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元勳」鄧稼先的夫人,苦等丈夫28年,如今92歲依舊健在

2020-12-18 不見長安舊少年

1958年秋天,鄧稼先像往常一樣在實驗室工作著,突然錢三強教授將他單獨叫出,問道:「我們國家要製造一個大炮仗,你是否願意參加這項任務?」

當時的鄧稼先生活十分安逸,但是為了國家的安定,他還是決定投身於這項偉大的事業中。

鄧稼先告訴妻子許鹿希,他要去做一件關乎國家安全與未來的大事,這件事需要絕對保密,不能對外透露任何信息。

此後鄧稼先就如人間蒸發般消失了28年,在這28年裡,許鹿希一直為這個家默默付出著。

鄧稼先肖像

當時的許鹿希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念書,鄧稼先在物理系擔任助教,兩人因一節物理課相識。

或許因為鄧稼先十分年輕,並不像那些年長的教授一般嚴肅古板,學生們都很喜歡和他交流探討,許鹿希也不例外,久而久之,兩人之間擦出了愛情火花

許鹿希當時就讀的是醫學7年的學制,鄧稼先為了不耽誤許鹿希的學業,等了她7年,直到許鹿希畢業之後才與她結婚。

這時鄧稼先29歲,許鹿希25歲,兩人的婚禮由吳有訓教授主婚。這樣郎才女貌的結合,當真是羨煞旁人,令到場的賓客羨慕不已

許鹿希和鄧稼先

在我們看來,許多學習理科方面知識的人,都是十分呆板的,他們十分不懂得浪漫。可是許鹿希和鄧稼先兩人不同,他們的婚後生活十分甜蜜。

閒暇之餘,許鹿希和鄧稼先十分懂得浪漫,會一起去聽音樂會,看電影,鄧稼先還會時常會給許鹿希一些小驚喜,兩人的生活一點也不枯燥乏味。

婚後3年,兩人生了一兒一女,女兒叫平平,兒子叫典典。

鄧稼先並沒有因為工作的原因而忽視對孩子的陪伴,他時常騎自行車帶著孩子去街上玩兒。每當這個時候,許鹿希就在一旁看著孩子們嬉鬧玩耍,感覺十分幸福。

每到過年,鄧稼先還會和孩子們一起做些有趣的遊戲,和他們一起放鞭炮、比賽滑雪橇,許鹿希常說鄧稼先就像是一個孩子一樣,永遠都不會改變。

這些都是二人平常生活中的縮影,許鹿希在這幾年的生活中過得十分幸福。

但好景不長,1958年深秋的一天,鄧稼先回來的很晚,並且徹夜未眠。許鹿希並沒有過多的詢問,但是她知道家中要有大事情發生了。

鄧稼先走的時候並沒有告訴許鹿希自己去哪裡工作,只是單純的說自己工作上有一些調動而已,甚至許鹿希問他要聯繫方式的時候,也被鄧稼先直接拒絕了。

她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嚴密性,就像昨晚丈夫所說的那樣,為了這件事,就是死也值得。

就這樣,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兩人開始了長達28年的分離。

鄧稼先一走就是28年,在這28年裡,他們總是聚少離多,即便是見面也只有很短的時間,之後鄧稼先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即便是這樣的婚姻生活,許鹿希依舊堅持了下來,她相信自己對於自己丈夫的愛不會改變,對這個家的愛不會改變。她相信她只要靜靜的等,鄧稼先忙碌完這件大事之後,就會像以前那樣照顧她,照顧這個家。

老年的許鹿希

在漫長的離別歲月裡,許鹿希就在家中照顧老人,撫養孩子。因為孩子們時常見不到父親,甚至都要忘記父親的模樣了。

也很難想像在這樣的情況下,許鹿希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或許這就是那個年代的愛情吧。

我們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許鹿希在這28年裡並沒有得到多少陪伴,但是她堅信只有捨棄了自己的小家,才能有大的國家。

直到1964年的某天,許鹿希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消息,她仿佛明白了自己的丈夫是去幹什麼了,但是為了讓丈夫專心工作,沒有後顧之憂,許鹿希對於這個自己已經知道的秘密依然守口如瓶,沒有對任何人說起,就連自己的親人也閉口不談。

