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裡育桃李!茶山這位支教老師的故事令人動容

2020-12-12 澎湃新聞

跨越千裡育桃李!茶山這位支教老師的故事令人動容

2020-09-1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茶山政府官方平臺 茶山快訊

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

大家都在想念自己的老師吧?

想念他們的敦敦教誨

在感恩老師的同時

不要忘了還有一群不一樣的教師

——支教老師

他們選擇遠離原本優越的生活條件

告別依依不捨的家人

把偏遠山村當作自己的又一個故鄉

在三尺講臺盡情揮灑著自己的辛勤汗水

他們是我們最可敬可愛的人!

今天

茶山囡帶大家認識

在雲南支教兩年的茶山中學老師溫衛軍

↓↓↓

克服語言障礙、徒步進山家訪

白露過後的雲南天氣轉涼,學生們已經陸續返校。上課鈴響了,雲南昭陽區鳳凰中學支教老師溫衛軍走進初一年級的教室,給學生介紹本學期的教學大綱、課程內容的大概情況。

溫衛軍是東莞市茶山中學的地理老師,2018年9月到雲南昭陽區鳳凰中學支教掛任昭陽區田壩鄉中學副校長、昭陽區蘇甲鄉中學副校長,他離開家鄉和親人到千裡之外的雲南昭通,開展「扶志和扶智」工作,投身當地教育事業。

「剛開始來昭陽的時候很不習慣,沒有寬帶,沒有網絡。」溫衛軍至今還記得,當時載著他的大巴車左右晃蕩,駛過很長的坑窪不平的泥巴山路才到了學校。雖然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到了目的地還是被震撼到了。「學校的環境很好,但教師資源相當緊缺,學生絕大多數來自貧困家庭、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學習基礎差。」

到雲南第一年,溫衛軍擔任初一年級的地理老師。「下課後,孩子們沒什麼娛樂項目。」為讓孩子們開拓視野,溫衛軍經常和孩子們玩,給他們看筆記本電腦,給他們看手機,看書,帶他們一起認識外面的世界。

經過觀察,溫衛軍發現大部分孩子住在山區,他們每天要走很多山路,才能到學校上課。為了解學生情況,溫衛軍徒步山區一戶戶家訪。一年來,溫衛軍克服語言不通、交通不便等困難,先後走訪近20戶家庭,住得很偏遠的家庭,要走十幾裡山路。

「山路大部分是羊腸小徑,有的小徑從懸崖中間穿過,抬頭望山巔,看不到頂;低頭看峽谷,看不到底,只見雲霧纏繞山腰,只聽到谷底河水奔流不息的聲音。」習慣了走大城市筆直平坦的大道,兇險小徑經常讓溫衛軍嚇得滿頭冒汗、雙腿發軟,但也讓他更加堅定留在雲南支教的決心。

「走了那麼多山路,看到山裡的孩子真實的生活狀態。我深深地感覺到,山裡孩子讓人心疼的事情有很多。他們只有靠讀書、靠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才能有機會走出大山。作為老師,我們只能盡其所能提供更好的教育質量和環境,幫助他們改變命運。」

2019年9月,支教期已滿的溫衛軍主動申請繼續留在昭通開展扶貧,「女兒已參加工作,家裡人也十分支持我留在雲南工作,讓我把城市裡好的教育模式帶到山區,把東莞人樸實的情誼傳遞到西部貧困地區,讓更多孩子受益。」

上網課前打電話挨個叫人

「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避免學生感染,很多學校採取網上授課的形式。雖然學校沒有安排網課,但是溫衛軍堅持把東莞優質的網課資源通過微信群發送給學生、家長。

初三高三學生返校後,為不耽誤學生的學習進度,學校安排溫衛軍給其他年級學生開展在線教學。「學生沒有上網課的習慣,每次上網課前我都會挨個打電話『喊人』,等所有學生都上線了再上課。」

從教幾十年,溫衛軍沒上過網課、沒做過網絡老師。為避免線上課程過於枯燥,溫衛軍至少提前一個禮拜開始備課,認真研究,仔細準備,並且保障內容要比面授課程更加豐富和有趣。

溫衛軍還和其他支教老師牽線搭橋,給當地學校捐贈口罩等防疫物資,讓當地孩子穿上嶄新衣服,用上LED檯燈和新桌椅,有了更多圖書可以借閱。

在昭通支教兩年,溫衛軍和學生、老師成了朋友。節假日,學生會邀請溫衛軍去家裡做客。「孩子們對我非常熱情,現在我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鄉,覺得要盡己所能回饋幫助學校,幫助孩子們。支教雖然有期限,但東西部協作還將繼續下去。」溫衛軍說。

