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生活中,沒有哪個人離得開四肢的運動。沒有手,生活將有極大的不便。昨年在上海舉辦的谷歌開發者大會上,信息無障礙服務成為了研究的熱門,谷歌致力於讓重度殘疾的用戶可以用一兩個按鈕來控制想要控制的設備,而現在京東更是開創了歷史!
在6月9號晚上的產業AI公開課上,京東亮出了自主研發的可穿戴的AI仿生手,仿生手可以在0.5秒內快速識別相應肌肉中的電信號,失誤率近乎0%,從圖片來看這款可穿戴的仿生手外形極為精緻,運用了材料學,機械學,仿生學和現在最為先進的信息傳輸技術,擁有類似於正常手臂的15個手指關節 ,可幫助殘障人士完成一些如:穿衣服,系扣子,提東西,洗臉刷牙,開門等操作。
此外這款仿生手不僅僅可以為殘障人數服務,也可以做一些特殊的任務。例如,排雷防爆,進行放射性作業,運輸病毒等任務,並且幫助特種人員提升工作效率。
仿生手是怎麼做到0.5秒識別肌信號的?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大腦通過電信號的傳遞從而控制四肢,其中還摻雜著各種各樣的化學反應,原理我們都知道,但是要想把生物信號轉化為現實的機械動能不容易。尤其是還能0.5秒識別肌信號的仿生手,更是難上加難。可以說京東的AI仿生手創造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