離別28年,許鹿希以為終於盼來了丈夫的相聚,一家人終於可以生活在一起了,可是事與願違,最讓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鄧稼先由於長期與核輻射打交道,不幸被核輻射汙染,生命所剩時間已經不多了。許鹿希得知後,並沒有在鄧稼先面前多表現出什麼,她還是和以前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一家人的生活起居。

後來,鄧稼先住進了醫院,兩人在醫院裡的時光並不壓抑,許鹿希和鄧稼先依舊有說有笑,像是從未分開過那樣,經常一聊就是一整天。

獨自一人守在小房裡

當鄧稼先已經不能開口說話時,許鹿希就讓鄧稼先聽她說,言語依舊輕快,不似知道自己的丈夫將不久於人世,他們就這樣相處了不到1年的時間。

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暫,於許鹿希而言也是這樣。在相伴不到1年後,兩人分別的也非常突然。

丈夫離世後,許鹿希並沒有過度的悲傷,反倒很快打理好心情,立刻又投身於國家的建設中。

上個世紀60-80年代,許鹿希翻譯了許多醫學著作,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當時國際上頗負盛名的Strong氏《人類神經解剖學》一書,許鹿希翻譯的中文版,為促進我國神經解剖學的發展,發揮了良好作用。

80年代初期,國際上剛剛興起神經免疫細胞化學方法,許鹿希又肩負國家醫療事業重任,前赴美國學習3個月。

回到國內後,她立刻組織了國內首屆神經免疫細胞化學技術講習班,來參加講習班的諸多兄弟院校在課業結束後,開始實操這一課程,使得神經免疫細胞化學方法,在我國迅速普及開來。

許鹿希在不僅關注科研事業,更注重年輕教師的培養,她先後為國家培養碩士生10名,博士生2名,博士後出站1名。

不僅如此,許鹿希還經常為年輕教師修稿大課講稿,就連小的實驗課也不放過。她知道自己終有離去的一天,她想和丈夫一樣,用自己的有限時間,來培養更多的年輕接班人,這樣才能使中國的醫療事業更上一層樓。

在許鹿希奮鬥的幾十年來,始終在教育的第一線,她的講課方法深受學生們喜愛、十分敬佩。

在這些年裡,許鹿希為國家的醫療教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今年,許鹿希已經92歲高齡了,雖有著一身國家榮譽,卻拒絕搞「特殊化」,依舊孤身住在當年66平米的小屋內。兒女想要把她接到身邊奉養,也被母親委婉拒絕。

