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夫婦的《等待》故事令人動容

2020-12-18 中國青年報

5月2日晚,由中國青年報社、湖南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新青年耀青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文藝晚會正式播出。王洛勇、劉琳講述關於「兩彈一星」的故事《等待》。湖南衛視供圖

「如果讓你再一次選擇你的人生,你還會義無反顧地走已經走過的道路,奉獻到傾盡所有,奮鬥到致死方休,用盡一輩子做一件對國家有意義的事情,你從不覺得這是犧牲。」念到這段臺詞時,臺上的表演者劉琳哭了,臺下的大學生觀眾也淚流滿面。

這是由中國青年報社、湖南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新青年耀青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文藝晚會上,演員劉琳在節目《等待》中的一段獨白,她飾演的是兩彈元勳鄧稼先的妻子許鹿希。

節目中,表演者王洛勇、劉琳分別扮演鄧稼先和許鹿希,兩人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情景演繹。兩位表演者站在幾張頗有年代感的照片下,時而娓娓道來,時而慷慨激昂地表達自己內心的聲音。

故事從兩人分別前的一張合影開始。鄧稼先1958年接受研製原子彈的任務,從此,夫妻二人便開始聚少離多的生活。那時候,他們有一個4歲的女兒和一個兩歲的兒子。

鄧稼先與許鹿希分別的28年間,令人驚喜的消息一次次傳來: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許鹿希並不清楚,這些成功幕後的奉獻者有自己的丈夫。

兩人能夠再長久相守時,鄧稼先已是61歲的白髮老人。而鄧稼先已因核輻射身患重病,留給他們的時間,只有363天。

如今,年輕人可以在初中課本裡看到鄧稼先,這篇文章裡講述他對國家的貢獻。但這個與等待相關的故事,多數人還是第一次聽聞。

為什麼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的晚會上選擇鄧稼先和他妻子的故事?一開始,晚會的製作團隊王琴工作室就把目光鎖定在「兩彈一星」的元勳身上。

導演組的謝劉家潤負責線索搜集,在圖書館裡,她和另一位工作人員翻出了一本名為《英雄大愛》的書,那是鄧稼先和許鹿希的愛情故事,第一次觸摸到歷史背後的細節,兩個90後一起哭了。

長期以來,在公開的資料裡,鄧稼先多以英雄的形象出現,作為他的夫人,許鹿希卻似乎「被隱藏在了歷史的深處」。幾個版本的《鄧稼先傳》中對兩人的故事沒有過多提及。

在晚會總導演王琴看來,在宏大敘事的背後,其實兩人的愛情故事更為動人——這種傾盡一生追尋對方的質樸,是那個年代年輕人的價值觀。

謝劉家潤搜集了整整3版資料,整理了上萬字的故事背景。她還找遍了包括紀錄片在內的所有影像資料,整理出關於鄧稼先和許鹿希兩人的小傳,包括兩人相識相守以及生命逐漸交疊的所有過程。

拿著這份小傳,總導演王霞、執行導演柳文恬和團隊的成員一起討論、商議,幾經討論,最終以兩個演員的講述加情景表演,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也是這場晚會的創新點。

因為突發情況,演員劉琳接到許鹿希的角色時距離登臺不到3天。沒有過多的時間準備,可念著許鹿希的獨白時,她落淚了。

從最初成形到正式錄製,核定了16次劇本過後,這個將近10分鐘的超長節目最終形成。當有人質疑節目會不會太長時,導演組堅定地回答,「一秒也不能減」。

編劇李翬說:「過去我們總喜歡講『國』,似乎話題宏大才能動人,但國家的背後一定有每個人的悲歡離合,這種宏大背後的渺小才最貼近生活。」

長沙師範學院學生楚文旭說,以往書本裡的鄧稼先對他來說過於遙遠,但這個故事讓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變成了真切的人。

