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元勳鄧稼先病重時,顫巍巍豎起兩根手指,理由令大家敬佩

2020-12-18 瘋癲史鑑

我國近代有很多科學家,其中鄧稼先是個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他出生於1924年6月,是我國核武器的開拓者之一,他為國家的核武器研發,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他是當之無愧的兩彈元勳,也是值得敬佩的民族英雄。關於鄧稼先的故事有很多,我們簡單了解一下。

鄧稼先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從小就在長輩的薰陶下開始學習,後來他在讀書期間,多次參與愛國救亡運動,逐漸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7年,鄧稼先在北平淪陷後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後來在父親的安排下去了昆明。抗日戰爭結束後,他去了美國普渡大學讀書,還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學業有成後,鄧稼先完全有能力留在美國,過上相對安穩的生活,可他卻在畢業那一年直接回了祖國。他利用自己在國外學到的知識,為國家做貢獻,帶領大家克服了一系列難題。他帶領大家成功的研發出了原子彈和氫彈,將中國的國防力量,提升到了足以跟西方國家正面抗衡的程度。

有人感慨說,若是鄧稼先等人當年沒有研究出核武器,恐怕我們現在還要被西方國家欺負。因為貢獻比較卓越,鄧稼先在1980年入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來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表面上看起來,鄧稼先功成名就,既為祖國研發出了核武器,又獲得了大家的高度認可,簡直已經走上了人生巔峰。

不過,鄧稼先獲得這些成就和榮譽,也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在一次核武器實驗中,鄧稼先為保護重要零件,在沒有穿戴防護設備的情況下,去了沙漠中四處尋找。最終,鄧稼先親自將沾染輻射物質的零件抱了回來,為將來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因為這件事,鄧稼先的身體被核輻射影響,以至於患上了直腸癌等疾病。

兩彈元勳鄧稼先病重時,有不少人前來探望,其中有一個人名叫楊振寧,他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是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科學家。楊振寧前來探望時問鄧稼先,研究核武器國家給了你多少錢,值得把命都搭上?鄧稼先顫巍巍豎起兩根手指,理由令大家敬佩。他對楊振寧說:原子彈10塊錢,氫彈10塊錢。

也就是說,鄧稼先研發核武器後,得到的獎金一共只有20元。這筆錢跟鄧稼先取得的科研成就相比極其渺小,簡直無法相提並論。但是鄧稼先卻沒有覺得可恥,他覺得能夠獲取這些獎金是一種光榮。因為這筆獎金代表著他的研發成果,也代表著國家的高度認可。鄧稼先跟夫人最後一張合影裡,他的袖管空空蕩蕩,臉上卻掛著自信的笑容。有人對此評論稱,鄧稼先或許至死都沒有後悔曾經的選擇,他是個值得敬佩的靈魂人物。

