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實施學術興校戰略 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2020-12-15 南方新聞網

山東大學找準科技創新的歷史方位,充分發揮高水平科研支撐「雙一流」建設的筋骨作用,實施「學術興校」戰略,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山東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孕育興起新時代背景下揚帆起航。

  日前,從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山東省磁懸浮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傳來喜訊,教授劉淑琴團隊研發出新冠肺炎「救命神器」ECMO樣機,成功突破技術瓶頸,實現體外膜肺氧合設備ECMO樣機自主研發,將打破國外壟斷,實現這一高端醫療器材國產。山東大學找準科技創新的歷史方位,充分發揮高水平科研支撐「雙一流」建設的筋骨作用,實施「學術興校」戰略,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山東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孕育興起新時代背景下揚帆起航。

  傳承科研優良歷史,不斷迸發科研新活力

  在科研人才方面,一百多年來,學校人才輩出、群星璀璨,培養出了羅榮桓、臧克家、季羨林、李建國、項懷誠、劉振亞、寧高寧、薛其坤、胡海巖、郭雷等各領域的傑出人才。「兩彈一星」元勳王金昌、「中國藻類研究之父」曾呈奎、「中國克隆之父」童第周、「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哥德巴赫猜想」數學家潘承洞等著名學者均在不同歷史階段在山東大學任教。

  山東大學進入新時代以來,學校以強校興國為己任,堅持「四個面向」,始終把學術卓越作為核心價值追求,大力實施「學術興校」戰略,深入推動「學術振興行動計劃」,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學術基本面進入國內高校第一方陣。十三五期間,山東大學新增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6個,承擔自然科學國家重大重點項目191項,一系列原創性科研成果發表在CNS等頂尖期刊上,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5項,新建山東工業技術研究院等校地校企合作平臺106個,巖土工程、創新藥物等領域大批「千萬元級」項目落地轉化。如今的山大,科研團隊活力迸發,科研成果集中湧現,而在新冠肺炎全球肆虐的環境下,劉淑琴教授團隊研製出的ECMO樣機僅是眾多科研成果中的一個縮影。

  堅持基礎研究引領,創立原創性基礎前沿新理論

  自建校以來,在科學研究領域做出了眾多開創性、引領性的工作,為建設科技強國、實現民族復興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在基礎研究領域,山東大學加強「從0到1」前沿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創新,目標導向獨創性研究成果持續湧現。

  數學學科作為基礎研究的代表,山東大學實力雄厚。彭實戈院士作為中國金融數學研究的奠基人,是第一位被邀請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一小時報告的中國大陸數學家,創立的「彭最大值原理」成為引領國際相關研究的新理論,開創「倒向隨機微分方程」新領域,成為國際公認的「非線性期望」中國學派,獲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而王小雲院士領銜的密碼技術與信息安全研究團隊,在數論、代數和密碼領域進行交叉研究,先後破解了MD5和SHA-1兩大密碼算法,在國際密碼學界引發強烈「地震」,牽頭制定了國際密碼算法標準(SM3),為國家航天重大工程專門設計加密算法,有效保障了航天安全通信。

  在其他基礎研究領域,山大粒子物理研究團隊首次提出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QGP)的「整體極化」理論被《Nature》發表的國際實驗成果證實。重大疾病基礎研究取得突破,山東大學突破不孕症遺傳發病與早期胚胎發育調控機制,奠定了我國在生殖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入選「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科研團隊還揭示了心血管重構發生和發展的分子機制,闡明了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機理,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此外,山東大學首創「Red/ET DNA重組技術」,用於開展天然活性產物和靶向藥物的研究。

  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突破引領性關鍵核心技術

  多年來,山東大學聚焦制約國家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發揮多學科協同優勢,強化集成攻關和長周期持續攻關,攻克了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山東大學副校長、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易凡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以晶體材料創新團隊為例,他們研究製備出了多種事關國防安全和產業發展的功能晶體材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易凡介紹,不僅晶體研究方面,山大的巖土工程團隊也聚焦國家戰略和重大工程需求,攻克了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災害預警與治理系列關鍵技術,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成蘭鐵路等全國200餘個重大工程,為國家地下工程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助力交通強國建設,獲國家科學技術獎4項。

  他介紹,控制理論與應用創新團隊研發的高性能集中式和分布式全功率等級光伏發電系統,填補國內空白,為推動我國光伏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做出了重要貢獻,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此外,科研團隊攻克了40餘年一直未解決的氟矽橡膠製備難題,產品廣泛應用於大飛機、神舟飛船等極端關鍵應用領域。新型合金材料加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為高鐵、大飛機等國家重大工程和軍工裝備提供了關鍵材料支撐。不僅如此,山大的微生物技術創新團隊在生物質資源高效、高值轉化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成了國內唯一的萬噸規模利用廢棄生物質生產乙醇的示範工廠。

