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世榮:全球近一半胃癌在中國!如何提高胃癌生存率?

2020-12-12 騰訊網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特別推出「70年 70位名醫」大型系列健康科普,名醫名家帶頭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今天推出第46期:《蔡世榮:全球近一半胃癌在中國!如何提高胃癌生存率?》。

【視頻】蔡世榮教授:胃癌

醫學指導:中山一院胃腸外科蔡世榮教授

我國是胃癌大國。每年全世界的新發病例,有近一半在中國,且多數是進展期胃癌。目前,我國胃癌的5年總體生存率僅達36%。提高胃癌的療效,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麼?

為何日韓胃癌的生存率會比我們高?

根據最新全球癌症生存趨勢監測報告,自2000年後15年以來,韓國、日本的胃癌5年總體生存率在不斷上升,達到60%~70%,而中國胃癌的5年總體生存率仍然只有36%。

並非日韓的治療技術比我們先進,主要是因為日韓在全國普及胃腸鏡體檢、胃癌篩查,早期胃癌的發現率比較高,高達50%~70%。而我國80%~90%的病例都是進展期胃癌。

提高胃癌的治療效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早診早治;同時,要接受規範化的手術治療和綜合治療。只有做到這兩個方面,我們胃癌的治療效果才能有更好的提高。

我院胃腸外科胃癌的治療效果如何?

在國內,中山一院的胃癌治療效果突出,成績斐然,享有盛譽。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就建立了胃腸腫瘤臨床資料庫,且建立了嚴密的隨訪制度。所以關於生存預後及治療效果的數據是詳實和可靠的。

統計分析,從2000年以後,我院胃癌病例的5年總體生存率已經超過了48%。這是一個相當大的療效的提高。據最新統計資料,這個數據還在繼續上升。

胃癌的規範化治療體現在哪些方面?

我們對胃癌患者的規範化治療包括多個方面:

一,準確的術前分期及合理治療方案制定。術前要對患者的病情做一個準確的分期,經過科室或多學科討論,制定治療方案。

二,嚴格的手術質量控制。應用我們醫院具有特色的脈絡化淋巴結清掃和網膜囊外切除,以及擴大根治術,保證胃癌根治手術的效果。

另外,我們嚴格腹腔鏡、機器人胃癌手術的指徵。就是說,要保證手術的根治性,不能盲目順應微創的潮流。

三,術後康復、隨訪。胃癌患者術後有一系列快速康復措施,以及嚴密的術後隨訪,每個步驟、每個程序都有質量控制。

如何對規範化治療進行質量控制?

治療方案的質量控制:我們要求每一例胃癌病人,都需要經過科室,甚至多學科的討論,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手術質量的控制:包括胃癌手術關鍵步驟拍照、手術標本包括淋巴結規範化解剖及送檢的回顧和匯報。

