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講我們介紹了增時線和減時線在表達音的長短方面所起的作用:簡譜中的增時線加在基本音符(四分音符)的後面,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時,每加一條增時線表示增加一拍;減時線加在基本音符的下面,加一條減時線表示將基本音符的時值減少到原來的1/2,加兩條減時線表示將基本音符的時值減少到原來的1/4,……。這樣,就形成了多種不同的音符,統稱單純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在音樂創作中,僅憑這些單純音符來表示音的長短是不夠的,如果能在這些單純音符的基礎上再附加上其它符號的話,就會使音符的種類更加豐富,就會創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音樂作品來。本講我們就來談這個問題——附點音符。那麼,什麼叫做附點音符?簡譜中常用的附點音符有哪些?怎樣唱準附點音符的時值呢?
附點的符號是什麼?什麼叫做附點音符?
附點:附點的符號很簡單,就是單純音符後面的小圓點。附點的作用是:將前面挨著它的單純音符的時值延長一半。
附點音符:由單純音符和後面的附點而構成的音符叫做附點音符。判斷一下 ,上面的樂譜中,哪兩個音符是附點音符呢?見下圖。
注意:不論是增時線、減時線還是附點,它們只改變它所標註的單純音符的時值,而每一小節內的總的時值(拍數)是不變的。例如上面的樂譜是4/4拍的,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四拍——把任意一個小節中音符的時值加起來,拍數都是四拍。算算看~~
從前面的樂譜中我們還可以看出,裡面雖然有兩個附點音符,但是這兩個附點音符的時值是不一樣的。呢麼,簡譜中常用的附點音符有哪些呢?怎樣命名的?
2.簡譜中常用的附點音符
附點音符的名稱是在單純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前面加上「附點」兩個字來命名的。有多少種單純音符,就有多少種附點音符。(當一個音符的後面有兩個附點時,稱為復附點音符。第二個附點延長第一個附點的一半。因為幾乎用不到,所以不單獨介紹。)
附點全音符:例如「5 — — — 」,等於在四拍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拍(共六拍),在2/4、 3/4、 4/4拍子中,每小節中容納不下這麼多拍,基本用不上。
附點二分音符:例如「5 — 」,等於在兩拍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拍。跟「 5 — — 」的時值相等。所以,在簡譜中,附點二分音符的形式也很少出現,一般都是直接寫成基本音符加上兩條增時線的形式。
在簡譜中,最常用的附點音符是附點四分音符、附點八分音符,其次是附點十六分音符。見下表:
以每秒一拍的速度視唱上圖中「樂譜舉例」中的每個片段,感受一下附點的作用。你能唱準附點音符的時值嗎?
3.怎樣唱準附點音符的時值?
要唱準一個附點音符的時值,必須把附點音符放在具體的音樂片段中練習,這樣才能唱準它並能感受到它的實際意義。單獨唱出一個附點音符的長短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在練習之前,先來認識一個音樂符號:連音線。連音線分為延音線和圓滑線兩種。連接相同音高的連音線叫做延音線(延音線所連接的兩個音要唱成一個音,而時值等於兩個音的時值之和。);連接不同音高的連音線叫做圓滑線(圓滑線之內的音符要唱得或演奏得連貫圓滑,不要換氣換弓)。
我們之所以要介紹「延音線」這個符號,是因為:凡是能用附點音符表達的時值,都可以用延音線的形式表達。見下圖:
在上圖中第①個片段中,第一行第一小節的附點四分音符「1」的時值是一拍半,第二行延音線內音符的時值也是一拍半。擊拍視唱的時候按照第二行的曲譜唱,把兩個「1」連起來唱,第二個「1」只要在「心裡」唱出半拍的時值,其整體效果就是附點四分音符「1」的效果。第二小節的附點八分音符也是 一樣,仿照上面說的按照第二行對應的延音線的方法唱即可。
在上圖中的第②個片段中,第一行的一、二、四小節是一樣的:八分音符「3」是半拍,附點四分音符「5」是一拍半,兩個音符合起來是兩拍。仿照上面的方法,把第二行延音線內的第一個「5」唱出來並延長至第二個「5」,而第二個「5」在心裡唱成一拍,這個附點音符的時值就唱準了。
實際上,只要擊拍平穩,正確掌握附點在延長音符時值方面的作用,並結合具體的樂句進行練習,附點音符的時值是很好掌握的。上面用延音線的方法幫助你唱準附點音符的時值,只是為你提供了一個小竅門。
以上圖片中的所有音樂片段希望都能唱準(涉及附點十六分音符的樂曲其速度都不會太快,一般是中速或慢速)。下面再通過擊拍視唱來練習一下附點音符的時值。
本講內容就到這裡。相關連結:
輕鬆學簡譜06:什麼叫做「拍」?簡譜中是如何表示音的長短的?
輕鬆學簡譜05:「二度音程模進」、「三度音程模進」視唱練習
輕鬆學簡譜04:什麼叫音程?告訴你一個簡單的判定音程名稱的方法
輕鬆學簡譜03:什麼叫音級?不同調式音階中的主音是第幾音級?
輕鬆學簡譜02:什麼叫音階?識簡譜為什麼要學習音階?
輕鬆學簡譜01:什麼叫簡譜?簡譜中是怎樣表示音的高低的?
(所有篇目均為原創,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