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疝氣不當病!腹腔鏡微創手術讓你當天就能出院

2020-12-22 江蘇頻道

5月30日,2019國際疝與腹壁外科峰會在南京隆重開幕。此次大會是在中國境內開展的規格最高、國際專家最多的疝外科領域國際會議,來自全球近30個國家或地區的近百位疝與腹壁外科著名專家作學術交流。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普外科主任嵇振嶺教授在會後接受採訪時表示:「很多患者以為疝氣是個小毛病,常因為忽視而久拖不治,甚至造成腸壞死。其實現在的疝氣手術技術比過去已大為提高,只需要在肚子上打幾個0.5釐米左右的小孔,再通過3D輔助等完成手術,患者疼痛少、恢復快、併發症少。」

開幕式現場

大會執行主席、東南大學附屬中大溧水分院院長嵇振嶺教授致開幕詞

微創技術發展迅猛從單純的縫合修補到機器人手術

疝,俗稱「疝氣」,老百姓又叫「小腸氣」。嵇振嶺教授指出,疝可能出現、發生在任何年齡,但最常發生在兒童和老人。肚臍疝該病好發於男性,約有三分之一的男性會「中招」,特別是中老年男性。同時,疝以腹股溝疝最為多見,按以往傳統手術方式的治療方法,復發率10%以上,而現在採用的無張力修補術及腹腔鏡微創手術,使復發率低於1%。

大多數人認為疝是小毛病,殊不知拖久了會導致疝變大,甚至導致各種併發症,病情嚴重會有致命的危險。「一個良性病因久拖不治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著實可惜。」北京朝陽醫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國際內鏡疝協會中國分會主席、國際疝與腹壁外科雜誌主編陳杰教授表示:隨著人工修補材料及技術突飛猛進,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技術現已多達10餘種術式,以前是「縫合」,現在是「修補」;過去術後要躺一周才能回去,現在推行日間手術,即上午做,下午就可以回去。從單純的縫合修補,發展到現在有腹腔鏡的手術、微創的手術、3D的手術,甚至有機器人的手術,疝氣手術技術發展地非常快。

國際內鏡疝協會主席、德國著名微創外科學家Bittner教授介紹,在德國腹腔鏡手術費用低、住院時間短,術後病人很快就能投入到工作。所以,在國外更多的疝氣病人更願意接受腹腔鏡手術。  

中大醫院疝與腹壁外科技術居全省前列

據介紹,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普外科是江蘇省疝與腹壁外科組長單位,每年收治各類疝與腹壁外科疾病400—500例,尤其是在會陰疝、食管裂孔疝、高齡局麻下疝修補以及各種疑難複雜疝的診治上優勢明顯。同時,中大醫院普外科是江蘇省疑難疝病診治中心、江蘇省疝與腹壁外科培訓基地,腹腔鏡疝修補術比例和數量居全省前列,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

該院普外科李俊生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前不久湖北武漢一名70多歲老年患者因患會陰疝慕名來到中大醫院就診。患者李大爺是位直腸癌術後患者,莫名發現會陰處出現包塊,李俊生主任醫師為其施行腹腔鏡微創會陰疝修補術後。目前,李大爺恢復很好,即將康復出院。

中大醫院普外科團隊在江蘇地區也最早開展腹腔鏡下食管裂孔修補術,目前每年五十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在中大醫院接受此類微創手術,大大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質量;同時,中大醫院普外科常規開展局麻下高齡老人的疝修補術,不僅緩解了老人焦慮緊張,而且降低了手術風險。每年約有10例左右的90歲-100歲高齡疝氣患者在中大醫院接受此類手術。

總之,腹腔鏡下疝修補術優勢不僅僅是創傷小、恢復快、切口美觀、復發率極低,更多的是能及時發現對側隱匿性疝氣,並且在不增加創傷的情況下,一次手術同時修補兩側疝氣,以避免術後疝氣復發。(通訊員 崔玉豔、程守勤 攝/陳紅明)

