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自研可穿戴仿生手,如何讓科技改變生活?

2020-12-23 談科說技

我們日常生活中,沒有哪個人離得開四肢的運動。沒有手,生活將有極大的不便。昨年在上海舉辦的谷歌開發者大會上,信息無障礙服務成為了研究的熱門,谷歌致力於讓重度殘疾的用戶可以用一兩個按鈕來控制想要控制的設備,而現在京東更是開創了歷史!

在6月9號晚上的產業AI公開課上,京東亮出了自主研發的可穿戴的AI仿生手,仿生手可以在0.5秒內快速識別相應肌肉中的電信號,失誤率近乎0%,從圖片來看這款可穿戴的仿生手外形極為精緻,運用了材料學,機械學,仿生學和現在最為先進的信息傳輸技術,擁有類似於正常手臂的15個手指關節 ,可幫助殘障人士完成一些如:穿衣服,系扣子,提東西,洗臉刷牙,開門等操作。

此外這款仿生手不僅僅可以為殘障人數服務,也可以做一些特殊的任務。例如,排雷防爆,進行放射性作業,運輸病毒等任務,並且幫助特種人員提升工作效率。

仿生手是怎麼做到0.5秒識別肌信號的?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大腦通過電信號的傳遞從而控制四肢,其中還摻雜著各種各樣的化學反應,原理我們都知道,但是要想把生物信號轉化為現實的機械動能不容易。尤其是還能0.5秒識別肌信號的仿生手,更是難上加難。可以說京東的AI仿生手創造了歷史!

