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不願出門?不願上學?心理醫生:警惕抑鬱症

2020-09-19 同華心理



周末診室來了一對母子,一名21歲大三男學生,他已經不上學呆在家裡快半年了。


經過溝通,了解到男孩上中學時就出現了不願上學,不願出門,不願與人交往,個人衛生差,不洗不換,留長髮指甲,見熟人也不主動打招呼,常常關門獨自玩手機,白天睡覺,徹夜不眠,家人勸說不聽


家人認為是孩子懶惰、好逸惡勞。



由於都缺乏心理健康常識,因此經常訓斥指責孩子,導致孩子不願與家長溝通、甚至發生衝突。


在老師的提醒和建議下,家長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到醫院做了兩次心理諮詢,情況有所改善後,就不了了之。


後期情況時好時壞,波動不穩。


上大學的時候,男孩無意中聽到心理輔導老師普及心理健康常識課後,他才恍然大悟。


通過查詢資料,他了解到很多心理常識,發現自己有不少情況都和抑鬱症相符合,但是他既沒有告訴家人,也沒有去醫院確診。


錯失了一次治療時機。



大學勉強上完,在一家網吧做網管,頭3個月做的不錯,同事相處也可以,但是因為經常遲到,不能堅持,後來出去找工作,幹過工人,做過餐廳服務員......頻繁的更換工作,最長的三個月,最短的3天。


最終他自己都沒有信心了,索性呆在家裡休養,閉門不出。


直到又出現了孤僻懶散,自我封閉,悲觀消極,自卑壓抑,甚至割腕、服毒的行為時,直到他又想起了老師的話,因此,主動要求母親帶他去醫院治療。


心理醫師告訴您


抑鬱症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一種常見疾病,就必須要按照科學的、規範的方法進行治療。


現在有不少人會對心理疾病產生有一種偏見或者歧視。


總認為就是閒的,胡思亂想,壓力大,放鬆休息,或者出去旅遊一下就好了。事實並非如此,希望大家重視心理疾病,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廣東同華心理醫院