她對自己的兒女說,自己身體依然康健,不需要被人照顧。

其實,孩子們知道,許鹿希是一個長情的人,面對丈夫的離世,許鹿希選擇用時間慢慢接受,她願意生活在這個小屋。

因為這裡,見證了自己與丈夫的恩愛與幸福。這個66平米的小屋裡面,有丈夫鄧稼先的影子。

他們在世的時候沒能長相廝守,現在鄧稼先離開人世,許鹿希也已年逾九十。或許她就是想要用這種方式,讓自己陪伴在鄧稼先的身邊。

他們之間已經錯過了28年,在許鹿希看來,錯過的這28年,自己會用餘生,慢慢體會。

也許她是不希望自己平靜的生活被打破,許老平時的生活也十分低調,除了一些國家的採訪,她也並不接受媒體採訪,她想和自己的丈夫平平淡淡的度過一生。

而在家國情懷面前,她甘願為國家奉獻,曾經她為自己的丈夫、家庭做奉獻,後來她奉獻了自己的青春、時光。

今後,她將把自己的餘生奉獻給對丈夫的相思。

許老,她用自己28年的等待,抒寫自己對鄧稼先的愛。細細品味,這份愛早已超越了時間。他們之間的愛情平淡而又感天動地,他們二老對國家的貢獻功勳,我們要時刻銘記、永遠不忘。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為你讀黨史】《「兩彈元勳」背後的故事——鄧稼先與許鹿希》
    【為你讀黨史】《「兩彈元勳」背後的故事——鄧稼先與許鹿希》 2020-08-11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彈元勳」夫人追憶鄧稼先:這輩子嫁給他,我等了28年也值得
    男人離家的時候34歲,她30歲,兩個孩子,一個4歲,一個2歲。男人回來的時候,是61歲,滿頭白髮,步履蹣跚,嘴裡時不時吐一口血,身為醫生的她,一看就知道,癌症晚期。這個走了28年的男人,是「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這個等了28年的女人,是他的妻子,許鹿希。
  • 緬懷鄧稼先 揭秘「兩彈元勳」感人生平事跡
    26歲的「娃娃博士」鄧稼先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祖父是清代著名書法家和篆刻家,父親鄧以蟄是我國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家,曾擔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哲學教授。1925年,母親帶他來到北京,與父親生活在一起。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
  • 兩彈元勳—鄧稼先
    鄧稼先,安徽懷寧人,出身書香世家,曾祖父鄧繩候是書畫家,祖父鄧藝孫是教育家,父親鄧以蟄是北京醫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哲學系教授。鄧氏家族「潛德不耀」的家風、「學行篤實」的學業精神深深地影響了鄧稼先的一生。 鄧稼先出生不久即隨父親鄧以蟄來到北平生活,1947年畢業於西南聯大,先到北大任教,後考取美國留學生,被美國普渡大學錄取學習核物理。
  • 兩彈元勳鄧稼先病重時,顫巍巍豎起兩根手指,理由令大家敬佩
    我國近代有很多科學家,其中鄧稼先是個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他出生於1924年6月,是我國核武器的開拓者之一,他為國家的核武器研發,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他是當之無愧的兩彈元勳,也是值得敬佩的民族英雄。關於鄧稼先的故事有很多,我們簡單了解一下。
  • 「兩彈元勳」鄧稼先:如果我能做好這件事,就是為它死也值得
    晚會上,王洛勇、劉琳跨時空情景演繹《等待》致敬兩彈元勳鄧稼先,鄧稼先與夫人許鹿希的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節目播出後,相關話題很快衝上微博熱搜。1951年,時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的鄧稼先加入九三學社。當時,許德珩擔任九三學社中央理事會主席。1953年,鄧稼先與許德珩的女兒許鹿希結婚,許德珩和夫人勞君展對他視如己出。1956年初夏的一個傍晚,全家人飯後在院子裡乘涼,許德珩講起他參與發動五四運動的場景,鄧稼先忍不住問嶽父:「您當時在蔡元培校長的幫助下好不容易讀完了北大,還有兩個月就畢業了。
  • 「兩彈元勳」鄧稼先逝世已34年,2個子女現狀如何?結局讓人敬佩
    鄧稼先順利進入印第安納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並在兩年時間裡讀滿學分,並且僅用1年的時間獲得博士學位。當時鄧稼先才26歲,由於年紀尚小,人們便稱他為「娃娃博士」。大家只知道鄧稼先等科學家在國外獲得如何高的成就,卻不知他們走過的路是多麼的艱辛。鄧稼先留學時生活艱苦,在沒有獲得獎學金時,鄧稼先不敢吃多,只能按手中剩下的錢來決定飯量。
  • 「普通人」鄧稼先
    他最後留下的是這樣一句話:「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於北京逝世,享年62歲。1999年,被追授為「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因為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勳」。
  • 科技日曆|52年前,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兩彈元勳」為國隱身近...