相關焦點

  • 兒童日間腹腔鏡手術,讓他們上午入院下午就能出院……
    在重醫兒童醫院,持續設立的日間手術病房卻讓寶寶們可以上午入院手術,下午就能出院,給患者家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近日,蔣女士10個月的兒子涵涵因患有左側腹股溝斜疝(俗稱「疝氣」),於當天早上7點住進重醫兒童醫院日間外科病房,完善各項術前準備後,上午10點,日間外科主任劉俊宏副主任醫師成功為涵涵行腹腔鏡下左側腹股溝斜疝疝囊高位結紮術,下午3點30分,母親蔣女士辦理出院手續,準備帶著兒子返回長壽家中。「娃兒從手術室出來就已清醒,精神特別好。」
  • 小疝氣,有學問——腹腔鏡(微創手術)解決大問題
    成人腹股溝疝治療指南顯示,全球每年超過2000萬例腹股溝疝手術,60歲以上老年人患病率1%~5%。疝是一種常見病,醫學上稱「腹股溝疝」,俗稱「小腸疝氣」,醫學上,當機體某個臟器離開原來的部位,通過薄弱的缺損或者孔隙,進入了另外一個部分,統稱為疝。主要與腹壁演弱、腹腔內壓力增高等有關,誘發因素:長期吸菸、肥胖、便秘、妊娠、腹腔腫瘤、腹水等。
  • 疝氣手術因人而異 並不是腹腔鏡最好
    除了運動員,人口老齡化,也導致疝氣發病率一路攀升。其中,腹股溝疝(俗稱小腸氣)作為常見的外科疾病,發病率約為3‰-5‰,75歲男性發病率更是高達40%。人們總認為要想創傷小就要腹腔鏡手術,然而對中老年人和小孩來說,他們卻不適合全麻腹腔鏡手術。
  • 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
    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2020-11-26 10:42:3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而且小兒疝氣對於寶寶的身體是會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需要及時的治療,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在寶寶出現疝氣的時候會通過微創的手術進行治療,那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  小兒疝(shàn)氣俗稱"脫腸"、"小腸氣",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
  • 「鑰匙孔」下治疝氣,微創技術顯神奇!
    我院微創外科的苗慶松教授考慮到患者的特殊情況,決定為老人實施腹腔鏡下右側腹股溝疝修補術。手術於7月27日進行,僅在患者腹部切開了2個不足5毫米的「鑰匙孔」,器械從兩個切口進入身體,對患處進行了補片修補,輕鬆解除了困擾秦大爺的苦楚。手術僅歷時半個小時順利完成,術後當天老人即可下地,術後也恢復地非常好。
  • 老人腹股溝長6釐米包塊,微創手術2個小孔解決疝氣困擾!
    眼看著左側的疝氣越來越大,長時間站立後腹部感到墜脹疼痛,在幾經打聽後來到了濟南顯微外科醫院微創外科尋求苗慶松教授的治療。因為患者抗拒開刀手術,苗慶松教授準備為其進行「腹腔鏡下左側腹股溝疝修補術」,該項手術不僅創口小、疼痛輕、無疤痕,而且恢復快,患者一般術後當天就能下地行走。
  • 腹部手術史並非腹腔鏡手術的絕對禁忌
    一般情況下,原先做過腹部手術的患者,沒有醫生願意給他做腹腔鏡手術。因為上一次的手術,會導致腹腔內嚴重規粘連,腹腔鏡手術難度和風險都將增大。多數醫生將既往有腹部手術的患者列入腹腔鏡手術的禁忌。其實,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我在2016年5月,接收一位70多歲的腹股溝疝患者。
  • 住院→手術→出院!這家醫院48小時解決小兒疝氣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周小漁主任利用腹腔鏡微創技術為小嘉實施了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紮術,從住院到出院僅用48小時,手術切口小,恢復快,術後瘢痕小,手術效果較佳。小嘉父母利用周末時間陪孩子完成手術,術後數小時後,小嘉就可以下床活動、進食,很快便康復出院。小兒疝氣是什麼?
  • 小兒疝氣手術 最快一天就可出院
    鄭大三附院小兒外科推出新便民措施——  □記者 劉曉蓮    如今,小兒疝氣手術當天做當天就可以出院了。這是鄭大三附院小兒外科為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新推出的一項便民措施。  「以前,疝氣患兒做手術至少也要住院三天,現在,當天就可以出院,不僅各項術前檢查一個不少,而且縮短了住院時間,減少了患兒交叉感染的機會,比以前減少三四百元的費用。許多疝氣患兒的家長選擇周末來做手術,當天就帶孩子回家了。」鄭大三附院小兒外科主任陳琦說。