  專注區域發展需求,科技服務社會開啟新篇章

  以眾多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團隊為基礎,山大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學術創新體系建設,山東大學服務國家戰略能力顯著提升。「十三五」期間,學校新增國家應用數學中心、集成攻關大平臺、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6個,新建一批新型交叉研究機構,在平臺建設上,校企研究平臺也不斷湧現。

  山東大學聯合齊魯交通集團(出資8億元)共建齊魯交通學院(研究院),服務交通強國戰略。同時,學校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與華為、中國中鐵、山東重工等50餘家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共建產業發展研究院等各類平臺83個,其中山大泰和環境技術研發中心等平臺支撐多家公司上市。

  此外,校地合作平臺也不斷開發。據了解,目前山大共建校地研究平臺23個,其中山東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立投資發展基金3億元,培育建設27家協同創新中心,落地項目轉化額超12億元,孵化山東中芯光電等企業80餘家;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孵化山東則正等高新技術企業26家,PGPR生物菌劑等新藥實現轉化並成功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果轉化方面,山東大學不斷優化成果轉化制度體系。科技成果轉化實現重大突破。激發教師成果轉化活力,實現成果轉移轉化可持續、跨越式發展。學校修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管理辦法,完善轉讓、許可、作價投資、自行轉化等模式,在國內率先探索實踐「股權+貨幣資金」特色模式,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

  以此通知,良好的成果轉化制度體系還催生了一批千萬元級成果成功落地轉化。大尺寸碳化矽、氧化鋯、人工晶體等5個「千萬元級」專利群成果轉化,「氧化鋁特種陶瓷材料」「甲基苯基矽橡膠生產技術」兩個專利群轉讓額達到7000萬元,體外膜肺氧合「ECMO」兩個關鍵核心技術專利群轉讓額達到8400萬元,巖土工程團隊成果專利群以技術使用費3000萬元轉化。

  「百廿山大,強校興國」,這是山大人發出的時代強音,也是山東大學面向新時代的行動宣言,更是建設山大模式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旗幟和方向。強校興國,就是要與時代同向同行,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社會迫切需求,而「學術興校」正是其題中之義。下一步,山東大學將進一步突出重點、聚焦熱點、打造亮點,形成推動實現「由大到強」歷史性轉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相關焦點

