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幾年前在BBS上成為自己喜愛板塊的版主是網民值得記入個人史冊的輝煌,寫博客則是近兩年讓所有人續寫輝煌的好時機。總有人會問「你有博客嗎」?「我能訪問你的博客嗎」?如果你回答:「什麼是博客」?等待你回答的眼神將會充滿惆悵。
比惆悵更難接受的眼神是傷感,我在寫博客8個月之後,也就是今年4月份遭遇了一次傷感。一位認為我一直走在網際網路前沿的朋友友善的問我:「你知道播客嗎」?我的回答讓他傷感,決心惡補播客知識,成為一名開始播客。
博客的精髓是越分享越多,播客也一樣,在這裡和所有擁有廣播情結的人分享一下播客。類似Blog被翻譯為博客,Podcast被先吃螃蟹的人譯作播客。Podcast(播客)的來源,眾說風雲,有人認為POD是Personal On Demand(個人需求)的縮寫,有人認為是Personal Option Digital(個人數碼選擇),也有人認為是Portable On Demand(便攜的需求),高深的定義讓初次接觸的人一頭霧水,幸好有很多喜歡化繁為簡的朋友和我們分享簡單的成果:Podcast(播客)就是DIY Radio(自製廣播)。
播客和傳統廣播的區別在哪裡?傳統廣播需要專業化的人員,用專業化的設備,錄製廣播級的專業化節目,再用專業化的播出方式,在專業化的播出時間表的指令下,傳送到我們的耳朵裡。而播客只需要你有一臺電腦,一個麥克風,一個想法,就搞定了。既然都有一個「播」字,就需要有播出渠道,讓人們能收聽到,而不是自娛自樂,播客藉助網際網路、網際網路2.0的Rss技術,實現了定製收聽我自己喜歡的播客節目,傳統廣播只有24小時的時間限制、被動收聽的收聽模式被播客顛覆了,傳統廣播過時不侯的架子,要放一放了。Rss技術通俗的講,就象我們的郵政系統,你訂閱了某一份報刊,郵政部門會定期把最新的報刊發到你的郵箱裡,網際網路就是郵政系統,我們的電腦、手裡的iPod就是郵箱,RSS充當了我們的郵遞員。
分享到這裡,如果再不提Podcast與蘋果的ipod播放器,很多播客們可能會再次為我而傷感。在WIKI百科全書裡寫著:Podcasting(播客)源於iPod(蘋果mp3播放器),兼具broadcasting(廣播)和webcasting(網絡廣播)之意。這樣的描述在WIKI裡沒有被更改,原因是iPOD的一個軟體iTunes。iPod+iTunes模式,正是蘋果在mp3市場一支獨秀的原因。蘋果先生賈伯斯接受美國《商業周刊》記者採訪時,斷然表示:iPod和iTunes的消費者從8歲到80歲。什麼能印證蘋果先生「8歲到80歲」霸氣?正是越來越多的人在自己的PC上安裝免費iTunes軟體,享受著音樂生活、分享著免費的播客節目。
iPod+iTunes模式不止是在音樂上有突出的表現,最新推出的iTunes4.9,給國內的播客們增添了不少雄心壯志。在大家熟悉的音樂商店裡,你通過 iTunes 4.9 瀏覽、查找、試聽並訂閱3000多個免費的播客節目,有21個分類,包括藝術、教育、商業、體育、旅遊、健康、食品……節目中有迪斯尼的播客節目、著名導演斯派可•李的個人播客。一邊我們可以沒有障礙的收聽到異域的節目,一邊拓展了我們播客們的創作思路,發現播客的包容力可以讓我們無所不能,iTunes隨時在等待著我們的播客節目傳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喜歡你節目的人,只需要點擊播客的精靈RSS圖標,把地址拷貝下來,在iTunes4.9的菜單欄中選擇高級,下拉菜單裡選擇定購播客,把拷貝的地址粘貼到URL裡,搞定了,只要你連上網際網路,就能與iPod 保持同步,隨時隨地收聽喜歡的播客節目,不用再為調頻的區域限制而漏掉每天心儀的節目。
(1) iTunes 4.9界面
(2)世界上最年輕的播客
(3)媒體不可能天天採訪他,他選擇做播客
(4)BBC也加入到播客的行列之中
播客上讓人心儀的節目有些什麼?最小的播客已經誕生了,小甜甜布蘭妮肚子裡的播客節目,嬰兒發出的胎音,成為一段時間之內最為動聽的播客節目;BBC的大牌主持人也被播客吸引,開始做播客,最近BBC又新增了20個播客節目;電影明星,現任的美國加州州長芙蓉肌肉男阿諾德•施瓦辛格也推出了自己的播客節目,因為傳統媒體不是每天都能邀請他做嘉賓。因為不會象電臺對節目卡分卡秒的苛刻,播客的節目類型化非常強,音樂節目、口水秀節目、啤酒播客、惡作劇播客、行者播客、夫妻播客、夜生活播客••••••,高興了,多說10分鐘,沒興致了沉默也是聲音。
隨著iPod+iTunes的熱浪,國內播客之潮也滾滾而來。堅信「每一個人都是導演」,可以自己上傳音頻、視頻播客節目的土豆網;打出「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口號,節目類型化豐富的博客網播客頻道,個性化極強的反波,越來越多的人聞播起舞。現在,每一秒都有一個博客誕生,播客呢?一分鐘一個也是力量,美國媒體估算,到2010年,美國會有6000萬個播客,中文播客會有600萬個,還是有些保守,中文的語言藝術風格和播客不謀而合。
我做播客已經4個月了,很多朋友用iTunes定製了我的播客節目,包括遠在海外的同學,分享我的播客之後,也加入到了播客的行列。周末的聚會,我會把我的iPOD接到朋友家的音響上,象一個大俠一樣,一邊分享著播客節目的自由氛圍,一邊分享我的播客心得,每個聽過的人都認為自己也可以成為播客,需要的就是行動。
播客是行為藝術就是我的心得,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情緒優勢,記錄屬於自己的聲音與別人分享。7月24日,在一場業餘足球比賽中腳部受傷,我被從足球場上抬了下去,為了保證比賽順利進行,我一個人被扔在了場地邊,我爬到自己放裝備的地方,拿出能錄音的手機,按下了錄音鍵,開始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