    科技日曆|52年前,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兩彈元勳」為國隱身近30年  olivia chan • 2019-06-17
  • 鄧稼先消失28年不見妻子?功勳事跡何須畫蛇添足
    這幾天,正值兩彈元勳鄧稼先逝世30周年,於是人們又懷念起這位中國的原子彈、氫彈「第一功臣」來,也有說他為了兩彈,「整整28年,不知去向、生死未卜」的——其實關於鄧稼先接受秘密任務後,從此「人間蒸發」,妻子許鹿希不但沒有見過他,而且忍受著「分居28年」的「莫大痛苦」的「佳話」,一直陪隨著鄧稼先事跡的傳播。
  • 她是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的夫人,父親是副國級,現仍健在已90歲
    我們常說成功的男人都離不開那個背後默默付出的女人,而成為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背後的那個女人卻艱辛得多,這一點許鹿希深有體會,鄧稼先從1958年接受研製原子彈開始,便人間蒸發了整整28年,他隱姓埋名進入了與世隔絕的戈壁灘。
  • 6月25日是中國兩彈元勳鄧稼先的生日,祝福天堂的您,生日快樂!
    1924年6月25日,鄧稼先出生在安徽懷寧縣。他的父親鄧以蟄在當時,是北大、清華、北京醫科大學等高校哲學系教授,與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是多年好友。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22天後,北平城淪陷。而無恥的日本倭寇在當時的北平召開「慶功會」。
  • 兩彈元勳鄧稼先:用28年經歷一段特殊愛情,臨終留1句話讓人淚目
    1964年9月的一天,在北京的一家醫院裡,一位老婦人躺在病床上已經生命垂危了,她的嘴裡反覆叫著自己兒子的名字,但是她的兒子卻遲遲沒有出現。在一旁照顧老人的是她的兒媳婦,她也不知道老人的兒子去了哪裡,因為他們已經六年沒有聯繫了。這個老人的兒媳婦就是許鹿希,她的丈夫叫鄧稼先,病床上躺著的正是鄧稼先的母親。
  • 鄧稼先的故事不僅看哭全場,還有更多人
    湖南衛視五四文藝晚會上王洛勇 和演員劉琳 跨時空情景演繹《等待》,致敬兩彈元勳鄧稼先!一紙軍令赴樓蘭,隱形埋名數十年,兩彈一星盡顯忠,去時青絲歸來翁。全場觀眾被感動得熱淚盈眶!這一段劇本改了16次,節目時間較長,但導演組堅持1秒都不願意剪。
  • 鄧稼先夫婦的《等待》故事令人動容
    這是由中國青年報社、湖南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新青年耀青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文藝晚會上,演員劉琳在節目《等待》中的一段獨白,她飾演的是兩彈元勳鄧稼先的妻子許鹿希。節目中,表演者王洛勇、劉琳分別扮演鄧稼先和許鹿希,兩人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情景演繹。
  • 許鹿希:苦等丈夫28年,緊守60平老房,花28年寫下《鄧稼先傳》
    「兩彈之父」隱姓埋名28年,最後因為受到致命的核輻射,罹患癌症不治病逝,年僅62歲。在這363天,卻是妻子許鹿希陪伴丈夫最多的日子,在那保密期的28年裡,他們夫妻倆聚少離多。攜手33年,鄧稼先最後對許鹿希說:「對於事業,我死而無憾,唯有對你,滿心虧欠。」
  • 他是兩彈元勳,26歲獲博士學位,扛著核輻射堅持科研,62歲去世
    概述成績優異的鄧稼先在26歲時便獲得了博士學位,學成後他第一時間歸國,投身祖國的核研製事業,並且為了研究失敗原因,遭受了劇烈的核輻射,並因此罹患癌症。但他卻無怨無悔,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祖國,在自己的崗位上,戰鬥到了最後一秒鐘,他是祖國的兩彈元勳,是值得我們尊敬的英雄!
  • 楊振寧問鄧稼先研發兩彈獎多少錢?鄧老答:原子彈十塊,氫彈十塊
    在這些人中,有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叫鄧稼先,是中國近代著名核物理學家和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被譽為「兩彈元勳」,去世時才62歲,他的英雄事跡應該讓更多人知曉和銘記。,1945年,21歲的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物理學畢業。
  • 兩彈元勳錢學森老照片,妻子蔣英驚為天人,最後一張令人羨慕!
    兩彈元勳錢學森老照片,妻子蔣英驚為天人,最後一張令人羨慕!說到錢學森我想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一個人可以頂五個師的錢學森可以算是我國的國之重器。錢學森是我們國家兩彈元勳,有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稱。
  • 鄧稼先教案
    2、整體理解文章內容:  速讀全文,用一句話分別說說每一「板塊」是從什麼角度展現了鄧稼先怎樣的形象?例如:  第一板塊:影響了人類歷史、樹立了民族尊嚴的鄧稼先。  第二板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愧兩彈元勳的鄧稼先。  第三板塊: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奉獻精神的鄧稼先。  第四板塊:讓民族自豪、祖國驕傲的鄧稼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