編輯:簡一

圖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你家孩子不願出門?不願上學?心理醫生:警惕抑鬱症
    經過溝通,了解到男孩上中學時就出現了不願上學,不願出門,不願與人交往,個人衛生差,不洗不換,留長髮指甲,見熟人也不主動打招呼,常常關門獨自玩手機,白天睡覺,徹夜不眠,家人勸說不聽。 家人認為是孩子懶惰、好逸惡勞。
  • 有些孩子不願去上學,怎麼辦?
    除非你的孩子的確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天才,或者你有童話大王鄭淵潔那種可以自己編教材在家教孩子的本事,否則還是讓處於學齡期的孩子繼續上學為好,畢竟未成年的孩子過早進入社會混日子並不利於身心健康和長遠的發展。 然而,從小學到高中,總有極少數孩子會出現不願上學的情況,輕則休學,重則失學,這讓家長感到十分頭疼。
  • 孩子不願上學怎麼辦?三句話教你搞定
    孩子不願上學怎麼辦?如何做心理疏導?你曾聽過孩子吐露心聲「我不想上學」嗎?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孩子說不想上學,不僅僅在表達字面意思,背後更可能隱藏著孩子對什麼!孩子不願上學三句話搞定第一句話應該對孩子表示同理心。
  • 家長們請注意,孩子成績下降了,可能是因為抑鬱症?
    抑鬱症患兒的臨床表現:最主要的也是情緒低落,表現無原因總是不高興、悲傷、哭泣、自感不如其他人、不願去上學、不願和同學們一起說笑,在家也是沉默寡言,有的有消極觀念,並可以落實行動;有的伴有煩躁不安,上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被老師批評,同學恥笑,家長的訓斥,導致逃學或輟學,或離家出走
  • 孩子到了入學年齡,不願上學怎麼辦?
    大多數孩子到了入學年齡,總是盼望儘早跨進學校的大門。然而,也有些孩子卻不願上學;有的上了幾天學,學習的熱情卻逐步下降。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一是上學前,聽了某些人的議論,怕入學後緊張,受約束;二是上學後挨了批評,感到委屈,覺得不如在家裡溫暖;三是學校要求過多、過嚴、孩子原有的生活習慣未能順利克服,新的習慣又沒有養成,覺得無法適應;四是有的孩子在校受到同學的欺侮與威脅,心裡害怕,不願再去上學。
  • 抑鬱症患者為何不願就醫,怎麼辦?就醫了不肯吃藥,又該怎麼辦?
    一個心理諮詢師帶你了解更多的心理知識,喜歡的關注吧!如何讓潛在的抑鬱症患者提高病識感,願意主動求診並接受治療,確實是必須繼續努力的目標。患者若不願就醫,該怎麼辦根據上面的數據,有47.9%的抑鬱症患者不願就醫的理由是「經濟不允許」。
  • 16歲女孩吃飯嘔吐不願上學,家人得知真相氣到發抖:堅決不原諒!
    16歲女孩不願上學吃飯時「嘔吐」,家人得知真相氣到發抖:堅決不原諒!孩子的快樂成長是每個家長的心願,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更不願意看到孩子受到委屈或者苦難。對於家長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近日,發生在陝西榆林的女孩不願上學吃飯嘔吐讓家長揪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據受害者女孩的父親告知,自己在網上看到關於自己孩子的一個小視頻,之後便是非常生氣,視頻中顯示孩子的頭髮和衣服亂糟糟的,並且畫面時分有委屈感,又不能表現出來的痛苦和哭泣。另外還有人在旁邊用手敲自己孩子的頭部,這段視頻讓自己很惱火。
  • 寶寶不願出門怎麼辦?只有找準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不僅大人冷的不願出門,就連天性活潑的孩子們也都宅在了家裡,出門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少。有些孩子是因為入秋後氣溫降低不喜歡出門玩,而有些寶寶則是天生不喜歡出門,這未免讓家長們感到有些擔憂:寶寶不願出門怎麼辦?其實家長們無需著急,只要找準寶寶不願出門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問題就可迎刃而解了。
  • 丈夫陪同妻子看心理醫生 丈夫卻查出「產後抑鬱症」
    這還不說,每天日夜不停地餵奶、換尿片、哄孩子,老公也不願搭把手,真後悔生孩子了。」剛晉升為新媽媽不到2個月的小凌(化名)家住漢口,今年28歲。最近,她時常感疲乏勞累、心情焦慮,懷疑自己患了產後抑鬱症,在丈夫郭先生的陪同下,來到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孕產期心理保健門診諮詢。
  • 高二男孩不願上學,揚言活著沒意思,如何幫助孩子重構積極思維?