  • 住院→出院48小時,兒科主任周小漁一個周末搞定小兒疝氣
    周主任利用腹腔鏡微創技術為小嘉實施了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紮術,從住院到出院僅用48小時,手術切口小,恢復快,術後瘢痕小,手術效果較佳,小嘉父母利用周末時間陪孩子完成手術,術後數小時後,小嘉就可以下床活動、進食,很快便康復出院。小兒疝氣是什麼?
  • 微創技術加流程優化 日間手術24小時可出院
    24小時內完成術前檢查,做手術並回到家中,甚至當天住院手術當天出院回家——日間手術在擇期手術中的佔比正在不斷提高。2019年至2020年,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多部有關日間手術的規範及通知,按批次明確了日間手術的試點病種及操作規範,公布日間手術試點醫院名單等。
  • 小兒疝氣怎麼辦?10000例成功手術給出答案
    慌張的張女士立刻帶著小嘉來到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就診,經過兒外科主任周小漁醫生的詳細檢查,診斷孩子身體上的塊狀小包就是小兒疝氣。周主任利用腹腔鏡微創技術為小嘉實施了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紮術,從住院到出院僅用48小時,手術切口小,恢復快,術後瘢痕小,手術效果較佳。
  • 寶寶得了疝氣怎麼辦?日間手術刀口小,恢復快!
    近日,兗礦新裡程總醫院胃腸外科為一位患者小朋友成功切除了」疝氣「,並且手術當天就出院啦!經朋友介紹,來兗礦新裡程總醫院就診,胃腸外科根據小小的症狀制定了專屬的手術方案,並告知家長住院當天就能手術,24小時內即可出院,費用相對較低。費用高、住院時間長的問題都完美解決,小小父母立即辦理了住院手續,準備手術。
  • 小兒疝氣打個「鑰匙孔」就能輕鬆治好……
    近日,聽聞一些家長說:「黔南州中醫醫院治療通過打個"鑰匙孔"就能治好小兒疝氣,做好手術6個小時後,孩子就可以吃東西和下地行走」。如此手術到底是什麼樣的?讓我們走進了黔南州中醫醫院胃腸甲乳外科了解一下吧。
  • 寶寶得了疝氣怎麼辦?日間手術刀口小,恢復快
    「,手術當天就出院啦!經朋友介紹,來兗礦新裡程總醫院就診,胃腸外科根據小小的症狀制定了專屬的手術方案,並告知家長住院當天就能手術,24小時內即可出院,費用相對較低。費用高、住院時間長的問題都完美解決,小小父母立即辦理了住院手續,準備手術。
  • 懷化:湖醫附一「微創疝氣」手術引外省同行觀摩
    在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手術臺上,普外二科主任姚敦武主任醫師一邊做手術,一邊與前來觀摩手術的同行們進行經驗交流。3月14日,江西萍鄉市人民醫院普外科一行7人前往湖醫附一醫院參觀學習腔鏡疝修補技術。「因為湖醫附一醫院微創手術的技術發展比較成熟,所以我們這次特地來學習觀摩,今天看兩位主刀醫生手術操作都非常嫻熟,整個過程很流暢,給了我們很大啟發。」
  • 小兒疝氣,3毫米針孔腹腔鏡技術解難題!
    小兒疝氣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發生往往與患兒腹壁肌發育不完善有關。患兒在用力咳嗽、排便或者哭鬧過程中,腹腔內壓力升高,導致疝氣逐漸形成。腹股溝內側出現可見柔軟的可復性腫瘤狀物,在患兒用力排便、咳嗽、哭鬧過程中該腫物往往比較明顯,平臥後腫大物顯著變小甚至完全消失。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越來越微創了
    微創外科手術不僅創傷小、併發症少,而且術後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在微創時代,醫學已不僅僅致力於治癒疾病,更要考慮到病人身心健康,將創傷降到最低,改善與保證病人的生活質量。即日起,本報推出「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微創』」系列報導,為廣大讀者全面介紹我市微創外科手術領域的新理念、新技術。
  • 230斤大胖子得疝氣 微創修補堵窟窿
    肥厚的肚皮 給手術專家出了個難題   230斤的身軀,肚子厚度可想而知。若進行開放手術,傷口大約有7到10釐米。傷口大了,還要面臨皮膚感染,恢復時間久等問題。但是如果採用腹腔鏡微創的手術方式,肥胖使得解剖結構複雜,增加操作難度。
  • 別指望疝氣能自己長好 「疝氣」症狀有哪些?
    隨著年齡增加,組織出現衰老,「疝氣」本身就是常見的疾病,應該儘量避免增加腹腔壓力的活動,來預防疝氣的產生。「疝氣」會不會自己長好?成人的「疝氣」沒有自愈的可能,在腹壁缺損和腹腔壓力波動下,「疝氣」無法自行癒合,只會越來越大,只有手術修補一條路。有的患者選擇用疝帶壓迫這種保守方式。