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西蘭境內發現全球最惡毒水果害蟲昆士蘭果蠅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0日報導,紐西蘭近日發現一隻被稱為全球最惡毒水果害蟲的澳大利亞昆士蘭果蠅後,向全國發出紅色警報,警報稱該國價值20億英鎊(約合200億元人民幣)的水果蔬菜業正受到威脅。這隻雄性昆士蘭果蠅是在紐西蘭奧克蘭市郊區羅斯基爾山(Mount Roskill)發現的,當地立即被宣布成為「控制區」,即任何蔬菜水果都不能外運。隨後,紐西蘭全國又發出「紅色警報」。紐西蘭工業部長大衛·卡特(David Carter)通報包括英國在內的貿易夥伴,對昆士蘭果蠅保持警惕。昆士蘭果蠅比其他同類體積大一倍,水果蔬菜大國都懼怕這種害蟲。
-
紐西蘭為何花費千萬新元打死14隻果蠅?
中國日報12月5日報導,紐西蘭第一產業部(農業部)4日取消了「果蠅」警報,允許昆士蘭州回復水果和蔬菜流通。該部門此前發現昆士蘭州出現果蠅,為了避免生物影響該地區的園藝產業,花費了上千萬新元,設置7600個果蠅監控誘捕裝置,直到最近確定已經在紐西蘭消滅了果蠅。
-
神經所研究發現果蠅行為靈活性的神經機制
8月23日,《神經科學雜誌》(Journal of Neuroscience)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郭愛克研究組題為「調節果蠅視覺逆轉學習的一個伽馬氨基丁酸能的抑制性神經環路」的研究論文。
-
科學家繪製果蠅全腦神經圖譜—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Kristin Branson 神經系統科學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了解大腦神經元與特定行為間的聯繫。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技術,構建出一個大型的全腦神經圖譜資料庫。這些全腦神經圖譜揭示了激活成年果蠅中的一部分神經元的行為影響。相關論文近日發表於《細胞》雜誌(論文連結)。 「該研究的終極目標是將神經元迴路與特定的行為關聯在一起。當前的神經科學技術,如電生理學成像或鈣離子成像,僅允許一次對少數神經元進行低通量記錄。在此之前,沒有人開發出全腦方法。」
-
神經遞質能助果蠅快速進行氣味識別
來自哈佛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哈佛大學Rowland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神經遞質釋放的不對稱性能幫助果蠅快速的進行氣味識別 ,並且嗅覺受體神經元ORN激發時間和速率上的細微差異
-
科學家繪製果蠅完整大腦高清圖,以追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科學家繪製果蠅完整大腦高清圖,以追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研究人員利用電子顯微鏡重建了果蠅的一系列神經元。 Z. ZHENG ET AL.
-
南澳嚴格防控果蠅 帶水果入境將罰巨款
南澳政府加大對果蠅的防控力度,民眾若將水果帶入南澳境內,將面臨巨額罰款。 據7號臺報導,南澳政府嚴格防控果蠅,跨州攜帶水果入境的司機將被處以375澳元罰款。 南澳第一產業廳長惠特斯通(Tim Whetstone)稱:「從設置路障到檢疫箱,我們將竭盡所能,保護我們重要的園藝工業免受果蠅侵擾。」 惠特斯通表示,與維州接壤的揚巴(Yamba)農場沿路將設立電子告示牌,提醒過路司機「吃掉或扔掉」,遇到檢查再申報不能豁免懲罰。
-
科學家:果蠅能聞到捕食者的威脅,即使它從來沒見過捕食者
澳大利亞麥格理大學應用生物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本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昆士蘭果蠅可以通過嗅覺檢測出周圍潛在的捕食者的存在。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項研究還發現,昆士蘭果蠅還會根據這種檢測來改變自己的行為,對不同的捕食者採取特殊的逃避方式。這就好比一個嗅覺特別靈敏的人,能夠通過嗅覺判斷藏在附近的敵人的身高體重、戰鬥素質和所持的武器,並根據這些信息來躲避敵人的攻擊。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人存在,那麼我們可以說他是有「超能力」的。
-
科學家發現在果蠅中調控攻擊行為的神經迴路
科學家發現在果蠅中調控攻擊行為的神經迴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13:20:53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David J.
-
中國科學家發現果蠅嗅覺學習記憶中的去抑制神經環路機制
該研究發現了果蠅學習記憶中去抑制神經環路機制。GABA能神經元是中樞神經系統中重要的抑制神經元。在果蠅大腦有一對GABA能神經元投射到蘑菇體,並且與果蠅嗅覺學習記憶中樞蘑菇體神經元形成負反饋調控環路。這個GABA能負反饋調節對於果蠅辨彆氣味至關重要,然而激活這些GABA能神經元對嗅覺學習記憶起到負向調控作用。
-
研究揭示聯繫雌性果蠅交配和產卵的神經迴路
研究揭示聯繫雌性果蠅交配和產卵的神經迴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7 15:54:38 近日,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Barry J.