    有家長私信提問:「老師,我家兒子現在不願意去上學,說讀書沒有意義,看不到前途,有時候還會說活著沒意思之類的話,非常消極,兒子上高二,成績在班上排名前三,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想法?」根據這位家長的介紹,我們將孩子(或父母)問題概括如下:1、不願上學,認為讀書沒意義,看不到前途。2、非常消極,會說「活著沒意思」之類的話。
  • 青少年不願接受心理諮詢怎麼辦?
    青少年不願接受心理諮詢怎麼辦?現在的青少年心理疾病發病率很高,常見的是抑鬱症,焦慮症和強迫症,但有些人不願意做心理諮詢,主要原因是一下幾個方面。一,有些青少受到傳統的影響,認為患上心理疾病是不見得人的事情,怕別人知道,在痛苦也是自己忍著。二,一些青少年覺得自己沒問題,用不著心理諮詢,也覺得心理諮詢沒用,說幾句話能解決什麼。三,這一類應該是最多的,孩子有問題,家長就焦慮,到處聯繫專家治療,甚至到大城市找大專家,解決是錢花了不少,但是效果一般,於是就沒有信心了,認為心理諮詢沒用,從此拒絕做心理諮詢。
  • 面對不願上學的孩子,家長的態度很重要,解開孩子心結更重要
    出了菜市場,門口聽見一個老大爺在和旁邊的人聊天,「哎呀,孩子不願上學,哭了。」我抬頭一看,果然這樣。馬路對面,在我的右前方,一個小朋友背著大大的書包,哭著喊著,「我不去上學,我不去上學……」,邊說邊往後退,鼻涕眼淚流了一臉蛋兒。
  • 暑假結束孩子哭鬧不願上學?分離性焦慮症了解下
    然而,有些小朋友哭鬧著不想上學,怎麼哄都哄不聽,變得愛黏人,讓家長苦惱極了。這時候要注意了,你的小孩有可能是患上分離焦慮症了!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心理科副主任醫師歐婉杏指出,很多兒童在新學期伊始容易患上分離性焦慮症。 小潔(化名)今年3歲,本該開開心心上幼兒園認識新朋友,但她不願上學,在幼兒園時也常大聲哭鬧、易發脾氣,不配合老師,依戀母親,同伴交往少。
  • 紹興男生患抑鬱症 整天睡覺拒絕上學
    今年開學後,小劉出現了一些異常變化,總是心情煩躁、愛發脾氣,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後來發展到整天躺在床上睡覺,不願出門,不肯去學校,拒絕上學。父母陪著他到諸暨市人民醫院看心理門診,經過詳細檢查,醫院心理門診陳國統副主任醫師診斷小劉患了中度抑鬱症,給予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 家長警惕,孩子有這10種情況要看醫生
    確實會傳染,舉個例子,門診經常會有孩子訴說:「醫生,我的兩個好朋友都抑鬱症了,我也覺得我情緒低落,想來看看我有沒有抑鬱症?」。小丁私下也對醫生說過,她的姐姐近1年來有情緒問題,對她的影響很大。小丁媽媽也回憶起來,小丁的兩個「閨蜜」,也被醫生診斷患有抑鬱症。
  • 抑鬱症逼近2.5億中國老人:怕被認為是「瘋子」而不願就醫
    籠罩在整個抑鬱症患者群體身上的病恥感,是老年抑鬱被忽視的原因之一。張建新告訴「偶爾治癒」,在臨床中,一些老人並非主動就醫,而是在家屬要求下前來就診。因為對疾病沒有正確認識,一些病人把老年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病劃等號,因擔心被認為是「瘋子」,而不願就醫。
  • 14歲男孩迷手機,自尊心強不願上學,父母別忽略孩子的心理建設
    覺得學習無聊,不願去學校,成績下滑嚴重小柏媽媽說:「疫情影響,在家上網課,從那會開始他就很少認真學習,經常不交作業,覺得學習無聊,後來發展到不願去學校,白天他起床之後在家看書看動漫,做視頻,今年剛開學的時候,我叫他起床上課,叫半天不動又拖拉好久,他說上課無聊,前天告訴我他自己調鬧鐘6點40起床,不讓我去叫,可是7點了還睡得沉沉的,一直到9點半左右才醒來,然後又不去上學了
  • 孩子出門不願戴口怎麼辦?這些防護招數爸媽須知
    不少爸爸媽媽特別頭疼:孩子出門不願戴口罩,怎麼辦?廣醫三院兒科醫生來支招—— 寶寶不願戴口罩原因多 廣醫三院兒科主治醫師林黎黎分析說,孩子不願意戴口罩原因有很多,包括戴口罩會讓孩子感覺呼吸不暢、憋悶,蓋著鼻子、勒著耳朵不舒服等。
  • 跳樓、溺水、玩手機、不願上學,錯過了這個假期,會耽誤更多
    孩子面對家長、老師,他是弱者,當自己感到沒有力量來對抗的時候,他可能會用自殺這種極端的方式選擇對生活的逃避。我們接納孩子,真的很重要。到我們這諮詢最多的——不願上學,並且不願上學的很多還是以前學習成績不錯的。原因很多,出現生理症狀的,比如頭疼、嘔吐等;知道自己假期沒有好好學,擔心自己跟不上的;貪玩手機不願再受學校約束的等等。
  • 母親求助 16歲兒子不願上學拒絕溝通 奶奶:家庭傷害太大
    張豔向心理老師和記者求助,她說2019年年初,她和16歲的兒子小俊發生肢體衝突,這是她跟兒子的第一次正面衝突,而原因就是自己限制兒子上網玩遊戲。她說,在這之後,兒子小俊就突然和自己產生對抗情緒,並且開始厭學,到後來甚至不願去學校了。在張豔看來,兒子的厭學是毫無徵兆的,她跟兒子溝通很多次,兒子都不願去學校。看到孩子突如其來的變化,家人們都難過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