相關焦點

  • 「兩彈元勳」鄧稼先逝世已34年,2個子女現狀如何?結局讓人敬佩
    鄧稼先順利進入印第安納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並在兩年時間裡讀滿學分,並且僅用1年的時間獲得博士學位。當時鄧稼先才26歲,由於年紀尚小,人們便稱他為「娃娃博士」。大家只知道鄧稼先等科學家在國外獲得如何高的成就,卻不知他們走過的路是多麼的艱辛。鄧稼先留學時生活艱苦,在沒有獲得獎學金時,鄧稼先不敢吃多,只能按手中剩下的錢來決定飯量。
  • 兩彈元勳—鄧稼先
    1964年10月16日15時整,一道強烈的閃光划過茫茫戈壁,伴隨著驚天動地的巨響,火球翻滾著拔地而起,形成巨大的蘑菇狀煙雲 1979年,在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未打開、原子彈墜地事故,需要找回核彈、排除隱患。
  • 緬懷鄧稼先 揭秘「兩彈元勳」感人生平事跡
    「兩彈元勳」鄧稼先消身匿跡 8年的單身漢生活中國研製原子彈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尖端領域的科研人員雖有較高的糧食定量鄧稼先從嶽父那裡能多少得到一點糧票的支援,卻都用來買餅乾之類,在工作緊張時與同事們分享。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日夜加班。「粗估」參數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計算時,要有數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的膽識和穩健的判斷。可是理論是否準確永遠是一個問題。
  • 【為你讀黨史】《「兩彈元勳」背後的故事——鄧稼先與許鹿希》
    【為你讀黨史】《「兩彈元勳」背後的故事——鄧稼先與許鹿希》 2020-08-11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彈元勳」鄧稼先有哪些令人敬佩的小故事呢?
    當我們的民族處於存亡之際,總有一些英雄站出來,鄧稼先便是其中的一位。鄧稼先的故事,從頭敬佩到尾,革命前輩的價值觀與巨大的能量,至今震撼著我的心靈。 新中國成立初期,一個新興的政權遭遇到西方列強的排擠,原子彈強大的威力已經在長崎與廣島得到驗證,那些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動不動便將核武器掛在嘴上。
  • 6月25日是中國兩彈元勳鄧稼先的生日,祝福天堂的您,生日快樂!
    1924年6月25日,鄧稼先出生在安徽懷寧縣。他的父親鄧以蟄在當時,是北大、清華、北京醫科大學等高校哲學系教授,與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是多年好友。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22天後,北平城淪陷。而無恥的日本倭寇在當時的北平召開「慶功會」。
  • 科技日曆|52年前,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兩彈元勳」為國隱身近...
    科技日曆|52年前,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兩彈元勳」為國隱身近30年  olivia chan • 2019-06-17
  • 「兩彈元勳」鄧稼先:如果我能做好這件事,就是為它死也值得
    晚會上,王洛勇、劉琳跨時空情景演繹《等待》致敬兩彈元勳鄧稼先,鄧稼先與夫人許鹿希的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節目播出後,相關話題很快衝上微博熱搜。鄧稼先領導的原子彈研製理論組每天需要工作十幾個小時,青年技術人員每天忍著飢餓堅持工作。1960年春節,大家一起包餃子過年,理論組幾十人,只有一斤白菜一斤肉。大家不讓南方來的同事包餃子,生怕他們不會包,把寶貴的菜和肉煮到湯裡面。那時,許德珩夫婦、鄧以蟄夫婦把節省下來的糧票支援鄧稼先,許鹿希省吃儉用給鄧稼先買餅乾,鄧稼先把餅乾和糧票分給大家用。
  • 1 鄧稼先
    有一顆「巨星」,也許是被「兩彈」的蘑菇雲遮沒了光輝,也許是「一星」的光亮過於璀璨,他反而鮮為人知,他就是「兩彈」元勳——鄧稼先。這節課,讓我們跟隨楊振寧走近鄧稼先,認識鄧稼先……二、教學新課目標導學一:梳理字詞,了解背景1.字音字形。
  • 鄧稼先教案
    2、整體理解文章內容:  速讀全文,用一句話分別說說每一「板塊」是從什麼角度展現了鄧稼先怎樣的形象?例如:  第一板塊:影響了人類歷史、樹立了民族尊嚴的鄧稼先。  第二板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愧兩彈元勳的鄧稼先。  第三板塊: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奉獻精神的鄧稼先。  第四板塊:讓民族自豪、祖國驕傲的鄧稼先。