圍手術期質量控制:包括手術併發症轉歸匯報,治療全過程質量控制並歸檔。

術後嚴密的隨訪:真正、確切地評估胃癌的治療效果,也就是生存率即預後的評價。

所以,我院每例胃癌患者都可以得到同質化、個體化的治療,手術質量保證,治療效果取得突出成績,國內名列前茅。

-----

-----

總統籌:彭福祥、林芳宇

統籌:謝鳳蘭、梁嘉韻

攝影:劉星亮、蔡新潔

攝像&剪輯:周俊樂、葉小寶

文字整理:謝曉

相關焦點

  • 全球胃癌一半在中國!胃癌出現淋巴結轉移有治癒可能嗎?
    中國胃癌的發病和死亡例數均佔了全球將近一半,胃癌可謂是中國特色病。胃癌具有起病隱匿,早期常因無明顯症狀而漏診,易轉移與復發,預後差等特點。而淋巴結轉移是胃癌最主要的一種轉移方式,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腹腔、胃左動脈旁以及腹腔動脈旁的淋巴結,也有一部分容易轉移到胃小彎。
  • 《柳葉刀》全球胃癌大數據來襲
    在全球許多地區,胃癌是導致人口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並且每年胃癌的發生和死亡的總數都在上漲。對東亞地區來說,中國是胃癌發生大國,其死亡數和DALYs持續居高不下,但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按年齡分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穩步下降的趨勢。
  • ...剛生完寶寶,就查出胃癌晚期!警惕!這個行為導致年輕女性胃癌多發
    醫生認為,不當的節食減肥增加了年輕女性多發胃癌概率(圖源:視覺中國)以為是孕吐年輕媽媽查出胃癌晚期據了解,胃癌,早期幾乎沒什麼症狀,很多患者都是「順便」查出來的。醫生告訴記者,近些年來,在孕期女性或產後的女性確診胃癌的病例並不少見,由於胃癌發生於妊娠這一特定生理環境,早期診斷十分困難,女性在懷孕期都會出現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症狀,這些症狀往往掩蓋了胃病症狀。如何提高孕產婦胃癌診斷?醫生建議,孕婦在妊娠期消化道症狀有超長時的「妊娠反應」、出現難以用妊娠反應解釋症狀和有消化病史的,孕婦和家人應有所警覺,及時到醫院檢查。
  • 全球胃癌患者一半在中國,胃癌早期有哪些徵兆?
    說到胃癌,的確是現代社會人群患病率極高的一種癌症;對於胃癌而言,其早期的表現與症狀特別『隱匿」,基本上沒有任何典型的症狀,但是當出現一些相關的表現時,您就應該提高警惕了,很可能在後期會受到胃癌的威脅。另外,胃癌患者在早期時很可能也會出現噯氣和食欲不振的反應,同時還會伴有噁心和嘔吐的情況。
  • 提防是胃癌來襲!
    全球每年新發胃癌100餘萬,中國是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死亡病例中,約半數死於胃癌。胃癌療效與病期早晚和診治方法及手段密切相關,早期胃癌經足夠的治療後90 %以上患者能生存5年以上或治癒。
  • 別讓美食變成「致命誘惑」,梁寒教授告訴你胃癌防治要點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激起了人們對食物的狂熱,也為我們展現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當面對美食的誘惑大快朵頤時,我們的胃或許正承受著煎熬。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2018年全球有100萬例新發胃癌,同時超過78萬人將會因胃癌而死亡。其中,我國胃癌發病例數和死亡例數分別佔全球胃癌發病和死亡的42.6%和45%。胃癌為何如此「偏愛」中國人?
  • 人大「常青樹」申紀蘭罹患胃癌逝世:我國胃癌每年死亡人數50萬,是...
    中國是胃癌發病率的重災區,胃癌是發病率、死亡率第二高的惡性腫瘤,每年中國有68萬人診斷出胃癌,同時每年也有50萬人死於胃癌。中國胃癌的死亡人數,佔了全球半數。胃癌的高風險因素複雜,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等等。年齡越大,胃癌的風險越高;農村發病率高於城市;此外,申紀蘭生活的山西,胃癌發病率也高於全國。
  • 胃癌晚期症狀能活幾年 這些方法對胃癌有幫助
    胃癌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在我國,也有著越來越多的人患上胃癌。那麼胃癌晚期症狀能活幾年?患上胃癌後就真的無法治療了嗎?胃癌晚期的症狀有哪些?胃癌晚期如何治療?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胃癌晚期症狀能活幾年胃癌晚期病人以及家屬都想知道能活多久。
  • 腫瘤宣傳防治周 | 徐惠綿:胃癌篩查、預防、診治及術後飲食,一文理清
    時值腫瘤防治宣傳周,在由中國癌症基金會和醫學界傳媒主辦的「2020癌症防治在行動」大型公益活動上,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徐惠綿教授做客醫學界醫生站直播間,就胃癌患者、大眾還有基層醫生特別關心的一些問題做出了權威解答。從我國和世界範圍來看,胃癌的發病和治療現狀分別如何?我國胃癌流行病學現狀有哪些特點?