最後

茶山囡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茶山發布開通了官方抖音號

請大家掃二維碼關注哦

原標題:《跨越千裡育桃李!茶山這位支教老師的故事令人動容》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廣東中山這位老師跨越千裡支教永善,用心用情暖人心 !
    廣東中山這位老師跨越千裡支教永善,用心用情暖人心 !許多人疑惑不解,他放著安穩日子不過,為何要「知天命之年」奔赴千裡之外的昭通貧困山區幫扶支教?2018年,他在粵東饒平縣支教一年,對他來說是一次思想的洗禮。他深深地知道,貧困山區更需要教師,教師到了貧困山區能更好地發光發熱。正因為如此,在粵東饒平縣支教一年剛回到家才幾天的白濤老師,接到東西部扶貧協作需要專業技術人才的通知後,他毅然選擇奔赴千裡之外的昭通市,他要到貧困山區為扶貧扶智盡一份力。2019年8月,作為中山市長期掛職支教人員,白濤辭別親人,毅然踏上了支教之路,奔赴昭通市永善縣。
  • 「強首府戰略」粵桂情深 他們跨越千裡攜家帶口來支教......
    在隆安有這麼一群人,他們響應粵桂結對幫扶和對口支援的號召,跨越千裡從廣東化州來到隆安支教。為了大山的孩子,他們捨棄舒適的生活,他們有的剛剛參加工作,有的攜家帶口而來。今天,讓我們向這些託起教育扶貧旗幟的化州支教老師們送上深深的敬意。
  • 棗莊這些教師輾轉千裡赴涼山支教,那裡的故事令人動容
    艱難上學路,要走一小時徐修海作為唯一一位參加兩期的支教老師,他支教的學校是四川涼山甘洛縣民族小學校。回憶起進入支教學校時對孩子們的第一印象時,他說:「感覺孩子們相對於成熟一些,他們平時都是走著山路去上學,當問及路途是否很遠時,他們總會說不遠,就在山腳下,一個多小時就能到學校。」
  • 「最美時代新人」飛越千裡支教幫扶大涼山
    近日,太原市小店區發布2020年第二期「最美時代新人榜」,排在榜首的就是「勇挑重擔,跨越千裡,遠赴四川大涼山支教,用愛與責任點亮彝區孩子們幸福人生的小店區沙河街小學教師劉敬」,作為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工程清華大學基地史鳳山名校長工作室第二批支教教師,劉敬與王惠芳、陳晶3位老師,於5月
  • 真情支教 哺育桃李!駐馬店實驗小學教師節慰問支教教師
    情牽支教學校,心系支教教師。9月9日下午,駐馬店實驗小學校長常東亮一行冒雨前往確山縣石滾河鄉何大廟村八一愛民小學慰問該校支教老師,並為這裡的孩子們送去了書包等學習用品。鼓勵他們在支教崗位上發揚學校優良傳統,為革命老區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廣東中山這位老師跨越千裡支教永善,用心用情暖人心!
    在中山市第三批援昭支教隊伍中,白濤老師年齡較長。許多人疑惑不解,他放著安穩日子不過,為何要「知天命之年」奔赴千裡之外的昭通貧困山區幫扶支教?2018年,他在粵東饒平縣支教一年,對他來說是一次思想的洗禮。他深深地知道,貧困山區更需要教師,教師到了貧困山區能更好地發光發熱。正因為如此,在粵東饒平縣支教一年剛回到家才幾天的白濤老師,接到東西部扶貧協作需要專業技術人才的通知後,他毅然選擇奔赴千裡之外的昭通市,他要到貧困山區為扶貧扶智盡一份力。2019年8月,作為中山市長期掛職支教人員,白濤辭別親人,毅然踏上了支教之路,奔赴昭通市永善縣。
  • 跨越4000公裡,倉山這位老師的別樣支教
    扎紮實實,投身援疆01經過了初期的的疫情隔離後,章海峰老師在奇臺縣第三小學開啟這段支教之旅。時時刻刻,心繫新疆027月初,章海峰老師跟隨支教團隊回到福州。返榕後,章海峰老師沒有停下自己學習的腳步,他回到倉實小,在與同事們分享自己在疆見聞的同時,也積極參與新學期數學組的各類教研活動。除此之外,他也沒落下支教的教學任務。儘管人在福州,章老師一開學就給新疆的學生們安排了每天20分鐘的網絡視頻教學,用自己的初心,堅守著「停課不停學」的承諾。
  • 「崇師德 致匠心」系列報導 | 教師丘國強::三尺講臺勤耕耘 千裡援疆育桃李
    「崇師德 致匠心」系列報導 | 教師丘國強::三尺講臺勤耕耘 千裡援疆育桃李 本臺記者 梅縣區廣播電視臺 梅縣區廣播電視臺微信號 GDMXTV 功能介紹 觀眾可以在這裡參與節目、新聞報料,也可以在這裡收到節目信息內容。
  • 在理縣支教,他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張安定:租車家訪幫助孩子學業進步
    來源:永康日報-永康新聞網記者 程明星 2019年夏末,受組織上安排,市油川中學教師張安定從永康南站啟程,前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中學支教。這一年來,擔任理縣中學掛職副校長、首屆浙江精準實驗班數學老師的張安定,除了認真備課、授課外,還自費租車走訪了24位學生的家,幫助退步的孩子重回尖子生行列。
  • 跨越千裡來支教 願將他鄉當故鄉