節目播出後,鄧稼先和夫人的故事在網絡刷屏。「凡人不煩」是個70後,她說,我和正讀高二的00後學生們一起看晚會,大家都看哭了。

一個叫「新軍」的網友表示,正因為有老一輩科學家的付出,才有祖國的強大。

節目的尾聲,是鄧稼先簡潔有力的吶喊:「為了祖國,犧牲值得;為了人民,奉獻值得;為了明天,奮鬥值得。」另一旁的許鹿希緩緩回應:「為了你,等待值得。」

相關焦點

  • 鄧稼先夫婦的故事看哭無數人 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談及鄧稼先,大家都知道他為中華民族作出巨大貢獻的「兩彈元勳」。鄧稼先從1958年接受研製原子彈任務開始,與妻子許鹿希便聚少離多了整整28年……這一次,王洛勇、劉琳跨時空演繹《等待》,全場觀眾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 鄧稼先的故事不僅看哭全場,還有更多人
    這雖說是一場晚會,但演繹的卻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湖南衛視五四文藝晚會上王洛勇 和演員劉琳 跨時空情景演繹《等待》,致敬兩彈元勳鄧稼先!一紙軍令赴樓蘭,隱形埋名數十年,兩彈一星盡顯忠,去時青絲歸來翁。全場觀眾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 「兩彈元勳」鄧稼先有哪些令人敬佩的小故事呢?
    當我們的民族處於存亡之際,總有一些英雄站出來,鄧稼先便是其中的一位。鄧稼先的故事,從頭敬佩到尾,革命前輩的價值觀與巨大的能量,至今震撼著我的心靈。 新中國成立初期,一個新興的政權遭遇到西方列強的排擠,原子彈強大的威力已經在長崎與廣島得到驗證,那些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動不動便將核武器掛在嘴上。
  • 【為你讀黨史】《「兩彈元勳」背後的故事——鄧稼先與許鹿希》
    【為你讀黨史】《「兩彈元勳」背後的故事——鄧稼先與許鹿希》 2020-08-11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四晚會重溫鄧稼先愛情故事,這不僅是愛情而是一種奉獻
    在湖南衛視五四晚會上王洛勇、劉琳跨時空演繹《等待》,全場觀眾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們真情的演繹,還原了鄧稼先的愛情故事,而這個愛情跨越了28年的等待,穿越了時代的變革,讓人感動的不僅僅是愛情,更是那種愛國的精神,那種奉獻的精神。
  • 馬來西亞有座「中國寡婦山」,背後故事令人動容,遊客登山要求多
    在這個神奇的大自然中,總有一些神秘的東西在發生著,無論是一個神秘的自然景點,還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古建築,都是這個多彩的世界的一部分,今天我想介紹的是位於馬來西亞沙巴的京那巴魯山,京那巴魯山的海拔很高,大約有4000多米,山上有非常迷人的自然風光,還有許多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但它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名字
  • 鄧稼先真實的28年
    對於那28年,有些媒體是這樣寫的:「鄧稼先與妻子分開28年,沒有和妻子通過一次電話,也沒有寫過一封信。」「整整28年,鄧稼先生死未卜不知去向,夫人許鹿希無怨無悔痴情等待。」「許鹿希在家苦等28年後,才見到了纏綿病榻的鄧稼先,最終等來的卻是離別。」
  • 「兩彈元勳」鄧稼先:如果我能做好這件事,就是為它死也值得
    晚會上,王洛勇、劉琳跨時空情景演繹《等待》致敬兩彈元勳鄧稼先,鄧稼先與夫人許鹿希的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節目播出後,相關話題很快衝上微博熱搜。5月4日晚,央視新聞聯播專題播出了鄧稼先與嶽父許德珩「一家兩代」的青春故事。
  • 茶山這位支教老師的故事令人動容
    茶山這位支教老師的故事令人動容 2020-09-1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背後故事令人動容
    背後故事令人動容排球類運動在中國社會中有廣大的普及面,而中國女排則是一支令眾多國人歡欣鼓舞、為之驕傲的「常勝之師」,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國際社會嶄露頭角到2016年重奪奧運會冠軍,期間湧現出一大批精英人才,像曹慧英、孫晉芳、郎平、李國君、趙蕊蕊、朱婷以及惠若琪等排球名將,在她們當中有位外號「小老虎」的女排功勳,她又是誰呢?
  • 兩彈元勳—鄧稼先
    只用了一年十個月,26歲的鄧稼先就提前獲得了博士學位,人稱「娃娃博士」。拿到博士學位9天後鄧稼先就回國了,這時是1950年秋,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鄧稼先也餓得兩眼發虛,咽著口水,說:「你們吃,也給我留下一塊吧……。」