  • 「百年相伴、攜手共贏」山東大學與山東郵政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山東網11月25日訊 11月25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與山東大學在濟南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韓廣嶽,省分公司副總經理林令才;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樊麗明,山東大學常務副校長王琪瓏出席儀式。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市場營銷部總經理徐光文、山東大學服務山東辦公室主任井海明分別代表雙方籤署了合作協議。
  • 北京外國語大學:對接國家戰略需求 提高社會服務能力
    2018年10月25日,人民網2018大學校長論壇舉辦期間,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公開發布「對接國家戰略需求 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學校主動把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提高社會服務能力作為重要辦學目標,積極推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探索地方、行業、企業合作共建新模式」,加強與各級政府、地區、行業的交流與合作,增強學校社會服務協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社會影響力。 一、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找準社會服務切入點。
  • 北大、清華等28所名校的相關負責人暢談與四川的省校合作——攜手奮進,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他們眼中的四川「四川是全國農業大省,是我國糧油、生豬、茶葉等農產品大省,多個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讓四川的戰略區位更加重要。」「我們格外重視與四川省的合作。」同濟大學以全校合力積極推進省校合作,省、校領導實現了常態化互訪交流,學校二級單位與四川省各部門、地市等分別構建起有效的溝通聯絡機制。
  • 為國育賢強校興國山東大學培養最具創造力研究生
    山東大學從學科交叉融合角度探索破題之策,通過組建交叉導師團隊、挖掘大型交叉科研項目、產學研深度融合等途徑,實施「交叉融合育人工程」,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黨委書記侯俊平介紹,齊魯醫院打破傳統的學科界限和單位界限,與控制學院、數學院、外國語學院等多個單位合作,在智能精準診療、腦與類腦研究、生物功能材料與診療一體化技術、醫學中的數學模型與算法研究、臨床語言學、失能老人康復器械及服務等前沿領域,對接國家重大需求,成立多個學科交叉導師團隊。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行業特色型大學發展戰略路徑的探索與實踐
    黨和國家對於「雙一流」建設的政策導向,突出了面向需求、強化特色、注重產學研結合、培養一流人才的要求,這就為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己任、與行業產業結合緊密、特色鮮明的行業特色型大學,提供了爭創一流的難得機遇。行業特色型大學在抓住「雙一流」建設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要更加清楚地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 山東大學主辦山東省人才戰略論壇
    為全面開創「十四五」山東人才發展之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總體要求,12月13日,由中共山東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東大學主辦的「優化人才生態,構築人才高地」——面向「十四五」的山東省人才戰略論壇在濟南舉行。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龔文東,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陳宏偉出席會議。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東政法學院:服務國家戰略和法治山東建設
    山東政法學院:服務國家戰略和法治山東建設2020年7月17日,山東政法學院成立網格學院,這是全國首家由省級政法委、省法學會和高校共建的網格學院。一、學校確立服務國家戰略和法治山東建設發展思路山東政法學院確立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落實從嚴治黨戰略,全面深化學校綜合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設特色鮮明、全省一流、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應用型大學」的發展目標;確立了「質量導向、創新導向、開放導向和服務導向」四個導向
  • 山東大學修訂研究生培養方案推動一校三地工作協同
    近日,山東大學完成了新一輪研究生培養方案修(制)訂工作,實現了一校三地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全面協同。學校在2020年啟動該項工作,此次恰逢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召開,如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批示,全面落實會議精神,完成好新時代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務,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成為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做好的「必答題」。
  • 學生培養、一校三地、服務山東…山大發展的關鍵詞!
    3月29日晚,山東大學在中心校區體育館舉行2018年度「榜樣的力量」優秀學生頒獎典禮,為「年度人物」、「自強之星」、研究生「學術之星」、校長獎學金獲得者等頒獎。黨委書記郭新立、校長樊麗明出席並頒獎。典禮一校三地直播。當天下午,山大公布了教職工能力提升計劃。
  • 【重點報導】平度校區: 青島農業大學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2012年,學校被確立為「山東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項重點建設大學,「應用型大學」辦學特色更加彰顯。另一方面,在「重點突破」戰略引領下,學校立足實際,圍繞國家、省市重大需求和戰略布局,堅持強化農科院校特色,著力塑造核心優勢和特色品牌,帶動學校綜合實力全面提升。
  • 山東農業大學與德州慶雲縣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大眾網濟南7月19日訊(記者 白衛)7月9日到10日,黨委書記徐劍波帶隊到德州考察調研,出席山東農業大學和德州市慶雲縣戰略合作協議籤署暨「一區兩院兩基地」揭牌儀式。德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會見徐劍波一行並座談交流,德州市政府副市長董紹輝與徐劍波一起為「山東農業大學服務鄉村振興慶雲綜合試驗區」揭牌。
  • 以學科交叉融合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新語)
    在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驅動下,多學科交叉會聚與多技術跨界融合將成為常態,並不斷催生新學科前沿、新科技領域和新創新形態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研究方向的選擇要堅持需求導向
  •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重要排名公布,山東大學雄踞全國第10!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文統稱為社科基金)項目是我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人文社科類研究項目,通常被視為人文社科領域影響力最大、權威性最高的科研基金項目。因此,社科基金立項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科研機構在人文社科領域中的科研生產力和學術競爭力,是評價科研機構人文社科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標。
  • 同濟大學校長陳杰:人才培養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陳杰院士在2020年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同濟大學專場)作主題報告(學校供圖)人民網北京6月13日(李依環)「作為科技工作者,要有家國情懷,要面向國際學術前沿、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更要有責任和擔當。」
  • 山東大學: 服務山東 同頻共振 紮根齊魯大地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目前,山東大學積極踐行「服務山東戰略就是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山東發展就是服務國家發展,紮根齊魯大地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理念,明確提出並大力實施服務山東戰略,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撐,實現了校地同頻共振、合作共贏。
  • 山東大學與山東能源集團洽談推進戰略合作
    山東教育新聞網訊近日,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一行訪問山東能源集團,洽談進一步推動雙方合作,深入實施服務山東戰略。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副校長李術才,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希勇,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滿慎剛參加座談。樊麗明介紹了山東大學的優勢學科建設、科研開展、服務山東、一體化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等情況。
  • 同濟大學與青島市籤署市校戰略合作協議
    同濟大學校地合作又添新篇。1月15日,《青島市-同濟大學市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同濟大學籤署;作為雙方戰略合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同濟大學與青島藍色矽谷核心區管理委員會共同籤署《共建同濟大學青島研究院協議》。
  • 潘承洞數學研究所在山東大學(威海)揭牌成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馬志明研究員、嚴加安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彭實戈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勵建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王小雲教授,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威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運,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張益唐教授,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副院長王學典教授,威海校區黨工委書記尹作升等出席儀式。
  • 山東大學120周年校慶公告
    山東大學120周年校慶公告(第一號)東臨黃海,南望泰山。1901年,山東大學秉章程辦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承齊魯文脈,為天下儲人才;融中西學術,為國家圖富強。春秋迭代,初心如磐。百廿山大數經變遷,幾度分合,歷久彌堅,薪火相傳。新世紀伊始,三校合璧開啟新篇章,百年跬步邁向新徵程。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百廿山大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頂天立地,學術報國,塑「崇實求新」之風骨,成「文史見長」之特色。春華秋實,樹蕙滋蘭。
  • 中央財經大學積極實施五大戰略 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
    中央財經大學積極實施五大戰略 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 2019-07-15 來源: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立足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高尚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