    去年秋季開學之際,安康市漢濱區鼓樓小學迎來了一位來自江蘇的援陝支教教師——章志英。剛到學校不久,章志英臨時頂替別的語文老師授課,黑板上工整美觀的字跡堪比「印刷體」,立刻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也因此收穫了一批「小粉絲」。
  • 雲南怒江 | 珠海支教團隊:到瀘水支教是一場難得的人生經歷
    據瀘水市第一中學副校長朱俊剛介紹,由於老師緊缺,珠海的老師到崗後既當「教練員」又當「運動員」,承擔起一線教學任務和備課組長的工作,陳官強老師還承擔副校長的工作。支教期間,老師們克服對家人的思念,很快融入工作,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和教研,推動多媒體教學深入開展。
  • 援陝支教老師章志英:有一種情懷,跨越千山萬水
    不惑之年,她追尋職業理想去支教;於是,江南翰墨在秦巴山區啟蒙——1200公裡,是常州市經開區到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的距離。落在地圖上,不過毫釐。去年8月,宋劍湖小學教師章志英,懷揣一顆助力漢濱教育脫貧的熱心,跨越千裡,前往漢濱區鼓樓小學支教。
  • 新會老師說不盡的支教故事
    新會支教老師把教學經驗帶到寧明的同時,也收穫了和寧明師生的情誼。日前,南方+走近5位新會區派到寧明縣支教的老師,了解他們的故事。新會第一中學黃志輝:對寧明老師充滿敬意黃志輝老師「又是改卷到12點,6月28日,你好!」28日凌晨,在寧明中學支教的黃志輝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臨近2020年高考,高三老師黃志輝的壓力不比備考學生小。
  • 連州這位老師跨越千山萬水,前往新疆支教,你認識嗎?
    前言:為了促進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為了託起明天的太陽,更是為了那一個個維吾爾族的孩子,他們遠離故土,遠離親人,肩負著全市教育系統師生員工的重託,跨越千山萬水前往新彊喀什地區疏附縣支教。支教感言:理想與現在正如鮮花與陽光。選擇了詩和遠方,沒有了遺憾續寫了精彩,還有一段值得回憶的篇章。
  • 義烏這位老師跨越2000公裡,培養出一群小老闆
    2019年3月,楊國君來到汶川支教。剛開始,楊國君的主要目的是做學術上的交流和援助,但到了之後發現,由於學生大多來自落後偏遠地區,他們更需要的是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義烏國際商貿學校老師 楊國君:除了專業知識,他們想見識更大的世界。我們義烏是一個發達、包容的城市,我就在班裡講義烏的發展、義烏的歷史還有義烏的現狀,他們很感興趣。
  • 潘曉清:千裡赴安為支教 三尺講臺育新人
    ,開始了他們的支教生涯。她常常和學生談心,與其他任課老師交流,及時掌握班級裡所有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並從實際情況出發,研究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雙陽中學學生王恆永說:「潘老師講課讓我們非常容易理解,下課的時候也非常關心我們的學習。」潘曉清原定支教時間是一個月,隨著離開的時間越來越近,潘曉清臨時決定延長支教時間為一年,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 《泰興人在旬邑》:跨越千裡育桃李  用心用情暖人心
    張六華,南通大學本科畢業,泰興市鼓樓小學英語老師。從教20年,長期擔任六年級畢業班英語教學工作。英語教學經驗豐富,曾多次獲得「優秀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她的教學方式也特別富有感染力,課堂氣氛活躍,形式多樣,帶動感超強,同學們積極發言,和老師之間頻繁互動,用張老師的話說
  • 丹心育桃李 真情灑邊疆——上海外國語大學新疆支教案例 - 中華...
    同學們逐漸形成了早晨起床先聽英語新聞,提前到教室英語早讀,交流儘量用英文,晚上枕著英語故事入眠的習慣。班級裡同學之間結對子練口語,組成互助小組共分享等英語學習活動也蔚然成風。侯豔萍老師帶教的會計二班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全校平均分第一,四級通過率達到73%。2019年全國大學英語競賽中,兩位老師指導的學生分別獲得二等獎、三等獎。
  • 鄧稼先夫婦的《等待》故事令人動容
    節目中,表演者王洛勇、劉琳分別扮演鄧稼先和許鹿希,兩人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情景演繹。兩位表演者站在幾張頗有年代感的照片下,時而娓娓道來,時而慷慨激昂地表達自己內心的聲音。故事從兩人分別前的一張合影開始。鄧稼先1958年接受研製原子彈的任務,從此,夫妻二人便開始聚少離多的生活。
  • 令人讀來便動容的詩詞
    令人讀來便動容的詩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