  • 「普通人」鄧稼先
    他是鄧稼先。鄧稼先是誰?當今,幾乎人人都知道他是兩彈元勳、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然而,在當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個月,絕大多數中國人才第一次聽說他的名字。「為國家放了個大炮仗」抗日戰爭勝利那年,鄧稼先圓滿完成大學學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畢業。
  • 楊振寧問鄧稼先研發兩彈獎多少錢?鄧老答:原子彈十塊,氫彈十塊
    在這些人中,有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叫鄧稼先,是中國近代著名核物理學家和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被譽為「兩彈元勳」,去世時才62歲,他的英雄事跡應該讓更多人知曉和銘記。鄧稼先留學圖片少年時,鄧稼先就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
  • 工科男:我要和「兩彈元勳」鄧稼先一起為普渡大學代言!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8月22日訊(通訊員 餘琳)中國人對普渡大學並不陌生,「初次相見」應該是從中國的「兩彈元勳」鄧稼先開始,因為這是他的母校。當有更多的人從普渡學成歸來,這所學校的工程、農學、商科都成了學生的「偶像級」專業。  姚同學現在美國普渡大學就讀電子工程本科專業,典型的工科男。
  • 兩彈元勳錢學森老照片,妻子蔣英驚為天人,最後一張令人羨慕!
    兩彈元勳錢學森老照片,妻子蔣英驚為天人,最後一張令人羨慕!說到錢學森我想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一個人可以頂五個師的錢學森可以算是我國的國之重器。錢學森是我們國家兩彈元勳,有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稱。
  • 課堂教學 | 七下《鄧稼先》課堂教學實錄
    ……  今天就讓我們結識一位為我們中華民族鑄造了「鐵的脊梁」的人──中國的「核彈之父」、「兩彈元勳」:鄧稼先!(板書)  本文的作者是誰?幹什麼的?他和鄧稼先什麼關係?知道的請回答──(板書:楊振寧)  生1:楊振寧。  生2:作家……(教師點擊有關圖片)  師:作家嗎?
  • 他是兩彈元勳,26歲獲博士學位,扛著核輻射堅持科研,62歲去世
    概述成績優異的鄧稼先在26歲時便獲得了博士學位,學成後他第一時間歸國,投身祖國的核研製事業,並且為了研究失敗原因,遭受了劇烈的核輻射,並因此罹患癌症。但他卻無怨無悔,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祖國,在自己的崗位上,戰鬥到了最後一秒鐘,他是祖國的兩彈元勳,是值得我們尊敬的英雄!
  • 「兩彈元勳」鄧稼先的夫人,苦等丈夫28年,如今92歲依舊健在
    許鹿希當時就讀的是醫學7年的學制,鄧稼先為了不耽誤許鹿希的學業,等了她7年,直到許鹿希畢業之後才與她結婚。這時鄧稼先29歲,許鹿希25歲,兩人的婚禮由吳有訓教授主婚。這樣郎才女貌的結合,當真是羨煞旁人,令到場的賓客羨慕不已。
  • 鄧稼先夫婦的故事看哭無數人 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談及鄧稼先,大家都知道他為中華民族作出巨大貢獻的「兩彈元勳」。鄧稼先從1958年接受研製原子彈任務開始,與妻子許鹿希便聚少離多了整整28年……這一次,王洛勇、劉琳跨時空演繹《等待》,全場觀眾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 鄧稼先為中國核事業奉獻一生,臨終前對妻子說了一句話,令人敬佩
    鄧稼先也是其中之一,一生都在為中國地核事業做貢獻。1950年,鄧稼先獲得了美國普渡大學物理學的博士學位,隨後計劃回國。美國政府早已經注意到了鄧稼先,並打算用更好的生活條件、科研條件留住他,鄧稼先的老師、同學都勸他留在美國。但他婉言謝絕了,因為他要回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同年10月,他和200多位專家學者一起回到了中國。
  • 鄧稼先的故事不僅看哭全場,還有更多人
    湖南衛視五四文藝晚會上王洛勇 和演員劉琳 跨時空情景演繹《等待》,致敬兩彈元勳鄧稼先!一紙軍令赴樓蘭,隱形埋名數十年,兩彈一星盡顯忠,去時青絲歸來翁。全場觀眾被感動得熱淚盈眶!這一段劇本改了16次,節目時間較長,但導演組堅持1秒都不願意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