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唐琪
2019年秋天,來自青島西海岸新區的13名支教老師來到安順,開始了他們的支教生涯。潘曉清就是其中的一位。根據安排,她來到了經開區雙陽中學教授數學。支教期間,她潛心教研、勇於創新,用心教書,用愛育人,默默地為東西部扶貧協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到經開區雙陽中學後,潘曉清負責教數學,她先在講臺上認真講解,隨後走下講臺檢查指導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上,潘曉清堅持「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她常常和學生談心,與其他任課老師交流,及時掌握班級裡所有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並從實際情況出發,研究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雙陽中學學生王恆永說:「潘老師講課讓我們非常容易理解,下課的時候也非常關心我們的學習。」潘曉清原定支教時間是一個月,隨著離開的時間越來越近,潘曉清臨時決定延長支教時間為一年,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由於我們學校當時的幾個數學老師有的退休、有的在請產假,潘曉清了解到我們學校情況以後,她就向組織申請把支教時間從一個月延長到一年。」雙陽中學校長齊宏說。
潘曉清說:「教育不分地點,哪裡都是三尺講臺。」由於班裡學生部分是進城務工子女,父母忙於生計,與孩子交流較少,也沒有時間關心孩子的學習。潘曉清了解這一情況後,常常抽空給這些學生輔導功課。
支教期間,潘老師了解到有很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於是,她主動發起了募捐活動,青島在安順的掛職幹部和支教教師參與了其中,並成立了「愛心助學」基金,為遭受家庭變故的貧困生送去了慰問金和生活用品,勉勵他們好好學習,並聯繫青島的老師持續對他們進行幫扶,直到大學畢業。用愛心化解貧困生的煩惱,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綠蔭。
潘曉清上數學課時,她都會留出幾分鐘時間來講述青島的故事,學生輪流來講貴州的一些好玩的和好吃的。這樣她可以了解貴州,學生們也可以了解青島。同時也讓學生們有了鍛鍊表達自己的機會,這樣班裡的學習風氣越來越好,成績也一直在提高。
潘曉清的努力與付出也得到了學校師生的一致好評。「在這段時間裡,潘老師工作上兢兢業業,教學成績明顯突出,值得我們學習,更是青島和安順協作當中的一個典範。」齊宏說。
學生徐婉婷說:「潘老師平時上課非常幽默,跟同學們也是打成一片。遇到問題都在積極幫助同學,下課也會跟我們一起做課間活動,同學們都很喜歡她。」
在支教期間,潘曉清把自己的教育經驗帶到雙陽中學,促進教育的友好交流與均衡發展,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當初來支教的初衷,給予了學生更多的溫暖和鼓勵,她也領悟著支教的快樂和實現人生價值的美好。她說:「人生總要有幾次義無反顧,山區支教便是之一。我們來到這裡,為脫貧攻堅貢獻自己的力量,支教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要給這些孩子們多些溫暖和鼓勵。為他們埋下一顆夢想的種子,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對遠方的憧憬,希望這些娃娃可以用知識武裝自己,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邊的世界。」
如今,潘曉清已經結束了為期一年的在安支教,回到青島西海岸新區音樂學校,但她和安順的連接並沒有結束,依然負責遠程與安順老師進行微課交流學習,為安順教育默默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源:安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