景;而臺灣地區的多家媒體也將播客作為接觸讀者的新渠道,用聲音分享深度報導的幕後故事,《關鍵評論網》、《轉角國際》和《鏡傳媒》這三家媒體平臺甚至形成了自己的中文播客矩陣。本文從這些中文播客中,挑選出了七個以深度調查報導作為切入的節目,一起聽聽那些優秀的深度報導是如何誕生的吧!
  • 值得推薦的8檔英文科技播客
    播客(Podcast)和傳統廣播有相似之處,都是駕車走路時可以同步收聽的「陪伴型聲音內容」,但播客的製作更精良,談論主題更清晰,相應地,知識性也更強。來源 | Productivity Bytes編譯 | C位君Reply All是知名播客公司Gimlet旗下的一檔節目,主聊科技影響日常生活的各種故事,包括robocalls(廣告推銷電話)、niche利基站、黑客行為等等。
  • 播客業2019:戳破泡沫危機,你還在「充耳不聞」嗎?
    Westwood One發布的《2019年春季播客聽眾報告》(下稱《報告》)發現:「美國人對於播客的熟悉度和收聽率仍在繼續增長,每月至少收聽一次播客的聽眾數量(Total monthly podcast listeners,下稱『普通聽眾』)已從2018年的26%上升至今年的32%。」 細觀這一日益壯大的人群,《報告》發現,過半聽眾是男性,佔比55%。
  • 曾將Podcast文化從美國泊來的荔枝,如今把中國的聲音社交文化帶到...
    那時候他已經有了在「聲音這個領域」創業的想法,希望創建一個平臺,「讓大家都可以在上面分享聲音,收聽自己喜歡的聲音」。那是 2013 年,由濃厚電臺文化延伸而來的 podcast 在美國大行其道。賴奕龍特意來美國考察,並琢磨著如何把漸漸「失寵」的電臺文化接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帶回到國內年輕人群體中。
  • 不用找了,最好的播客應用都在這 專題·播客
  • 「你推薦什麼英文 podcast?」
    今天我把過去幾個月聽的 podcast(播客)作了整理,結果大吃一驚。我在過去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利用通勤時間把一個播客的節目幾乎全部聽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