相關焦點

  • 京東公布自研可穿戴AI仿生機械手:或將成為人類的第三隻手
    近期,京東數科的產業AI公開課第二季正式開播,在帶來自主研發的AI主播小妮的第二季第一集當中,京東數科還帶來了一隻同樣是自主研發的仿生手。在AI技術的加持下,京東數科的仿生手能夠應用在許多場景之下,比如說成為傷殘人士的再生手、身體健全的人的第三隻手等等,並且這隻手的能力還相當強悍。
  • 行業資訊 | 京東數科可穿戴AI仿生手 可實現0.5秒快速識別肌電信號且準確率接近100%
    在現實生活中,AI仿生手不僅能幫助傷殘人士重獲生活、勞動的能力,還能在高危工作環境中成為人類身體的「外掛」。AI仿生手距離實際應用還有多遠?要實現仿生手和人類的自然交互,哪些技術的發展是關鍵?6月4日,在京東數科AI產業公開課第二季第二期《AI機器人如何實現「心靈手巧」》中,清華大學與京東數科同臺共秀仿生手。
  • 本周熱點 ▎調酒師或將失業,京東仿生機械手面世
    京東仿生機械手面世特種作業勞動效率將提高至少50%在近日的產業AI公開課中,京東數科秀出了自主研發的可穿戴AI仿生手,可在0.5秒之內快速識別和響應肌電信號,準確率接近100%,基於此助力特種人群勞動效率大幅提升50%。
  • 仿生智能助殘障人士正常生活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如今,隨著人機互動、仿生智能等技術不斷發展,智能輔具正為殘障人士的生活帶來巨大改變,呈現出廣闊市場空間。  在日前舉辦的中國國際康復博覽會上,融入眾多人工智慧新技術的輔助步行車、智能假肢、康復機器人等一經亮相,便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前來體驗。在人工智慧輔助器具展區,不少乘坐輪椅的參觀者在一款智能假肢前排起了長隊。
  • 智能可穿戴技術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活動徵文通知
    本屆會議主題為「科技穿在身上——創想智能生態」,以智能科技、智慧生活為切入點,深入探討智能可穿戴技術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時代的創新與應用,展望智能科技發展前景,共話人類與智能的前沿話題。智能可穿戴技術的現狀與發展方向3. 人工智慧可穿戴技術在多領域中的應用研究4. 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的創新點和增長點5. 智能科技改變生活---深度感受智能科技的魅力與便捷6.
  • 【千呼萬喚始出來】100位科技從業者的2019 | 甲子光年
    甲子引力大會《縱身一躍》先導片甲子光年《縱身一躍》預告片2018年11月,於2013年10月開始獨立運營的京東金融改名京東數字科技
  • 揭秘最好用、最經濟機器人仿生手
    上肢殘疾影響了這個人群平時穿衣、吃飯等日常生活,更是阻礙了其事業發展。若比鄰是一家研發機器人仿生手的公司,憑藉此項目獲得有華強芯城和星雲智能硬體加速器聯合舉辦的2015 硬體創新大賽「最佳商業價獎」。   其核心技術是自主研發的機電傳感器,讓人腦信號傳到機器仿生手,從而讓機器手可以仿人手靈活活動。這樣,上肢殘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並能夠像其他人一樣尋求職業發展。
  • 用醫療帶動生活 翰臨科技Cling智能穿戴
    上海翰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可穿戴設備——Cling系列,代表了中國同類企業本土創新研發的最新成果。從最輕薄優雅的健康智能手錶,到為運動愛好者量身定做的Cling手環,從血液酒精含量的監測,到室內空氣品質的預警,翰臨科技以其卓越的品質受到了眾多愛好者的追捧。
  • 肌肉肋骨造出「仿生手」(圖)
    為了保住尼爾的這隻手,英國伯明罕市賽利·歐克醫院的專家經過17小時的艱苦手術,用矽樹脂棒和尼爾自己的肌肉與3根肋骨,為他重新炮製出了一隻「仿生手」。  當大難不死的尼爾被緊急空運回英國伯明罕市賽利·歐克醫院接受搶救後,英國整形外科專家蓋斯·蒂特利為如何挽救尼爾的這隻手掌絞盡了腦汁,因為尼爾的碎手看起來就像一隻破布做成的玩具一樣鬆軟。蒂特利遍查醫學文獻,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個曾被日本專家使用過的拯救傷手的先鋒性科技。
  • 神奇仿生材料改變未來
    近年來,一批功能新穎而強大的仿生材料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實驗室裡誕生。大到航空航天、小到尋常生活,都有望因此而改變。  研製更輕更堅韌的天然纖維素塊材  研製綜合性能全面超越工程塑料、陶瓷和金屬材料等傳統結構材料的新型輕質高強韌材料,對航空航天等相關領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對優化百姓生活也有著畫龍點睛的妙用。
  • 這家德國公司黑科技再升級,超逼真仿生機械手來了
    前幾天咱們剛給大家介紹了德國自動化技術商Festo(費斯託)的仿生機械,意猶未盡之時,費斯託的仿生機械手又升級了。。。咱們稍作回憶之前他們對外公布的是仿生象鼻機械手以及仿生章魚觸手象鼻機械手具有12個自由度可以更換不同的夾頭能夠勝任各種柔性工作,而仿生章魚觸手附有吸盤內置真空管,可以自主提供吸附動能輕鬆完成抓、握等動作
  • 一文讀懂資管科技:90%中小機構自研能力不足,轉型之路如何走?