  • 胃癌的症狀有哪些
    胃癌,顧名思義是發生在胃部的癌症,最初癌細胞是來源於胃的黏膜上皮細胞,最常見的病理類型是腺癌。早期胃癌術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9%~100%,然而晚期胃癌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即使積極採取綜合治療,其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30%。
  • 哪些因素影響胃癌病人的生存
    但有的報導認為女性較男性5年生存率高。而中國醫科大統計5年以下的生存率男性略高,5年生存率兩者接近,而10、15年的生存率女性高於男性,但重慶三軍醫大一院病例5年生存率男性多於女性,可能與男性胃癌病例多於女性有關。  (2)年齡:根據全國胃癌協作組1981年對27個單位11734例五年前往院胃癌病例的總結。
  • 胃癌免疫治療大有可為
    近日,北京協和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趙林教授對胃癌防治話題進行了全面解讀,希望全社會重視這一中國高發癌症。 胃癌防治問題凸顯 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新發胃癌病例數45.6萬,死亡病例數39萬,分別佔全球的44%與50%。
  • 胃癌是「窮癌」,腸癌、胰腺癌是「富癌」?| 消化系統癌症全球疾病...
    胃癌  胃癌是全球高發腫瘤,每年世界上新增的胃癌病例有超過半數來自東亞地區,其中以中國、日本和韓國尤為嚴重。目前認為幽門螺桿菌(H pylori)感染、飲食因素、遺傳因素、不良生活習慣及其他環境因素與胃癌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 社區醫院抽血2毫升,就能判斷胃癌發病風險!市一醫院「胃愛護航...
    記者 柴悅穎 通訊員 李煦放眼全球,每年新發胃癌患者為100萬人次,其中一半在中國,且大多數發現就是晚期。如何早期發現,延長胃癌患者生存率,杭州一直在探索。今天,由市一醫院牽頭的「胃愛護航」——消化道腫瘤篩查及早診早治項目啟動,今後胃癌高危人群在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就能進行早期篩查。「根據國家對癌症防治的目標指示,腫瘤治療策略應當前置,提倡早期進行腫瘤篩查,早期發現腫瘤。」項目牽頭人、市一醫院副院長張筱鳳表示,項目的意義是通過胃癌教育、早期篩查、對接省級專家診斷治療等方式,提高杭州各社區胃癌患者的早診率,降低胃癌患者的死亡率。
  • 胃病是如何變成胃癌的 這些表現要重視
    為了確定胃癌前病變患者的胃癌發生率,研究者開展了一項人群隊列研究。研究者收集了1979年~2011年進行了胃部組織活檢的405211例患者的數據。排除隨訪2年內患癌的患者數據,研究小組確認了1599例胃癌患者,平均隨訪時間為10年。
  • 上海交大醫學院瑞金醫院找到7項胃癌血清標誌物—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劉炳亞課題組與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陶生策課題組合作,利用蛋白質晶片平臺,篩選出7個新的胃癌血清標誌物
  • 胃癌早期比較難以發現?胃炎胃癌都會胃痛,但要注意區分
    我們一直不以為然的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導致越來越多人的出現了消化道的各種疾病,其中胃部疾病出現得最多,最嚴重的莫過於胃癌了。胃癌導致的嚴重悲劇一直在上演,我國每年將近有50萬的人因為胃癌失去生命。導致這一悲劇的原因就是,很多患者不能早期及時發現胃癌和治療,有數據表明,早期的胃癌檢出率還不足10%。胃炎胃癌都會出現胃痛,有什麼區別呢?
  • 令狐恩強:無創胃鏡助力中國胃癌篩查
    中國是胃癌大國,胃癌人數佔世界一半,每年有50萬人因胃癌死亡,防治形勢嚴峻。面臨中國胃癌高發的現狀,如何藉助醫療創新助力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記者採訪了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消化科主任、中國醫療器械消化內鏡創新發展委員會理事長令狐恩強教授令狐恩強教授。
  • 晚期胃癌有救了!新型抗癌藥成「黑馬」,確認可治療多種癌症
    臨床結果表明,新藥組的客觀緩解率達到51%,說明有一半患者,腫瘤明顯縮小。在總生存率也可看到,化療組總生存為8.4個月,而新藥組多增加了7個月的時間,將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了41%。 現狀:我國是胃癌大國 據《柳葉刀》發布的全球胃癌研究,分析了1990年至2017年期間,195個國家和地區的胃癌發病情況。
  • 胃癌新藥開發,路在何方?
    02 流行病學與市場空間 流行病學 中國癌症發病率與死亡率遠高於全球水平,且呈增長趨勢,市場潛力巨大: 根據WHO全球癌症研究機構估算,2018年全球胃癌發病人數約1.03百萬人,佔全球癌症發病人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