  • 聽鄧稼先、李四光等後人講故事 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19」走進...
    11月6日上午,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主辦,資陽市科學技術協會等承辦的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19」資陽行活動啟動儀式在資陽口腔職業學院舉行,邀請到李四光、黃緯祿、鄧稼先、黃旭華等4位科學家的後人講述前輩科學家的故事,讓廣大師生和科技工作者近距離感悟科學家精神。資陽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吳旭會見報告團一行。
  • 令人讀來便動容的詩詞
    令人讀來便動容的詩詞 喜歡眸子,歡迎關注點讚( ò ó ) 問君故事有幾許?
  • 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
    楊振寧是鄧稼先的摯友,兩人從小就情同手足,並且都在美國留學學習物理,成績都非常優異,畢業後鄧稼先隨即回到了祖國。    楊振寧並不知道在他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後的一年開始,鄧稼先就在中國西北的大漠深處裡風餐露宿著,用最原始的辦法探尋著原子彈的奧秘。
  • 令人動容!消防員的朋友圈
    令人動容!
  • 她是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的夫人,父親是副國級,現仍健在已90歲
    這28年裡,鄧稼先帶領團隊研製出了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第一顆中子彈,這28年裡,許鹿希信守離別時的承諾,始終無怨無悔地等待,可是在等到夫妻團聚的那一天時,鄧稼先已經因為核輻射身患重病,苦等28年只換來一年的相處時間,隨後鄧稼先便離開了人世。
  • 鄧稼先:要是有來世我還是選擇中國、選擇核武器事業、選擇你
    近日,在央視《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鄧稼先生前的警衛員遊澤華回憶,鄧稼先去世前對愛人許鹿希說了這番話,這句話飽含著對祖國的深情,對愛人的真情。正如他自己說的:「我對自己的選擇,終生無悔!」在西南聯大,我遇見了你鄧稼先,出身書香門第,畢業於西南聯大,後來赴美留學。
  • 「兩彈元勳」夫人追憶鄧稼先:這輩子嫁給他,我等了28年也值得
    為了這一句支持,女人撐起了這個家,也陷入了茫茫無盡的等待。她萬萬沒有想到,男人這一走,從此便如人間蒸發一般,再也沒有蹤跡。男人離家的時候34歲,她30歲,兩個孩子,一個4歲,一個2歲。她一個人,撫養兩個孩子,贍養四位老人,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人,也懷揣希望的等待。她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男人回來的時候,她要保證家還在,她說過要支持鄧稼先,那就不管一切代價,要相信他。
  • 鄧稼先教案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在中國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引出鄧稼先;第二部分簡單介紹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巨大貢獻;第三部分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凸現他的人品,揭示出它能領導大家做出歷史性貢獻的原因。  思考:為什麼把鄧稼先和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課文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有烘託作用。奧本海默出類拔萃,是美國一流核物理專家,在世界早有聲望。此處對比,不僅說明鄧稼先的貢獻與奧齊名,還比他多了好多優秀品質。旨在更生動形象的表現出鄧稼先的人格魅力,更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堅毅和奉獻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奉獻精神的兒子。」
  • 女性一大難題,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但是,如果知道了背後完整的故事,大家就會發現這個成語和這些完全沒有關係。事實上,它的背後有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是給女性的一大難題。人盡可夫的由來人盡可夫的原文是:「人盡夫也,父一而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人都可以是你的丈夫,但是自己的父親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