    通過資管科技,資管企業可以幫助行業更好的評估資產價值,規避風險,提升資產有效管理效率。科技成為資管機構在數位化改革中的重要工具,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資管科技成為當下趨勢。縱觀資管科技發展,轉型之路如何走?自己走?還是借力飛?資管機構在自研與合作間該如何選擇?
  • 半年醫治22例患者,睿瀚醫療研發神經智能仿生手部外骨骼康復機器人
    )深圳】5月27日報導(文/郭楊)今年MWC大會上,某家外商研發的手部仿生骨骼機器人被CNET科技資訊網曾評為會展上最酷的十大科技產品。實際上,手部仿生骨骼機器人的受眾為腦卒中、腦外傷等患者,針對中風往往會出現的偏癱症狀進行康復治療,患者將機器骨骼裝載於手部上,通過傳感信號使機器帶動人類手指活動,從而幫助患者康復手部。據統計,隨著老齡化趨勢日益嚴峻,我國新發中風患例每年可達到200萬例。由於國內中風患者手部康復領域產品的稀缺,近日獵雲網(ilieyun
  • 高精度測心電,華米科技新品手環指明可穿戴的未來
    9月17日,華米科技在北京正式召開了新品發布會,會上推出了AMAZFIT智能手錶、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1S以及黃山1號晶片。而作為新品之一的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1S的出現,似乎讓人們看到了可穿戴設備在醫療健康領域似乎能做得更多。
  • 愛馬仕、LV爭寵智能可穿戴
    在蘋果聯手愛馬仕推出合作版智能表後,今年11月,LVMH集團旗下腕錶品牌泰格豪雅也開始銷售智能手錶,提供定位、行走距離和海拔高度等許多與iWatch類似的功能,也在11月,美國時尚品牌Fossil宣布2.6億美元收購智能手錶廠商Misfit,計劃結合自己在時尚領域的設計能力以及Misfit的科技開發實力,推出更多時尚智能可穿戴產品。
  • 藍思科技:在智能可穿戴設備(AR/VR眼鏡)等領域早已與全球各大消費...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16日訊,有投資者向藍思科技(300433)提問, 貴司是否生產AR/VR虛擬實境設備,或者在相關領域中投入研究?憑藉穩定宏大的產能規模、領先的工藝技術和強大的研發與投產能力、先進的自研自動化智能生產線、深厚的行業資源、優質的供應鏈配套生態與品牌口碑、充裕自由的現金流,以及科學高效的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等平臺級核心競爭力和優勢,在智慧型手機、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手錶、手環、AR/VR眼鏡、耳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一體式電腦、智能汽車、智能家居家電等領域中高端產品的玻璃、藍寶石、陶瓷、金屬、觸控、模組、生物識別等外觀結構及功能組件的生產
  • 穿戴式模塊化機械手臂可成為作業人員的第三隻手
    )的模塊化(modular)機器節段(robotic segment),開發穿戴式的附加機械手臂,對於原本單人雙手不易處理的作業將可額外助其一(或多)臂之力。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4/399453.htm根據TechCrunch報導,2017年CMU仿生機器人實驗室開發機器蛇,原本是為狹小空間的搜救任務與基礎設施檢驗而設計,後來模塊化以各種機器節段組成,工程人員可依需求搭配混用不同功能的節段,或以不同的製造節段互相取代。
  • 「京東金融」品牌升級為「京東數字科技」 包含京東鉬媒等子品牌
    「京東金融」品牌升級為「京東數字科技」 包含京東鉬媒等子品牌 【TechWeb】11月20日消息,在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CEO陳生強宣布,「京東金融」品牌正式升級為「京東數字科技」(JD
  • 可穿戴設備必須時尚,才會被「穿戴」
    之後,移動網際網路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5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萬物互聯的時代。各類物體之間的連接,物與人的連接,人與人之間通過物的連接,我們其實無法想像5年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萬物互聯註定將創造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多的全新產品、全新品類和全新商業模式。但就目前而言,儘管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到這個領域,但多數產品還都屬於概念階段,相對離消費者近的則是可穿戴設備。
  • 可穿戴系列報導(1):經歷陣痛 可穿戴未來怎麼走?
    一邊是日益變大的蛋糕,一邊是日益降低的預期,在很多投資機構眼中,可穿戴已不再是智能硬體創業的主流。資本寒冬的大背景下,可穿戴產業正迎來陣痛,早期的一些企業也開始嘗試轉型。改變已然發生,一場革命似乎正在從手腕上醞釀。產品形態之爭雖然可穿戴產品的種類繁多,但從功能上區分,不外乎以下三類:1、具備某一單一功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