-
科學家發現:果蠅擁有神經「羅盤」 來實時更新自己腦海中的地圖
科學家發現:果蠅擁有神經「羅盤」 來實時更新自己腦海中的地圖 Winnie Lee • 2019-12-25 16:42
-
南方科技大學-昆士蘭大學聯合神經科學與神經工程研究中心今日揭牌
活動現場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13日訊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餘俐潔 通訊員 付文卿 張曉燕)1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學-昆士蘭大學聯合神經科學與神經工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現場近年來,南方科技大學與昆士蘭大學溝通交流緊密。自2015年起,雙方在神經科學領域積極開展交流與合作。2019年,雙方批准投資建立南科大-昆士蘭大學聯合神經科學與神經工程中心。
-
小果蠅 大文章
果蠅,又見果蠅 人們可能沒有想到,嗡嗡作響、令人生厭的果蠅於20世紀初被遺傳學大師摩爾帶入實驗室後,竟已成就了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中國,以果蠅為研究工具,神經生物學家們同樣取得了令人關注的成果。 2001年,郭愛克研究小組首次發現了果蠅具有簡單抉擇能力,並且「蘑菇體」參與其中;2005年,該小組繼續深入「兩難抉擇」研究,發現了果蠅跨視覺和嗅覺記憶的「共贏機制」;2007年,他們則聚焦於面臨衝突環境時果蠅價值抉擇的神經環路機制。 名師出高徒。劉力也曾兩次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文章。
-
使用AI和TPU人類首次重建果蠅大腦神經元,論文登上《細胞》雜誌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通過 AI 算法和 TPU 晶片,人類首次成功重建了果蠅大腦神經元的 3D 模型。這項成果意味著人類對於腦科學的研究更進了一步。新研究的論文已經發表在《細胞》雜誌上。這一連接組學研究有望加速人類對於果蠅——乃至所有生物學習、記憶和感知方面的研究。目前該成果已開源,人們可以在 Neuroglancer 上對果蠅的大腦進行 3D 預覽。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Janelia 研究組長 Davi Bock 表示:「此前人類從未對果蠅大腦實現神經元連接級別的成像。」
-
腦科學日報:神經網絡如何識別和編碼性別?墮胎藥可延長果蠅壽命
這種對性別的神經編碼在激發性神經元和抑制性神經元中都普遍存在,但是抑制性神經元比激發性神經元有更多的性別編碼細胞。 為了證明前額葉皮層中編碼性別的神經元能夠影響甚至決定小鼠性別偏好的行為,作者們採用了基於神經活動的標記方法(activity-dependent labeling strategy)來激活編碼性別的神經元。
-
澳洲昆士蘭留學院校推薦榜
1、昆士蘭大學百年名校昆士蘭大學,始建於1909年,是昆士蘭州的第一所綜合型大學,澳大利亞常春藤聯盟「八大名校」之一,同時也是UNIVERSITAS21組織成員之一。格裡菲斯大學共5個校區,主校區在布裡斯班的Nathan,主要包括財經科系(銀行金融、行銷、國際貿易、企業管理、風險管理)、區域文化研究(亞洲太平洋、國際關係、語言學系)、環保科系(沿海環保、果蠅研究、生態觀光、海洋生物、野生動物研究)以及資訊科系(資訊管理、資訊系統學系)等,距離市中心約15公裡。
-
澳洲昆士蘭留學院校推薦榜
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澳洲昆士蘭留學院校推薦榜,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澳洲昆士蘭州都有哪些大學?1、昆士蘭大學百年名校昆士蘭大學,始建於1909年,是昆士蘭州的第一所綜合型大學,澳大利亞常春藤聯盟「八大名校」之一,同時也是UNIVERSITAS21組織成員之一。
-
【科學種子科技英語】在果蠅大腦的3D圖像中發現了隱藏神經元
科學家製作出了如此細緻的果蠅大腦的3D圖像,通過圖像研究人員可以看清整個器官中各神經元之間的連接。Fruit flies (Drosophila melanogaster)display a suite of complex behaviours, including courtship dances and learning.
-
Nature:果蠅大腦內存在「熱敏元件」
生物谷報導:蒼蠅不像人類可以改變環境溫度,為了生存它們需要選擇溫度合適的地方活動,美國布蘭迪斯大學大學研究認為果蠅體內有類似熱敏元件的組織。研究結果發表在11日《自然》雜誌上。生物學家Paul Garrity和他的同事們發現,果蠅大腦內有4個大型熱感應神經元細胞,它們將在環境溫度高於理想溫度的時候被激活,溫度改變通過細胞膜上的dTrpA1離子通道,該離子通道本身就擔任著溫度傳感的職責。果蠅能使用腦內的傳感器測量環境溫度。大型動物使用外圍神經元監控周圍環境溫度,而普遍的看法是像果蠅這樣的小型生物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